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铁马冰河——清军与准噶尔的雪域之战 -- 京华烟云AMIP
勉强能照猫画虎查查词典而已,写东西基本上还是要靠翻译成汉文版的资料。
在那个生产力水平下,以区区几千名准噶尔人对抗整个帝国的军事力量,结局大家不用想也能知道了。
其实,整个战争期间十四阿哥都在青海和甘肃呆着,直到被皇帝哥哥免职,一步也没踏进过西藏,当然他是主帅,也没必要上前线。
等后面再写写这个悲剧人物吧,出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清朝官方史料关于他的记载多是负面的,还要参考私人著作才能全面。
十四阿哥坐镇青海和甘肃,很大一部分精力也要对付策妄阿拉布坦可能的进攻和准噶尔对青海和硕特蒙古的策反吧。至于驱逐大策零,那是先遣队的任务,主帅只要保证后勤和援兵源源不断就够了。
真不长进。
你看楼主的介绍,当时穆斯林很害怕传播黄教的准噶尔帝国,于是康熙招他们为民兵去收复西藏。虽然全军覆没,但是对康熙来说实际损失只是几个高级将领和一头愚蠢的侍卫,正规军没有损失,主力没有伤元气,就完成了战略侦察任务,暴露了高原作战的关键问题,引起了中央的极大重视,这个生意压根就是赚的。
如果不搞这个移民,岂不后来陕甘闹得更厉害?
至于大策零本人,和他的对手额伦特也差不多,起的也只是突击队或先遣队的作用,只不过两人的目的正好相反,一是杀人一是救人。
从后来发生的实际情况看,准噶尔人对西藏大概没有什么后续计划,大策零的任务似乎只是突袭拉萨杀死拉藏汗。也许是进行得过于顺利,任务完成后他就不知道接下来怎么办了。然后准噶尔兵所做的就是不停的抢劫,把金银财宝大车小车往家乡伊犁运,甚至连布达拉宫都不能幸免。
从汉藏俄等各种史料看,策妄阿拉布坦似乎还真就抛弃了大策零——从始至终,策妄阿喇布坦没有给大策零增派过一兵一卒,似乎只满足于在西藏的掠夺,并没有后续的长远打算。
当然一种解释是,正是因为十四阿哥坐镇青海,才切断了准噶尔援军的道路,但如果深入分析则发现此说不通,因为清军的包围圈形成前,准噶尔其实有大把的时间派去援兵,但策妄阿喇布坦却并没有做过什么,也没有发动过策应进攻。
我自己估计,突袭西藏在策妄阿喇布坦看来可能只是一项骚扰行动,他不想投入过多资源,也不想与清军发动全面战争。
另外最后驱逐大策零的,其实也不是先遣队,而是从四川出兵的另一支清军主力。这些在后面都会说的。
对了,当时正处在正牌达赖喇嘛归西,继任达赖喇嘛争议的阶段;大部分黄教信众拥护哪个?策妄没有自立一个达赖的打算吗
虽然事实上策妄没有支援大策零,但是康熙帝不能预测到这一点,而且更不能把希望寄托在策妄犯浑的基础上,所以十四阿哥出征,最主要还是对着策妄去的,至于后来没交手,那是情况变化了
陕甘移民新疆,是加强了新疆的回民力量,但却并没有削弱西北回民的实力,因为内地的回民很快又填充进来了。
最后的结果是,到了同治年间,在中国西北陕甘宁,回民一家独大,原来的蒙古人早没有力量抗衡了。而且新疆和陕甘宁的回民形成了一个整体,东干人首领白彦虎等人在“同治回乱”失败后也是通过新疆逃到俄国的。
到了“同治回乱”前,仅陕西一省的回民就号称百万之众,而后人估计这个数量只多不少,大概在160万到200万之间,白彦虎自己就是西安人。
事实上,正是“同治回乱”才造成了西北回民人口的大规模降低,有研究结果认为,1880年陕西回民人口谷底数不会超过15万,同战前全省的175万的峰值人口数相比,战乱中损失的回民在160万口左右,人口损失率高达91.4%。
历史上相互转化的例子很多了,如新疆的很多维吾尔人实际上是东察合台汗国的突厥化的蒙古人,哈萨克人里面有很多部族也是属于原先蒙古系的部族,甚至有人说成吉思汗的勃尔只斤家族跟突厥的阿史那家族其实也同出一源。这大概也是为什么蒙古人也能跳黑走马,哈萨克人也能唱呼麦的原因~~
一出国,汉人这隐忍的招数就不灵了。其实口民的多数血统也是汉民,或母系口,真正的父系口很少,可一读口经,就被洗脑了,改认了祖宗。什么时候华夏民族在海外也有一部经,让读了她的有中华血统的人能始终认祖归宗,那么中华民族必将大兴于天下。
当时西北汉人的损失要几倍于口民,全靠中国汉人的总人口在那里保证,才没亡国灭族。这有点象当年五胡乱华,最后一盘点,汉人死的要几倍于胡人,可有总人口基数做保证,自己还能喘过气,而胡人的问题就被彻底解决了。
准噶尔就扛不住了,而且皇帝搂草打兔子,顺势把西藏给放到了口袋里,在此之前西藏最多算藩属,比解放前还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