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忆串联】(九)在西北 -- 履虎尾

共:💬39 🌺394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家园 不是传说,亲身经历

就在2003年,不说哪个城市了,我就碰上了,恶心的够呛,我倒有心给那小子来碗新的,也算行好积德了,可那小子一溜烟跑没影了,也不知道后来那碗面是个什么下场

家园 我一哥们儿曾经被人偷了个精光

大学时期翘课去我那儿玩,回家的时候在一个车站转火车,因为火车是第二天的,就在车站附近的一家小旅馆住了一夜。那时候,这位没有社会经验,对人也没有任何防范之心,和同屋聊得还很欢畅。夜里睡得太死,早上醒来,同屋没了踪影,同时消失的还有他的旅行包和钱包。车票在钱包里,这回连家都回不了。分文皆无的这位急得在车站广场上团团乱转,忽然听见有说普通话的,原来是一位大妈。这位心眼倒还活泛,估摸着大妈也是三线厂的,赶紧上去搭讪。果不其然,而且大妈所在的工厂距他家不是很远,听说他这个学生娃儿丢了钱,很爽快地就给他借了一笔钱。就这样,这位买了票,踏上了返家的火车。后来,又按照大妈留下的地址,登门送去了借款。

家园 上中学那会,中午午休碰到一个这种卖菜刀的~

后果嘛~学校保安们被副校长(好像是主管校园安全的)痛批了一顿~校长又在开会的时候总结了一番,要求我们学生如果遇到类似情况如何处理~班主任也提醒了我们几次~

应该是1997~2000年的事情了~

家园 关于讨饭、讨钱和“困难时期”的记忆

俺生于辽西山区,辽西属于全省乃至全国有名的贫困地区,因为生活困顿,山区里的农民经常把刚出生养不起的孩子(多是女婴或有先天残疾的)弃于路旁,所以小时候在上学路边看到“小死孩儿”(死婴)或“小骨架”是很平常的事。

上世纪80年代,每年春节都要随父母自辽西去辽北老家过年,坐那种老式木座椅的绿皮慢车,在辽西山区的每个小站停车时,几乎都有和我年纪相仿的衣不遮体的小孩子和老太太成群的趴车窗讨饭。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讨饭的渐渐少了,到了90年代,基本已经改为举着桃/杏/熟苞米/煮茶蛋等沿车窗叫卖了。

毕竟国家是在发展,老百姓的生活也在改善。

90年代初在西安上学,校园里总有一个老太太拉着一个4、5岁的小女孩讨饭,俺也多次见到这祖孙俩在学校食堂的泔水桶里捞残羹剩饭吃,真的真的真的是很可怜,因为当时在东北已经很少能见到讨饭的了,感觉很震惊。

大学同寝室的西北同学家境贫寒,每天的伙食就是辣椒面(从家里背来得)加5个馒头(早餐1午餐晚餐各2),每月学校给的不到20元的伙食补助都花不到一半,每年寒假都要在学校食堂提前买一大口袋馒头带回家,说家里人很难吃上白面的馍。

参加工作后,90年代中在成都出差,在成飞宾馆的电梯里遇到两个人,和俺攀谈说是兄弟厂同行来成飞出差钱包被盗无法返厂求援助,还有模有样地出示了工作证,俺脑袋一热就援助了200大元,当时俺一个月工资才100出头。第二天和成都的老同学一讲,才知道是上当了。

岳父是沈阳本地人,当年住小河沿附近,60年代“困难时期”曾吃过河泥,说吃时极难下咽,吃下去先胀肚后腹泻,但也比饥饿感稍好受些。

先父60年代在沈阳服役,在部队里做教员,部队配给尚可,所以先父当年也时常接济在沈阳的一家亲戚,后来俺那几个堂叔堂姑都很感念父亲,说当时没有父亲的帮助可能现在我就少几个叔或姑了。

