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中国教育与独立人格,领军人物的缺失,兼评饶毅 -- 思想的行者

共:💬21 🌺46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中国教育与独立人格,领军人物的缺失,兼评饶毅

最近在科学网回复了三个帖子,考虑到科学网上的回复不容易检索到,而且三个回复可以说具有着逻辑关系,因而我把这三个帖子合并在一起发出来

1,关于独立人格和价值观回复中国科学报官方微博

外链出处

博主所言的独立人格培养,或许是一个很准确的表述,应该说中国教育一开始就在致力于培养听话的而不是独立思考的孩子,从教育一开始就在扼杀孩子的独立人格。

反过来说以笔者在2011年法网期间看到的某品牌做的哲理性广告词,一个咿呀学语的孩子在父母的关注下学习和游戏--- I learn to lean ,I learn respect,I learn to be myself ,这三句广告词相当精要的概括了西方的教育观)首先,从小开始,就要让孩子去摸索什么才是正确的学习方式(learn to learn死记硬背不是正确的学习),要让孩子学习尊重他人(特别是尊重他人的不同的观点---这是中国非常需要,你只有尊重包容了他人的错误,同样的你在犯错的时候才会得到他人的尊重和包容),学会做自己(独立思考,用自己的方式去思考,就算想错了,也是自己跌倒的,人只有多自己跌倒几次,才能真正学会走路,人只有多想错几次,才能真正学会自己思考)。

中国教育从幼儿开始就是完全偏离了以上三点

首先,从一开始,家长和老师就迫切的把他们认为重要的知识,识字和算术硬塞给孩子,从一开始就是对孩子进行灌输性的教育。

而正确的学习方式是什么,应该是让孩子自主性的学习,自主性的犯错,自主性的纠错。

中国教育对犯错的孩子进行严厉的斥责,这会让孩子从小就形成巨大的心理阴影,从而导致他在以后的可能的创新过程中畏首畏尾---不敢大胆的创新,这不仅体现在科学界,也体现在艺术界,体育界,最近李娜的成绩越来越好,与她的外籍教练的指导下找到自己在年少时期常常被教练责罚导致的心魔有关,因为年少时期的责罚,导致她非常容易产生自责心理,背上沉重的心理包袱最终放不开,特别是失误以后常常在自责心理的笼罩下恶性循环的越打越差,而今天的李娜则又变成一个自信的李娜。

由于灌输以及责罚,实际上使得孩子要独立思考而不可得,并且导致中国人喜欢就对方的错误进行攻击,这样每个中国人都面临着环境要求的你一点都不可以犯错的压力,战战兢兢之下,独立性也就荡然无存了。

可以说中国人的独立思考的下意识的习惯的形成需要从幼儿时期就开始实施教育方针的转变,从灌输和责骂变成对学生自主性学习的支持。

博主提到的价值观,如果说价值观是指人要做怎么样的人,这一点中国人应该普遍的没有问题,但是如果价值观是指对一门学科的哲学观---即在没有具体接触学科的时候,就能够凭借自己长期以来进行的相关的思考而产生对该学科的战略性的思考,有一种大方向的把握性,这个应该是中国教育环境下长期缺乏独立思考所导致的必然的结果。

大局观,大方向或者说直觉是长期独立思考而产生的质变,而这个直觉的缺乏常常导致中国学人抓不住重点,总是在细枝末节上钻牛角尖,当然这也与几十年来在斥责和被斥责的环境中养成的谨小慎微有关。

2 关于中国科学界需要怎么样的领军人物回复张鹏举先生

外链出处

所谓领军人物,最重要的是能够给对方以一个大方向的指引,而这个大方向往往意味着他对这个方向有着自己的哲学,然后有相对长时间的探索中锤炼出来的洞察能力(直觉),能够洞察出什么才是一个方向的突破口,这个突破口具有多少的战略性意义等等。

总之就是拥有着足够的前瞻力。或者说对科研方向的战略规划。

有了科研方向的战略规划,就不会在某些无足轻重的课题上钻牛角尖,所谓不计较一城一地的得失,大开大合。

这应该是中国科学界最需要的。

3,饶毅是中国科学界所需要的帅才吗?回复戴德昌先生(节选)

外链出处

难道饶毅先生是钱学森所呼唤的帅才吗?至少从他的一些"追求”和他的博文来看,此君热衷名利,态度傲慢,常常做跨领域的不靠谱发言,缺乏基本的严谨精神,此人绝对不是中国科学界所需要的帅才,至少现在的他不是。

一个真正的学者应该是热衷于做精神领袖,而非行政高官,不是什么院士的虚名,例如华罗庚先生对于当时的中国数学,可以说是一个帅才,他不过初中学历罢了。

而饶毅呢,一回来就要做院长,就要当院士,难道院长院士对他就有那么重要吗?

