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文明的存续(一) -- wild007

共:💬27 🌺136 🌵1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文明的存续(一)

当社会走到今天的局面,变革的气息已经不容置疑,对于那个无可捉摸的未来,每个人心中多少都有些疑问。在如今的世界里,我们能如何选择或是被选择呢?网络上尤其是西西河里,其实离现实世界多少还是有些遥远的,因为类似问题你在现实生活里几乎很难被谈论到,这里带有相当的前瞻性,但又多少有些象“疯子集中营”,当然做这样的“疯子”,至少我还是很乐意的。

如今河里弥漫着对文明和文化的思索,儒家,基督教,伊斯兰等等等等都开始粉墨登场,谁更能代表未来,谁能持工业化之牛耳,这似乎是个令人兴奋而又棘手的话题。那么作为普通人,究竟该如何看待这个似乎与自身风牛马不相及的问题呢?也许我们在抽象化的精致世界里行进得太久了,忘记了很多很基本的东西。这个世界的确很复杂,以文字这种本身就带有抽象属性的媒介,很多事几乎无法说清楚;但是这个世界其实又很简单,当我们找到那些背后的脉络,知道事物为什么复杂而又为什么简单,那么一切也就变得昭然若揭。

从文明的角度出发,中西间存在着极明显的差异,中国走了几百年的低谷,在今天恐怕连我们自己都有些糊涂,全盘西化后的我们,还能叫中国文化的一份子吗?光光蒙个中国的皮,或者在故纸堆里拼命拼凑过去世界的残垣断瓦,难道就能找回中国文化的魂吗?其实这个问题的答案很浅显,文明和文化,有着自己的意志,他们也并非一成不变的。当今天世界“中国特色”大行于世,西方人屡屡预言又屡屡破产,我们的民风就是会和西方不一样,这其实已经在提示我们,中国文化早已经“复生”了,只是我们还无法以文字或理论来很好地诠释他。或许在这个世界很多人眼里,这个新生的中国文化压根就是个怪物、四不像,分分钟就要土崩瓦解,只是下一刻一直没到来,于是一刻复一刻,“热心”的人们总在翘首期盼着那一刻的到来。

这里的问题很有趣也很玄妙,附带着中西文化间的差异,却也在暗示着另一种视角。其实老祖宗早就给过我们答案,在这个世界里除了抽象法,还有另一种看待世界的方法,所谓“只可意会不可言传”,那么我们该如何“意会”呢?还是要通过抽象的文字或数字,但是从抽象中去看“具体”,那就需要自己去“悟”了。不说玄的,光就文化本身来说,中国文化里从来就没有真正很明白地完整阐述过,从古至今,从来没人劳什子去研究中国文化究竟是什么,其理论核心是啥,或者说“内核”是啥。简单地说,如果你以一个核心或一种角度去试图顺藤摸瓜摸清中国文化的脉络,那么你会越来越绝望,比如说你如果认为儒家是中国文化的根本,那么随着你对儒家的研究的深入,你会发现有越来越多的反例,甚至在相当历史时段,儒家理念被实质架空也并非什么稀奇事。但是中国文化显然又不是松散的,即便被打散了打倒了,一段时间后总是会重新凝聚,所谓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如果作一个类比的话,中国这种文明形式,是非常象蚕茧的,在构筑蚕茧之初,或许需要几个枝丫作支点,可是一旦成型,你就看不到支点了,各种千丝万缕的联系形成一个密合的体系,油盐不进,当然要想开辟新天地,那就需要破茧了。而西方的基督教文明,则可以比做蒲公英,必须有个坚硬的核心,然后所有的文化都依附在核心上,这种文明模式很容易受摧残,故而黑暗面很重,但只要核心坚强有力,找到一片适合的土壤又可以重生。两种文明模式因其特性差异,中国更注重于防,因为茧壳防御很有力,从外部很难攻破,而基督文明则重攻,因为压根守不住,而且只要核心不被攻破,反正“春风吹又生”。

