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问一下河内大牛,小额贷款这东西到底有什么积极意义? -- vessel
到期一次还本付息,月息1.75%,不知道是不是按月复利,如果是的话,年利率=(1+0.0175)^12-1=0.2314=23.14%,如果借1万的话,年底还清,要还12314元,你觉得投入1万能在这些领域利润率达到23.14%吗?
你说了这么多,归结起来都是推测。举个不太恰当的例子,就好像本来我对某个女孩有好感,你就说我强奸犯一样。
在网络和文献库中搜寻一下现成的研究结论, 感觉这个利息的问题可能不像表面看的那样, 直接等同于作为剥削手段的所谓高利贷. 河里对小额贷款的批评也看到过很多次, 这个简单化的看法也反复被提起. 只是, 有意义的批评, 我觉得应该建立在对农民无法被正常渠道所满足的融资需求的建设性意见之上呢?
这是我随手搜到的一个沈阳农村民间借贷研究.
再看看下面常识主义者的帖子中提到的:
贷款产品:无抵押无担保信用贷款
贷款对象:针对永济市农户家庭
贷款额度:1000~20000元
贷款期限:半年以上至一年
贷款利息:月息为1.75%
贷款用途:包括种养殖业、商品流通业、物流运输业、子女教育、家庭消费、医疗支出等
还款方式:到期一次还本付息
个人对农业养殖或种植项目的回报没有多少了解, 以常理来推测, 农业在整体上的回报应该不高, 无论如何也到不了20%的水准. 但是, 小额贷款对农民来说是逼不得已的选择, 这从一些调查可以看出来, 从小额贷款的营业额也能看出来. 既然如此, 要衡量农民在其中的得失, 也不能仅仅从常态出发. 中国人有所谓救急不救穷, 还有一句话叫一文钱难倒英雄汉. 不管农民的用途是生产还是生活, 真是遇到急事, 这个21%的年化利率未必显得很高. 两个原因, 首先, 如果不去找小额贷款, 他们可能就付诸于更极端的融资手段, 如变卖生产资料, 这样吃亏更甚. 其次, 不排除有些非经常性的投资支出, 就单笔支出而言, 确实具有极高的回报率, 比如交子女的大学学费, 比如完成一个养殖或种植项目的最后一笔投入.
直观想象一下, 信用卡的逾期利率和小额贷款利率, 二者在制定上倒确实有一些相似的考虑.
因为以前曾经帮农村亲戚算过从农村信用社贷款的本息,所以多少知道一点儿。
算年息直接把月息1.75%乘以12就行了,结果就是21%。也就是借10000元一年后需要还12100元。这个数据肯定是准的,因为关于这件事的媒体报道里很多都提到富平公司的年利率是21%。另外要说一句,这个利率是在国家规定范围之内的,但基本是上限了。
这个数据你可能觉得比较吓人,但是实际上农村信用社的贷款利率也并不比这个低多少。现在一般农村信用社一般是月息1.3%左右,年息就是15.6%。最高的好像达到月息1.39%,年息就是16.7%。
茅于轼对于富平公司利率为什么高于农村信用社等传统金融机构是这样解释的,据他说信用社等机构发放支农贷款是享受国家优惠政策的,不用缴纳营业税,所得税有减免,富平公司享受不到这些政策。这个应该是实情。
对于农民到期还不上贷款问题,据我所知,信用社一般这样处理。要求农民只归还当年的利息,这个农民只要不是恶意拖欠一般都能做到,本金在账面上过一下,变成下一年度给该农民的新放贷款,不是连续计息的。实际上就是降低坏账率,应付上级考核。要是到了下一年农民还还不上,那么就要从给该农户放贷的信贷员工资里逐月扣除。
从网上查到的资料看,富平公司基本上也是这个办法,放款的信贷员负责农户的信用审核,农户还不上就向信贷员追缴。
对于农业利润率问题很多人都有一个错误的印象,就是觉得利润率应该很低,实际不是这样的,农业利润率比绝大多数工业利润率高很多。
以我这个地方为例,种植玉米每公顷成本5000元大概就够了,包括种子、化肥、除草剂、柴油等,农民习惯上不把人工算成本,也不提取农机具的折旧。正常年景下,每公顷的玉米产量大概是12500-20000斤,按照现在市场价格毛利就是12500-20000元。这样一算,利润率就是250%-400%。
所以,20%左右的贷款利息农民还是能够承担,当然应不应承受是另一回事。但有一件事我觉得茅于轼说的是对的,农民的确需要小额贷款。
我后面帖子里谈到了这个问题。
呵呵,青苗法兔朝版,理论上很好,实际上嘛,呵呵
公开说,或在公开书报和网站上登的.
