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新时代的开始 -- 天堂
说为啥多年前的智能车比赛是在内蒙,后来移到常熟了?
常熟需要发展智能制造业,要创业、拉动经济,而内蒙提供不了这样的环境基础也没有这样的需求,这当然是首要因素。
但是,还有个原因,北方冬天太阳角度低,晃眼晃死人。尤其是一旦有路面降水残留。阳光直接入眼、地面反光入眼,可是还有很多地方黑乎乎一片。有时候人眼都不够用,摄像头更容易出问题,不是曝光不足就是过曝光。高动态设备,嫌弃采样率太低、处理代价过大。
在南方烟雨江南就好多了,光经常很一致。当然真正下雨又是另一回事了。
参赛的脸上挂的住,这是首要的。所谓工业级别摄像头,花了近万的价钱经常还不如千元的消费设备弄得好看。军队的相关评测依然选择了北方,新疆黑龙江都有,但是稍微注意,披露的照片中天气都不坏。不过现在能从最东边长途“奔袭”走到最西边的,也了不起了,没有美国十年前那么一副“我很高深”的样子,土鳖的传统还是保持着
夏天株洲南车出了回名,可是那上面的激光雷达+惯导,显然不是想象中的将会广泛使用引发产业布局与消费革命的自动驾驶。智能驾驶的突破总不能是这两个设备的白菜化吧
现在的电动车电池只要在环境温度零下25度以上都可以正常启动。乘客不会感到明显差异。电池有自己独立的冷却/加热回路,完全可以满足激进顾客的驾驶需求。
真正低于零下25度的冷启动在整个产品(豪华车)使用的概率是相当低的,只有中国北方有很低的概率。也可以通过自动/强制预热电池来满足正常工作条件。
总的来说会外界的低温会影响行驶的能耗,但是不是什么难以解决的大问题。
这种类型的工业产品在产能扩大后,成本下降一半并不是多么不可思议的事情,更何况电动车的后期维护使用成本明显要低得多,相对还可以抵消一大块成本。真正需要关注的是它的一些先天不足,比如动力大小,电池容量和安全性,以及电动车对路况或气候条件的适应性等等
都说过了,我们多伦多的纬度相当于哈尔滨,所以40°好像不会吧。
摩托车也要考照的,和汽车一样,还会有罚单,会扣驾照。电动自行车是非机动车,不需要驾照,和自行车一样,上手就能骑的。
其实当时我也不知道习总的报告会说啥。只不过看到这个规定很震动,觉得意义非凡。
是一项技术成不成熟的关键问题,解决了这个问题,其他的技术缺陷总会想出办法弥补。如果仅靠产能扩大,就涉及一个先期投入的成本,这个成本是巨大的,前段时间是由政府来做的,但是随着电动车补贴政策的逐步退出,表明政府已经不愿意再大力投入了,那么这个产能扩大的投入谁来做,谁来投资,政府的口号喊的再想也不如优惠政策来的实际。但是政策的制定还不能脱离市场,太阳能产业的发展教训还是比较深刻的。另外电动车的后期维护使用成本我不觉得要比燃油车低,精密系统的维护成本总是要相对高一些。
电加热?
加根电阻丝就行
而是向你下命令!
要嘛,扔钱到水里;要嘛,关门别捞!
幸好!这还只是吹吹风,不是正式命令。只不过,像汽车这样的国民经济支柱产业,抬手动脚,投资都是以百亿计。就这一股风吹过,谁还敢继续向传统动力汽车再投资?本来,经过20多年追赶,磕磕碰碰的,我国的汽车产业技术已经逼近世界最高水平,就变速器还有点差距。再进一步,就对现在的汽车强国们形成碾压之势。这下好啦,向传统动力变速器的投资全停了。其他的汽车强国们终于可以松口气啦!
“人有多大胆,地有多高产”的中国梦2.0还有的做呵!
几大车厂通过合并小车厂基本上控制了大部分的专利权,吉利收购沃尔沃也是只买生产线,通用没把专利出让。MG、罗弗也是,和铃木也谈不拢专利,买个牌子回来而已。
那篇文章说 “截止2016年,全球新能源汽车保有量为200万辆, 中国占到100万辆。”
而英文版的Wiki 说的到2016年12月底,全世界共销售2,524,296辆 (我从下图加起来的)而中国的销售量只有645,708辆
https://en.wikipedia.org/wiki/Electric_car_use_by_country#/media/File:Top_PEV_global_markets_stock_Dec_2016.png,
不知谁的数字更准确。不过我估计英文版的Wiki 中国销售量的数字可能不准,太低了。所以全世界总销售量到2016年底,可能已达近3百万辆
特别堵车时。包括我。
四十度,洒洒水啦。整个夏天就没怎么开空调。当然,得有,没有还是不行的。
而且BYD这类国产电车也没有35万那么贵吧。35万可以买进口的日产 leaf 什么的了。Tesla声称要在中国建厂,貌似也比较看好国内电车市场。上一次这家伙拿model S当豪华车卖,被国内市场打脸,中国区CEO下台。这次不知道能不能玩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