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天涯上看到的《从现在看2011年张维为和福山辩论(转载》 -- 夏至欧锦
化肥、育种、农药,这都是现代科技的产物,不是农民凭借积极性,可以掌握的,如果可以的话,当年大跃进土法大炼钢铁也不会损失这么大了。
原来大集体的情况下,公社、生产队都会专门组织上传下达。包产到户了,谁还管这些,很快都荒废了。
官方起诉书:
三线分大三线和东部沿海小三线。
太祖自我评价,文革是73开。就算翻个,37开。至少文革的初衷是非常了不起的。
因为这是几千年人类历史的总结,人类任何时候相互间的斗争都主要和利益有关,而有类似利益的人结成阶级或者阶层,向着另一部分不同利益的阶级或阶层斗争,这就是阶级斗争,这个总结难道会有问题?
当然,斗争有时尖锐些有时和缓些,不能老是强调你死我活的尖锐斗争,那样的话,就是把阶级斗争理论极端化,而极端化是不实事求是的,因而是错误的。
继续文化大革命当然也是正确的,因为人类社会不会停止,新的问题新的压迫在不断产生,怎么可以不革命呢?就拿今天来说,不说革命的名字了,但变革什么时候停止过?
当然,革命也不总是疾风暴雨式的,也会有平静一些的时候,同样不应该将其极端化。
最后,割资本主义尾巴是典型的极端化,是错误的。
所以,主席的理论是正确的,将其极端化是错误的。
相承到不得提拔使用毛时代的三种人,这是你自己说的,你这不是自相矛盾么?
相承到对学生开枪?毛是最痛恨镇压学生的,这是哪门子相承?更可恶的是,究竟是哪个的胡乱执政,促使学生上街?
相承到废止多项军工大项目?
相承到进口轿车进行享受?
相承到教师拖欠工资?
相承到农村水利荒废?
相承到强制汉族一胎?
相承到右派、巴依老爷们疯狂反扑?
相承到江青同志上吊?
相承到儿女万亿富翁?毛女儿手术拿不出钱,儿子牺牲在朝鲜,他人儿女相承到生个孙子在美国?
相承到贪腐从罕见到普遍?
相承到从独立自主艰苦奋斗到买办横行?
眼瞎啊?
社会主义国家搞经济建设,主要有三种模式,一是苏联的单一计划经济模式,二是铁托领导的南斯拉夫的区域平均主义模式,三是毛主席领导的中央计划和地方条块并行的模式。
中国经济能从计划经济成功地转型为市场经济,关键就在于毛主席搞得条块经济。
因为多元经济是市场经济的基础,而条块经济与多元经济基本是类似的,只是条块经济相对静态,多元经济相对动态。
条块经济的形成主要有两个途径,一是人民公社,和大跃进时期开始搞得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这些集体小作坊小企业,是改开后乡镇企业的前身。
二是三线建设,将东北和东部地区的大型企业部分搬迁和整体复制到中西部,形成了第二批条块经济。天涯论坛里有关于三线建设的帖子,很多三线地区的人都感谢毛主席,否则,中西部根本就没有什么工业,内地与沿海的差距将会更大。
真正对三线建设破坏巨大的反而是改开,一是要军队忍耐,导致军工和重工业没了订单 ,二是国企改革 ,让很多企业破产倒逼。三是在市场机制下,竞争不过沿海企业。
可以说,毛主席的经济遗产主要有两部分,一是相对健全的工业体系,二是相对合理的经济结构。
相对而言,相对合理的经济结构贡献更大,因为这种条块经济,更容易转变为多元竞争的市场经济。而工业体系等经济基础方面,苏联反而远比中国雄厚,但因为苏联没有合理的经济结构,才不能成功转变为市场经济。
当然,毛主席制定条块经济政策,也许并不是为了将来转变为多元市场经济,而主要是为了地方自给自足,为了备战,但无论如何,这种合理的经济结构,都是后来由计划经济转变为市场经济的决定性因素。
毛主席在经济结构方面的贡献,基本被无视了,污蔑人民公社和大跃进的同时,却赞扬乡镇企业,好像这些乡镇企业,集体企业都是天上掉下来似的。嘲讽三线建设,却有鼓吹西部大开发,实际上三线建设的遗泽,远远胜过现在转移过去的代工性企业。
