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估计一把SPCE X -- fakeone

共:💬30 🌺224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家园 估计一把SPCE X

SPACE X 试发射飞船成功,议论纷纷,咱也来估计一把。美帝退役了航天飞机,只好租用俄国飞船送人送货上国际空间站,价格是多少呢?冤大头 NASA和俄国人的合约是5100万美元/每个宇航员往返。美帝居然还觉得还算便宜。

外链出处

不过呢,这是最爱合约内涨价的俄国佬初始开价(问问老印的血泪史),有传闻已经涨到单价6千万美元以上了。

其实呢,老美缺的是飞船,航天飞机一有,老美就欢天喜地的停掉了其他载人载货飞船。等到发现实际不便宜后,还是继续发展了自己的新火箭。老美的技术实力还是有的,对比几大家近地轨道运输能力20吨上下的火箭(俄国货,欧洲的阿丽亚娜5,日本的H2系列正在发展中的中国长征5号),美帝的火箭还是指标很强的,波音的 Delta IV 指标高(载荷,比冲,燃烧时间),而且成功率也不错18/19

波音的 Delta IV

但是这货绝对 over kill 啊,连助推器在内,全部都是液氢液氧,(阿利雅纳5和最2的日本 H-2也只是主火箭液氢液氧,固体助推器啊)。因此发射价格昂贵,加上是新东西,没被验证,没有获得商业成功,至今只用于美帝政府发射军用卫星/探测器。130~170百万美元/次。(其实这个价格也不算太贵啊,载荷相当的阿利雅娜5也是2 亿美元以上。)

因此美帝也有第一级用俄国煤油/液氧发动机的 Atlas V,发射价钱130百万美元。成功率非常高,29/30

Atlas V

但这又跟俄国货有关了,会不会涨/被卡呢?

因此 Space X 就有了空间了,技术上讲并不算先进,Falcon 9 煤油/液氧两级火箭,第一级要9台发动机并联才行,Atlas 5 的第一级俄国货1台就顶它6,7台了。

但却是便宜啊,全部同样燃料,类似发动机,才两级的火箭,技术上讲,确实是便宜的东西,研发费用也相对便宜,载荷指标(近地轨道10吨总有)相当高,中国的长征3号系列要到3级火箭加4个助推器,第三级还是液氢液氧的长3乙载荷指标才超过这货。因此纸面上确实有‘打败中国’的可能,‘beat China'(in price) 确实是 Space X 洋洋得意的宣称之一。

同样 Space X 用3亿美元的经费搞出 Dragon 飞船(我认为这才是它令人惊异之处),纸面上自重4.2吨,人货两用,上升载重6吨(60%的发射重量),返回载重3吨,载人版7人,也是惊人的指标了,俄国货进步系列,载荷才30%发射重量,载重不到3吨

进步系列

联盟和神州才3人。。。

跟冤大头NASA签的固定一亿多美元一次的价格,如果7人坐满,确实比俄国坑爹便宜多了。

当然了,从照片上看似乎这个龙飞船只有移动能力,没有自我对接能力,要空间站的机械手去抓它。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所以从纸面上讲,加上不出事故的话,Space X 近期内确实有在价格上‘打败中国’的可能。

不过呢,Space X 的不采用最先进技术,模块化的便宜策略,也意味着谁都能这么搞啊,考虑到山寨能手某大国的存在,Space X 长期前景堪忧。

注:中国的120吨级推力的煤油液氧发动机已经试制成功了,Space X 还能笑多久呢?

家园 花!

能不能分析一下用机械臂抓和自动对接的得失?

