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中国计划生育政策的任性解读 -- 多余6569

共:💬189 🌺1293 🌵45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3
下页 末页
家园 中国计划生育政策的任性解读

先转一篇,酝酿一下情绪:

文扬:印度印象之一——“活着”的赤贫阶级

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研究员,春秋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

分享到:31185

2018-05-06 09:26:41字号:A- A A+来源:观察者网

关键字: 印度加尔各答赤贫贫困城市化贫民窟

【文/ 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文扬】

清晨五点的比哈尔邦迦耶镇火车站,一阵狂风吹过,瞬间转入了鬼城模式,尘土夹裹垃圾,混合着各种难闻的气味,从四面八方扬起。地面上到处躺着人,微光中闪着一双双白白的眼睛。因为间歇性的停电,穿过车站主楼内的通道并不是顺畅的事。来到站台后,看到更多的人和白白的眼睛,与站内一样也有很多人躺在地上睡觉,更多的则是穿行的人,急匆匆地登上从黑暗中缓缓冒出来的火车……

这是进入印度之后的第三天,来到著名的佛教圣地菩提迦耶。虽然知道这里是比较贫穷落后的地区之一,但所见仍然超出想象,道路的坑洼、街道的肮脏、建筑的破旧、设施的落后、赤贫人群的众多,时时令人震惊。

比哈尔邦迦耶火车站的候车人群

加尔各答火车站的候车人群

当然这里不能代表印度全部,国际媒体上关于印度经济起飞和富裕繁荣的报道充斥版面,孟买在世界最富城市排行榜上名列第12,繁荣指标甚至超过巴黎和法兰克福。但是任何一个亲历西孟加拉邦北上旅程的游客,都难以将这里与现代化的成功联系起来。

如果仅看基础设施,以印度铁路系统的当前现状为起点,再以中国目前高铁的发展水平为目标,尽管差距巨大,但比照中国的经验,短时间内完成跨越式的升级换代,也不是完全不可能。比如说,五年之后再来,现代化的新车站、新列车,完全旧貌换新颜,也不是根本不可想象之事,因为中国就到处上演这样的故事。

可是如果再看其他方面,了解到更多的情况,这种期望又会随时烟消云散。最核心的问题是:经济发展和改革的速度,如何赶上并超过消化赤贫阶级的速度?

此次印度之行的第一站是加尔各答,英国东印度公司在印度最早的殖民地,也是印度200多年西方化历程的起点。但是没人会指望在这里见到一个南亚的上海或广州。在市区内穿行了大半天之后,即形成了一个卡通画面:一个体积庞大的赤贫阶级群体,压在这座城市陈旧不堪的基础设施之上,令其摇摇欲坠。

上个世纪80年代,当邓小平说发展才是硬道理时,其实也道破了世界各国现代化发展的一个铁律:在基本解决了吃饭问题之后,城市化就是必然趋势,无论怎样都要发生,那么,城市房地产和基础设施的建设速度,就必须要赶上人口膨胀的速度,否则将是灾难。

而很多印度城市给人的视觉冲击就是:来不及了,人口的洪水漫过了城市基础设施的堤坝,灾难已成现实。

位于加尔各答市中心的维多利亚纪念馆,一直忠实记录着这座著名城市的历史。沿着穿城而过的胡格利河,一座英国维多利亚风格的岸边新城当年曾拔地而起。馆里陈列的众多画作,从不同角度描绘了那时的景象,在中国人的眼里,像极了20世纪初中国的上海外滩。

然而今天的加尔各答,却见不到上海的新外滩和陆家嘴,大部分城区的面貌,仍是肮脏、破旧、贫穷、落后。对比来看,上海用了一百年的时间,完成了整个城市的大建设和大转型,今天甚至超越了西方的现代化水平。而加尔各答,显然没有从当时的起点开始一直迈步前进,在赶走了殖民者之后,它在很大程度上退回到了原来的印度社会,一个固守其杂乱传统的林立社会,一个难以形成共同历史意识的分裂社会。