在整个人类文明史中,攻难守易是常态,一旦科技促使攻易守难的局面出现,那往往就是大事件,比如匈奴、蒙古的骑射,和工业化后的枪炮都造成了世界格局发生根本性变化。而如今的世界,由于核弹的出现,攻守的平衡又将走回基本态,这是对中国文明最有利的天时,当然如果你要以此为基本点去判断中国文明的走向,那么无疑你是会误入歧途的,因为我已经说过,中国文化向来不是一个角度或一个要素能搞定的,而且甚至也不是几个角度或几个要素的问题,这个“几”是一个变量,随时间和各种因素的引入而变动。

古代的中国有儒释道,但是其实儒释道体系和西方的一神教体系是“异构体”,只是儒释道的目的是让异见份子认同儒家的言论宗主地位后,即可把自己的理念宣讲出来,当然采用不采用,那就手底下见真章,这个真章包括你“蛊惑”君主、当权者、民心的能力,也包括其是否真的能达成需要的结果。而一神教就没这么麻烦,他是直接把理念原创者悉数人道毁灭,然后堂而皇之地将该理念“拿来用用”,这样的好处是外来理念的“毒性”降低,教宗至少不用担心自己理念过时而被淘汰,坏处是外来的理念终究还是“有毒”,吸星大法用多了,体系内异端横行。两种体系在施行过程中总是在向对面摇摆,比如儒释道到后面越来越象一神教,一神教则越来越象儒释道,新教可不就是道家的翻版嘛。只是这两兄弟最后都在工业化面前一败涂地,均被清扫出主流地位。

通宝推:diamond,比翼鸟,
家园 【原创】文明的存续(二)

真理和公理是我们耳熟能详的两个词,也是对现代社会来说至关重要的两个词,前者关系到我们的信仰和人生态度,后者则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只是这两个词所代表的涵义里都有一个特性,那就是:毋庸置疑也无须证明。这在今天的人的眼里似乎不算什么大问题,任何事物都需要有个参照物,否则这世界不是乱套了吗?

从古至今,西方世界先是神后是主义,打得头破血流。工业化的巨变使神的威慑力大幅下降,移山填海的神不见得比机器更厉害,于是“神死了”,但是工业化催生的各种主义,一样掐得死去活来。可以想见如果按现代西方模式继续走下去,各种科幻电影里那种人与机器的“终极对战”是必然到来的。这里面究竟哪里出了问题呢?

在中国古代也和西方走过类似的历程,诸子百家为了争话语权一样打得头破血流,只是最后的结果与西方有差异,中国并没有出现如西方基督教那样的一统江湖的强势话语权掌控者,而是出现了儒家这么一个和稀泥的“共主”。我们总是因为汉武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就把儒家先入为主地理解为一种强势力量,事实上从汉武帝始,真正掌握话语权主动权的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皇权。换句话说,如果儒家一开始就是一种强势学说,汉武帝及其后的统治者是打死也不会挑中他的。权力向来都是经过血与火的洗礼才会稳固,基督教的发家史一路过来是如何的血腥,而儒家的一票书生靠嘴皮子获取的话语权,成色有多少,自可判断。按今天的术语来说,西方世界在世俗权力上很分散,但在思想领域或者说意识形态领域很集权;而中国在世俗权力上很集权,但在意识形态领域却很分散。

这就造成了一个在今天看来很有趣的现象,在古代中国,真理的地位是比较低的,连带着公理也大多和“奇技淫巧”挂钩。自古中国人骨子里就不太相信什么“天经地义”和“放之四海而皆准”,秦皇书同文,车同轨没多久,秦帝国崩溃。而即便到今天,各地的方言依然犹如鸡同鸭讲,在古代那个笔墨纸张尚显昂贵的时代,你真的认为各地“中国人”可以很好沟通?中国人思想的统一方式,多数情况下是靠拳头和民心,靠哲学家或牧师们谆谆教导?看看中国人灶台上的神位就该明白统一思想的难度有多高。

随着时间推移,拳头在中国思想界的威力越来越低下,而民心的地位却越来越高。究其原因,就在于拳头的成本多数情况都远高于收揽民心。早在孙子的时代,中国人就知道“攻城为下,攻心为上”,故而要说中国相对西方最大的优势,莫过于此,我们玩攻心术至少玩了2000多年了,而西方自从思想界被基督教一统江湖后,攻心的地位就变得极其低下,一路拳头底下出真知,直到近代出了个俾斯麦,竟然就被捧作大师,而以俾斯麦的能耐,放到中国,真不见得有啥可吹捧的。

