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闲谈毛泽东的治国思想 -- 温相

共:💬103 🌺60 🌵1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闲谈毛泽东的治国思想

毛泽东在治理中国的总体战略上的把握远没有他在战争年代中对军事指挥那么得心应手,他后来说过,管经济有那么难吗?难道比打仗还难?说明他对经济工作的陌生,而他说,只有陈云能管经济,我就不能?显然就是赌气了,古语说治大国如烹小鲜,那是一点也马虎不得的。

毛泽东的治国思想主体就是他的治党思想,那就是号令一致、雷霆万钧。以前这种办法确实很有作用,战争年代如果不统一事权的话,很有可能丧失良机,可是,一旦国家走到了正轨以后,是不是这种人海战术、群众运动就还那么一抓就灵呢?当然不是那么简单的。

薄一波在接受中央台拍摄的大型文献记录片《百年恩来》摄制组采访时,说过一句话,他说:“毛主席搞大跃进,那个损失之大就不知道有多大了。”薄一波是南宁会议前后几个意见不统一的副总理之一,他和李先念等人对于毛泽东的大张旗鼓不那么赞同,但是,出于组织观念和对毛泽东的一贯信任,最后就屈从了,然而,在实际执行过程中,毛泽东的指挥让中国人吃够了苦头,现在我们回首这件事时,我们当然可以说毛泽东的出发点是好的,是希望全国人民都吃上饱饭,可是,结果呢?我们总不能用惨痛的结果来解释美好的初衷吧?

五十年代,左的东西就开始抬头,张春桥写的《限制资产阶级法权》的那种东西深得毛泽东的欣赏,研究毛泽东的经济头脑以后就会发现,毛泽东对于后汉的张鲁和康有为的大同书中描绘的那些类似于空想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际比较向往,比如他就对红军时期的军事共产主义比较怀念,他的这种思想不能不说是对比时代的一个落后,或者说也就是《天朝田亩制度》的残余。在消灭阶级之前想让人们都逐步通过激发天良来泯灭对物质生活的不断追求,这必然导致混乱和停滞甚至倒退。毛泽东在建国以后的尝试就说明了这点。

此外,毛泽东治国思想中还有一种东西不太好,这就是田家英、李锐等人在去庐山的火车上议论的“他(指毛泽东)为人不好”的这点,那就是封建的毒素在他身上越到他的晚年发酵的就越厉害,以致于后来不能自己。这种封建的东西主要表现在固步自封、刚愎自用、反复无常、秋后算帐。作为一个开国领袖,毛泽东是处在垂法万代的位置上,可惜他没有沿着他早年的民主革命的思想继续前进下去,相反则带给后人不少值得深思乃至消灭的消极与负面。

例如毛泽东本人曾经说过的一句话,叫做“忙时吃干,闲时吃稀,不忙不闲,半干半稀。”这其实就是毛泽东以后对于中国群众的物质生活的基本定格。在毛泽东看来,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不能向主动追求方向发展,一旦鼓励这种倾向,那么人们势必在满足物质生活之后开始对政治等其他领域的兴趣的普遍提升,就要可能出现一些不和谐的因素,只有把群众生活控制在一种接近于温饱或者始终追寻温饱的状态中,这样才能够让老百姓总是为了生活本身而奔波,而不能计较其他。关于这点,西方经济社会本身的实践并没有完全否定它,西方一些发达国家其本身也在这个思路上停留了相当长的时间,甚至在目前还处在停留的阶段,只不过,具体程度不同罢了,生活在海外的朋友们或许感触的也挺深。值得计较的是,毛泽东给中国人民群众定的标准实在太低,而且,喜欢没完没了的折腾群众,这种几乎不十分稳定的生存状态在持续27年以后,中国人厌倦了,有人怀念毛泽东时代的治安良好、风气正派,这是可以理解的,但相信不会有什么人会怀念毛泽东时代的物质匮乏、生活单调。

