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从儿子上学想到基因、meme及其他 -- 胡一刀

共:💬19 🌺52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 家园 从儿子上学想到基因、meme及其他

    儿子上的是私立学校,就是那种讲快乐学习全面发展的私立学校。那天有空突然想起来天天上班忙着挣钱,连下一代的成长都忘了关心,简直就是弃本逐末,话说比完高考比工作,比老婆,比收入,如今我只能比儿子了….作为基因的奴隶不就是为了要下一代更加优秀么?

    但是等一等,这样的话人和动物有啥区别?人之异于禽兽几希?人会使用工具,乌鸦大猩猩也会呢,区别在于知识、文化的传承,就是meme。百度百科:

    meme这个词最初源自英国著名科学家理查德-道金斯(Richard Dawkins)所著的《自私的基因》(The Selfish Gene)一书,其含义是指“在诸如语言、观念、信仰、行为方式等的传递过程中与基因在生物进化过程中所起的作用相类似的那个东西。” 根据《牛津英语词典》,meme被定义为:“文化的基本单位,通过非遗传的方式,特别是模仿而得到传递。”

    meme的译法有几种,米姆、“模因”、 “摹因”, 我觉得还是“文化基因”这个比较清楚明白,牛津词典里面的“模仿”,听上去怪怪的,文化是最关键的。

    文化基因这个看上去太高大上,似乎只有诗经、李杜白够得上,不过放小一点,接地气一点,其实就是我们每天都接触到的东西。那些高大上流传千年,“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的是,那些转瞬即逝的网红其实也是呀。

    古人讲“立德立功立言”,不就是希望流传下去嘛!从这个角度讲,你给别人留下的印象(立德)也可以算是一段基因,多少年后别人提起来,还要说一声“这人不错”,也是很让人欣慰的不是?还别不服,《二十四孝》可不就是这么回事!

    可以这么说,我们说的每一句话,每个帖子,每首歌,每段代码程序,其实都是一个文化基因,都是希望流传下去,当然绝大部分都注定是短暂的!想想人类基因流传时间相比于地球的年龄、宇宙的年龄,都是一样一样的,大部分基因突变也一样!古人讲要么“流芳百世”,要么“遗臭万年”,毛主席更是明确说“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大家看得很开嘛,人类也就一万来年的运数,这7、8千年就弄得地球资源容不下俩美国了,还能有啥奔头儿呀?

    有,不是照样有《文明的战争》么!杞人忧天是对的,可日子该过还是得过,还是要将本民族、本文明的文化基因流传下去,发扬光大。在这方面,中华文明还是有先进性包容性的,早早就说“夷行夏礼则为夏”。

    好像是老马说的,人类的生产包括两种形式,人口的生产和物质的生产,我觉得还得加上文化的生产。能引领世界发展的强权,在这三方面都得有建树才能根深叶茂,比如罗马帝国有说法铅制水管导致人口生产不行(人数、智商),蒙古等草原帝国缺乏物质、文化生产而”虏运不满百“。所以我们要想进一步,就得有新的能让地球上更多人受益的理念、思想、价值观(文化生产),有能有看得见摸得着的实际效果(物质生产),任重而道远呀!

    通宝推:青颍路,
    • 家园 新年快乐!能多讲一点华德福学校吗?

      曾经看过一些比较负面的描述,大概记不清了,就是很多人会放弃社会生活聚居在学校周围,过一种归田园居的生活,然后说是费用非常高,而学校给教的东西非常少。

      • 家园 我的主贴真是下笔千言离题万里呀

        我开始思考的是儿子教育的问题,然后完全转到DNA、MEME这些去了,关键回看发现这些还都被道金斯早就谈烂了,真让我这文以载道派情何以堪呀

        虽然给孩子选择了华德福学校,不过我对华德福了解确实有限,非常不符合华德福的家校共建、父母孩子共同成长要求。当初选择是因为儿子在公立学校上了一年之后,痛切感受到儿子在里面受到的约束太多,他是个非常听话的孩子,在这里按部就班肯定是一个标准的五分加小绵羊,他爹我当年就是这样成长起来的嘛。我的经历说明这条路走下来也不咋地,为什么不能让儿子更快乐一点,保留更多的好奇心创新精神呢?