花!
家园 只是猜测

看照片猜测而已。。。是不是这样也未必了。

不过龙飞船载荷比又这么高,本身主打确实便宜,多半不会采用多么高新材料和复杂工艺。省掉主动对接系统,自然能减小飞船本身的复杂程度,重量和成本。。。个人推测而已,未必是真。

花!
家园 细看喂鸡

龙船不载人版确实不能自动对接,要机械手抓。(我猜的不错,或者说没仔细看

载人版是能主动对接的。

家园 请问现在用中国火箭发射外国卫星还有什么技术限制吗

我记得以前美国不许中国火箭发射带美国设备的卫星,不知道这个限制现在是否取消了

家园 不知道
家园 现在还只是半吨试载货,等到满载或者载人再说吧

等到满载或者载人,再来算便宜不便宜。美帝最近的项目总是说便宜便宜,又便宜又好,价格打败中俄性能更是压倒(以下省略一万字)。莫非大家已经忘了F35?这货做广告的时候怎么说的?卖点一样是又便宜又好,可以大量装备。啥?SpaceX是私人公司,所以体制上有优势?好吧,让787一拖再拖的波音,和让F35一拖再拖价格翻番上涨的洛马,难道是公有制国营公司!?

美帝的规律正如楼主所说:如果用了高科技,成本一般下不来。如果用的都是成熟技术,则很快被山寨模仿,别人拿出来的更便宜。

以下是俺毫无根据的猜想:SpaceX的卖点,再于把搞发动机搞技术储备的前期投入“藏”在NASA的预算里,自己只列临门一脚的研制飞船那一步的开销,那些必不可少的前期投入则通过合作、指导、人才跳槽的方式从NASA转移过来。这么搞报表当然好看了。

家园 似乎这个限制还在吧。期待业内人士指教
家园 火箭发动机居然也是SPACE X自己搞的

这点还是挺强的。。。挖人都一样了。(反正NASA也正大裁人呢。)

隐藏的该是'机场建设费',也就是发射基地建设什么的。

家园 也许这就是太空交汇和太空对接的技术差异
家园 核心技术应该都是成熟技术

美国的阿波罗就发射过十多艘,所以,飞船的主要技术都是现成的。不像神舟,从飞船到配套设备,全要新开发,而且要从一号验证到四号,从五号发展到九号才算定型,这还算少的。换成私人公司,已经不是成本问题了,而是何时破产的问题了。

而且货运飞船只是一个穿梭机,要比神舟和联盟简单得多,自然便宜。而且美国的太空站是现成的,不像我们的飞船,纯是上去验证技术的,别的事干不了多少。飞船既然是私人公司的,不管太空站里在干什么,即便是测试飞行期间,只要能运些货上去,多少还能赚点钱,自己的财务报表自然会好看些。从整个航天系统看,钱还是花了这么多,但是从一个单位看,成本低了。

载人飞船号称能坐7个人,但如果只是现在看到的那么大,估计还是“班船”,只负责把人送上去再接下来,自身不能像神舟那样维持在太空飞行数天,还能进行舱外行走,还有设备舱等等。简单自然要便宜。

火箭也是,虽然是开发的新型号,但用到的技术恐怕都是NASA早已储备的。况且是9部发动机并联,而长征2算上4个助推器才8部并联。说明火箭同样走成熟技术低成本路线。但是要达到Delta4重型的运载能力,就要三个一级并联(根据网上的图片来看),那就等于27台发动机并联。单台的可靠性再高,变成1/27之后,也很容易杯具。而且9部总推力大约500吨,单台50多,不但比德尔塔4的300吨和俄罗斯的单台200吨(煤油-液氧火箭发动机)小得多,也比中国在研制中的120吨级的发动机的推力小得多。可见发动机的开发并不是侧重获得更大的推力,而是为了获得低成本的可用发动机。

通宝推:李根,
家园 名义上好像不是“不许中国火箭发射带美国设备的卫星”

是不许美国卫星出口到中国。

让中国发射,卫星必须到中国走一趟,这就算出口到中国了。

家园 是啊,有强技术积累才能搞这便宜货啊
家园 对。

SpaceX不能算是美帝的成就,我看,无奈倒差不多。

NASA的黄金年月是60,70年代,现在吃老本对,新研发少,不过人家的老本很厚,能吃个20年没问题就是了。

27台并联,铁定完蛋,可以参考当年苏联的登月火箭N-1,貌似30台并联,打一次,炸一次。

家园 这倒是合理的技术思路,像是接受了航天飞机的教训了

记得我们的航天口的人曾经说到美国人用航天飞机人货混装大多不合理,因为要求的保障程度不同,都一块飞,不必要地增加了成本。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