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从儿子上学想到基因、meme及其他 -- 胡一刀

共:💬19 🌺52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家园 从儿子上学想到基因、meme及其他

儿子上的是私立学校,就是那种讲快乐学习全面发展的私立学校。那天有空突然想起来天天上班忙着挣钱,连下一代的成长都忘了关心,简直就是弃本逐末,话说比完高考比工作,比老婆,比收入,如今我只能比儿子了….作为基因的奴隶不就是为了要下一代更加优秀么?

但是等一等,这样的话人和动物有啥区别?人之异于禽兽几希?人会使用工具,乌鸦大猩猩也会呢,区别在于知识、文化的传承,就是meme。百度百科:

meme这个词最初源自英国著名科学家理查德-道金斯(Richard Dawkins)所著的《自私的基因》(The Selfish Gene)一书,其含义是指“在诸如语言、观念、信仰、行为方式等的传递过程中与基因在生物进化过程中所起的作用相类似的那个东西。” 根据《牛津英语词典》,meme被定义为:“文化的基本单位,通过非遗传的方式,特别是模仿而得到传递。”

meme的译法有几种,米姆、“模因”、 “摹因”, 我觉得还是“文化基因”这个比较清楚明白,牛津词典里面的“模仿”,听上去怪怪的,文化是最关键的。

文化基因这个看上去太高大上,似乎只有诗经、李杜白够得上,不过放小一点,接地气一点,其实就是我们每天都接触到的东西。那些高大上流传千年,“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的是,那些转瞬即逝的网红其实也是呀。

古人讲“立德立功立言”,不就是希望流传下去嘛!从这个角度讲,你给别人留下的印象(立德)也可以算是一段基因,多少年后别人提起来,还要说一声“这人不错”,也是很让人欣慰的不是?还别不服,《二十四孝》可不就是这么回事!

可以这么说,我们说的每一句话,每个帖子,每首歌,每段代码程序,其实都是一个文化基因,都是希望流传下去,当然绝大部分都注定是短暂的!想想人类基因流传时间相比于地球的年龄、宇宙的年龄,都是一样一样的,大部分基因突变也一样!古人讲要么“流芳百世”,要么“遗臭万年”,毛主席更是明确说“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大家看得很开嘛,人类也就一万来年的运数,这7、8千年就弄得地球资源容不下俩美国了,还能有啥奔头儿呀?

有,不是照样有《文明的战争》么!杞人忧天是对的,可日子该过还是得过,还是要将本民族、本文明的文化基因流传下去,发扬光大。在这方面,中华文明还是有先进性包容性的,早早就说“夷行夏礼则为夏”。

好像是老马说的,人类的生产包括两种形式,人口的生产和物质的生产,我觉得还得加上文化的生产。能引领世界发展的强权,在这三方面都得有建树才能根深叶茂,比如罗马帝国有说法铅制水管导致人口生产不行(人数、智商),蒙古等草原帝国缺乏物质、文化生产而”虏运不满百“。所以我们要想进一步,就得有新的能让地球上更多人受益的理念、思想、价值观(文化生产),有能有看得见摸得着的实际效果(物质生产),任重而道远呀!

通宝推:青颍路,
家园 结论就是养儿子不如著书立说?

扩散自己的生物基因在现在这个世界上既没意义也不可能了(当成吉思汗的几率多大),多生几个,多睡几个,对扩散基因的概率影响与买乐透是买一张还是买三张的差别一个意思。

从meme去看,人能够做的就太多了,成为meme概念上的成吉思汗,这个世界上还是很有希望的。夏明翰那句“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只要meme扩散了,生物学上的大脑弃之何惜。

所以养儿在今天这个世界与养狗养猫差不多,让下一代快乐成长,享尽人间天福,就没白费力生养一把。

当然如果把养儿当人才投资,光宗耀祖,把姓氏发扬光大,那自然不能输在起跑线上,不过那样的话你的一生工作主要投入大概要向培养下一代倾斜,成功的指标要以儿子的成就来衡量,而你可以被未来某个时代的维基百科上提一下是谁谁的祖先,也算功德圆满了。

因此,这里有两个简单的问题,在找到答案之前不妨先不要考虑下一代的问题。第一是人生的意义,包括生物基因上的,包括信息论上的。第二是人生的幸福是什么,包括天伦之乐,包括动物本能,包括爬食物链。这两个问题既有分别,也有联系。找到了这两个问题的答案,对养儿的思考就迎刃而解了。

家园 别的同意,这个24孝,实在是糟粕啊,什么为了养老母

挖坑要活埋儿子,因为没有资源二者都照顾好,只好牺牲儿子了,结果挖出了金子。“挖坑活埋儿子”,这是人干的事吗?竟然编成册留传,这个24孝的作者实在该被活埋。以前没孩子还不觉得,做爹后看到这类东西就想把作者的狗头打烂。

家园 基因无所谓正确和错误的

贫贱夫妻百事哀吧,毕竟结局还是给人希望了

家园 说点自己这方面的感悟,

没有孩子的人生是不完整的,

没有十月怀胎生产养育过孩子的女人也是不完整的女人。

因为有无孩子的成人思想情感情体验完全不同,,,

人类抛弃对生命的养育爱护行为不是人性的本能,通常都是生存困境所致,或人性中的极恶极懒等极端行为

生育,培养新生命的成长壮大是人类自体的需要, 是生命活动追求满足和成熟的需要,,

这个新生命的诞生成长活动因人的能力坚持和智商情商的不同诉求而不同,,

可以说就是文化过程吧?

