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推荐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 -- 葡萄
理论上头头是道,大概是书看得多了?
话说《贝太厨房》之类,怎么看都象是在做调料广告,完全不能让偶有所长进,始终处于入门水平。
俺也是个虚拟的。
《舌尖上的中国》将以从日本归来的“世界中餐大师”、“淮扬菜大师”居长龙作为纪录片主角,在央视的平台上展示淮扬菜的风采。
分集介绍
《舌尖上的中国》为中央电视台重点项目,共七集。主题围绕中国人对美食和生活的美好追求,用具体人物故事串联起中国各地美食生态。
第一集:自然的馈赠
作为一个美食家,食物的美妙味感固然值得玩味,但是食物是从哪里来的?毫无疑问,我们从大自然中获得所有的食物,在我们走进厨房,走向餐桌之前,先让我们回归自然,看看她给我们的最初的馈赠。
本集将选取生活在中国境内截然不同的地理环境(如海洋、草原,山林,盆地,湖泊)中的具有代表性的个人、家庭和群落为故事主角,以及由于自然环境的巨大差异(如干旱,潮湿,酷热,严寒)所带来的截然不同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为故事背景,展现大自然是以怎样不同的方式赋予中国人食物,我们又是如何与自然和谐相处,从而了解在世代相传的传统生活方式中,通过各种不同的途径获取食物的故事。
第二集:主食的故事
主食是餐桌上的主要食物,是人们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从远古时代赖以充饥的自然谷物到如今人们餐桌上丰盛的、让人垂涎欲滴的美食,一个异彩纷呈、变化多端的主食世界呈现在你面前。本集着重描绘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风貌的有关主食的故事,展现人们对主食的样貌、口感的追求,处理和加工主食的智慧,以及中国人对主食的深厚情感。
第三集:转化的灵感
腐乳、豆豉、黄酒、泡菜,都有一个共同点,它们都具有一种芳香浓郁的特殊风味。这种味道是人与微生物携手贡献的成果。而这种手法被称作“发酵”。中国人的老祖宗,用一些坛坛罐罐,加上敏锐的直觉,打造了一个食物的新境界。要达到让食物转化成美食的境界,这其中要逾越障碍,要营造条件,要把握机缘,要经历挫败,从而由“吃”激发出最大的智慧。
第四集:时间的味道
腌制食品,风干晾晒的干货,以及酱泡、冷冻等是中国历史最为久远的食物保存方式。时至今日,中国人依然对此类食品喜爱有加。
本集涉及的美食主要有腊肉,火腿,烧腊,咸鱼(腌鱼),腌菜,泡菜,渍菜,以及盐渍,糖渍,油浸,晾晒,风干,冷冻等不同食物保存方法,展现以此为基础和原材料的各种中国美食。
贮藏食物从早先的保存食物方便携带发展到人们对食物滋味的不断追求,保鲜的技术中蕴涵了中国人的智慧,呈现着中国人的生活,同时“腌制发酵保鲜”也蕴含有中国人的情感与文化意象,如对故乡的思念,内心长时间蕴含的某种情感等等。
第五集:厨房的秘密
与西方“菜生而鲜,食分而餐”的饮食传统文化相比,中国的菜肴更讲究色、香、味、形、器。而在这一系列意境的追逐中,中国的厨师个个都像魔术大师,都能把“水火交攻”的把戏玩到如火纯青的地步,这是8000年来的修炼。我们也在这漫长的过程中经历了煮、蒸、炒三次重要的飞跃,他们共同的本质无非是水火关系的调控,而至今世界上懂得蒸菜和炒菜的民族也仅此一家。本集将主要透过与具有精湛美食技艺的人有关的故事,一展中国人在厨房中的绝技。
第六集:五味的调和
中国饮食素有“味”是灵魂之说。不同的原材料,不同的调味品,不同的调制手法,不同的调味大师,引领食物到达更加美味的境界。咸鲜,甜咸,酸甜,酸辣,麻辣,香辣,苦香,鲜香……每一种美食,经过中国人的精心烹饪制作,呈现了不同的味型与气质。本集要探究中国人烹制各种口味所需不同调味料,展示丰富的调味料的制作工艺,解密中国人高超的调味技术。10个故事,涉及川、鲁、粤、淮扬四大基础菜系和新疆、云南等有代表性的地域美食,通过展现丰富多彩的烹饪文化,讲述当下中国人的真实生活,表达他们的真实情感。
第七集:我们的田野
作为最后一集,本集将带领观众完成一个回归——从餐桌回归大地。以餐桌上的美食为出发点,继而将视线投向生产出各种美食原材的广袤田野,探究美食的来源,它们是如何被人类以各种方式培育出来,并突出体现生态环保的农业生产方式,正是这样的方式才能为美食提供至关重要的品质保证——优良和清洁。