多年前客居南加,某年感恩节前,一十几岁的白人男孩敲开俺的公寓说是希望俺为某组织义捐,俺当时英文水平差,跟他掰扯半天才弄清他要干什么,遂拿了一大捧超市购物找零积攒的硬币给他,可这孩子漠然拒绝了,道谢而去。

还有一次圣诞节前,一衣衫破旧的老墨敲开俺房门说他没工作没钱养家养孩子了,我直接问他咋进来的(我的公寓门禁较严),他支吾不答,我遂写了张50元的支票给他,能看出他不太满意,但还是道谢而去。

家园 法国要饭的啥都要,钱也要,食物也要,你的钱包也要

当然不是法国人,基本都是罗马尼亚的罗姆人或者说吉卜赛人

巴黎市中心地铁站 Les halles 外面不远有个肯德基,旁边还有个喷泉小广场,除了肯德基还有其他的餐馆啊快餐酒吧街什么的,游客跟本地人都很多。

自从2010年左右开始这个附近就有一群一群有组织的罗姆人在那儿游荡。

做几件事情:

1. 拿个纸夹子让人签字,看起来是要给某个慈善机构募捐,但是实际签字了就要给钱。所谓募捐就是给他们自个“募捐”

2. 找餐馆的食客要吃的。对着坐在临窗座位的客人比手势,拢着五个手指在嘴边前后移动。

3. 趁着餐馆保安不注意溜到餐馆里面要吃的,但是根据我的了解,他们不小心“拎错了”别人的钱包的可能性也是极大的

===========

西班牙的罗姆人更狠,因为他们有罗姆人政党了。。。

政府没钱给警察发工资,又有罗姆人自己的党,警察压根没法管,

所以强买强卖坑蒙拐骗的事特别多。

关键词(Tags): #法国#西班牙#罗姆人
家园 乞丐回了一句

没关系,我给你找

家园 健忘的“乞丐”

兄弟在芝加哥住的时候每天坐地铁。地铁里总是有人要钱,一般你说“对不住”,他们也不纠缠。一天下到地铁站,正在等车,碰上一个有意思的。这哥们不象别人,上来先不说钱的事,先问,“我能问你个问题吗”,这就把我喉咙里的“no”给堵了回去,他的问题是“你是本地人吗”,我说不是,他说“俺也不是”,这么搭上话以后,才切入正题,说自己有什么什么问题,最后问能不能帮忙。当然我还是说“no”。他没多话,转向下一个目标,我就接着等我的车,没过五分钟时间,车都还没来,哥们又转回来了,又问我“我能问你个问题吗”。。。我赶紧说“你刚才已经问过我了”,这哥们定睛一看,认出来了,还挺幽默,说“What happened last time?"

家园 我遇到的乞丐

小时候,夏天,我们全家坐在门口吃饭(屋里太热),来了一个中年男人,想讨几个馒头吃。自称是文革中被打成右派,现在政策来了,要去上诉什么的,路上把钱花光了。我们那里靠铁路车站,骗子多,所以各家的态度很统一,一律推说没有多余的馒头了。我当时还小,听他们罗里罗嗦说了半天不懂,不理他们,跟父母要求再吃一个馒头。父母推说没有了。我立刻嚷嚷道:刚还看见厨房有馒头呢!周围大人轰然而笑。

多年后的一个冬天,我黄昏时分在美国某小镇街道上走路时,迎面遇见一个中年白人男子,穿着不洁,精神萎顿,向我乞讨要钱买点吃的。我拿出钱包给了他十元钱。那乞丐见我拿出钱包来,向后退了两步,侧身作出明显避嫌的动作,我意识到他是要避免落下抢劫的嫌疑。那一瞬,我觉得自己有些考虑不周,幸亏对方是真乞讨,不是抢劫。那人接过钱,不住感谢,并问我是学什么的,说“你一定是学法律的吧,要不就是学医的”,反正满口拜年的话。那是一个真正无家可归的乞丐。

家园 给,还是不给,

面对乞丐,这个选择着实是一种折磨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