一个热衷于追求虚名的人能够有多少心思真正投入到科学思考中去?

再说他的治学作风,虽然没有看他的赖以成名的几篇论文,但是从他的几篇博文来看,他的博文极其空洞,根本不从专业领域出发拿出些论文一样的严密的逻辑来详细论证他的观点,而是借用权威机构,以及自己的身份试图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他人,表现出他在辩论中缺乏基本的对对方的尊重,缺乏对逻辑的尊重,而是对权威机构的顶礼膜拜,表现出的不是科学精神,而是一种迷信。

他对中国媒体的质量妄加断言,声称只有鼓吹转基因安全的媒体才是好媒体,饶毅先生研究过传播学了吗?你是不是以为自己懂得一点点的生物学然后在传播学领域中也成了不可置疑的权威了呢?

实际上,饶毅对中国媒体人的指责,恰好体现了中国媒体最需要规避的弊病--一言堂,中国媒体的进步,最需要摒弃的就是饶毅们这样的傲慢的一言堂,中国媒体需要的是论辩双方在互相尊重对手的基础上,依托逻辑和事实进行的充分的辩论。有了这样的充分的辩论,中国媒体的进步将指日可待,而中国的科学的氛围也将随着媒体的进步而逐渐的形成。

再以饶毅对郎咸平的指责而言,如果你认为郎咸平哪些观点不对,你具体的指出来进行批评就行了,如果他这么做,那么这是一个正当的学术批评,但是饶毅先生不做具体问题的解析,一个大帽子---不学无术向郎咸平扣过来?

就算你懂得一点点的生物学,你也是经济学界的权威吗?人家郎咸平好歹也发了不少的经济学论文,你都通读过,并且认定其论文一窍不通吗?

因此饶毅此人仅仅根据他发的几篇博文来看,就是一个傲慢的不把他人给放在眼里,以为自己可以不研究其他领域的学问就可以做权威的一个贪图虚名的家伙,这种人来到中国,很难说他带来的是所谓的正能量。

通宝推:伊通河畔,hullo,
家园 不错,值得讨论

1.关于独立人格和价值观

个人感觉,一个人如果缺少独立人格和价值观,在未成年的时候可以怨父母,怨教育,怨政府...但是成年以后还是缺,主要还是自己的的问题,尤其是生活在信息时代,真的没什么可抱怨的。世界上没有人欠自己一个真相或者价值观。

2.关于领军人物什么的,我觉得真不需要。

学术上没有权威或宗师这回事——这些只是仰慕者对他们的称呼;我们不要被名气吓倒了。任何高手都可以错,所以他们的观点或理论也只能被我们考虑及衡量,不可以尽信。当然,高手的推论较为深入,值得我们特别留意。我们应该对高手之见作较详尽理解,较小心地去衡量。但我们不可以为既是高手之见,就是对的。高手与低手之分,主要就是前者深入而广泛,后者肤浅而狭窄。

家园 要院长要院士,是要待遇

没有这些,你说话就是放屁,谁听啊。参谋不带长,放屁都不响。院长最起码是实职的正厅,院士是副部级待遇。全国到处出溜,一说是北大的院长,院士,谁不高看一眼。如果你什么都不是,就是一个海龟,那算了,你屁都不是了。哈哈,物质社会,只要不是傻子,都得要。

经济学和其他的学科还有不同,不能立马看到效果。不是有这样的说法吗,经济学家成功的预测了五次经济危机中的九次。攻击经济学,是只赚不赔的。

郎咸平,各种揭露,刚开始也能听进去,后来挺多了,也就麻木了。不过他给郭美美辟谣的事情挺有意思,还有为毛他和宁夏卫视合作啊,国内东部地区的卫视那么多,莫非东部的都在娱乐。看河里的经济学方面的文章,感觉郎咸平的水平应该很行,不然他不能在欧洲那帮混经济领域的人那里有面子。

攻击郎咸平,谁让他风头最大,名气最大,和他干仗,大家就知道有自己这一号。长江后浪推前浪,不把前浪拍死,后浪怎么上岸。都是踩着别人的肩膀上去的,比如韩寒,一样,刚出道的时候骂过那么多的人,还说过文坛是个屁,谁也别装逼。碰到了方舟子,竟然不耍流氓了,要报警。

