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讨论】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VS集中力量办大事 -- 给我打钱87405

共:💬99 🌺519 🌵3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家园 留个爪

难怪网上有工业党!

看了386和军工的故事。

看来那些搞哲学的,搞政治的对实际事情都是浮在水面上的,还得理工科懂行的人亲自抓才行啊!

家园 先看看这个链接

外链出处

家园 格鲁曼公司的一厢情愿而已,圈到钱再去游说。

幸好中方还没蠢到給格鲁曼发"不限次数坐地起价忽悠券"的地步。

那段时间格鲁曼连续竞标失败,很困难,抓一切可抓的稻草,军刀2/超7项目也一样,一直很努力,左手忽悠中方,右手忽悠白宫,然并卵,最终还是被诺斯诺普给兼并了。

美方交还样机已经是92年底的事儿了,对国内pd雷达研制的促进作用很有限。早在成飞搞歼7m的时候,就引进了一大批西方电子设备(马可尼航电、大气数据机等),后来还国产化了一批,这对国内航空电子技术进步的影响比和平珍珠、费尔康等项目大多了。歼7罗马型/歼7出口型,这两项目也是一堆奇葩,您要有兴趣,可以读读屠基达老先生的《澹墨集》和王南寿老先生的回忆,我就不黑当年的决策者们了。

除了英国马可尼,土鳖和法国、以色列等都有过比较深入的合作,歼10 klj-3就有犹太雷达的部分底子,相比之下,和平珍珠,那就呵呵了。

家园 生产力爆发首先带来的影响是失业,历史只不过是在重演而已。
家园 你这就是故意贬低了

和平珍珠合作与马可尼合作完全是两个技术水平和层次的合作。从整体上看,前者是综合航电,后者是单个电子设备,一加一大于二的道理就不用细说了。从单个设备看,多普勒雷达和测距雷达也完全是两个层次。

家园 犹太人的埃尔比特雷达是不是脉冲多普勒体制?至于国内,南京

14所和内江607所先后于70年代末就开始机载脉冲多普勒雷达的研制,10年后的89年12月25日,14所的样机装机试飞,鉴定结果:我国雷达领域一次重大突破。90年代中期,KLJ-1(歼-8B配套)定型投用。607所的JL-10A(歼轰-7A型飞机配套)是95年试飞成功的,14所的KLJ-3(歼 -10配套)差不多是同期启动。

美方交回和平珍珠的样机,那可是92年后的事情了。

当然,从样机到定型装备形成战斗力,会有一个过程,这中间,和西方的接触(无论是勾搭挣钱的合作式接触,还是撞击对抗的非合作接触)或多或少我们会有收益,但若是把我们的进步完全归功与洋人的合作,也未免太对不住土鳖军工人的努力了。

作为一个拿出当年国家外汇储备余额六分之一来搞的项目,“和平珍珠”合作层级当然要比成飞顶着上级压力自担风险买马可尼航电搞歼7出口型挣外汇的项目高得多,如果能按中方决策者一厢情愿的最初愿景走完“和平珍珠”全过程,其技术水平当然比歼7M项目高得多。

那么,问题是来了:走完全过程了吗?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据《刘华清回忆录》所载

1990年江泽民主席出席405艇下水仪式时,了解到核潜艇生产线遇到的种种窘境,包括406艇发射筒内竟空无一弹的情况。江泽民主席当场拍板,“核潜艇不能断线!”这一决策改变了中国核潜艇的发展,也改变了406艇之后的命运。

家园 这些事歼10总设计师宋文骢的回忆里提到过,

我不记得详情,只记得最初最难的时候是张爱萍去的601所给歼十项目打气。

家园 这个得结合实际看

老邓怎么样不评论哈.不过是86老邓有那个批示的话,我认为还是合适的.为什么?因为那时候本来就没有适合10号的发动机.发动机要苏两七进入中国以后才有眉目.而86年,根据当时的中国航空发动机的状态,以比较乐观的看法,也绝对不可能在92年左右给10号提供堪用的大推力发动机.而86年在没有堪用发动机的状态下能够决定少量投资保持一个技术研究的状态,应该讲,不论是中国,甚至就是在美国,也是一个实际的决策.具有一定的前瞻性.

