西西河

主题:攀比 -- 给我打钱87405

共:💬207 🌺482 🌵8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4
下页 末页
家园 个人理解

觉得编号兄的核心不难理解,但是文中以问答的形式掺杂了太多前提,习惯对每个问题进行拆解分析的会受不了,也就是看着费劲。

但是你刚想详细写的时候,会突然意识到详细毫无意义,有一个更高级别的形式或者答案可以直接覆盖所有。至少我是这么认为的。

因为这里没有对错。

家园 我觉得是概念化的东西太多了

而且大多都是不是常用概念,人脑在面对大量“新东西”的时候就是容易宕机。

家园 重要的问题必须正面回答(5)

看着被打得“鼻青脸肿”的女儿,我向她递出了一枚“棒棒糖”:别上火。要知道,咱们的这场谈话能进行到现在,很不容易,一是因为你我过招了无数回,二来是因为你我是父女关系,否则你懂的。我的话,很容易让人感觉我在搞审判,不是在审判对方伪善,就是在审判对方愚蠢,但你不会这么想,因为你能确信,我并非如此。

我之所以要跟你来这样一场谈话,并且准备了好几年,前期训练了好几年,就是因为不管你自己怎么想,这个话题一定会找上你,我不说,会有别人说,对吗?就像愚公面对的大山,你是绕不过去的,谁都绕不过去,所以越早弄明白,越早得到解放。

现在,我们该再一次回到起点。我的经验告诉我,如果一个问题回答不出来,大概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这个问题本身就不是一个好问题,是某种意义上的构陷,另一种是没有把题读懂。我认为前面讲了那么多,其实都是在解题,那么就相当于已经假设读懂了题。真的是这样吗?

忍无可忍的本质是什么呢?是排序。按这个排序来看,监狱里的阿正处于最底层,所以他忍无可忍之后跟黑帮老大翻脸,然而不够,他又跟处于最上层的狱警“鬼见愁”翻脸。这就是一次小型的起义。之所以叫起义而不叫革命,至少在一部分来人看,搞江湖义气的都是排序靠后的落后思想,当然江湖义气又比个人的左脑与右脑抱团排序靠前,目前排序最靠前的是有组织的不必再忍,但我们前面已经讨论过,能不能这样定义革命,这是个问号。我们现在是假设真正的革命并不在于组织程度更高,而在于真正的革命就是为了谋求和而不同,所有人和平相处,彻底或者尽可能的遏制烧杀抢掠。但不是所有人都接受了这一点,和珅们认为这是错误的看法,人类社会同野兽世界并无二致。

我们不能简单否定排序的存在。你知道为什么学者总是受人尊重吗?如果我们把自然界也算进这个排序,你会发现,全人类总是被自然界欺负到忍无可忍,不必再忍。只不过我们换了一种说法,我们就像孙悟空那样划了一个圆,在其里就叫内部问题,在其外就叫外部问题,我们把人类跟自然界的斗争叫求生存、谋发展,我们不说是忍无可忍。然而,这是一种说法,尽被普遍接受。回顾我们过去的历史,哪一次不是因为过往的生产方式无以为继了,先是采取狩猎,然后是农耕游牧,然后是今天豪饮石油,然后接下来我们目前其实还太清楚怎么办?回顾我们过去的历史,哪一次不是因为打仗打得受不了,再打下去可能所有人都会报销?回顾我们过去的历史,哪一次不是硬的不行就换上软的,打仗大伙都受不了,于是开始递上糖衣炮弹,使出化骨绵掌,祭出温水煮青蛙?

