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讨论】填海攻台可行性之再研究 -- minotaur

共:💬54 🌺192 🌵1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家园 打仗要的是机动和主动

小鬼子中途岛以后丢了四航母,想靠占的岛屿来跟美国佬继续拼,结果呢?

这种填海攻台,估计跟曹操在赤壁用链子把船锁起来差不多吧

家园 身為一個台灣人實在真心覺得

殺蟲焉用大砲..台灣這點軍力根本不值得這麼大費周章好嗎.這樣做實在太抬舉台灣的實力了(當然填海如果是為了別的目的就算了)...麻煩的是某個bj4的國家...這個不是用填海就能解決的

家园 韩国很能填海的,现在国士面积超过10万了。

本来比浙江省要小的

家园 你要理解和平统一的良苦用心啊

家园 我们早就想好办法了:给太平洋加个盖子!
家园 没关系,当年我们就给出了对策,挖岛西面填东面,把岛开走

在太平洋中赛跑,一想起来都觉得好刺激

家园 呵呵,老哥, 真不是当真,

就是觉得这个想法很有趣,就顺着演绎了一下,纯属好玩

家园 你这种叫生搬硬套死背定式派

什么策略都要看客观条件的。条件不对,定式的招法就变成了死背教条。而条件成立,愚型都能成为妙手。

所谓的机动,必须得有机动的实力才行。明末的明军也不是不想机动,问题是野战打不过清军啊。至于日本的守岛作战,岛之间隔得太远,几百公里之遥,互相不能呼应和支援,这个和我的方案根本不存在类比关系。

其实台湾本身的军事实力不足惧,主要还是背后的美日联军。据说台湾所有的军事布属是为了挺过一星期等美日援军大举来援。如果没有美日的话,这个填海可能还真没大用。迁延耗时。既不机动,也不主动。

但是,美日的援军基本上来的可能性极大。这也是大陆打台湾最大的担心。那边美军日军在冲绳来的快,可以直接借用台湾的基地进行整补加油,优势非常大。而对中国来说,攻打台湾要隔两百公里宽的海峡天堑,如果航母稍微不给力就得死菜。中国作为进攻方的舰只和飞机一旦有损伤或故障,也无法修整。

台湾守军本身还有凭借台湾岛的海滩和预设工事防守之地利。总之硬攻的话,成败与否就是一锤子买卖,就看第一阶段的突袭效果,但是时间是对大陆不利的。我觉得,无论怎么计划,都会有各种变数,变成消耗战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这样即使双方实力相等,作为远道而来的大陆一方也是非常吃亏的。

我的填岛的方案,因水深不过十来米,工程量很小。填的岛还不像船只那种海上平台,不怕破坏,反正都是石头水泥。修到澎湖,澎湖岛本身就没法守了。澎湖一下,台湾岛也就危殆了。因为和之前不同,战争节奏掌握在大陆手里,想快就快,想慢就慢,反正自己有根不慌(从大陆出发经新修的一串岛链到台湾浅滩人工岛到澎湖,再到台湾本岛)。台湾或者美日联军只能硬着头皮放弃自己的地利去往大陆修好的人工岛的石头上撞,一大堆预设好的飞弹阵地,飞机舰艇在等着呢。而在此之前硬攻台湾的方案则是大陆硬碰硬往别人的石头上撞。

如不懂怪怪所言,填岛本身还可以打着和平海洋开发的幌子,本身不妨碍台湾海峡的正常通航。TG可以在此狠狠扯皮。弄不好最后台湾就得不战而降。就算他不降,澎湖这大炮隆隆每天慢慢轰过去,耗他一年半载估计就死菜了吧。总之本方案可说是比较稳妥之攻台方案。代价小,风险小,事后利益大。

家园 短短几句话错误一堆

1."土石运输可用电动轨道车,仿效煤矿就行了"

煤矿的轨道车可只有几百米,没有这种几百公里的。

关键是你要在岩石层动工,这个比修地铁的难度还要大。要一路打眼放炮,还要担心地质问题。

2."而且这个土方量比填海要少很多,成本也低。"

土方量可能会少,但是成本绝对只高不低。现有的台湾海峡设计方案,北线隧道总投资大约4000亿人民币,南线达7000亿人民币。这还是按2005年估价的。

3. "几十米水下在加上几十米的岩层,什么样的深水炸弹可以破坏?"

没听说过钻地弹?

4. "台湾地震多在东边,台湾海峡地质还算稳定。"

哪里说台海地质稳定的?这是一个上升的地壳。

退一万步,就算"还算稳定"仍然不够,好比宇宙飞船,你不能说"还算安全“,然后就批准去登月了,因为一旦出事,就是全部。所以必须这种地震的几率低到一个几乎可以不计的情况才行。否则的话,防震的设计恐怕造价又要加几倍了。

家园 我到觉得你有问题

深入地下20KM的煤矿巷道才几百米长?长度123KM的跨渤海隧道预算2000亿,你这个6000亿从何而来?你先提深水炸弹,后改口钻地弹,仔细想过没有?你是不是带任务的,看到跨渤海隧道方案心慌慌了,出来搅浑水?

家园 有问题的是越想要脸却越丢脸的人

认个错有那么难吗?

深入地下20KM的煤矿巷道?请告诉我哪家的煤矿有这么深。

你知道地壳的厚度有多少吗?