这一集在呈现中国美食多样性、地域差异性和农业多样性的样貌同时,讲述了中国人为了食物顺应自然、改造自然的故事。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消费两通宝推荐 关闭
作者,声望:4;铢钱:4。你,乐善:4;铢钱:-32。本帖花:4
我一个河南朋友,善厨艺,但是他做的鱼我不敢恭维,因为他在蒸鱼里放了醋。后来有次朋友们聚在一起讨论怎么做菜,我一开口他说你别扯你不会做,我当时就一句:谁听说过新鲜的鱼清蒸要放醋的。结果出了一个安徽的朋友外,上海和上海以南地区的朋友都表示和我观点接近。直到有一天,我山东朋友来上海,我们去吃炒河粉,他吧整碟子醋加在炒牛河里,我这才问明白,原来不少北方人就是这样喜欢在食材里放上醋。而这在我们广东,很少见。同样,我做的蒸鱼我一个东北朋友很不喜欢,他说我喜欢的李锦记酱油里有尿味。我一个湖南朋友,吃我做的馄饨很不习惯。后来才明白,我用来在馅料里吊鲜味的黄酒,他吃不习惯。最好玩的就是,外地人来上海,凡是大鱼大肉大味之地的,基本吃不习惯上海那种本物不放任何调料,全靠调料吊一口味道的三黄鸡。用我朋友辽宁的老婆说的话就是,搞不懂你们(说我和他老公)上海人怎么就那么喜欢这样没有任何味道的东西。(原话是淡的出X来)另外,无锡的小笼包子甜到我难以下咽,是我不多的坚决不吃的荤腥之一。
不过做砸了就是做砸了,没考虑周详,加上自己没动脑子就图个快的确要挨骂。
......今天天气不错啊
难得CCAV能做出这么精致而有内涵的片子啊
同时也是一个爱国主义,爱民族主义的记录片。这才是我们的宣传部门应该做的。
现在看看老祖宗给我们留下的坛坛罐罐里面有多少好东西啊。
不仅仅是吃的。。。。
胃口决定脑袋,我既然喜欢这个片子,就附会一下作者的隐含意义。
首先解题,舌尖上的中国,这是个偏正式的词,核心是中国,舌尖上是用来修饰中国的,所以,归根结底讲的是中国,而不是舌尖,所以这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饮食文化纪录片,而是以饮食文化为视角讲中国的纪录片,所以,没有必要挑剔讲了那种食物,没讲哪种食物,作者是以中国为中心,而不是以舌尖为中心选择素材。而中国的中心又是什么,按此片观点,就是普罗大众(好像葡萄就是这个意思)。
下面开始附会:
1.自然的馈赠:这是原材料。
2.主食的故事:这是原材料中的主角。
3.转化的灵感:这是原材料变成食品,强调转化,也就是原材料和成品的不同,或者说,始态和终态的不同。这是热力学范畴。这集开始加私货,中原的豆腐同化了部分西南饮食,蒙古人的奶制品虽然也能够传到西南,但没能改变中原人的饮食习惯。
4.时间的味道:这是动力学范畴。可惜的是没能强调那些需要快速制作的食品,只强调了那些需要耐心和时间的东西。这是中国文化的特色?
5.厨房的秘密:还没看,估计是更加具体的讲食品如何从原材料上桌,动力学和热力学恐怕都有。
6.五味的调和:还没看,估计偏重结果的评价,因为五味调和是烹饪的终极追求。
7.我们的田野:还没看,估计是总结一下,展望未来。
回到题目,如果改成,舌尖上的中国人,就会发现也许可以把片中的食物改成中国人,烹饪的方法改成中国人的处世哲学,烹饪的追求改成中国人的生活目的,这条暗线就是作者春秋笔法想表达的私活。其实也不算私货了,解说有的地方都点明了。
以前经常看国外的各种纪录片。像人类星球什么的,常常觉得,自己被生活的烦恼和疲惫所困,忘记了其他的事物,而看这些纪录片,能够时时感受到自然,历史,人情和世界的优美,深奥,辽阔,也感受到纪录片的制造作者的智慧和深情,从而走出个人的桎梏和艰困,有豁然开朗之感。
现在看看舌尖上的中国,不知不觉就被里面的醇厚和亲切所包围和融化,啊,中国原来这么美好,以前不是不好,而是我们没有注意到,这个纪录片让我们回归了中国,回归了自己所爱和依恋的一切美好事物,虽然生活中每个人都被各种各样的不美好所围困,但中国终究有无穷无尽让我们深爱的事物,值得留恋和探寻,这个纪录片可以说是打开了一扇无人注意而又前所未有的窗户,中国人通向自己祖国的心灵之窗。
爱与依恋,这是多么珍贵呀。这么多年,咱们终于到了把爱的目光投向自己祖国的时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