从比哈尔邦继续向北进入北方邦,贫困落后景象有增无减,在农村地区,仅凭目测即可看出人均占有资源处在一个多么低的水平上。在某个小村子里转了一圈,好像进入了某个考古现场,几乎看不到现代商品经济的痕迹,政府出钱修建的压水机成为全村唯一显著的工业设施。

以恒河崇拜著称的瓦拉纳西,虽然是北方邦的主要城市之一,但整个感觉这里连基本的社会秩序都处在崩溃状态。街道上各种机动车辆和非机动车辆和行人和行牛和行狗,各自以厘米级的间距交错穿行,喇叭声喧叫声震耳欲聋。除了恒河之外,乞丐、垃圾、道路泥坑和建筑废墟构成了该城的主要景观。

在中国,政府的目标叫做“消灭贫困人口”,作为一个阶级的赤贫人群,处在被清除被消化的状态。虽然在很多边远地区还能看到,但已经不是国民的主体部分,总的来说,是一个“濒死”之物。

而在印度看到的这个巨大的、“活着”、自在的赤贫阶级,与即将在几年之内彻底消灭绝对贫困的今日中国,构成了一个鲜明反差。

划重点:【很多印度城市给人的视觉冲击就是:来不及了,人口的洪水漫过了城市基础设施的堤坝,灾难已成现实。】

不妨设想一下,假如中国改开失败,以我们世界第一的人口,比起印度的惨样好得了多少?现在很多人批评计划生育不人道,都是以中国经济已经崛起的现实为前提,问题是,7、80年代推出计生政策的时候,谁又能预先知道,那时远远落后于世界的中国会发展成今天这样?

下面是中国计生政策的具体时间表:

我国于1971年开始推行计划生育政策,但把计划生育确定为基本国策并写入宪法是1982年,具体如下:

  1、1971年7月,国务院批转《关于做好计划生育工作的报告》,把控制人口增长的指标首次纳入国民经济发展计划。

  2、1980年9月,党中央发表《关于控制我国人口增长问题致全体共产党员、共青团员的公开信》,提倡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

  3、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把计划生育确定为基本国策,同年12月写入宪法。

  4、1991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关于加强计划生育工作严格控制人口增长的决定》,明确贯彻现行生育政策,严格控制人口增长。

  5、2002年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施行。

  6、2013年11月,《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

  7、2013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调整完善生育政策的意见》。

  8、2015年12月27日下午,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了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修正案,全面二孩将于2016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

我们大可以沿着这条时间线,不很严谨的探索一下计生政策的来龙去脉。

1971年是提出计生的开始,那么,为什么是在那个时候提出?

1968年12月22日,《人民日报》文章引述了maozhuxi指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随即开展了全国范围大规模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活动——1968年当年在校的初中和高中生(1966、1967、1968年三届学生,后来被称为“老三届”),几乎全部前往农村。wenge中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总人数达到1600多万人,共有十分之一的城市人口来到了乡村。这是人类现代历史上罕见的从城市到乡村的人口大迁移。全国城市居民家庭中,几乎没有一家不和“知青”下乡联系在一起。

划重点:【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总人数达到1600多万人,共有十分之一的城市人口来到了乡村。】

现在通行的说法是把上山下乡归罪于文革对经济的破坏,以至于城市容纳不了数量庞大的无业青年。文革对经济的破坏究竟有多大暂且不论,但是1600万人口的世纪大迁徙,肯定让国家决策机关意识到,人口过剩危机已经迫在眉睫,于是才有71年第一次公开提出计生政策。

然后1980年的《公开信》到1982年计生政策正式入宪,这个时间点恰恰又是当时的中国经济遭遇极大的困难。

dudu van

dudu van

1 人赞同了该回答

中国所以实行计划生育主要原因并不在于人口密度大,实际上日韩等发达国家的人口密度都不小,也不在于人口增长速度过快,实际上计划生育强制推行的时间,人口增加已经相对放缓,主要原因在于那个时间点的国民经济极近崩溃,具体可以参阅77-80年的各项经济数据,以及可能带来的巨大执政难题。

