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别忽悠我,让我右手砍自己左手 -- Ace

共:💬743 🌺6034 🌵136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0
下页 末页
家园 这种观点应该批判.

应该淡忘江湖,好好学习!

家园 2002年国务院10号文

退耕还林工程

陈王,为了自己的观点蒙着眼睛没啥意思

家园 早这样说不就结了嘛。不就是被统治阶级两口汤给收买了吗

陈王说的挺好:各人有各人的选择。有些人给口汤就被收买了,有些人吃到肉也没被收买。比如陈王,上海n套房都没被收买。

至于什么科学方法论,还是免了吧。知道西西河是什么文化层次吗?

前一阵子因为买房,有些帖子没时间回。记得你有个帖子,说自己去过柴油机厂,对机加工算是“见过猪跑”,就对机加工进行评价。

仅仅见过猪跑,就敢随便开牙,这算什么科学方法论?

告诉你吧,我是机械工程专家,去中国最大的柴油机厂实习过,我隔壁办公室的同事,是90年代电力部的一位部长亲自邀请到中国西安工作的机加工专家。我看到的东西跟你看到的差不多,但是得出的结论完全相反。

你觉的是你这个见过猪跑的权威,还是我这个杀猪的权威?

通宝推:迷途笨狼,纹石,侧翼,西门飘飘,起于青萍之末,80后30,阴霾信仰,老老狐狸,
家园 我已经把这货屏蔽了,这货怎么还能回我的帖子?

这种货,要嘛没嘛,人品尤其差,我懒得理它。

家园 那么你怎么解释朱婷呢?

中国自郎平后,一直在寻找郎平第二。从李国君、孙玥、王怡一直到惠若琪,再到朱婷现役的队友张常宁、袁心玥、龚翔宇,都是大城市姑娘,多数是体育世家,甚至排球世家。论起点都比朱婷高n倍。

为什么超级天才朱婷,出现在最贫困的豫南农村,而不是出在大城市、体育世家、排球世家呢?

郎平当年只是3大主攻之一,朱婷是世界女排头号主攻(没有之一)。

不要刚离开农村几天,就不知道自己姓啥了。

替换有点政治不正确,会不会之前农村想法,有能力的人,前后脚都入城了,毕竟有个城市户口,医疗,教育的资源会好很多,谁都不是傻瓜,能走的都走了,这么多年,剩下的老弱残兵,问题就多了。。。。。。

家园 天保和退耕还林是98洪水之后的事儿。

当时粮价低,农民没啥积极性,国有粮食企业亏损也大。

朱搞天保和退耕还林,是一大政绩。

家园 换个角度看,懒厨兄也是认为那段时间农村问题多。

求同存异嘛。

家园 你和豪哥最好都重新去看看《实践论》。。。
家园 农转工的思路是对的!

也是解决三农问题唯一的解药。

至于农民那个时候过得好不好,估计张五常走的地方不具有全国性。

家园 标准不一样

张五常是纯粹谈的个人收入,这是主流经济学的衡量标准,实际就是利润为主。

李昌平讲的是农业发展,是这一产业的生产方式的发展,包括技术的提高以及应用,这种发展最终反映在人的收入和生活水平上。

这时两码事,最简单的雇人的成本增加,最终反映在产品上往往是价格的提高,或者说在某些既定政策的制约下,产业发展举步维艰。如果是关注点放在产业的发展上,则随着技术的应用,产品供给量会增加,且价格降低,大众都会受惠的。

家园 深圳人骄傲得很,不会羡慕任何城市的人

深圳人起先羡慕的是香港人,一切以香港为标杆,学白话,看香港电视节目,去香港购物,很有公民意识,对社会有很强的参与感(香港模式)。深圳人爱深圳,建深圳,希望把深圳建成另一个香港。

后来深圳发展了,香港衰落了,再加上香港人开始鄙视内地人了,深圳人就分化了。一部分依然是心朝香港,一部分人开始出现深圳意识。但是,无论如何,深圳人都是有很强的优越感的。最初深圳特区是需要出入证才可以进入的,是有武警部队持枪站岗的,能没有优越感吗?

其实,中国各地的人都有优越感,但是其他地方的与深圳的不一样。比如,大连人有优越感,觉得大连风景好,气候好,水产好,什么都好。成都人有优越感,觉得成都吃得好玩得好,安逸得很。西安人有优越感,觉得西安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是块风水宝地。这都是因为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自己与家乡有很深的乡愁情结。

深圳人与深圳,没有乡愁情结,有的就完全是深圳这个城市的优越感。这一点有点像以前上海人对其他地区人的优越感,是心理上感觉高人一等的那种。

我在深圳工作了2年,虽然我非常喜欢深圳的食物与年轻开放的氛围,但是毫不犹豫就离开了。作为一个对文化有执念的人,看到的是一个非常适合创业与赚钱的社会,看到的是一个充满朝气与活力的社会,但是,并不属于我。

中国的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基因,这是千百年来逐步形成的。未来深圳一定会形成自己的城市基因,但是目前深圳的根基还太短,还需要时间的磨炼。

通宝推:gzdcl,
家园 大量抛荒,你来个抛荒付数据看看

这次去江苏农村进行资源调查。

抛荒面积远远木有想象的大,你以为农业补贴会给抛荒的吗?

基本农田一般农田的划分,是干什么用的。

顺着高铁沿线往窗户外面望望,是一望无际的抛荒,还是一望无际的作物。

通宝推:老老狐狸,豪哥的江湖,
家园 一头猪就是百元上下的收入,你说农民有没有动力养

我举一篇八十年代前期的获奖短篇小说,里面的主人公叫谢大痴,为什么他变痴了呢?因为七十年代(从文中描写可看出时代背景)他养了一头大肥猪(文中交代当时私人养什么都受限制,唯独养猪不受限,还有奖),到集市上卖了整整一百二十元(或者是八十元,记忆模糊了,感觉是一百二十元的可能性大),结果这笔巨款被小偷偷走,他受刺激得病。

一头猪卖了百元,或者是近百元,七十年代的钱啊,你说农民会没有动力养么?

PS: 前天把原书翻出来瞧瞧,是薛尔康的作品《大痴》,84年的优秀青年作品选。主人公养的是一头三百多斤的大肥猪,卖了一百八十元(临出发卖猪前特地给猪喂了二十多斤夫妻俩省下的粮食,为了涨秤,当时可没有饲料)。

通宝推:老老狐狸,
家园 最近得花多怎么都是葡萄这样长篇大论的,看来这批河友不行啊

等着您给他们都来个一针见血,当头棒喝了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0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