所以学者站得最高。因为我们可以假设,如果内部纷争完全消除,仍然需要面对自然界的“欺侮”。

瞧,当我们把问题本身读了一遍之后,我们就会发现,我们最应当尊重的就是某种巨大的存在。排序是其中之一,多数人不可能像和珅那样跟过去的自己彻底的决裂,是另一个。我们在前面讨论,人类社会的所谓本质到底是和谐社会,还是丛林世界,这种讨论大大的脱离了现实,是一种虚无的讨论。正因为虚无,所以没有结果 ,讨论来讨论去,还是有相当的多各持一词,互不想让,然而,时间就这样的从指缝之间溜走了,精力也就这样被打发掉了。

还有一点,忍无可忍是一种并非完整的描述,之前忍,难道不是一种策略吗?之后不必再忍,不也是因时而异吗?所谓的忍无可忍,不必再忍,是一种分裂式的描述,它的原本难道不是在什么山上唱什么歌吗?

有时候你不也采取另一种策略么?一开始就及时出手,尽可能的遏制对方得寸进尺,这其中也包括“对自己下手”,一日三省。当然,我们完全可以畅想,未来 的人类社会,也是一日三省的,有专职机构来负责此事。可是,它究竟会不会出现呢?它到底需要什么条件呢?“要是人人都一日三省,不就实现了”这样的说法看似如真理般无可辩驳,可是仍然是一种脱离现实的虚无,是一种看似美好却没有任何人可以在今天就能证明的必然。

或人人都一日三省,或出现专门的机构来负责全社会的一日三省,这都是向善的理想化诉求。然而,多数人向善实际上,其一,它是一种存在,不是某人设计出来的,其二,并不是在所有时间内多数人向善,在某些时间段,多数 人可以轻而易举的像和珅那样人面兽心。

所以你现在明白了,为什么许多问题讨论到最后没有结果 ?这种讨论是不可能有结果 的,但这种讨论本身是有价值的,因为讨论了之后就不再讨论了。你可以理解成,同样的坑,掉进去几次之后就不再掉进去了。

你今天自认为你无法放下善良,那是因为你生处这样一个时代,或许有一天,你会大变特变,可是你那善良的惯性还在作用你,你会自觉羞愧不已。这才是真正的有害于你的身心健康。这就是为什么我长久的训练你的原因。早明白,早受益。

最重要的是,要学会放下,尤其是要学会放下历史的包袱。和珅产生上当受骗之感,其本质是因为他当学生时,是一个时代,他进到了官场,是另一个时代,这两个时代风格迥异,而他放不下历史的包袱,他认不清他是从一个时代迅速的进了另一个时代。说到底,是因为他缺少足够长的衔接期,他被巨变击倒了,但他却自认为变得清醒了。

历史的包袱,不仅指个人的过去,更包括全人类的历史包袱,这就是为什么要学会放下的原因。你看到一些人很热衷于讨论某些话题,其实你作为旁观者,应当看明白,这跟我们今天所讨论的没有任何质的区别。

你现在可以理解,为什么我会长时间的纠缠你?那就是为了让你真切的体会到这包袱有多沉重,如此你才会真的愿意扔掉它。

所以答案就是:轻装上阵。祝你生日快乐!我的女儿。

家园 寻值空间太大了,很难返回一个准确的数值。

其实我的想法还是老一套,就是义成有待。比如有对错是因为先有了对错的概念,是不可能逃离经验领域的。换个方式说,就是对错的经验(概念)构建了现实,而不是现实有对错。这和因果、名实是同一个级别的问题。不跳出来就会无限循环。

也可以从另一个角度分析,就是一码归一码。其中许多事情的好坏对错实际上是不同标准不同对象的产物,而文中的那些提问试图给予一个基础的、本质的、终极的、统一的答案,那当然是不可能的。但是一码归一码之后,依然需要一个东西来奠基,而且也无法解释,选择究竟是出于什么。是归纳,还是演绎?还是归纳演绎之后是否能被心中的感觉所接受?所以其实这个问题还是有一个答案的,而且不是相对或者建构主义的产物。

有些人是懒的解决这个问题,搞通俗版中庸,就像在四号帖说的。但是这个问题不能不面对,否则可能会面对认识体系的崩溃,或者永远徘徊在犹豫之中。

家园 我是学自然科学的,寻找奠基比较容易

我们身处的这个世界本身就是自然的,和谐的。

对于这个世界中发生的一切事情,其某种程度上都能做出一定的解答,何必去寻求其他的奠基呢?