        华德福理念太复杂,我只能捡我有印象的说说:身心灵共同发展,头心手都关注,我的理解就是全面发展,支持!至于心芒体啥的,被我当唯心主义过滤了。

        他有自己的教育体系,比如三年级讲各国创世神话、北欧神话,下学期讲中国古神话;四年级本地地理+游学+动物,这个孩子开心就好

        楼下有河友贴了他的反面评价,观察者网上也引了相关文章,都是从一个网站来的,那个网站我也去看了。主要说的是会走上邪教,这个我确实是一直睁大眼睛在关注的。他的班主任还信主,不过在课堂上确实是没有这种东西的,毕竟这是中国的学校,校长也多次提过要和国内教育衔接,国外对学校最多只有指导,完全不可能被控制的

        学的东西不多,这个情况是有的。主要是说学的考场上用得着的太少,其实样儿不少,比如:农耕种田、建筑搭建、手工编织、木工、空竹。前几天我从网上下的数学题给他做,确实练习不够,会出错,不过数学的基本意识是对的,这方面确实需要我继续加强他一下。

        费用和周围其他私立学校差不多,比公立学校肯定贵!

        我的担心主要来自他这么成长下去,将来能在社会上顺利立足吗?不指望他扬名立万光宗耀祖,不指望他为社会主义做多大贡献,可是总不能将来啃老呀,小时候快乐高兴,长大了后悔就完蛋了!老师学校的讲法是要培养孩子各方面的能力,保护他们的好奇心,学习欲望,保证他们将来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blabla。我的理解这个就是气宗剑宗的区别呗,可是上大学这坎儿咋过呢?没有这个敲门砖,日后在社会上不好混呀,尤其当今阶层固化越来越严重。嗯,让我欣慰的是前几天看到一个说法“除了商业、文学,从哪个学校毕业对收入影响不大”。

        话说他这种散养的孩子,要真转入公立学校,投入题海之中,也是一大挑战呀!俗话说心如平原走马易放难收,由奢入俭难呀!可不走入这条大道,要想在国内上大学,和久经题海战阵训练出的学生竞争,那就好比游击队和正规军比拼攻城!儿子很喜欢汽车,好几次跟我说“我要上清华汽车系”,真让我难以接口!上国外大学吧,这钱可实在不菲,只能靠金融战争人民币大胜了!

        或者更放开一些,放弃“科教兴国”,“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理工科僵化思维,象关中农民宣称的“”,平平淡淡混日子吧,中国这么大,怎么可能养不活自己呢?尤其需要放弃的其实还是“人往高处走”的攀比心理呀!

        最后说点喜庆点儿的吧:儿子四年级了,春节前我给他找了些数学题目做,他对这种拉开架势做题不是很习惯,错了几道,我也没真批评他“搁公立学校考试,你这错的都没法看了“。熊孩子心态老好了(这一点让我很欣慰),“这有啥呀,我一年级考试的时候,也是三个100呢,哼!”

        “吹什么吹,好汉不提当年勇,知道不?”

        “好汉呀,好汉还不吃眼前亏呢!”

        把我和领导笑得,半天我才能接上话茬“知道不吃眼前亏还敢顶嘴!”拍他屁股一下了事!

        通宝推:易水,
        • 家园 花谢回复

          难得的可以信任的第一手资料。真是让人看了都觉得幸福的童年,但是出路的确也是一个问题,理工科方向的专业,如果孩子不是非常天才的话,就很难了。

          让我欣慰的是前几天看到一个说法“除了商业、文学,从哪个学校毕业对收入影响不大”。

          可除了文科,孩子的选择并不多吧。而且这样培养自由意志的地方,还挺适合文科生生长的呢。医科其实是一个选择,因为对中学阶段的数理化要求不高,可是医科的高考分都挺高的。

    • 家园 我记得华德福似乎被批判为人智说的,请留心

      美国非赢利组织PLANS:告诉你一个真实的华德福

    • 家园 宅男腐女这种社会现象你怎么看?

      他们对找对象啥的不关心,对传递自己的DNA给下一代不感兴趣,跳出了基因的奴隶;

      对物质生产、文化生产也没啥特殊兴趣似乎,不打算承担起meme传播的重任

      不过按你普遍的底层的说法,只要一个人在和社会接触,就在不断创造meme,传播meme?宅男文化也是文化嘛

      好像从哪里看到的,当空间狭小但资源充足的时候,实验小鼠会表现出傻吃nie睡,对求偶生育不感兴趣的现象。大概人类社会如今也有这种趋势了吧,当然资本家的剥削也是关键来源,我对家庭未来的总结看法如下:

      不远攸高:一直在讨论的是两个问题:家庭会怎样;子女如何带

    • 家园 别的同意,这个24孝,实在是糟粕啊,什么为了养老母

      挖坑要活埋儿子,因为没有资源二者都照顾好,只好牺牲儿子了,结果挖出了金子。“挖坑活埋儿子”,这是人干的事吗?竟然编成册留传,这个24孝的作者实在该被活埋。以前没孩子还不觉得,做爹后看到这类东西就想把作者的狗头打烂。