他们的政治影响能力,如公开拿违了法,部级官去了都不敢管,还拿钱支持之类,也是他们在公开媒体上说的.
二线官方媒体,专门以搞小额贷为由,推茅于轼是道德完人,也是公开的.
没一个是我编的,也没一个是我从什么非公开来源找来的.
许小年在公开媒体节目里鼓吹无限利息,我说这叫高利贷,仅仅是推测么?
茅于轼他们拿百分之百的利息在那里比着,叫提利息,我说这个幅度是高利贷,是推测么?
如果这个利息的贷合法化了,那么放贷人有权要求司法机关,对债务进行追讨,这是推测么?
如果司法机关对合法债务进行追讨,被追讨人反抗,司法机关可以强制执行,这是推测么?
你说我推测,那我问你,那个仅仅是推测?
以我这个地方为例,种植玉米每公顷成本5000元大概就够了,包括种子、化肥、除草剂、柴油等,农民习惯上不把人工算成本,也不提取农机具的折旧。正常年景下,每公顷的玉米产量大概是12500-20000斤,按照现在市场价格毛利就是12500-20000元。这样一算,利润率就是250%-400%。
我的主要意思是农业利润率不像大家直观感觉得那样低,但是因为中国农民人均耕地太少了,除了少部分地区,靠种地农民肯定没法致富。在这一点上,我们意见没什么差别。
我们家乡也在推广小额贷款,好像是邮政储蓄,具体情况没办过不大了解。
我觉得吧,农村对小额贷款这个融资工具需求还是挺广泛的,我们家乡没有浙江那边的地下金融体系,农民想创业(做小生意、转包大量土地搞蔬菜种植、大量养猪)的话,筹集资金相当困难,风险也不小,当然搞成了利润也还可以。
所以如果能把农村金融服务这一块真正做好,理顺风险和利润的关系,在赚取合理利润的同时能够扶助农民,还是很有意义的。
不过利率21%肯定是不可接受的,完全是在坑人。虽然小额贷款成本高一些、风险大一些,那么利率高一点表面上是合理的,但是实际上21%显然是打定主意让相当大一部分人破产了,其本质是非常荒谬的,也是不可持续的。
我认为真正要做事情还是要创新贷款模式,真正搞出一整套扶助农民,提高农民创业成功率的体系。让申请贷款的农民大部分都能创业赚钱,才好。
比如我觉得要贷款支持一批农民搞蔬菜大棚,那么如果能够让政府牵头,和当地的冷库,运输,蔬菜批发、零售市场合作,那么农民身上的风险就会小很多,赚钱的机会就会大很多。
我是按照资本回报率来理解, 而把劳动报酬计入的话回报率就低多了. 确实, 对于农民而言, 他们考虑的方法应该和你说的差不多.
是的,农村金融是需要的。 寿光就是类似于你讲的模式, 一般农户上限十万,有大棚做抵押的可贷20十万,都需五户联保。 一个1.5亩的大棚投资十万左右, 经营得好一两年内收回成本。
但茅于轼这种高利贷是混蛋。
从本人的实际工作中来看,这个东西的可操作性很差,看起来很好,吹起来很棒,个别的水土可能也能有用,但绝对不具备推广价值,绝无大概率复制成功的可能。请注意,我说的是绝对!有句话是怎么说的来着?理论上是错误的,实践上是反动的!
对于茅老,我觉得客观(不一定公正)客气(不是感情用事)点的评价是,可能是好心办坏事的时候多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