以上是计生政策诞生之初的相关时代背景。

设身处地的想,面对当时中国经济近乎绝望的局面,谁能有信心30多年以后养得活15亿以上的国人?事实上,刚刚打开国门的当时,人们初次见识到招摇过市的港商,突然意识到自己的国家是如此的落后,绝大多数人民包括各级官员的心理,恐怕比那时的国家经济状况还要崩溃。几年之后《河殇》的大热,也正是这种崩溃心理的一次歇斯底里大爆发。

再推敲那张时间表,会发现整个计生政策的步调,似乎都和当时的政治经济状况有比较明显的对应关系:

91年《严格控制的决定》对应的是89年与西方蜜月期的结束,或许还有同一年苏联解体前政治动荡传导而来的制度危机感。

02年《计生法》的正式实施一方面是政策的惯性,一方面也代表了当时的政府对中国经济发展依然缺乏信心。

一直到13年,中国成功挺过了金融危机,计生政策同时出现松动。

最后是2015年,上一年度平价GDP统计超过美国,中国经济崛起已成定局,历时33年的计生政策才终于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

通过上面对中国计生政策历史的任性而强大的解读,再联系印度残酷的现实,可以粗略的下个结论:人口问题实质上是个经济问题,经济问题是个会不会饿死人的重大问题,所以,用道德尺度来衡量计生政策,感情上可以理解,然而并不是有意义的切入点。

关键词(Tags): #计划生育通宝推:大漠老兔,审度,孟词宗,醉寺,常挨揍,hullo,逐水而行,文化体制,abugg,wage,qianji,三笑,桥上,不远攸高,常识主义者,普鲁托,拿不准,野芹,
家园 你这是标准的洗地文,主要是太任性了。。。

这个问题在前十年就在河里讨论过了。。。

你的出发点或许是对的,人口问题就是经济问题,对标上世纪九十年代联合国研究的“人类发展指数”,对标中国经济发展状况,对标全球人口发展现实,强制的计划生育政策就是自我阉割的恶政,就是统治者及其文人帮闲者目光短视、视人民为蝼蚁的一个千年案例。

你可以去网上搜一下上世纪九十年代的一篇文章,再沿着他提供的资料考证一下其中的道理

真理往往在常识和直觉之外。。。

关于人类发展指数与计划生育的关系

关键词(Tags): #人类发展指数(老老狐狸)#人口#计划生育通宝推:赤之忤逆,东海后学,empire2007,nanimarcus,zen,Rusher,审度,老老狐狸,
家园 任性是绝对的,洗地就坚决没有

主要是对河里河外前30后30、毛伟大邓伟大、计生政策是好是坏之类无休无止的争论,实在是疲劳过度,也实在是觉得没有意义。

好像谁说过,谈历史至少等一百年以后,一方面是历史事件或人物的影响,必须要经过足够长的时间,才能比较充分的反映出来;另一方面,百年之内,由于相关利益者或者继承人的存在,对历史事件或人物的评价,很难做到客观理性。

再从现实来讲,这一类争论不管谁胜谁负,已经事实上造成了思想的分裂,人群的对立,并且不管否定哪一个,实质上都是从根子上对现政权执政合法性的否定。

不讲大道理的说,TG就算有万般不是,只要经济搞上去了,社会保持长期稳定,老百姓可以安居乐业,这个政权就应当加以维护,而不是动摇。毕竟,在如今这个日趋动荡的地球上,中国这样的和平乐土实在是太稀罕太宝贵,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小心翼翼的百般呵护,一旦溃于蚁穴,每个中国人其实都是输家。

关键词(Tags): #不争论通宝推:审度,
家园 计划生育政策方向没有错。错的是独生子女和时间太久。

计划生育政策方向没有错。错的是独生子女政策并一直执行了近40年。错在实际政策力度太大,时间太久。

中国作为一个1980年就有10亿人的国家,以当时的生产力水平上确实无法容忍所有人都放开了随便生。所以计划生育是没错的。但是中国的问题在于政府太强势,结果就是好事也容易干过头。本来应该一脚减速变成了急刹车。1970年代搞的“一个不少,两个正好,三个多了”其实是相对比较合理的做法,如果一直坚持这个政策,现在中国人口也就是在16-17亿,还是处在能养活的区间,但人口结构会好得多,未来极度老龄化的社会问题也会少得多。