区域失衡,也就是区域人口比重与区域经济比重严重失衡,将是中国长期面临的社会问题,这是造成国家显性分裂或隐形分裂的主要原因。中国的人口分布主要是传统农业社会形成的,进入工业社会以后,必然会导致人口比重与经济比重的严重失衡。
三线建设无论是什么原因产生的,但都对区域失衡起了重要的缓解作用,三线建设的后续不利,主要不是毛造成的,而是改开后一系列的原因造成的,没了军工订单,没了人民公社等集体订单,与东部沿海企业竞争轻工业和民品,怎么可能竞争的过。
军工,重工业等项目就应该尽可能地放在中西部,否者,中国的区域失衡就无法真正缓解。
八十年代初,至今搞不清是什么收费,家长单位不交无法报到。当年小,根本不知道怎么回事。上了近二十年学唯一一次报到被赶回家。映像特别深。学华主席你办事我放心课文时候都没出过的事情。而港口进口车货场放不下排到路边。也就是那时才看到过专运汽车的滚装货轮。
斗争是不可避免的。不是你说不斗就不存在斗争了。文明从斗争中来。与自然斗争诞生了自然科学,人之间的斗争诞生了社会科学。存在矛盾必然有斗争存在,否则就是违背了辩证法。如果有人告诉你不要斗争,那要小心了,他的意思是只有他能斗争你,你不能还手。
长篇大论,苦心积虑,涂脂抹粉。
邓基本是对的,偶有错误的话,邓公干坏事能叫犯罪?那叫目光不够长远,为了短期利益。辛辛苦苦,一时糊涂的老黄牛干错了事,你好意思指责吗?你貌似中立,有时还捧主席几句,归根结底都是为了鼓吹邓,阻止翻案邓。还好河友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揣测邓。邓的策略,却只是符合他的屁股,邓家的屁股,后兴权贵的屁股的利益。他的手段只是再建世家的手段而已,古往今来,早有前例。
- 待认可未通过。偏要看
1840~1940这一百年,是中华民族5000年文明史上最黑暗的100年,其中尤其黑暗的是1938~1941,首都被屠城,上千万国民被杀,上亿国民沉沦敌国统治,本身政治、军事、经济、科技、体育、文化,几乎各方面都沦落世界第四流国家,人类发展指数比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国家还不如(一个美国学者语)。
毛领导的抗战,俘虏日军比国军还多,当之无愧地成为抗日中流砥柱,最后迎来国战胜利。建国之后,又堂堂正正地击败了赫赫不可一世的美国及17国联军,拿回了被雅尔塔协议出卖的中国利益,真正站立起来。
之后又勒紧裤腰带,发展出两弹一星和核潜艇,为中国的百年安全铸造出神兵利器。
中国在改开前有三次工业化运动,洋务运动首启,让中国人一窥大概而已,旋即破灭。其后毛时代主导了苏联援建156项为核心的工业化, 72年又开启了最后总金额到达150多亿美元的四三计划。这两次工业化真正奠定了中国起飞的基础和后来的命运。
从这个意义上说,主席扭转中华民族几乎不可避免沉沦的历史命运,始皇帝奋六世之余烈,当然没有这个功劳。
至于邓恢复高考的功劳,河里讨论够多的了,我就不多啰嗦。何况本来就是他主导停止高考的,功过相抵吧。
联产承包责任制 提高了大部分农民的积极性,这个我相信,我干工作也喜欢自由自在 没人管。但问题是 提高了的农民积极性,对亩产的提高有多大帮助?不知道你有没有对承包前后的亩产做过对比?我的感觉是提高不大,或者说,比良种、水利、化肥的作用小得多。理由如下:
1、单靠积极性就可以大幅度地提高亩产的说法,与“人有多大胆、地有多高产”是一脉相承的;
2、联产承包责任制下,农民只有土地经营权而没有所有权,承包后积极性的提高远不如农民获得所有权的土改后。所以,如果积极性对亩产的提高是决定性的,那么土改后的亩产应该是最高的,在合作化、公社化后应该一路下降。有些没搞承包的,比如你的例子江苏华西村和天津大邱庄等等,也应该越过越穷;最早搞承包的因为先发优势,应该率先致富,但我看到的事实却并非如此。
第一次吃上了大米干饭无疑是生活水平提高了,但这个提高的原因是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了?还是国家征收的公粮减少、留给农民的口粮多了?不知道你查过数据没有?
