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天涯上看到的《从现在看2011年张维为和福山辩论(转载》 -- 夏至欧锦
谁把城里子弟下放乡村, 谁又把这些子弟拉回城里?
- 待认可未通过。偏要看
第一,你觉得“要不是恢复高考,你农村孩子最多初中毕业没机会上高中,没机会上大学”?最基本的数字:62年小升初升学率只有45%,从六十年代中期开始到79年小升初是百分之七八十,尤其是75年和78年是近90%的水平。而邓小平上台改开后,八十年代小升初的比例迅速滑落到只有百分之六十几,最高是89年的71.5%,其时农村孩子的升学率滑落只会更加剧烈。那还是八十年代的国力,你可以想象要是走邓的路线,七十年代的农村小升初升学率会是多么不堪。
而七十年代每年高中招生数基本为三百几十万,四百几十万,六百几十万,76年和77年达到约九百万。而邓的路线下,从82年到96年的高中年招生数只有二百几十万!
换句话说,你要不是毛泽东,要不是文革,让邓小平上台掌权,你这样的农村孩子更大的可能是初中都没得上,至于上高中的机率跌落更大,中学都上不了你还发梦上大学?
第二,你指责上大学的机会被下乡知青和有关系的人占去。走关系先不论,若是没有文革,没有知青下乡,留在城里享受优质资源的知青上大学的机率比史实要高得多。而丧失下乡知青这一优质师资渠道的农村孩子接受的教育质量只会更差。一正一负,没有文革全按邓小平那套来,你在79年上大学的机率只会比现实低,不会比现实高,明白吗?
我可以给你举个更具体的例子,79年知青大返城,农村许多学校连老师都不够,然后教育资源向城市倾斜,从八十年代后期开始,直到二十一世纪初期,十几年中农村教师长期陷入连基本工资都要长期大规模拖欠的地步。在邓小平的领导下,农村教师要每年被拖欠十几亿规模(九十年代初期)发展到一百几十亿规模(2000年代初期)的工资(现在老师工资拖欠的问题总算基本缓解,然而城市教育资源差距剧烈的情况,一直持续到现在,而且只会愈演愈烈),你作为农村孩子真要为此感谢邓小平是吧?
你那句话“不感谢邓小平就是吃饱了chengde”说得可真是讽刺啊,你自己在赌场幸运赢了一大笔钱,就对赌场老板感激无比,就无视老板毁了多少你的同阶级手足是吗?
针对不理性批评的言论,我只能做这样的猜测了。算我是恶意的猜测好了,我不回避。
类似于王莽下旨解放奴隶,很多从小就是奴隶根本不知道如何自己生活的前奴隶一下子进退失措,比主人还慌乱了
红军曾一月吃不上一顿肉,志愿军一口炒面一口雪
但红军,志愿军不会因此叛乱,不会因此去投顿顿肉罐头吃腻的美军,因为他们理解以当时的国力共产党已经努力为他们作得最好。现在我们批评国民党军队腐败,批评现在军队的腐败乱象,你扯"你以为革命时代就好吗?他们那时代连肉都吃不着",你不觉得你这逻辑天真幼稚吗?
- 待认可未通过。偏要看
放到今天, 农村师资大不如城市, 动不动还给你来个素质面试特长招生, 看看农村还有多少机会?
你提倡的无非是按分数择优录取, 河里多是高考尖子, 状元也不会少, 如果按照利益, 本该大多支持你。但是总要有人为社会公平发声, 起跑线已经大不一样了, 还要求"公平"竞争, 那是真不给农村子弟机会
- 待认可未通过。偏要看
有些逢邓必反的人,是坚决不承认这点的。按照按照反邓的逻辑,毛主席的阶级斗争为纲、继续文化大革命、割资本主义尾巴才是对的,而这三点正是文革后期得到强化的意识形态。
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明确提出把全党的工作重心,从阶级斗争转变到经济建设,就是可以争论和批评,确定的路线坚定不移地执行。
首先是知情回城、平反和恢复高考。在一个总的指导方针下,平反是有过头的,我那时候虽然小,也知道一些。平反包括放松对少数民族的管制,所以我最早见到的宗教建筑,在我印象里竟然是清真寺,而不是四川新都的宝广寺,其实我是先参观过宝广寺的。就说大家批评的两少一宽政策,中国要融入美国为首的西方经济体系,不得做政策的调整嘛。包括基督教也是那时候恢复的,然后世界圣经协会立刻和中国政府谈,在中国开办圣经和基督教宗教书籍的印刷,就是南京爱德印刷厂,因为宗教事业不交税,爱德积累了大量资金,办了不少爱德医院,还成立了爱德基金会,是民间最大的慈善基金会。
其次是农村承包到户,苏北是国家三大商品粮基地,那里的农民,也是1980年承包,1981年才不愁吃的。所以至今那里的农民说起来还是感谢邓小平的,这也影响了我。
第三是清理三种人,这是1981年左右才正式开始的。我一位堂叔就算三种人,他也是文革造反起家的,但因没有恶行,只是不提拔使用,不能担任正职。他的儿女心里肯定是有怨恨的。
极左和极右,都对中国巨大的成功视而不见,眼睛里只看到别人身上的刺好像自己身上没有插着一根竹竿。也是很可笑的。不过还好,张维为他们通过大数据分析,发现这种言论在中国现在的网络是也是少数。
你作为一位思想者,我认为你可以考虑一下,怎么在拥护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拥护TG、拥护拥有光荣传统的解放军,拥护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继承和发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提出可操作性较强的设想,怎样在将来保持民间继续充满活力和行动力的中华民族方案。
所谓具有个人奋斗精神碰巧赶上蛊惑个人奋斗时代的一群人——今天的公知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