多说一句,当时的中国航空发动机甚至可能没有一个具体的规划以适应军民两用发动机的需求.而类似的配套全说起来,不是对成飞一家投资可以解决的.发动机\电子\武备,全部都是窟窿,处处其实都是10号这种情况,一点投资就可以继续下去,但是全部集合起来,那就不是一点点了.所以这又牵扯到航空产业整体投资的问题.

中国航空工业人的奋斗是值得推崇的.不过航空工业这东西和整体国力是正相关的.完全归咎于决策不太科学哈.

作为10号能在当初保住一个研究状态,才有可能在94年苏两七进入中国,有了现成的发动机以后继续研制的机遇.所以不说大小,当年这个决策对10号确实是非常重要的.老邓都走了,也无所谓分什么了,承认他的客观作用还是公道的.

家园 能塞进歼7那个小头锥里的雷达

能跟F16一级的航电一样吗。和平珍珠追求的水平比跟马可尼合作的东西高多了。

家园 走完全过程了吗?

作为一个拿出当年国家外汇储备余额六分之一来搞的项目,“和平珍珠”合作层级当然要比成飞顶着上级压力自担风险买马可尼航电搞歼7出口型挣外汇的项目高得多,如果能按中方决策者一厢情愿的最初愿景走完“和平珍珠”全过程,其技术水平当然比歼7M项目高得多。

那么,问题是来了:走完全过程了吗?

老老狐狸:犹太人的埃尔比特雷达是不是脉冲多普勒体制?至于国内,南京

家园 发动机不是研制10号的瓶颈,10号原计划是用WP15,当

然,如按原计划,10号的航程就更短了。

家园 按老宋书里的说法,搞金属全尺寸样机是611自筹资金

80年代末、90年代初,歼十非常困难,缺钱是一方面,航电、控制等相关子系统还在爬坡,601除了歼八改进,同时也在搞新歼预研(从91、92、93、新93、98……,搞了多个三代半方案,直到最终决定引进苏27),空军也觉得与其在歼十上花钱,不如直接买苏27。前后夹击,指责歼十花钱太多、进度太慢、性能太差……,搞得611内外交困。

1989年12月,上面下达全尺寸样机研制任务,要求在1991年10月完成全部工作。钱是一个大问题,咋办呢?当时611不少人建议跳过这个阶段,是宋文骢力排众议,成飞千方百计自筹资金搞了个全尺寸金属样机,眼见为实啊,决策者们见到真家伙而不是PPT,掏钱爽快多了。

通宝推:陈王奋起,
家园 到底是美帝,“加钱”这个理由很好。

只是美帝后来要加价2亿美元中方无法接受而主动终止的

=========

完全是基于经济上的考量而与政治无关。

如果直接宣布是政治原因,那么后清国内某个政治派系压力就更大了。

美帝给敌对国家的买办政治派系留些脸面,剩下的自然就是这些人在国内发挥“主观能动性”了嘛。

不当成一次性用品,搞可持续发展,到底是老谋深算的帝国主义头目。不知道美国智库内部有没有系统的“养狗学”。

家园 飞豹最初叫轰七,73年开始预研,是轰五后继机

75年西安红旗厂引进罗罗的斯贝MK202涡扇发动机。按当初的计划,这机子3年复制,5年实现国产化,结果历尽艰辛用了将近30年时间,编号ws9,代号秦岭。

77年轰七立项,79年木质样机通过审查。80-81年,缩减新飞机的研制经费,轰-7的研制进度放缓。82年轰-7飞机被列为常规武器装备重点项目,进度加快。85年面临下马,86年再度恢复。87年试制批共试制了6架原型机。88年12月原型机首飞,92年预生产型装备海军航空兵试用,98年正式设计定型。

斯贝国产化进程已经停了n久,75年引进的斯贝发动机库存用完,飞豹没米下锅了。只好一方面从英国买退役翻新的旧发动机应急,一方面重启斯贝国产化,直到03年,ws9国产化工程通过鉴定,2007年12月28日,凝聚着中国几代航空人心血与汗水的“秦岭”发动机通过生产定型 。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