比如我儿子是家族第78代,家谱 就是一种 传承坚持,历史守护,,,,先古的印章,纸张,笔迹,表述,用词用语传至今日,,, 再传传传,,,,

单是守住这份家史,以及家谱上先辈所定之归对后人的期盼,促使传承者生育繁殖培养出社会有用之才,是一份文化吧?

家园 世上许多事如果没有做过都可以定义为不完整人生

生养孩子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也是绝大数人都可以做到的一个,但肯定不是唯一的或必不可少的。

古人有句“认命”的说法,既有接受自己的命运,也有接受自己的使命的意思,看从哪个角度看了,现代人时髦叫人生的意义。

大V网红会讲人生意义,人肉炸弹的穆斯林们何尝不是对自己人生意义的最接地气的实践。

认命,是一个福气, 至少在一部分人生观上认命了。世上最幸福的人都是那些认命的人。

家园 因为养儿是尽孝的一部分

养儿又是个人投资养老的一部分。

目的本质不同,你又何苦骂之。

鱼缸里的鱼喂它就吃一直到撑死,真是笨鱼。 是鱼笨还是我笨。

家园 宅男腐女这种社会现象你怎么看?

他们对找对象啥的不关心,对传递自己的DNA给下一代不感兴趣,跳出了基因的奴隶;

对物质生产、文化生产也没啥特殊兴趣似乎,不打算承担起meme传播的重任

不过按你普遍的底层的说法,只要一个人在和社会接触,就在不断创造meme,传播meme?宅男文化也是文化嘛

好像从哪里看到的,当空间狭小但资源充足的时候,实验小鼠会表现出傻吃nie睡,对求偶生育不感兴趣的现象。大概人类社会如今也有这种趋势了吧,当然资本家的剥削也是关键来源,我对家庭未来的总结看法如下:

不远攸高:一直在讨论的是两个问题:家庭会怎样;子女如何带

家园 78代,每代15年也得1200年左右了

厉害厉害

我家家谱在WG的时候被烧掉了,有也是明代山西大槐树了

家园 完整人生?

题目太大了。

什么样的人生才算完整?按时代,按地理,按个人机遇,应该是不一样的。

为什么必须养育一个孩子才算完美?是你自己的认识?还是祖辈的教导?

为什么?就为了承传那本厚厚的家谱?

按我的理解,生育后代最早是动物本能,没有理由的。

后来是养儿防老,有很现实很明确的目的。

现在呢?有养老金,敬老院了,生育后代的必要性就大大降低,你看发达国家的出生率都很低。以后中国也是这个趋势。

个人理解哈

家园 我记得华德福似乎被批判为人智说的,请留心

美国非赢利组织PLANS:告诉你一个真实的华德福

家园 新年快乐!能多讲一点华德福学校吗?

曾经看过一些比较负面的描述,大概记不清了,就是很多人会放弃社会生活聚居在学校周围,过一种归田园居的生活,然后说是费用非常高,而学校给教的东西非常少。

家园 每次看见关中兄

就觉得我们现在每天小心翼翼地顾忌着他的心理健康,也许是完全无用的。看看你,生长的环境那么恶劣,结果三观那么正,工作那么努力,心理那么健康,连老婆都那么漂亮。

家园 被大妹子夸奖地不好意思了,其实男孩子皮实点好,

就当猪一样养就行。只要让他能感到爸爸妈妈是爱他的,在保障安全前提下放着养,自己也省心。孩子感受不到这个爱,会产生强烈的不安全感,这个是终生的影响,不管以后他的事业家庭怎样,也驱赶不了这个感觉,我就是一个例子。

孩子需要的是父母的爱,这个爱根本不是什么多好的物质。

家园 苦难的经历是一种财富

撑过去你就是一个强大的人,但是更多的人撑不过去崩溃了。“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那一段谁都会背,但是父母真的化身磨难给孩子创造困难让他上的有几人呢。这是一种平衡,我舍不得孩子去经历风雨,但是太有安全感的孩子,多半也是一个平庸的孩子吧。不过我就不求孩子有多大成就了,只要他们平安快乐,还是让别人的孩子去承担大任吧。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