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别忽悠我,让我右手砍自己左手 -- Ace
简单说,曽希圣60年代初在安徽搞包产,安徽减产幅度大于全国平均,恢复增产速度慢于全国。换下曽希圣,恢复集体制的近20年,安徽粮食增产速度快于全国平均,人均产量高于全国平均。
万小岗70年代末在安徽搞包产,同样是安徽减产幅度大于全国平均,恢复增产速度慢于全国。安徽粮食增产人均产量由高于全国平均变成低于全国平均。
总之,安徽实践恰恰证明集体制对粮食生产的作用。
现在,在数据面前,夸包产,一般不从粮食产量的角度,而是从劳动力流动角度。
不过,不敢公开那三年,那十年的言论,恐怕就不是推给底下人能解决的了。
太祖的一言一行,可是被放在放大镜底下的。
太祖在前三十年里可是做过检讨的,而且是公开的。
286做过吗?
没担当,没底线,贪功恋栈的领导形象,跃然纸上
不过无论资料怎么篡改,公道自在人心。
还有就是小岗村明明是落后典型,非要当先进来宣传。
农村人就死定了。我是看过农民抬着亲戚进城看病,然后又默默抬回去等死的。
三年困难期也一样,为什么农民就会饿死呢?为什么城里就不死人呢?
不要再告诉我这是“大仁政”哦。
关于前期发展速度,人人心里有杆秤。当时用的是高积累方式发展。日常生活是苦不堪言,因为要把产值尽量多地做为发展基金,不能消费。在这种情况下发展速度还那么落后,是完全无法交代的。
上汽三十年才憋出来8万辆车,北汽年产量才5000辆。现在看简直不可思议。
为什么河殇一部破片子有这么大的共鸣?想想看。
这大伙忙半天不就是图个提高生产力吗?
楼下各位不好意思,我就懒一点,统一回到此贴下面。
还有一些情况不是很明白,需要各位行家解释一下一些现象。
1. 如果集体制之下粮食是增产的,我们应该可以观察到粮票逐渐消失的情况,甚至副食品也同步增加的情形,但据我所知,这种现象在当年没有出现,粮票的消失要等到80年代中期。
2. 楼下有人解释粮食的增产是由于化肥与种子的进步导致的,但我们也观察到,改开之后,大批的农民入城务工,农村的实际劳动力是减少的,假设包产到户效率再降低的话,即便化肥与种子有进步,也很难解释粮票取消,副食品增加这种现象。
劳动力的流动是一个有趣的话题,还是先放一边吧。
另外,票证的一个重要作用是保证分配的相对平均。印度现在的人均粮食产量和中国三年困难时期差不多,也没票证,那是因为他们没有“保证分配的相对平均”的功能要求,市场经济,价格无形的手调节:你穷,你挨饿活该。
按人口13.2亿算,人均粮食产量不到210kg,和土鳖61年相当,低于土鳖59、60年水平。
典型的计划经济亏损经营。
直接举例:
上山下乡开荒,粮食产量增长了。问题是年底一核算,几个兵团亏损了好多钱。这些亏损只能由国家补贴。补贴的钱只好在别处扣,省。于是就砍“不必要”的供应呗。大家都穿蓝色中山装,可以省下几个纺织厂。大家都不吃糖,可以省下几个糖果厂。不种甘蔗还能进一步增加粮食产量。
这是当年的思路。
像老狐狸这样的好孩子能给你找出一堆数字证明文革时期粮食产量增幅和后来一样高。
实际情况是:后来我们利用农村劳力建立了世界上最庞大的工业,顺手还增高了粮食产量。而前期是8亿农民玩命种地,产量增幅刚刚够人口增幅。
中国现在不用粮票了,也不觉得会公平问题啊。关键真的是量足了。
务农的人少了,效率低了(假设包产到户的效率比集体制的要低),量反而更足,副食品的品种更多,很难只用化肥与种子来解释的。
不看基数,不比增速,只拿期末数说事?
社会主义企业和资本主义企业不一样,是可以亏损经营的。这是一个很大的优势,国家可以有力的干预生产。典型例子是苏联二战军火生产。强行出产品再说。
但是这个功能被普遍滥用,直接造成70年代以后社会主义运动的没落。
毕竟经济规律是客观存在的。
老邓的最大贡献,就是瞪眼熬死了一大批潜在的乱臣贼子,使得国家没有再次陷入腥风血雨四分五裂的状态,换谁都没有他这个能力和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