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酱油肉 荷叶夹 豆腐花 -- GraceUSA
想起来还会馋D
那时候听说学校还有规定,每天中午的大排要分两批出,食堂刚开午餐时出一批,到11:40上完四节课再出一批,这样可以保证同学们不至于为了吃到大排而翘课
离开上海,就没见到大排这个说法了
那我知道你是什么时候入学的了。
我不爱吃肉,所以会用同样的钱买带鱼。
那时常有人抱怨大排越来越小。
Grace应该是79-82级,睡虫应该是88-92级了。猜得对吗?
大排加菜底在77级入校时0.15,离校时0.25,以后见涨。92年之后通缩,涨得少了。
86-90
我们在跃龙化工厂实习的时候,厂里食堂就卖这个,加上另一个绿豆冰水,夏天吃下去舒服极了,但是,我记忆里上海人管那个叫小排啊!或者发音类似“小巴”,到底叫什么啊?工作了无数次出差去上海,好像不大容易见到这个小排了。
不过我已在另外的帖子里承认我猜错了。
这个睡妹妹应该更年轻的。
你的不准确,关于我的入学。
你吃的是糖醋小排?但不应该是黄色的啊?
许是那个化工厂烧饭师傅的特色菜,所以你在其它地方吃不到乐。
我说的是入学时间在79-82之间...有点接近吗?该不会是77吧?黄埔一期,像我?
大概就是这个发音,黄色是绝对不会记错的,因为食堂的上海师傅拒绝用非上海话以外的其他任何一种语言服务,我们只有凭颜色分辨那一个是我们的目标。
Grace教授下次摆上来一道大家解解馋嘛。
黄的可能是用鲜酱油而不是常用的红酱油的缘故,有的时候在外面会裹一层粉料,像粉蒸肉那样,看起来就更黄了。
食堂师傅可能根本不会普通话。上次到上海,听到路上小姑娘之间都讲普通话,开始以为她们是外地来的,后来听她们冒出一句上海话,大概是不知道那句话普通话怎么说。很是惊讶。表弟的儿子回家也是和父母“开”普通话,弄得表弟很不满意:上海人不说上海话。我倒觉得这是一个进步。上海话固然有nostalgic value,但语言首先是交流的工具,放弃主要功能而追求次要功能,这是舍本逐末了。
我年轻!(和你比)。
你猜的接近啦。
我们一直生活在你们的阴影之下,因为老师们总是提起你们77级多么刻苦!
我们这些应届的无法和你们比,贪玩。
大扒0.25 这类菜牌很让外地同学费解的。
看着就有食欲...可惜要用一周的时间...等不及了....我还是用酱油煮肉吧...呵呵
广东菜里面就有一款豉油鸡,好象就是用酱油煮出来的...
回头报告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