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卫青的名声 -- 林风清逸

共:💬560 🌺2019 🌵70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8
下页 末页
家园 可以赎买,司马迁可怜,自家赎不起又没帮忙的只好当太监了
家园 霸陵尉可不是什么弱势群体

“汉代司法自汉元帝以后以儒家经典为依据,人主严肃法令都会遭到群臣反对,但是在此之前基本沿袭秦律的执法精神,较为严肃认真。

真这样汉武帝还用重用酷吏清洗豪强吗?汉初制定的抑商政策,严格执行才多久?即使汉武帝继位初期,他舅舅和窦婴为争一块好地弄得鸡飞狗跳,相关门客平时还不知道做了多少不法勾当

“霸陵尉在整件事情中唯一的瑕疵,是他多了句嘴。”

他醉酒执法执该表扬还是批评?耍酒疯的醉汉岂止是“多了句嘴“这么简单,《史记》只记一句不代表当事人好过

这家伙搁现在大约是京师门户区/县公安局长兼交通局长,醉酒执法要么平时嚣张跋扈,要么给人当刀使不得不为之,或者就是捏心中的软柿子当站队投名状,京畿要地,后两项可能性最大。当时李广搁现在地位相当于刚刚被罢职的实权军分区司令,还得是西藏、新疆这样的要地(因此绝没有什么怀才不遇),被侮辱广为流传,不严惩还怎么带兵?调他去再杀是“冤”,问题是谁批准的?难道不知道这档子事?

家园 他那几十个保镖死伤殆尽,李广和百十个手下怎么没事?

他那几十个保镖死伤殆尽,李广和百十个手下怎么没事?

几十个对三个,对手还是用弓箭,居然弄成这样,明显是来自京师的花瓶嘛

家园 汉朝的重心不是匈奴的重心

汉朝的重心不是匈奴的重心

那时右北平在辽宁凌源,不远处就是漠南最丰美草原,比西北的条件好多了,这也是屡遭入侵的原因

庸将守卫就损兵折将,甚至放弃(朵颜三卫等),名将守卫就平安无事,还可以作为北进往返基地

这里不消停,霍去病从东线一下北进两千多里门都没有

不把漠南草原整肃差不多,匈奴吃饱了撑得到北方挨冻去

家园 他耍得起来吗?对匈奴问题上他就是严重渎职犯!

他耍得起来吗?对匈奴问题上他就是严重渎职犯!

[QUOTE]“建元中,武安侯田蚡为汉太尉,亲贵用事,安国以五百金物遗蚡。

“匈奴来请和亲,天子下议。大行王恢,燕人也,数为边吏,习知胡事。议曰:“汉与匈奴和亲,率不过数岁即复倍约。不如勿许,兴兵击之。”安国曰:“千里而战,兵不获利。今匈奴负戎马之足,怀禽兽之心,迁徙鸟举,难得而制也。得其地不足以为广,有其众不足以为彊,自上古不属为人。汉数千里争利,则人马罢,虏以全制其敝。且彊弩之极,矢不能穿鲁缟;冲风之末,力不能漂鸿毛。非初不劲,末力衰也。击之不便,不如和亲。”群臣议者多附安国,于是上许和亲。

“贪嗜于财。”

“卫尉安国为材官将军,屯于渔阳。安国捕生虏,言匈奴远去。即上书言方田作时,请且罢军屯。罢军屯月余,匈奴大入上谷、渔阳。安国壁乃有七百余人,出与战,不胜,复入壁。匈奴虏略千余人及畜产而去。天子闻之,怒,使使责让安国。徒安国益东,屯右北平。是时匈奴虏言当入东方。

安国始为御史大夫及护军,后稍斥疏,下迁;而新幸壮将军卫青等有功,益贵。安国既疏远,默默也;将屯又为匈奴所欺,失亡多,甚自愧。幸得罢归,乃益东徙屯,意忽忽不乐。数月,病欧血死。安国以元朔二年中卒。

[/QUOTE]

说什么“何况他面对的是两万匈奴兵,他手上只有一千余人”,他自己上当受骗,身边兵少得可怜,还好意思帮腔!