咱两对话有点涉及哲学了,我也不是科班出身,希望能够好好表达我想表达的意思。

家园 五篇看完,感觉有点过于复杂了

总结一下中心思想:

1. 相关性未必有因果性,历史经验不一定管用,麻烦之处在于也不一定不管用。在历史转折关头,能够看清关键之处的毕竟是少数人。

2. 制度的存在有其存在的道理,假如压迫过甚,忍无可忍就无需再忍,翻桌子也是一个选项。难处在于衡量各个选项的优劣之处,哪个选项最符合自己的利益,本人未必清楚。

家园 因为不是科学,所以很难。

人文不像科学那样精密严谨。而且有些科学答案可能只是一种描述,(会被认为)没有触及问题的核心。比如我们关心他人仅仅是出于某种神经刺激,诸如此类。

感觉编号兄的问题就是如何给道德奠基,或者说为人的价值、行动指出一个最基本的方向。虽然千百年来至今没有一个公认的答案。但是总得有一个,不然无法解决心中的疑惑。有些人选择不去探讨,一切从心,其实也是一种答案:用自身的选择和行动回答。

发现更新了第五贴,粗略看了下,编号兄似乎认为这个讨论过程才是重要的,答案不重要。求索的意义大于秩序本身。

家园 我觉得不难

为啥不难呢,因为你的答案只用说服你自己一个人就够了。

人本身就是一种天生会去寻找自洽性的生物,发挥本能就够了。

我可以说说我的个人想法,做个参考:

我们每个人来到这个世间,通常第一要务就是保护自己

在保护自己的基础上,因为我们生活在一个群体社会,保护社会的协作性也是很重要的,这也是在长远的角度对自己的一种保护。

家园 编号兄的帖子就是例子

因为会持续不断地遭遇各种不同的标准,有些标准可能并不在意,有些可能让人有所动摇。说服自己虽然简单,但总归有一个过程。

要知道,绝大多数是通过社会建构起来的。少有人能仅凭先天,始终如一。

在纷繁的世间行走,总会遇到一些事情,会让自己停下脚步。

家园 有的人对烧脑有误见,以为但凡烧脑就有价值

其实事情恰好相反,争执不休的没有价值,有定论的不会争执,在我看来,相当多的哲学话题,都是闲出来的。

我是在训练我女儿的免疫力。

家园 这个很难说

见到过很多明知假问题,还要煞有其事的向学界或者公众推介的。无非是要那点学术地位,甚至只是虚荣心(权势欲)。这还算好的,还有故意混淆问题,很难说没收钱的。

家园 角度清奇

赞!

家园 这个其实跟天生的性格有关

有些人天生就比较固执,比如我就是。

还有些人则更容易受外界影响。

固执的人也不是就觉得自己啥都对,但不知道为什么让他们动摇就是特别困难。

家园 有一类型的话题如同迷宫,在人类的历史中反复出现且看起来越来越复杂

我说的迷宫,指的是人类拿小白鼠做实验的迷宫。小白鼠在迷宫里来回进出,效率越来越高。跟狗打开机关的实验是一个性质。

这个实验,被我学来了,用在我女儿身上。也就是说,我有一门课,是专门训练她快速识破,可以理解为迅速从迷宫脱身。我这么训练自认为是与时俱进,一来如今人们有钱有闲,二来虽不敢说女性这个整体缺乏政治素养、严密逻辑,但恐怕我女儿在很长时间内,周围出现的女性会比较……你懂的。

现在来看,颇有成效。

家园 这次真的被我占着便宜了

轻装上阵,祝你生日快乐,我的女儿

哈哈哈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