通宝推:陈王奋起,wage,青衣江水,hattie,普鲁托,西安笨老虎,
家园 或者可以这么说?1980年代有功,1990年代正确

2000年代勉强,2010年代有过

这当然是套对毛评价的说法

关键是后来者没能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取消严格一胎化的政策,如果在2010年左右就取消,70后还能生,估计当时国家怕的就是这个

谁搞政策都不可能没一点错误,老龄化带来的问题也未必就无解

还是应该向前看,老揪前人的辫子也没意思,有钱难买早知道嘛

家园 中国社会的一大特征,就是政治错误要世世代代被唾骂。

所谓遗臭万年,死后也要被踩上一万脚,永世不得翻身也。

家园 正常,骂人比夸人有快感,尤其是骂名人

立马就有了:你牛,我比你还牛这种豪气

这种心理上的满足感,很多人跟吸毒似的戒不了

看看河里围攻大牛时候那熙熙攘攘劲儿可见一斑

家园 计生工作中的错误行为是伤中共的第一刀

计生工作,直接导致了基层干部与民众的对立,然后引入地痞流氓作为计生打手,并于九十年代初期(似乎九三年)一部两院联合发文,不受理任何关于计生的案件,把计生之恶推向高潮。随意抓人拆屋抢财产,强行坠胎引产,致死致伤致残不乏其例——这句话我向主席保证是有可靠来源。但计生毕竟还有大义的名分,所以对共产党整体来说,只是基层政权损失,上层还是不算很受伤。

第二刀是九十年代大下岗和农村的横征暴敛,导致了人民对共产党失去信任。前者现在还不断有人耿耿于怀后者似乎没人提了,(可见农民之命贱,没文化真的很可怕)。不断有报导安徽,河南,湖北农民自杀。2000年3月,李昌平上书,“农民真苦、农村真穷、农业真危险”,才算是真正揭开和直面这个问题。

第三刀,房地产及其他金融乱象。这个就直接导致人民和党政的对立,对立到以命相博了!

其他穿插着各种改革,包括但不限于屡败屡战的医改,“寒门无贵子”的教改。

很诡异的事呀,经济发展越来越好,共产党的根基越来越不稳。看来这届人民不行。

重庆应该算是撕开黑暗的一缕光明吧,我觉得。

通宝推:id8105,方平,四方城,脚歪不怕鞋正,赤之忤逆,newbird,青菜园子,empire2007,梓童,敬畏生命,纹石,偶卖糕的,唯才是用,于同飞,zen,阳春白雪,风云故事,Aldebaran,隹子火,支持中文,陈王奋起,阴霾信仰,qianji,Rusher,hattie,猪啊猪,苏仙岭,吃土的蚯蚓,柏林墙,七天,老老狐狸,卢比扬卡,西安笨老虎,高中三年,删ID走人,脊梁硬,
家园 一是时间太久,二是发展太快

正所谓计划赶不上变化,按照80年代初的设想,到2050年中国才能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照这个经济社会发展计划,人口生育率不应该下降得如此迅速。

80年代到90年代前期,全国每年高考招生不过几十万,77年到97年累计招生不过1000万多一点儿。98年到18年,高考累计招生超过1个亿,是之前二十年的10倍!

单单就这一个因素,就会给人口增长带来决定性的影响。试想,如果这八九千万青年男女没有进入大学,尤其是大量农村青年没有通过高等教育进入城市,婚龄必然会提前,生育数必然也会增加,给中国带来几千万甚至上亿的新增人口基本是可以肯定的。

通宝推:朴石,潜望镜,柏林墙,桥上,
家园 错误的指导思想导致错误的执行手段

计生是和改开捆绑的。这个政策的出台,从根本上就是思想上不信任人民群众的开始。对人民群众恐惧害怕,所以出台减丁政策。

家园 漂亮的推论,

但几千万甚至上亿的新增人口不太可能带来超过亿的多增人口,,几千万是可能的。

家园 执行计生是和几千年多子多福的传统刚正面,

肯定是有阻力、有暴力、招人恨的。

不妨看看隔壁什么情况:

计划生育为何在印度行不通

2017-06-08 00:02

一是印度几乎全民信教,虽然教派不同,但每个宗教几乎都鼓励多生育。更为重要的是,印度的教派冲突此起彼伏,每个教派都不想限制自身的人口数量,以免处于劣势。例如,为了安抚穆斯林(约占总人口的12%),印度政府一直对其实行比较宽松的人口政策,结果不但使穆斯林人口增长迅速,而且还使其他教派尤其是印度教徒(约占总人口的82%)极为不满。而穆斯林由于人口总体偏少,因此也坚决反对政府对穆斯林实行计划生育。

二是印度自称是世界上最大的民主国家,民众既然反对政府强制推行计划生育,政客为了取悦选民,也宣称这侵犯人权,有悖民主自由的精神。1976年,时任总理英迪拉·甘地曾发起一场控制人口增长的运动,接近400万人在1个月内被强迫节育,广大民众对此很不满。结果,在第二年的大选中,英迪拉·甘地被选民抛弃。随后上台执政的人民党抛弃了强制节育计划,并宣布了一项新的人口政策——家庭幸福工程。此工程的意图非常明确,即生育以自愿为原则。之后,尽管每个政党都认识到人口过多的消极影响,但都害怕触犯众怒,在历次的大选中,没有任何政治家敢再提计划生育。

三是重男轻女观念严重。在印度教传统中,男孩不仅肩负传宗接代的重任,而且在父母归天的火葬仪式上,如果没有儿子亲自点燃火葬柴堆,父母的灵魂将无法升入天堂。不仅如此,由于实行嫁妆制,女孩出嫁要给男方价格不菲的彩礼,拥有男孩也就意味着多了一条生财之道。印度有句俗话,“一家若有仨姑娘,全部家产折腾光”。而咒骂男人的话则是“但愿你生个女儿”。在这种社会氛围下,家家户户都想生男孩,于是“生生不息”。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这样一对比,我们好歹可以苦中作乐的自豪一把:不管计生有多大意义,有没有意义,至少我们努力了,做到了,我们很团结,很强大。

说到底,已经过去的事,再多的埋怨也改变不了什么,唯一正确的姿势是:牢记这个教训,打起精神往前走。

家园 歪个题,历史需要一百年评判吗,

以前我是很赞同“历史至少等一百年以后才能评价这一说法的”,理由就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嘛。后来一想,这纯粹是胡扯,一个事件,如果连当局者、亲历者都不能正确评价,旁观者又凭什么正确评价呢?如果说有这种情况的话,那也只可能是当局者是个愚公,旁观者是个智叟吧。但实际上这种事情发生的概率是不大的,如果牵扯到整个国家的话,那基本上是不可能存在的。

层主所提的两点理由也是不能赞同。1、事件的影响不是孤立的,因果链拉的越长,影响也越错综复杂,不要说百年后的效果,就算十年后的效果也很难说是某一具体事件所造成的。2、百年之后利益相关方不存在了,但是立场还在,如果基于利益不能理性判断,那么基于立场同样不能理性判断。

古人讲“盖棺定论”,盖棺才能定论,盖棺就可以定论了。当然盖棺定论不一定正确,如有人故意引导,资料不全,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因为担心这些事,而讲不争论,不是因噎废食吗。话是越说越透,理是越辨越明,说话了才能表明态度,才能露出屁股,一味追求和谐,一床锦被都遮住,也只能加速参天大树的蛀食速度而已。

通宝推:审度,
家园 随手写的,的确不严谨

婚龄提前应该对减缓老龄化作用更大一些,对新增人口的作用应该不会这么大。

家园 很多事情在当时是见不到好的结果的,

需要很长时间才能见到效果。而这个结果被世人普遍接受还需要很长时间,因为有人会刻意地歪曲隐瞒事实。比如秦始皇的所作所为对当时的人来说就是灾难,好像是新中国以后,秦始皇的形象才开始往正面方面扭转。其实还是有很多人不认可秦始皇的。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