再有,毛泽东比较喜欢或者说钟情于工农出身的干部,对那些知识分子出身的干部或者知识分子本身就有相当的排斥,这其实把他和朱元璋、刘邦等一些出身微细的开国领袖比较一下就能得出结论,毛泽东需要的是对政策的执行,不需要对政策的质疑或者建议,尤其在他的晚年,他选拔的接班人中王洪文、华国锋就是典型的例子,一个基本不怎么读书,一个读书比较少,一个是造反领袖,一个是事务性官员。他们身上既没有早年的某些老一辈人的独立精神与见解,也缺乏成型的品格与政治修养,可是,他们只有一点是最关键的,那就是他们会基本不打折扣的执行毛泽东晚年的错误政策。工农干部听话,知识分子喜欢挑刺,就这么简单,可是,早在延安时代,陈云就大声疾呼,谁抢到了知识分子,谁就抢到了天下。(刘家栋《陈云在延安》,中央文献出版社,1995年版,该书30页)这句话充分体现了第一代党的领导核心中的真知灼见,然则这种真理性的论证并没有受到毛泽东的足够重视,对于知识分子,毛泽东从来就没有放松手中的缰绳,在历次运动中,知识分子都是首当其冲,胡风临死之前,儿子问他,毛泽东为什么会整他,胡风说出了埋藏在心底很久的一句话,他说:“大概他(毛泽东)是怪我不太尊重他吧。”仅仅出于一种私人化的东西就让胡风付出一生的代价,无论如何是个绝大的悲剧。不可否认,隐藏在知识分子当中确有一些希望看到共和国和共产党笑话的人,但是,绝大多数都是拥护共和国和拥护党的,一而再再而三的把这些忠心拥护党和国家的人们送上祭坛,不能不说是一种唯心的重大错误,这也是导致我们自从五四运动以后再也没有持续完成对德先生、赛先生的触摸,再也没有冲破五四当时的思想顶峰的原因,也是导致我们民族整体素质下降的一个原因,更是导致今天我们看到某些知识分子甘心沦为封建士大夫而沾沾自喜的原因。毛泽东对于这些不能不说要负有相当的责任。

我们可以想见的是,如果没有邓小平同志力挽狂澜的话,中国的发展在毛泽东晚年思想下将会陷于何种境地,我们今天回首一下往事,总不免有些心惊吧。

我个人对毛泽东的治国思想的总体评价就是一整、二批,三循环。我们从来不否认毛泽东治国思想的一些闪耀着光芒的东西,但是,也应该看到其阴暗的东西,既要充分的估计他光芒的东西给我们留下的丰富遗产,也要全面总结阴暗带来的后果,不如此则不足以研究毛泽东、学习毛泽东乃至修正毛泽东。(修正毛泽东的错误)

元宝推荐:你克我服,
家园 先顶上再说

温相:不是说主席晚年是极左吗?又有说是封建残余很厉害,这两个怎么能划上等号呢?

家园 很少见温相这方面的文章

恐怕要有争论了.先顶上再看

家园 知识分子是有点爱炸翅 爱挑刺 到现在也是

当年的土八路进城 不知有多少人等着看笑话

毛泽东的脾气有点像朱元璋 斯大林 越是不听话的 越要把他整治的一点脾气都没有了才算是舒服

(面对整治 听话的 失去了毛泽东对他的尊重 让毛泽东觉得 自鸣清高的人物也不过如此 不听话的 只会惹来更大的麻烦)

两家一碰 必定有一家要倒霉

人们常说 历史人物不能脱离他所处的历史环境

毛泽东一辈子所接触的就是四书五经 三国演义 孙子兵法 三十六计 东周列国

毛泽东的古文造诣颇深 书法自成一家 对于中国的传统典籍信手拈来 应用自如

在接受优秀传统的同时自然也把中国传统的 糟柏继承了不少

在他思想形成的过程中 从来没有机会接触过 也没有感受过 三权分立 权力制衡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些思想

要他能无中生有的把自己从小所接受的东西都排除掉

就好像要求一个生在美国的孩子 不要学英语 要一直使用汉语一样 非常困难

不过 也要看到 历史的发展是螺旋上升但不会倒退的

慈禧太后 袁世凯 蒋介石 毛泽东 邓小平 江泽民 胡锦涛

一个清晰的脉络就是

人民当家作主的大潮势不可挡

即使偶尔的有点反复 也只是暂时的局部的

(袁世凯当皇帝 顷刻覆灭 蒋介石主政虽然无限接近于皇帝 但是永远也不可能真正的成为皇帝 可以把东三省的丢失激起的民众浪潮暂时的压制下去 但是也不得不在人民巨大的压力面前低头 到了现在估计 没人能设想我们的政府会不发一枪的放弃台湾)

家园 温相这篇文章,一定要献花!

1.还是那句话,温相的文章写起来给我感觉象法国足球(有齐丹的),水银泻般,看的很舒服.(特别是观点和他一至的时候,真是爽看的.儒雅.

