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对比一下CPC和KMT的祭黄帝陵文 -- 年青是福

共:💬62 🌺401 🌵3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家园 老兄,错字
花!
家园 对!我瞎钻牛角尖了
家园 崔敬伯的“和词”不错
家园 太祖是受学校教育不多, 因为他觉得自学更见效

他认为上学太慢,退学自定自修计划,每日去湖南图书馆读书.

而且,他主动去参军,搞农运,主动在实践中学, 这都是教育,而且是在实践中边干边学. 比胡适之流的博士强的太多. 所以主席一贯主张要上山下乡,"在战争中学习战争".

通宝推:金台夕照,
家园 这就跟现代有些人上着学就退学了其实是一个道理

学校教育对于自己要达到的目的已经没有用了

家园 我记得按一些民间流传的上古史讲法,黄帝本来就不是指一个人

所谓黄帝时代应该是指的有熊氏称霸的年代,以个人形象出现的黄帝则应该是有熊氏里面比较有力的族长的代称,应该不只是一个人,这样的话三百年也就可以说得通了。黄帝可能更类似于“法老”“印加”“可汗”那样是一个称号而不是人的名字,按现在已知的上古史,战胜蚩尤的黄帝的名字是轩辕。至于炎帝也是类似的情况,九代炎帝,第一位是神农,第二位是魁,最后一位有名字的炎帝叫榆罔。至于有熊氏的黄帝,《命历序》里说黄帝传了十世或者十八代,《轩辕本纪》里说公孙氏的黄帝一共传了十八代,此后分了十二姓又十三代,这里面可能包括了战胜蚩尤那位黄帝称霸之前的时代,和炎帝时代有时间上的重合。

无论如何,华夏上古史是一个难解的谜,尽管有基于考古和历史记录基础上符合逻辑的推断,但如没有更多的考古发现,很多东西依然只是野史而已。

通宝推:铁手,
家园 这次你倒是有点冤枉委员长了

那些和词没一首他满意的,好像说过“你们都是从棺材里刚爬出来的吗”。

家园 是!不过野史是相对正史而言的,那时没有正史,也就没有野史

不同历史时期的历史概念不同,不同历史时期的历史需要回答的问题也不同,上古能回答一天吃几顿饭就不错了,古代史能回答有木有某个人就不错了,比如连耶稣的生日,基督徒们都不知道,这才是两千多年前的事,而且是严谨懂逻辑还理性的白人的神的儿子,别人就不用说了

上古的历史概念就是传说故事,今天的历史概念不可以往上古用,也不可以往古代用,比如如果按照今天的历史概念,荆轲刺秦王就是个传说,因为完全是听说的,而且还是间接听说,还是听一个人说的,那个扔药包砸荆柯的秦王的医生说的实在是不可信,特别是他还把自己加进去了,就是说连听说都是孤证,没有第二个人说,都别说历史了,派出所警察都未必可以立案只有一个人说话的报案,也许街道居委会可能接受

不知道有木有可能查到当年秦王的医生背的药包的规格或设计,这类东西应该有标准,恐怕就根本没有扔药包砸人的可能性,因为可能比较重,毕竟不是行军打仗带的药包,而是宫中用的药包,或者不那么轻便,如果不是力拔山气盖世都扔不动,或者比较轻便,就是几个急用的东西,扔出去砸了也没什么用,或者秦王的医生在宫中就根本不背的药包,可能秦王的王座旁边就有必备的东西

家园 我的意思是我们的上古史有很多工作还可以做以及应该做

上古史是很有意思的东西,最令人觉得惊奇的不是它和传说中不一样,而是考古发现和传说中的很多东西居然可以印证。

家园 能不能具体一点?
家园 惭愧,多谢指正
家园 比如把夏商周断代工程向上和两边延伸

一是夏商周时期的各地方历史,一是之前的历史。中国是很重视历史记载的国家,很可能很多未流传下来的史书仍然埋藏在古墓里。《竹书纪年》就是例子。

家园 谢!其实大家都很重视历史记载,比如犹太人把历史记载当圣经
家园 希伯来人那个和我们比起来完全是小儿科,连年份都没有

以重视历史记载这点来说,中国绝对是独一无二的。

家园 小儿科是一种特别的重视,比一些老中把黄帝当传说就是更重视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