拿出证据,摆事实,讲道理,放空炮迟早要露馅。有个前提,实事求是。

家园 统治者又要多给某些人狗粮了

教育的目的,对统治者来说从来都是洗脑和把人教傻。越是能把人教傻的,越是功臣。

假批评真帮忙,这么拐弯抹角的对着别人的主子把人家夸了一通,回头是不是狗粮拿来一起分呢?双簧我们看得多了。

另外,美加对除犹太人之外那2%的聪明孩子的摧残,不是你能明白的。为什么诺贝尔奖里面犹太那么多,因为别人的聪明孩子都被他们教成很有品位的同性恋了。

家园 教育本来就是背诵基础上的理解创新

背诵本来就是理解创新的基础,没有对前人知识的背诵,不进行灌输,什么独立思考都是扯淡,只会搞出一批民科。

教育不仅仅只是培养领军人物,大部分人都是普通人,要的是有一技之长养活自己和全家,而人是有惰性的,绝对部分人都不可能有足够的自制能力,没有严格的制度规范,有几个人能真培养出一技之长。

至于背几篇文章,考几次试就被埋没掉的人才,也算不上什么人才吧。

家园 这也要看背的是什么

大家一起背侯总那些玩意儿或者安利纽崔莱的文案………

绝大多数人是看不上的,被人洗脑还自鸣得意的多了,颠倒黑白,给傻子和别有用心的人好处的制度,聪明而又节操的人,就是地狱了。

那句话,你愿意倾家荡产吃安利是你的事,别逼别人就行。

自个儿美去吧。

家园 灌输和案例分析

貌似中式教育以灌输为主,西式教育以案例分析为主。朋友圈里经常有人转发文章被美式给震惊了——幼儿园就搞案例分析。

学而时习之,学习知识然后使用知识,做题就相当于案例分析,不知西方不灌输一开始就案例分析是咋个道理?

难道西方认为“何其自性,本自具足,何其自性,本自清净,何其自性,本不生灭”,这个倒是跟我想到一起去了,哇哈哈哈哈。

家园 爱因斯坦就拒绝被灌输

他在读书的时候自己不感兴趣的课程就是不去上,他说逼迫一个人学习他不爱学习的内容,就是一头猛兽,被强迫吃它不爱吃的食物,最后也会丧失食欲。

看西方人写的科普书,对于一些细节性的介绍,他不是强迫你接受,反而告诉你,这些你最好不要去看。

强扭的瓜不甜,一个人自主性的认为某些内容对自己重要,自然而然的会去记忆相关的基础。

爱因斯坦说

好奇心“这棵脆弱的幼苗,除了需要鼓励外,更重要的是需要自由;要是没有自由,它不可避免地会夭折。认为用强制和责任感就能增进对观察和探索的乐趣,那是一种严重的错误。相反,我认为,即使是一只健康的猛兽,如果在它不饿的时候还继续用鞭子强迫它不断地吞食,就算吞得进,也会使它丧失贪吃的天性的,尤其是如果强迫喂给它的食物是经过一定的选择的”

外链出处

家园 老中不用背处女生子已经不错了。你尊重包容饶毅的错误吧
家园 案例分析就是瞎子摸象以点代面的思维
家园 精辟,一针见血

话说同性恋这种题材为什么能这么火,我一直搞不明白

家园 每个人都需要从以点到面开始学习分析

开始确实会犯错,但是你如果不这么做,你就学不会独立思考。

没有人可以一开始就进行非常全面的宏观分析的。

家园 学术引路人,指路人是需要的

就像球员需要教练一样。

当然你没有必要完全服从对方的意见,你要有自己的思考。

关于独立人格,应该说中国科学报记者还是说大了。

如果是独立人格包括精神独立,思想独立,经济独立,那么中国人主要欠缺的是思想独立,精神独立,经济独立中国人基本上都具有着。

家园 学会独立思考又怎样?重新发明轮子?重新发明民主?

重新发明资本主义民主?

问题是要老实,知道自己分析的是具体例子,有代表性也有限,没有普遍性,因此不要下普遍性结论。

没有人可以进行非常全面的宏观分析的,除非这个人掌握非常全面的宏观信息。

家园 是!这些人也不给自己分析分析亿万富翁案例给家人发一点财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