还有“贪嗜于财。”“建元中,武安侯田蚡为汉太尉,亲贵用事,安国以五百金物遗蚡。”

就是一个会捞钱会做人的超级腐败分子嘛!

至于——

“他的病死正是因为他自己有羞耻之心,觉得自己有愧边将位置却尸位素餐才生病呕血而死的。他没死前已经多次要求内调”

文言文不好理解的话,可以找找译文,看看是他被疏远被匈奴欺负被贬官懊恼还是真的惭愧!请求内调也可能出于贪生怕死嘛!

“卫青的名声 -- 林风清逸

复 421 阅 89865 2017-12-04 05:29:45看版:日志随笔 导读

回复 花↑2宝推收藏统计更多 囧↓ 单帖 全看分页树展一览主题

2017-12-19 15:14:11

4289893 复 4289845

青色水 ★

韩安国可没有在吃败仗后耍威风 2

更没有去报复什么霸陵尉,他的病死正是因为他自己有羞耻之心,觉得自己有愧边将位置却尸位素餐才生病呕血而死的。他没死前已经多次要求内调,比起没有自知之明却抢着要打先锋的某"名将“孰为国孰为己很明显。这种文官从戎本来就有能力上限,何况他面对的是两万匈奴兵,他手上只有一千余人,他没当俘虏已经是很幸运了。韩安国在七国之乱中协助刘武防守同样有军功,纯比军功并不比只有七国之乱的军功的李广履历差。自己看看司马迁是怎么评价他的:

”安国为人多大略,智足以当世取合,而出于忠厚焉。贪嗜于财。所推举皆廉士,贤于己者也。于梁举壶遂、臧固、郅他,皆天下名士,士亦以此称慕之,唯天子以为国器。“——《史记·韩长孺列传》

司马迁是从政治角度而不是军事角度来评价他,在韩安国的专业领域他是干的很合格的。

最后于2017-12-20 05:55:32改,共10次;

2017-12-19 15:14:11回复 花↑2 宝”

家园 何先生不必这么气急败坏,遣词造句用心点才好彰显祖宗

何先生不必这么气急败坏,遣词造句用心点才好彰显祖宗

弄得像《史记》家学那样出笑话就不好了

家园 动不动就说别人无知,你的言谈要象你的名字一样谦虚就好了
家园 你笔下的彭,并不比金家三代高明多少啊。

而且,从能力上,历史上的彭未必就比金家三代高明。搞干部特殊化,中国要比朝鲜更加严重吧。不要被媒体洗脑多了就迷失方向,现在过半的海外朝鲜人更愿意承认是朝鲜人,而不是韩国人,尽管他们可能在韩国还有家。

家园 你到底认真读了没有

李广采取的是射马战术,那几十个他死伤的手下为什么就想不到做不到这一点?非要他出马才会想到做到?平时的训练中这种情况是完全应该模拟的。莫非李广认为他的手下各个都有他的箭术水平?跟着vip的保镖可以说是李广部队中射术最好的尚且如此,一般的还用说么?而且我之前也说过,在这种情况下让vip先离开危险地带是很正常的,为什么他们要带着不会武艺的vip一起参加战斗?

家园 一个超级腐败分子司马迁会给予高度评价?

对一个文官用武将的标准来要求,你把司马迁扔到那个位置上干的可能还不如韩安国呢。韩安国败一次是渎职,李广败了n次损失万把人自己还被俘虏算是什么货色?他的部队的军饷不是国家发放的?韩安国至少还知道羞愧,李广是夜晚酒醉后直闯皇陵,这就是他的反省?韩安国是因为缺少人才被武帝架着上去的,那个时候卫霍还没出道,武帝当然优先提拔在七国之乱中有表现的,文官出身的韩安国不熟悉匈奴活动规律吃败仗并不奇怪,历史上这种新手交学费事情并不少,这并不都是他的错,李广第一次出击交的学费比他还大,士兵的命就沒有边地平民的钱值钱?李广打不了胜仗也就算了,他手下有什么像样的人才在汉匈战争中崛起?司马迁拼命说李广爱兵,李广连自己手下都不能发掘充分发挥他们的能力,谈什么爱兵知兵?连他儿子都被李广耽搁的跟着霍去病出战才封侯,李广自杀前没有想到他儿子,没有想到为国推荐人才,就是想着自己一生不能封侯,觉得卫青给他穿小鞋,不但不是好将军,连个父亲都不合格。