      • 家园 每次看见关中兄

        就觉得我们现在每天小心翼翼地顾忌着他的心理健康,也许是完全无用的。看看你,生长的环境那么恶劣,结果三观那么正,工作那么努力,心理那么健康,连老婆都那么漂亮。

        • 家园 被大妹子夸奖地不好意思了,其实男孩子皮实点好,

          就当猪一样养就行。只要让他能感到爸爸妈妈是爱他的,在保障安全前提下放着养,自己也省心。孩子感受不到这个爱,会产生强烈的不安全感,这个是终生的影响,不管以后他的事业家庭怎样,也驱赶不了这个感觉,我就是一个例子。

          孩子需要的是父母的爱,这个爱根本不是什么多好的物质。

          • 家园 苦难的经历是一种财富

            撑过去你就是一个强大的人,但是更多的人撑不过去崩溃了。“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那一段谁都会背,但是父母真的化身磨难给孩子创造困难让他上的有几人呢。这是一种平衡,我舍不得孩子去经历风雨,但是太有安全感的孩子,多半也是一个平庸的孩子吧。不过我就不求孩子有多大成就了,只要他们平安快乐,还是让别人的孩子去承担大任吧。

            • 家园 平庸既平安平淡,我们大家难道不是平庸的人吗,

              所以也不追求孩子出人头地咋地,我希望他们平庸平淡但是幸福快乐。他们想长大了追求卓越,那是他们自己的追求,俺跟老伴默默祝福,但是我从不追求这个。

              看见这两天网上江西年夜饭的故事了吧,妈呀,我替这个女孩说了几句公道话,被砸好几砖。估计砸砖的那些都是农村凤凰男出身,但是还没有克服自己自卑心里,不允许别人说他们出身地的不好。俺自己也是这种出身啊。这一家子太不上道了,人家女孩放弃和父母过年的团聚来你农村老家,结果你家就这么待客人,这男的真该一辈子打光棍。

              • 家园 你看你看,你的心还是有点高啊

                像你这样的家庭,能靠自己活得这么好的,万中无一,怎么能算是平庸呢?俺是做生物实验的,只要小于0.001我就觉得不是一般银了。即使不算相对值,你这绝对值也是显著性地高于均值加减三个标准差。

                我也想通了,虽然现在孩子们看着起点比俺们当年高,最后很可能就是个平均值。只希望心理健康,平安一生,其他的我都不作要求了。

                ================================

                突击学习了一下“江西的年夜饭”。。。说实话没啥感觉,我苏州乡下的亲戚请客,如果不在饭店里的话,也就是这个水平,房子黑乎乎的,饭菜也黑乎乎的,硬是好吃啊。人家不差钱,老人过世之后,现在每次去都不乐意在家里烧饭,再也吃不到那么好吃的青菜了,

      • 家园 因为养儿是尽孝的一部分

        养儿又是个人投资养老的一部分。

        目的本质不同,你又何苦骂之。

        鱼缸里的鱼喂它就吃一直到撑死,真是笨鱼。 是鱼笨还是我笨。

      • 家园 基因无所谓正确和错误的

        贫贱夫妻百事哀吧,毕竟结局还是给人希望了

    • 家园 结论就是养儿子不如著书立说?

      扩散自己的生物基因在现在这个世界上既没意义也不可能了(当成吉思汗的几率多大),多生几个,多睡几个,对扩散基因的概率影响与买乐透是买一张还是买三张的差别一个意思。

      从meme去看,人能够做的就太多了,成为meme概念上的成吉思汗,这个世界上还是很有希望的。夏明翰那句“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只要meme扩散了,生物学上的大脑弃之何惜。

      所以养儿在今天这个世界与养狗养猫差不多,让下一代快乐成长,享尽人间天福,就没白费力生养一把。

      当然如果把养儿当人才投资,光宗耀祖,把姓氏发扬光大,那自然不能输在起跑线上,不过那样的话你的一生工作主要投入大概要向培养下一代倾斜,成功的指标要以儿子的成就来衡量,而你可以被未来某个时代的维基百科上提一下是谁谁的祖先,也算功德圆满了。

      因此,这里有两个简单的问题,在找到答案之前不妨先不要考虑下一代的问题。第一是人生的意义,包括生物基因上的,包括信息论上的。第二是人生的幸福是什么,包括天伦之乐,包括动物本能,包括爬食物链。这两个问题既有分别,也有联系。找到了这两个问题的答案,对养儿的思考就迎刃而解了。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