2.邓小平是我最欣赏的一个建国后的政治家.

家园 与“主义”恐怕也有些关系

个人感觉,搞社会主义的似乎都不太会搞经济。邓公提出个“市场经济”的概念,于国于民,都是天大的好事。很难想象,毛主席在固有的经济理念下,又能将国家治理得如何?(呵呵,难道我也是“柿油派”?)

关于对待知识分子的方面,我觉得,是主席性格里自大、狂妄的缺陷在作怪。共产党内部的知识分子和爱国但不信共产主义的知识份子,他都不信任,只作为专业人才使用。普天之下,老子最大。他真是个亘古未有的奇人。

家园 所谓极左其实就是封建的东西:

这点最早李维汉就给邓小平写信提到过,邓小平晚年在讲话中也提到了,最为主要就是防左。我感觉李维汉说的话中有些地方比较到位,比如他说中国实际上没有什么成型的资本主义,至于资产阶级思想也就比较空泛,倒是封建思想在中国经常大行其道,封建毒素一直毒害各种人,所以,他不主张反什么资产阶级自由化,倒是应该注意封建思想的回潮,这是作为我党历史上一度推行左倾运动比较得力的李维汉之口确实是比较难能可贵的,同时也饱含了他自己的经验之谈。

家园 这不过是我的一点研究晚年毛泽东的心得体会罢了:

让老兄见笑了,一起争鸣一下好了。

家园 毛泽东整人手段过于辣手:

这点不仅党外人士深有体会,就是党内一些领导干部对此也颇有微词。张霖之就说过历代皇帝第一代总是最厉害的,像秦始皇等,邓小平不也说过,谁不听他的话(他指的是毛泽东)他都要整一下。其实,这种整一下不过是粗线条的描述,具体起来可还是让人吃不消的。

家园 老兄过奖了:

今天上班没事干,正好看到有人讨论毛泽东治国思想,就回复了,结果这个回复越写越长,就成了这么一个贴子了。也是一家之言吧。

家园 毛泽东是天下奇才,这点不假:

毛泽东早年就被同学称之为毛奇,可见其人早就有过人之处,其后,首先倡导革命枪杆子论,在我党大多数都没有完全觉醒的情况下,与国民党展开了武装斗争,这是敢为天下先的例子,以后领导党从微弱走向强大,谁又能想象得到这不过是一个仅仅受到中等教育的普通知识分子能够做到的呢?

面对美苏对中国的压迫,毛泽东没有低头,相反采取了激烈的对抗,尽管期间很多东西至今值得商榷,但是,毛泽东作为一个维护中华民族根本利益的代表的作用不该否认,也否认不了。

毛泽东早年充满了爱国的激情和推翻封建的决心,我们不能因为他晚年皇权主义思想抬头,就否定他曾经拥有过的民主革命精神和探索,毛泽东用他的思想和行动撰写了大量的文章,这些充满一定哲理的东西有的至今仍旧是中国的行动指南,甚至也将继续影响以后的中国。

凡此种种,我们没有理由否认,毛泽东是上个世纪中国出现的一位天下奇才,就其本人的能力、气质、精神、品格来说,他不在中国古代的某些杰出封建帝王之下。

然而,他毕竟不是封建帝王,毕竟还是一个需要追求现代化民主富强文明的共和国的开国领袖,所以,我们仅仅用天下奇才来衡量毛泽东实在有些迁就他的失误和错误。我们应该在肯定毛泽东的成绩的同时对毛泽东的错误进行系统的总结和分析,用毛泽东自己的话说那就是优点讲够,缺点说透。只有在这个基础上,我们才能更加清楚毛泽东的什么方面的东西我们需要继承,什么方面的东西需要抛弃。而不是泛泛而论。

家园 好文章

我对邓小平也是即为推崇的,“拨乱反正”用在他身上是一点也不为过。

另外,知识分子比较爱议论国事(看看河里的这些文章),这可能是当权者所不乐意看到的吧。

家园 感觉毛身上有朱元璋的影子
家园 应该有一些,不过,朱元璋虽说屠戮功臣很残忍:

但是,并没有危及普通百姓,而一场文革下来,老百姓是吃苦最深的。

家园 邓小平是力挽狂澜的第一人:

我党要是没有毛泽东,不能建国,要是没有邓小平不能兴国,这两个人被网上戏称之为太祖太宗不是没有道理的。而且,我个人感觉随着时间的推移,邓小平的主导思想中正确的一面将越来越受到自下而上的推崇的。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