可以说,西方人玩攻心术不行,很大的原因就在于他们对真理和公理的依赖,“真理在大炮的射程之内”,这句话曾经给西方带来足够的好处,却也让西方吃到其迟来的恶果。大炮的射程失效了,真理也就完蛋了,这时游戏该如何玩下去?英国人算是西方世界里开窍最早的了,这也与其强势地位的过早丧失有关。先天不足的英伦三岛无论工业化怎么折腾都拼不过大陆,故而英国虽然最早迷恋上大炮的威力,却也最早脱离了这个陷阱,直到今天,英国也依然能享受到其当初攻心术运用的成果。

中国有句古话:欲终取之,必先予之。这句话最初的运用是在战场上抛洒财物诱使对方士兵失去队形和斗志,而后来的运用就很复杂了,甚至中国文化的同化能力也大致与此有关。你要“与之”,你也要看对方要不要啊,而你要判断对方要不要,要什么,那么就必须了解对方,亲近对方,进而了解对方的民风民俗乃至思想价值观,然后你才可以投其所好。此时又分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短期利益就是骗取对方信任后挖个坑把他埋了(西方人基本就是做到这一步),长期利益则是挖掘彼此的共同点,尽量协同,等合作多了,或迫使对方放弃那些不可调和的利益,或理性折中,这样最终取与不取效果都差不多了。

对于真理的把握度上,各时各地各人都是不同的,今天的真理不等同于古代的,你国家的真理不见得我必须接受,你个人的真理也不等同于我的,此时如果要调和,恐怕要么学刘邦“约法三章”,要么学秦始皇灭六国“书同文,车同轨”。所谓“普世真理”,你要不牵涉到利益,都好办,普就普呗;牵涉到利益,怎么普世?还不就得靠拳头,西方人的脑子始终还是没转出这个弯啊。而中国人就比较早明白了这个道理,于是把真理这个烫手山芋早早地给扔了,也因此,儒家这个和稀泥的才有了广泛的民意基础。很多人总在说今天的共产党早已不是建国初的共产党,今天的中国也已经不再是那个朝气蓬勃的中国。这句话前半句我同意,后半句则不敢苟同,从某种意义上说,毛公建立起来的新中国,更象是西国,而改开后的中国却真的有中华重生的味道,只是在今天,这个初生的中华还浑身的铜臭味,一如带着湿漉漉的血沫的婴孩,让人实在喜欢不起来。

家园 我晕了,老毛建的新中国更像西国?改开后的更像中国?

任谁都知道,老毛下的中国是新中国,一个追求人类新社会,新文明的国家。试问哪个西国的社会如新中国呢?要建西国的都被老毛打倒了。没有老毛,我们还要为寻找光明走漫长的路。

家园 稍安勿躁

谈论中西文明差异的时候,需要先尽量摒弃“好与坏”的评判标准,而可以先用“适合与不适合”来过渡。毛公的时代,处在西风的最强音,西国的成分高一点并不算什么,也千万别以为毛公处处与西方作对就是“中国”了,恰恰相反,中国之所以为“中”国,与他取“中”的形态最久不无关系。而西方却向来是动辄搞成生死对决的。

西国比较擅长的就是意识形态强势,然后以己方“真理”打垮对方的“歪理”。故而从文明的角度分析,新中国建国初的行事方式,西化的特征无疑要强一些。事实上美国在当初比中国都更象“中国”一些,这个后面还会说到的,呵呵,文明的互动还是很好玩的。

家园 【原创】文明的存续(三)

昨天回复了几段,若有所得,也就继续说一说。

文明本身并无优劣,能活下来的,自然都有自己的内在活性。把中西文明分开来进行差异性比较,比较直观,但不一定反映现实。文明向来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真要抽象出来说差异,其实是要放在相当长的一个时间段内来考量,也就是说同样的事,谁更倾向于选哪种途径。

中西文明在路径选择上的确有比较明显的倾向性。就科技来说,被动的科技发现总是缓慢,而主动的科技发展,则需要大量的投入,由于投入产出往往不成比例,故而比较象赌博。在这方面,中国文明比较没有“赌”性,讲究少赌,极致情况下是不赌,清朝就可以作为不赌的典型。中国到宋以后,科技发展就越来越慢,其实也就反映着科技的地位越来越低下,“奇技淫巧”比较容易获得投资的是炼丹,其他一概被社会歧视,只能指望撞大运。而西方在古代一直比较穷,赌心也就重一些,只是赌本实在太少,要不是基督教拼命压制,西方社会可能早就赌破产了(达芬奇这类,实际上是很败家的)。