家园 明朝的首都在北京

西汉的首都在长安,东北的重要性当然不一样,明朝可以放弃朵颜,敢放弃山海关试试看?同样是明朝,对于嘉峪关以西同样也放弃了。从河南地出发匈奴可以直接快速威胁到长安,到底是京畿重要还是边境重要?李广也不是没有从右北平出发,结果他根本就没有战功,以为长途奔袭是谁都能做的?

家园 死伤的是中贵人跟班,跟李广手下不画等号

死伤的是中贵人跟班,跟李广手下不画等号

当然李广可能故意出奴才洋相,没想到其爪牙那么差劲罢了

李广带100骑兵追击,三个射雕手两死一伤又伤了几个对手?

家园 霍去病崛起前关键的硬仗恶仗数李广打得多

霍去病崛起前关键的硬仗恶仗数李广打得多,-119霍去病能从东线深入匈奴也是李广打下的基础

李广4000对匈奴4万,坚持两天在接应下从容撤退,有两万精锐可以在匈奴横着走了

卫青5万骑兵才消灭19000匈奴,损失还差不多,一对比就知道成色

家园 有一种修辞手段叫讽刺

有一种修辞手段叫讽刺,就像徐才厚落马后,反复渲染他自吹的廉洁

“李广是夜晚酒醉后直闯皇陵”

汉武帝还迁徙大批富豪和豪强到长陵和茂陵呢,读书不要想当然把地名上纲上线

“卫青的名声 -- 林风清逸

复 430 阅 91703 2017-12-04 05:29:45看版:日志随笔 导读

回复 花↑1宝推收藏统计更多 囧↓ 单帖 全看分页树展一览主题

2017-12-22 15:11:12

4290920 复 4290871

青色水 ★

一个超级腐败分子司马迁会给予高度评价? 1 新

对一个文官用武将的标准来要求,你把司马迁扔到那个位置上干的可能还不如韩安国呢。韩安国败一次是渎职,李广败了n次损失万把人自己还被俘虏算是什么货色?他的部队的军饷不是国家发放的?韩安国至少还知道羞愧,李广是夜晚酒醉后直闯皇陵,这就是他的反省?韩安国是因为缺少人才被武帝架着上去的,那个时候卫霍还没出道,武帝当然优先提拔在七国之乱中有表现的,文官出身的韩安国不熟悉匈奴活动规律吃败仗并不奇怪,历史上这种新手交学费事情并不少,这并不都是他的错,李广第一次出击交的学费比他还大,士兵的命就沒有边地平民的钱值钱?李广打不了胜仗也就算了,他手下有什么像样的人才在汉匈战争中崛起?司马迁拼命说李广爱兵,李广连自己手下都不能发掘充分发挥他们的能力,谈什么爱兵知兵?连他儿子都被李广耽搁的跟着霍去病出战才封侯,李广自杀前没有想到他儿子,没有想到为国推荐人才,就是想着自己一生不能封侯,觉得卫青给他穿小鞋,不但不是好将军,连个父亲都不合格。

最后于2017-12-22 17:32:28改,共15次;

2017-12-22 15:11:12回复 花↑1 宝推 收藏 统计 更多 囧↓

家园 我说一说怎么“看历史描述,以及你的分析”吧

看历史描述,以及你的分析,整个行军作战过程是这样的:

1.地理背景:

李广当时的情况是行军路线上水草不丰,只能分兵。

2.实际行军:

李广部有的部队没有向导而走了错路,导致李广部全军落后。

3.会师时机:

卫青部打完仗以后,南下越过沙漠,遇到了李广部。

这就是整个过程。

第一,我说的是行军作战过程,而且明确说了三个阶段,没说战后总结。你不用跟我说战后总结。因为战后总结主要是政治斗争阶段,不是军事斗争阶段。

第二,李广自杀是意气之争,这个不是你分析的,是我分析的,勿要自作多情。那个时候李广选择自杀是因为卫青已经用军事胜利奠定了政治胜利的基础,很难在后续的政治斗争中翻盘了。这个阶段已经不是行军作战阶段了。

第三,前两点是告诉你怎么分段的。“看历史描述,以及你的分析”,针对的只是这三个阶段。

第四,现在具体分析一下为什么是这三个阶段。

广既从大将军青击匈奴,既出塞,青捕虏知单于所居,乃自以精兵走之,而令广并于右将军军,出东道。东道少回远,而大军行水草少,其势不屯行。广自请曰:“臣部为前将军,今大将军乃徙令臣出东道,且臣结发而与匈奴战,今乃一得当单于,臣愿居前,先死单于。”大将军青亦阴受上诫,以为李广老,数奇,毋令当单于,恐不得所欲。而是时公孙敖新失侯,为中将军从大将军,大将军亦欲使敖与俱当单于,故徙前将军广。广时知之,固自辞于大将军。大将军不听,令长史封书与广之莫府,曰:“急诣部,如书。”广不谢大将军而起行,意甚愠怒而就部,引兵与右将军食其合军出东道)。军亡导,或失道,后大将军。大将军与单于接战,单于遁走,弗能得而还。南绝幕,遇前将军、右将军。广已见大将军,还入军。大将军使长史持糒醪遗广,因问广、食其失道状,青欲上书报天子军曲折。广未对,大将军使长史急责广之幕府对簿。广曰:“诸校尉无罪,乃我自失道。吾今自上簿。”

我给你细讲一下。

广既从大将军青击匈奴,既出塞,青捕虏知单于所居,乃自以精兵走之,而令广并于右将军军,出东道。

这是事件背景。

东道少回远,而大军行水草少,其势不屯行。

这是我说的第一个,地理背景。

以下数句是交涉过程,不属于行军过程,略。

军亡导,或失道,后大将军。

这是我说的第二个实际行军。

对于这个“后大将军”具体“后”到什么程度,你自己引用的原文里是这样说的:

大将军与单于接战,单于遁走,弗能得而还。南绝幕,遇前将军、右将军。

就是说,李广这个“后大将军”,后到了卫青打完回家。你知道这是多久吗?卫青和匈奴单于打了一天,又打了一夜,走了两百里,然后又到赵信城,然后在赵信城留一日,放火烧城,然后回来。仅仅是卫青离开赵信城的时候,李广就已经迟到了至少两天。要知道,卫青去的时候走了两百里,然后到的赵信城,我就算赵信城距离卫青决战的地点两百里好了,追击时一夜到天亮走了两百里,卫青返回时还要这样走吗?肯定要减速的。这里没写时间,我就当只有两天。然后卫青返回,我算一天,好不好?这样就是三天。李广至少晚了三天。

然后这里面有句话:

南绝幕,遇前将军、右将军。

我说的第三,会师时机,就是依据的这一句。这也是原文。

李广是在卫青大军返程时才与卫青会师的。

此后好有几句,那是战后了,之前我解释过了。

这三点,地理背景,实际行军,会师时机,哪一点你不承认,你说出来,我帮你跟司马迁理论。

这是这三点,然后我还做了分析。这个分析是依据你的理论做的分析。你说龙眼和青色水不懂军事,你说:

“和任何一个在后勤和步兵分队稍微下功夫的军迷比,老兄是军盲 2017-12-17 10:42:12 迷途笨狼”

“如果对后勤常识和陆军分队战术缺少基本认识,说战略是可笑的 2017-12-16 10:18:52 迷途笨狼”

“讨论军事最好先学学基本的后勤常识和步兵分队战术 2017-12-14 09:54:15 迷途笨狼”

这样的话你说了很多次。从你这样的话里,我们可以推出一个基本的道理:

李广既然是名将,那么他显然懂得“基本的后勤常识和步兵分队战术”。

我们知道,李广才气,天下无双,笨狼也认为李广确实是名将,那么我们可以确认,李广一定懂得“基本的后勤常识和步兵分队战术”。这个观点即便我们不承认,笨狼一定是承认的。

那么现在问题来了:

既然李广懂得“基本的后勤常识和步兵分队战术”,那么为什么他除了“屯行”以外,没有别的办法完成按时抵达战场的任务。

我读军史的时候,看到红军将领段德昌为了和敌人争夺至关重要的制高点,带着队伍一直跑到吐血。我读军史的时候,看到无数次举例说在争夺要点时宁可只带少量部队赶到,让主力在后边跟进,也不能慢吞吞等着全军都开到,以至于让敌人首先占据棱线。

此前我从未从军事角度看过李广的历史。但是当我看李广的历史时,我看的史记上对李广此战的记载也集中在政治斗争上,对军事行动的记载明显偏少。比如说:

“军亡导,或失道,后大将军。大将军与单于接战,单于遁走,弗能得而还。南绝幕,遇前将军、右将军。”

你知道这个过程中,李广部到底是怎么集结的吗?李广自己是什么时候到的漠南的吗?李广所部主力又是什么时候到的漠南的吗?李广部全部集结在漠南又是什么时候吗?

没有,全都没有。史记在这一节,忽然从卫青的角度记载这段事。卫青只知道,李广从东道进军,卫青只知道,自己回到漠南才遇到李广部,这个时候李广部已经集结完毕了,李广部来这么晚,据说是因为分兵、有的部队没有向导迷路了。

很有意思对不对?这么重要的事情,史记突然不从李广的视角看问题了。

但是我们可以从你,迷途笨狼,的视角看问题。

迷途笨狼指出:

“和任何一个在后勤和步兵分队稍微下功夫的军迷比,老兄是军盲 2017-12-17 10:42:12 迷途笨狼”

“如果对后勤常识和陆军分队战术缺少基本认识,说战略是可笑的 2017-12-16 10:18:52 迷途笨狼”

“讨论军事最好先学学基本的后勤常识和步兵分队战术 2017-12-14 09:54:15 迷途笨狼”

我们知道,不做军盲,至少要在后勤和步兵分队战术上下点功夫。

我们还知道,李广才气,天下无双,所以李广不可能不懂得这些基本的、稍微下点功夫的军盲都该知道的后勤和步兵分队战术。

然后我们发现,史记在李广如何行军、指挥、集结这几个关键点上,选取的是不在李广行军现场的卫青的视角。

所以我们不知道李广是如何指挥的,我们只知道:

李广迟到了。

而且我们可以知道,李广严重迟到了。

而且我们还知道,李广最后出现时,带着他完整的大军,完整的待在巴黎。

格鲁希究竟有着多少无奈我们是不知道的,我们只知道布吕歇尔摆脱了他的追击来到了滑铁卢。格鲁希究竟有着多少困难我们是不知道的,我们只知道布吕歇尔打完了滑铁卢格鲁希还在那等待新的命令。格鲁希是不是很平庸我们不知道,我们只知道法军都完了格鲁希却带着他的部队完整得回到了巴黎。

格鲁希到底懂不懂后勤和步兵分队战术不是我们关注的要点了,在不质疑其忠心的前提下,格鲁希的性格和才能低下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李广又有什么分别呢?

从你的“和任何一个在后勤和步兵分队稍微下功夫的军迷比,老兄是军盲 2017-12-17 10:42:12 迷途笨狼”、“如果对后勤常识和陆军分队战术缺少基本认识,说战略是可笑的 2017-12-16 10:18:52 迷途笨狼”、“讨论军事最好先学学基本的后勤常识和步兵分队战术 2017-12-14 09:54:15 迷途笨狼”出发,加上史记的记载,我们得出了李广行军作战的地理背景、实际行军过程、会师时机三个要点,也不得不得出李广要么就能力低下要么就有意拖延要么就在决战时刻只顾着意气之争的结论。

李广才气,天下无双,那就不是能力低下。

李广应该是个忠臣,不存在投降匈奴的可能。

那还能怎么选呢?

通宝推:水立方,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8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