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别忽悠我,让我右手砍自己左手 -- Ace
斯大林也说过,中国革命的优势就是足够漫长。
毛泽东也说,蒋介石这个好教员,帮助共产党教育了同志。
如今我们是很缺乏蒋介石这样的好教员的。习近平面前固然不像毛泽东那样面对的是一盘烂棋,但是也缺少让手底下人“跟着走”的愚蠢的外敌。
形势固然不同,难度其实变化不大。只不过毛泽东对内的时候比较轻松,习近平还要花很大心思对内。实际上,到了建国以后,有些人志满意得起来,也不好带了,那时候毛泽东带队伍就累得很。
以子之毛戳子之邓,何如?
这样的好处是国内能稳定,坏处是真的只靠军方,也会尾大不掉。
"1958年11月2日至10日第一次郑州会议通过了《郑州会议关于人民公社若干问题的决议》草案,毛泽东在修改这个文件时,曾加写过一段话,提出实行耕作三三制,“即是将现有全部用于种植农业作物的十八亿亩耕地(等于一亿二千万海克托),用三分之一,即六亿亩左右,种农业作物,三分之一休闲,种牧草、肥田草和供人观赏的各种美丽的千差万别的花和草,三分之一种树造林。”“其所以能够只用全部耕地的三分之一种粮棉等类作物,是由于深耕细作、分层施肥、合理密植而获得极其大量的高额丰产,例如亩产万斤粮、千斤棉之类。”(《对〈关于人民公社若干问题的决议〉稿的批语和修改》,《文稿》第7册,第575-576页)
——毛泽东将“亩产万斤粮”作为能够实行耕作三三制的根据之一。
就在毛泽东主持的这第一次郑州会议上,还通过了一个现在鲜为人知的文件,就是《十五年社会主义建设纲要四十条(1958-1972年)(初稿)》,居然要求到1972年全国平均粮食亩产达5000至10000斤。对于这个文件,毛泽东写了两个批语,作了12处修改,说“至迟在1961年春季,这个草案就可以公开发表,交给全党全民展开讨论,然后,提到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正式予以通过。”(《对〈十五年社会主义建设纲要四十条(一九五八-一九七二年〉初稿的批语和修改》,《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7册)
——如果1972年全国粮食平均亩产能达到10000斤,按18亿亩耕地计算,总产就是180000亿斤,而1972年实际产量只有4810亿斤,不到《纲要》指标的3%。
“主要的毛病是两个‘急’,一个急于求成,一个急于过渡。毛主席说:再有五六年或者三四年,就可以过渡到全民所有制了。对此,他后来又讲过:有的时候想,五六年、三四年是不是时间短了?有的时候又想,五六年是不是说得时间太长了?更多的情况,他想的是:五六年、三四年说得太少了,五六年、三四年怕实现不了。思想里反反复复。”(邓力群:《我为少奇说些话》)
——难以摆脱的“穷过渡”情结。
1958年11月6日,对于提出1960年粮食产量“保证亩产二万斤,争取三万斤”的《山东范县提出1960年过渡到共产主义》的报道,毛泽东批示:“此件很有意思,是一首诗,似乎也是可行的。时间似太促,只三年。也不要紧,三年完不成,顺延可也。”(《对〈山东范县提出一九六○年过渡到共产主义〉一文的批语》,《文稿》第7册,第494页)"
https://miltalk.cn/index.php?threads/3864186/#post-35379118
后人如果水平还没有中医高,肯定理解不了神农是如何‘尝百草’。
原书第50页是这么说苏联停止投资的影响
替换与此相对应,初尝财权?计划权和企业管理自主权的地方政府,在没有来得及建立工业化必需的“学习机制”的情况下,一般只会参照中央政府接受苏联投资形成的重工业模式,积极推进地方工业化,遂有被今人看得近乎荒唐的“大炼钢铁”和“大跃进”?
我看你的逻辑是:与国内基建投资相比,苏联投资比例很小,因此没有了影响很小。
而温书的逻辑是:苏联投资数量不大,但是一方面是净投入,另一方面有计划效率更高,是健康的发展。而苏联投资没有以后,中央希望发动地方积极性,结果就是印钞票的赤字投入,同时除了上海等少数地区,无替换经验的地方工业化带来大量无效投入和浪费,因此国内基建投资增加越多,其实对经济发展损害越大。最终就是经济的不健康导致危机。这个观点是否正确可以商榷,但是从逻辑上是可以自洽的。
煤炭工业的问题,印象是严重影响上海经济正常运转,这方面兄台倒是应该多说说。
这段话只有论点,没有论据。
《论十大关系》就提出要发挥地方的积极性了。
煤炭工业的问题对上海的影响:
但煤炭工业并不单单影响上海,而是全国。
如果对了,那么温的说法符合逻辑啊:苏联投资少但是健康,58年开始的中国基建投资虽然多但是浪费无效的多,因此越大危机越大。
这个结论是从哪里来的?
58年开始的基建投资浪费很大,但积累的固定资产也很多。65年工业总产值比57年翻了一番,主要是靠大跃进时期的积累。
我觉得如果你需要批评温铁军的书,真的应该读他的原书
替换1960年,一方面国家实现了572.29亿元的新中国建立以来最高的财政收入,但另一方面由于上述经济建设中的问题碍难再靠地方投入维持增长势头,经济出现负增长?并且由于片面强调扩大基本建设领域的政府投资而导致高额赤字,挤占了财政用于维持经济正常运行的开支?政府公司化体制下的财政赤字危机爆发之后,是城市经济的萧条阶段?这时,由于投资被迫中辍,城市就业随即从1960年的最高峰值1.3亿,陡然大幅下降到1962年的4537万,两年时间减少8000多万人?是为经济危机爆发连带造成的社会代价?
我的意思就是,看来至少大家都承认地方投资浪费很大,不如苏联计划投资效果好。那么原来单纯比较苏联投资和中国自己基建投资的数值来说明影响大小就不全面了。根据书中说法,苏联投资不仅仅是钱,而且更重要的是人“离开苏联专家的技术支援,地方政府的干部根本不可能懂得如何发展钢铁工业,这段时间进行的工业化只能是“高成本?高浪费”的,不只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农业劳动力的大幅度减少客观上也对主要依靠劳动力,还得兼作套种和家庭多种经营的农村多元化生产造成很大破坏”重复一次,1960年经济危机怎么来的,温的说法逻辑上是通的。
另外,我感觉这个话题是不是先打住了?因为原来我引用温铁军的书是为了说明一个观点:不论文革或者改革期间经济波动,都是经济规律影响大于领导人个人作用的。至于他书中其他具体观点和论据,当然可以商榷。但是与这一点没有直接关系的,我想是不是单独发贴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