在我们今天看来,不发展科技的民族地域都是傻子,可这要放在古代,本来生产力就低下,物资都不够分的,还要被一群屁事不干的科学家拿走资源的大头去搞一辈子都可能没有实际产出的东东,你认为这会成为常态吗?机会向来是留给有心人的,可是如果赌得倾家荡产被赶出赌桌了,那就只能接受灭亡的命运了。基督文明一直被伊斯兰压制,日子过得很拮据,等到丝绸之路被抽重税而几乎瘫痪,终于穷途末路,于是孤注一掷赌地球是圆的,结果意外发了新大陆的横财。于是如爆发户一般全面撒网,就如赌桌上大小点数全部下注,科技因此分到一杯羹完成了涅槃。

社会发展总是有风险,想要完全规避风险的偌大的清王朝结果被一个小赌徒踩在了脚底。可是社会终究不能完全靠赌,当今天越来越多的资源被扔进了科技黑洞,新科技已经不能弥补环境和不可再生资源的漏洞。此时就该考虑,人类社会难道还要一路科技为纲下去吗?文明不能始终一条腿走路,我们是人类社会,不是机器社会,如果还要耗费元气去追求那个所谓的“唯快不破”,等到地球资源告空,可控核聚变之类新的能源金矿还没有发掘出来,难道大家一起回石器时代?

当核弹抵消了霸权,这个世界拳头的话语权远没有上世纪中叶前那么奏效了。此时人心的权重就会持续放大,新生的中国文化不仅仅要收揽华人的心,还要能收揽这世界所有主要民族的心。这就需要我们准备一条可见的,令人向往的未来之路和蓝图。

通宝推:比翼鸟,昭阳,
家园 不错,先mark一下。
家园 我有个帖子跟您讨论的问题有相关性,希望跟您多交流。

http://www.here4news.com/article/3645346

家园 老毛是最西化的,这一点我非常赞成。

被“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马克思主义带到沟里去了。

不过对他老人家还是越来越敬重。

家园 实际上正好相反,毛是纯粹中国化的

毛建立的新中国是也是最纯粹的中国,毛主席一生并不是在寻找放之四海皆准的绝对真理,毛主席一生都是在寻找出路。毛主席建立的新中国是为了中华民族寻找出路而建立的,并不是为了某种主义而建立的。新中国为什么是新的,那是因为新中国代表着人类新的发展方向,是顺乎于天道的。所以才是新的、是正义的,而不是因为新中国信仰某种主义才是新的、正义的。

如果非要找一个中华文明的本源或者内核,那就是求生存,找出路,换句话说就是“生生不息”!儒释道都是表,生命或者人本身才是本。一神教相信有一个高于人类,独立于宇宙的绝对真理或者绝对正义,中国人则相信人活着才有真理。这才是东西方文明分歧的根本。如果非要找一个全人类共通的普世价值,那人类或者文明本身的生存就是普世价值。其他的都是表,只有生命本身才是里。

通宝推:icedshining,
家园 资源本身不会被消耗,人类不能产生资源也不能消灭资源

从人类诞生开始,人类一直是在控制资源转化资源。所谓的生产力,是人类对地球资源的控制转化分配的能力。相信资源要被消耗掉,这本身就落入西方一神教的思维当中了。世界上不存在什么不可再生资源,地球上所有的资源都是太阳的产物,只要太阳还在,资源就还在。就算太阳熄灭了,宇宙中恒星比沙子还多。唯有不断地发展生产力,也就是不断地发展人类控制转化资源的能力,文明才能持续下去。人类文明走到现在这个地步,只能在科技这条路上走到底,倒退不得。

西方文明走入死胡同不是因为西方文明过于追求科技,而是西方文明利用科技为少数人服务,占全世界少数人口的白人消耗掉全世界大部分的资源。科技本身是中性的,只有让科技为绝大多数人服务,让科技的成果被全人类共享,也只有这样,才能让大多数人为科技服务,而新的科学思想的火花才能在大多数人的交流中产生,这才是人类文明的出路。

