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印度次大陆的帝国博弈——愤怒青年王玄策的彪悍年华 -- 毘沙门

共:💬146 🌺2437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0
下页 末页
家园 献花

本想推宝,无奈不够资格献宝,只好等待了。。。

家园 关于王玄策究竟去了几次印度

主流是三次说,因为《法苑珠林》等佛教典籍中都是“三次”、“三度”、“三回”等记载,但也有人认为是四次,比如季羡林先生就持此说,依据是《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中的《玄照传》记载王玄策曾去印度向玄照法师传达唐高宗的旨意。

但不管是几次,人们都公认,攻灭阿罗那顺之战发生在王玄策第二次出使期间。

通宝推:京华烟云AMIP,
家园 回来瞧瞧

这个版块似乎不怎么火呀

家园 受益,拜谢!再问个傻问题:

您的ID,是从谦信姐姐拜的“毘沙门天”那儿来的么? 只是好奇,没有不敬之意。

家园 毘沙门天就是多闻天王

也就是印度的财神,在唐玄宗时还是唐军供奉的战神,据说曾多次保佑唐军战胜吐蕃军。

家园 得宝吱一声。

送花赞扬 关闭

送花成功。有效送花赞扬。恭喜:你意外获得 16 铢钱。1通宝=16铢

作者,声望:1;铢钱:0。你,乐善:1;铢钱:15。本帖花:1

家园 顶之,此文价值较高
家园 好像以前有个森林鹿也是写史的?
家园 非要跟政论那里似的?

很多人看了随手给个花,有很多人就是看看罢了。因为你的文章让人家了解了这段历史才是你最值得骄傲的地方。

家园 王玄策为佛教的辩护词:《议沙门不应拜俗状》

自佛教之兴,始於听琶,臣经三使,颇有见闻。臣闻输头檀王是佛之父,摩诃摩耶是佛之母,僧优波离者,本王家仆隶,王亲遍礼,敬同於佛。臣又见彼国僧尼,法不拜诸天神祠,亦不拜君王、父母;君王、父母皆礼僧尼,及诸道众。

臣经难彼僧曰:“此之仆隶,始落发披缁,殊无所失,即令君父致敬,大不近人情。”僧对曰:“虽初发,形已同佛,复能震动魔宫。虽曰无知,岂不如泥木?泥木一立为主像,纵博通贵胜,得不致敬?”僧不拜俗,亦已明矣。

一,臣又亲难彼僧曰:“《维摩经》比邱亦礼维摩诘足,《法华经》僧行普敬。此二经文,拜俗明矣,何因比邱得不拜尊者?”

僧曰:“佛制律经,是僧尼常轨。其《维摩经》比邱荷法,暂行曲礼;《法华经》大士一时别行,何得以权时别行,乱兹恒典?”臣深然之。臣闻妻死鼓盆,环尸而歌,此亦一时别行,岂得预於丧服之制?

一,臣於听琶经礼天像,彼王笑而问曰:“使等并是优婆塞,何因礼天?”

臣问所由,答曰:“此优婆塞,法不礼天。昔迦贰色迦王受佛五戒,亦礼天像,像皆倒地。後至日天祠,事天者恐王至礼天像倒,遂将佛像密置天顶。王三礼不倒,王怪令检,於天冠内得一佛像。王甚大喜,欢佛神德,嘉其智慧,大赏封邑,至今见在。”

又云:“有外道受佛五戒,但供养天祠而不顶礼。王责不礼之罪,白王曰:‘小子岂敢辞礼?礼恐损天。’王曰:‘天损不关你事。’彼即礼拜,天像遂碎。五戒优婆塞尚不得礼天,况具戒僧尼,而令拜俗?”

臣元策言:臣闻百王布轨,但礼制於寰中;大觉垂教,津梁於域外:莫不资真人以易俗,赖高僧以移风,遂得谧四海之波涛,脱三界之尘俗。故汉帝不屈於河上,轮王遍礼於沙弥:此则道俗殊途,岂得内外同贯?教许黄冠之辈,游一道於寰中;缁衣之徒,驾五乘於方外:因循既久,助化益深,草偃风行,其来尚矣。臣闻圣人无常师;以主善者为师,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兆庶曩昔,敬信归依,今议令拜君父,实乖主善、百姓之心。况袈裟异华俗之服,髡削非章甫之仪,崇之则福生,卑之则罪积。共知拜君无益於国,拜父不利於亲,臣如寝默不言,岂得为忠为孝?臣望随旧轨,请不改张,同太宗文皇帝故事,依前不拜。

谨议。

通宝推:京华烟云AMIP,
家园 附议

送花赞扬

关闭

送花成功。恭喜:你意外获得 8 铢钱。1通宝=16铢

作者,声望:1;铢钱:0。你,乐善:1;铢钱:7。本帖花:1

家园 王玄策如果能挺到武娘娘掌权

也许就升官了,而且凭他这份文采,编个武娘娘是弥勒转世的佛经什么的,也许比薛和尚强。

家园 王玄策很可能是个真愤青

从他留下的这些文字看,和主流价值观差别很大,估计是官老升不上去因而愤愤不平。

家园 鹿是俺膜拜的对象

据说她是被河里人给活活气走的?

家园 说的也对

不过俺还是想要花。。。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0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