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史老柒的奶粉贴错误与否 -- 夜如何其
这是老七的
[URL=链接]http://www.aswetalk.net/bbs/forum.php?mod=viewthread&tid=52063[/URL]
我个人认为他是错的。
添加尿素并非造成三聚氰胺的原因。
但我并没有奶粉行业的经验。
考虑老七也是化学行业的同仁,懂得分析行业。
我也不敢完全确定。
我想求教一下,我反驳的是否错误。
我知道这麽做实在有点小人嫌疑。
但是,我觉得老七这篇有点华众取宠了。
送个通宝推上去,让行家回答
在于他是不是,
1.参与当年处理三聚氰胺毒奶粉的人,
2.是不是从事过生产三聚氰胺这个化工品的人。
不能以逻辑判断一个化学品的生产。例如甲醇钠的碱性大于氢氧化钠,逻辑推理是不能由氢氧化钠制备甲醇钠的。真实工业甲醇钠生产是氢氧化钠加到甲醇里面,升温制备的。
尿素在奶牛体内能不能转移到分泌的乳汁中。牛奶中如果含有尿素的,加工奶粉时会不会转化为三聚氰胺,做些实验研究就能得出结论。
所以史老七说的事情这是个科学实验。问一下他是不是做过这些实验就可以了。他没做过的实验,猜测,都是瞎说。
当年涉事企业的分布其实也说明了这一点:北方乳企不论大小几乎无一幸免,南方乳企虽然也有不少中招,但被检出的含量明显低得多,有几家如光明等,则是因为正好收购了北方一家乳企,导致整个集团陷入三聚氰胺事件,其实他们赖以起家的南方工厂根本没出事。贝因美之类的南方小乳企,则大多侥幸过关。因为北方乳企的牛奶来源除了自家牧场,就是牧民和奶农的供奶。而南方少有人养奶牛,乳企的牛奶来源除了进口就是自办牧场,自办牧场的质量管控就算再糟,牛奶也不愁没人要,没必要多此一举自欺欺人的放三聚氰胺。这就是原本实力偏弱的南方乳企在三聚氰胺事件表现好过北方乳企的真相。其实现在也是这样,自办牧场的产品质量最起码是安全性要远高于散户的。三聚氰胺事件后,南方乳企基本都不收散奶了(反正本来比例也不大),但北方乳企做不到,甚至还要不择手段的争夺散奶(可能北方乳企多也是一个原因。南方基本上地域垄断还是很明显的,因为一个城市很可能就几座牧场,全在当地乳企手中)。
这也是和国际接轨的后果,比照着欧洲标准制定牛奶蛋白质含量标准,也不看欧洲人给牛吃啥!疯牛病是咋来的?
而我国奶农买不起那么多高蛋白质含量的饲料,欧洲的牛吃动物内脏脑组织,中国的牛吃草,了不起吃点豆饼。
产奶的蛋白质含量达不到标准,有一个造假,赚了,别人就跟进,鲜有幸免的。
PC,手机,比拼频率,内存大小
牛奶比拼3.6克乳蛋白
逼的大家只看这几个指标,在比拼的道路上一路狂奔下去,直到玩儿完
奸商往奶粉里大量掺糖,导致蛋白质含量很低,孩子无法正常发育。
大头娃娃事件以后,国家严令必须查奶粉的蛋白质含量,采用最经典的凯式定氮法,实际上就是测氮的含量
结果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奸商们又想出掺尿素的方法
尿素含氮量还是不够高,最后又进化到三聚氰胺,终于出事了
所以讽刺的是,三聚氰胺这事还恰恰是因为国家严格监管了。。。
如果,情形是绝大多数奶源能达标,就没有必要铤而走险的学少数人掺假。
过高的国标使得绝大多数奶源都不达标,面临从行业退出的巨大损失,少数人却能达标,能赚钱,逼使大多数人也学着做了。
而且在奶农和乳品企业之间还有一个瓶颈式的中间环节,达标与否对其利益影响最大,问题最后便出在这里。
君子慎独,何况小人?个体经济是最难以监管的。
不是往奶粉里掺糖,根本就没有一点奶,当时的报道说的是:用淀粉、奶味香精和糖混和冒充奶粉,根本没有一点奶粉的功能。
毕竟这个东西的添加购买不是普通奶农能了解的,肯动歪脑筋的应该是有灰色的推手甚至链条的。这个链条的存在,不可能密不透风不被人知道,这就意味着生产方、监管方的装聋作哑。
你引申的有点太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