如果拿阿西莫夫的基地系列的小说做例子,盖亚星球才是人类文明的未来,银河帝国不是未来,索拉利星更不是未来。

通宝推:猪啊猪,
家园 我看不如这么说

美国跟中国的相似程度远远大于他们的不同程度。

这也能解释为什么中国一按美国的路子行事,立马变得比美国还像美国,比美国跑的还快。

从气质上,美国跟传统的欧洲诸国都有差距。美国诞生数百年来几乎从未出过跟欧洲比肩的大思想家,恐怕正是因为这另一种程度上的“不争论”才使得美国飞速发展而一跃超越欧洲诸国。当然后遗症也不小。这个问题比较复杂,可以留着慢慢说。

家园 俺觉得资源就是低熵的东西

就好比铁,地球上有的是,小时候都玩过吧,用吸铁石就能从土里吸出不少铁末来,不过呢,普通土里的铁丰度太低,热力学上讲就是熵比较高,所以利用起来成本比较高。铁矿含铁量百分之几十,炼铁就容易了,因此铁矿就成了资源,从这点来看,资源是有限的。

不过呢,热力学还说了,通过加大能源的输入,就可以利用高熵的东西,从这点看,资源又是无限的。但前提是人类对能源利用的水平必须也能水涨船高,所以我也非常同意你说的:

只能在科技这条路上走到底,倒退不得。

家园 从楼主文章理解来看这句话成立

毛看起来是同一了那个年代的人心思想,好似基督教一样的大一统。剩下的必然就是用拳头说话。而改开之后,思想上放开了,拳头也松了,大家欢欢喜喜去搞发展。思想放开了,生产力反而真切的上来了。

楼主你所讲的着实精彩。

家园 从熵值考虑着眼点还是太“小”了点

其实工业化后,人类利用能源的水平就是一种很简单的方法,即时间换空间,或者也可以说是空间换时间。

以石油为例,我们都知道石油的形成过程是非常漫长的,动辄几千万年计,而现代社会又处处离不开石油,因而从石油能源的利用角度出发,无疑是以地球地质时间换取工业社会的爆发,即时间换空间。

而从另一角度出发,人类社会发展了几千乃至上万年,科技与人文方方面面都积累到位了,终于催生出工业社会,并越来越以更快的科技开发为目的。故而整个人类社会相关人际,资源调配等全部围绕更快更新的科技,即空间换时间。

从能源来源来说,石油的形成过程很漫长,铀矿的形成过程更苛刻。至少在可见的未来,现代工业社会依然只能指望这种从时间角度近乎不可再生的“高能物质”。其实我们遍观我们周边的能量来源。水和风:来源于势能,根源于太阳能,而太阳能单位面积是有限的,故而积累起来很缓慢,因此想要水风替代石油和铀基本不可能。氦3可能是下一个“高能物质”,但是想想太阳的起源,所需的启动能量如果不是天文数字,恐怕也很难在地球上完成,或许最终我们只能制造另一个太阳来加强太阳能吧。

从宏观角度出发,整个能量流转在时间和空间跨度上,很难与未来那个机器社会挂钩,故而美国人给变形金刚们都加了“能量块”,可是这个能量块很可能就是个“太阳”,那么或许我们本身就是“原子”,有大到我们无法想象的“生物”在拿巨型显微镜在看我们,正如我们拼命拿显微镜去照原子一样?

机器文明是一种成本非常高的文明,如果机器文明是未来,那么他也必然死于不停追寻“高能物质”的疲于奔命中,就和“天顶星人”一样。其实天顶星人基本不用等到碰钢板而灭亡,苏联人已经给了我们足够的启示,过度地追寻科技和“解放全人类”,压根熬不过自己内部瓦解。当科技的成本高到一个临界值,几乎必然会引来一场崩溃,所谓“欲速则不达”。

家园 最近有点忙

和老兄的想法的确很相合,不过人类社会真是很复杂,尤其是把抽象重新还原为具体之后。事物背后的脉络总是要换很多角度才会有点头绪,而要想用文字把这些说清楚,偏偏又要重新组织抽象化,否则必然就是“玄而又玄”,真是一个矛盾的过程,呵呵。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