我认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可能在短时间内、小幅度地提高产量,但从实践过程来看弊大利小,带来的问题更多更严重,如“三农问题”。要想从根本上解决农民的贫困问题,还是必须依靠“土、肥、水、种、密、保、管、工”,用今天的话说,就是农业生产工业化。
靠单干就能使绝大多数农民发家致富?两千多年的周期律会教你做人。
拿剪刀差来攻击前三十年,真是张冠李戴,牛头不对马嘴,何其怪哉?剪刀差本来就是改开遗祸,你这攻击的时间点都错了。
建国以来,党和国家领导人始终没有像苏联那样故意扩大剪刀差去积累工业化资金,而是试图逐步地缩小剪刀差。 正如毛泽东1957年所说的那样,“我们统购粮食,是按照正常的价格,国家 在工业品和农业交换中间从农民那里取得到的利润也很少。我们没有苏联那种义务交售制度。我们对于工农业产品的交换是缩小剪刀差, 而不是象苏联那样扩大剪刀差。我们的政策跟苏联大不相同。”因为在前三十年,农民是工人阶级的同盟军,是党的执政基础,不是阶级敌人!
前三十年农民吃苦的主要问题,一是因为没有工业化的溢出效应,没有化肥农药农机等工业产品支撑,所以还是在走原始农业的老路,效率不高。二是基层干部队伍僵化,专业人才稀缺,把行政命令带入到农业生产中,不利于农业发展。即使是这样,前三十年的吃苦也比后三十年的遭罪好多了。
据国家相关部门统计,1950-1978, 29年,国家靠剪刀差收入5100亿元人民币,1979-1994,改开16年,国家靠剪刀差收入约15000亿元人民币。也就是说,改开后的剪刀差,考虑到沉没成本,几乎是前三十年的6倍!
我对你说“九十年代的村干部村霸化,私设公堂,打白条,计划生育,三提五统,车费路霸,化肥涨价,农民干一年的收入还是负的,闹出了丰城事件之类,才有了李昌平的“农村真穷农民真苦农民真危险”,农村烂到根里了,直到05年取消农业税”,你屁都不敢放一个,装瞎一样,你什么意思?
前三十年把农民当人,你拿剪刀差说事儿
改开后真玩剪刀差了,把农民当肥羊,当刁民,当牲口了,你反而一句话不敢说了,提都不敢提了。
一个数据没有,叽叽歪歪,无理搅三分。
我就回复你了。
有本事继续装瞎
你现在回头去看,用现在的科学技术水平和群众的认识去套那个年代的情况,这合适吗?
社会在不断进步而不是退步,任何一个政策没办法永远适用和有效。
譬如说,解放前是私有,个人所有的程度大大超过承包,为什么基本吃不饱?
可见,所有制的形式和吃饱之间没有必然联系,科学技术、水利良种才更重要。
从理论上来讲,私有或承包可能在小范围如家庭内更有效率,但在村这个级别,小家庭的效率没有用,甚至可能因为重复劳动而造成大量的浪费,宏观效率很低,并不一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