你看你,为了掩饰一个错误而犯下更多错误,是不是"心慌慌"了?

你隧道挖浅了就是深水炸弹,挖深了就是钻地弹,有什么难理解的?

问题是怎么防你还没说呢.莫非你是文革过来的人,上来就一个"带任务的""搅浑水",这样就妄图能把问题蒙混过去?

台海隧道工程预算,随便上网一搜就有,这个你也能当个稻草抓一把,不过我这人不会客气,就受点累,给你找出来,我可不是想打你的脸哦!

http://www.dcement.com/Article/200506/30936.html

台海隧道工程 福建水泥近水楼台先得月

更新日期: 2005年06月06日

  日前,交通部部长张春贤发表了关于“采用隧道建设连接台湾高速公路网”的讲话。他表示,中国高速公路网络规划中,有一条由北京连接台北的线路,这条线路规划用穿越台湾海峡的海底隧道或者是其它工程实现。其实台海隧道项目的投资论证早已成熟,第二次台海隧道论证工作会议给出的“北线方案”,隧道海底段为125公里,陆地段19公里,工期约为16年,总投资1.4万亿元人民币。

看见没,其实我还是说少了,4万亿大放水之前修一个最短最容易的北线还要1.4万亿。南线更长更难。关键问题在于,这一带的5~6地震频度不低:

http://www.dcement.com/Article/200506/30936.html

北线方案:

福清—平潭岛—台湾新竹线,长约122公里,该线由福清半岛小山东—平潭娘宫跨海桥梁及平潭岛至台湾新竹海底隧道组成。历史上,在该路线场未有超过7级的大地震,现今地震活动性一般,仅5级左右中等地震,频度较低。

中线方案:

莆田笏石—南日岛—台湾苗粟,128公里,虽历史上无超过7级大地震,但一般有5~6级中强地震,现今地震频度略高。

南线方案:厦门—金门—澎湖—嘉义,长约174公里,也有5~6级地震,而且长度长。

专家认为,北线地质稳定,线路最短。

修海底隧道本身就比修桥难度大得多。之所以要修海底隧道,是不像阻碍航道而已。修海底隧道可不像你说的那样如同过家家一样:

由于主要工程均在海面以下进行,海水和岩石造成的各种问题,导致工程从前期海底勘探到后来施工,都远远超过陆地隧道施工难度。仅就勘探一项,海底隧道所需费用就是陆地隧道的5到10倍。隧道要贯穿各种土壤层和岩层,硬度都不尽相同,地质学家要先找出适合挖掘隧道的岩层。但在海底寻找这样的岩层可谓困难重重,同时因为存在渗水性低的要求,对海底隧道岩层的要求比陆地隧道的要求高得多。

渤海隧道为甚么就2000亿?台海为什么要花1.4亿(还是2005年的)?因为二者难度不一样。第一,渤海的优势是因为沿途有一长串海岛,可以在这些海岛上打竖井进行隧道掘进和搬运土石方,台湾海峡有么?第二,台湾海峡更深,地质更复杂。

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教授彭阜南认为,台湾海峡通道,其建造及施工总量,有人初步估计当为三峡工程以及英法海底隧道工程的3倍以上,这样巨大的海下工程,如果采取单一的隧道型,不论是海下开挖还或是悬浮隧道的方案,这样的长距离,施工中的通风、出渣、排水之难可以预见,也不可全部采用桥梁联通,更不能采用填海造堤的贯通方法。桥隧及局部路堤相结合的工程方案具有很大优越性,至于那一段采用隧道,或桥梁或人工岛与局部的路堤,则需根据海洋动力环境和海底工程地质条件等因素综合考虑。

至于悬浮式隧道,如果长度过大,预制、衔接和海下施工也都存在很大的难度,且施工场地也缺乏,建材用量与运输量之大,海下支撑等,技术难度不小,施工期也不短

刘少奇在七千人大会上说,有了错误就要老老实实承认。某人为了掩饰自己的错误,不惜发动文革这样的大杀器。最后证明丢人到家的还是自己。

家园 哈哈哈,满世界追着跑。。
家园 你这叫背着碉堡到处跑的蜗牛派

人工填出来的岛能有多大?能修建多长的机场跑道?能支持多少飞机起降?能驻守多少部队?能部署多少防空反舰武器?上面的这些宝贝能有多少抗打击能力?

汪洋大海上的这种小岛,就是秃子脑袋上的虱子,又还一点机动能力都没有,别人的巡航弹火箭弹甚至舰炮,想怎么打怎么打。

土共能混到今天,军事上政治上都是强调集中优势兵力,逐个击破。这种破岛,分散兵力,一副挨打像。

对哦,明军野战搞不过后金,干嘛还要组建关宁铁骑啊?瞎耽误功夫嘛,大家都拿把火铳去守城不完了么?

家园 你这是分不清冷战热战

冷战时,是维护一个航母在那儿贵还是维护一个岛贵?

即使是热战,除非是核战争,岛的生存能力也未必比航母差。

家园 你这是闭着眼说瞎话

冷战时期,美国佬俄国佬是在填海造岛还是在造航母?维护一个没有机动能力光挨打的sitting duck再便宜也是浪费。

热战时期,美国佬小日本是在填海造岛还是在造航母?别以为岛不会沉所以生存能力就强,上面的人员装备都被破坏掉了,剩堆石头有什么意义?谁家填海造的岛上面还自带花岗岩洞库的?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