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姓与氏,并附秦之赢姓起源 -- 横槊赋诗

共:💬26 🌺75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姓与氏,并附秦之赢姓起源

姓与氏

---附秦之赢姓起源

在现代汉语中,姓与氏是一个概念,然而在战国以前,却是两个不完全相同的概念。这一点在阅读古文献时很容易因为与今天姓氏的概念混淆而引起误解。姓,应是起源于母系氏族制,是出自同一远祖的血缘集团的名称;而氏是在父系家长制确立完善以后兴起的血缘关系的标志。《说文》有:“姓,人之所生也,因生以为姓”(这已经为考古所证明,西周金文“姓”与“生”为同一字,金文中“百姓”作“百生”)。氏是姓的分支。同一姓可以分化为不同的氏。中国古代氏的起源往往是由祖先的地位高贵而起。

姓与氏关系最确切的记载见《左传?隐公八年》:“无骇卒,羽父请谥与族。公问族于众仲,众仲对曰:‘天子建德,因生以赐姓,胙之土而命之氏。诸侯以字为谥,因以为族。官有世功,则有官族,邑亦如之。’公命以字为展氏。”这里众仲的回答很明确,天子分封土地给臣下后就要“命之氏”并给出了“氏”的三种起源:一,“以字为氏”,即以祖父的名字作为后代的“氏”;二,“以官为氏”;三,“以邑为氏”,即以祖父的封邑为“氏”。此处,无骇曾为鲁国卿大夫,官职位司空,曾统鲁军灭亡极国(见隐公二年),立有大功。因此死后鲁隐公赐其后人以无骇的字“展”为氏。而无骇本人显然不会姓“展”。

此外同一姓可以因为其他因素而不断改变“氏”。见于《左传?襄公二十四年》,鲁卿叔孙豹出使晋国,会见晋的执政卿大夫范宣子。范宣子问“死而不朽”是什么意思,并说:“昔丐(范宣子之名,原文外句内亡,为古之丐字,今字库无此字)之祖,自虞以上为陶唐氏,在夏为御龙氏,在商为豕韦氏,在周为唐杜氏,晋主夏盟为范氏,其是之谓乎?”这里范宣子(其姓为“士”姓)自叙的族史其“氏”随朝代更替而有所变化。

姓与氏有区别的另外一例是战国田齐(见《史记?田敬仲完世家》),其祖先本是陈厉公之后,按春秋时陈国为妫(音归,一声)姓,但是田氏为齐卿大夫时以“田”为氏。一般认为古音“田”“陈”音同通用。以“田”为氏即以祖先封邑为氏,属上述第三种情况。

我国古代的姓大多从“女”,如“姬”,“姜”,“妫”,“嬴” 等,这也是母系氏族的残留,同姓之族大多分布于较近的地域。以秦之“嬴”姓为例,春秋时嬴姓的诸侯国除秦外还有:黄(今河南潢川),江(今河南息县),徐(今安徽泗县),钟离(今安徽凤阳)等,这些诸侯国大多分布于淮河流域(除秦,梁两国例外)。《左传?昭公元年》“周有徐,奄”,杜预注“二国皆嬴姓”。按徐,奄二国极为古老,不但远在秦立国以前,甚至早于周之立国。商周之际,二者皆东夷大国。东夷族分布主要在今江苏,山东,河北以至辽宁的沿海地区,以鸟为图腾,有时又被称为鸟夷。春秋时的郯国(今山东郯城),也是嬴姓(有称为己姓者,按莒国亦为赢姓国,有时也作己姓,可见己与嬴或为一姓),《左传?昭公十七年》郯子访问鲁国,自云是“少(白皋,音浩,四声)之后”“我高祖少挚之立也,凤鸟适至,故纪于鸟,为鸟师而鸟名”。这是嬴姓属于以鸟为图腾的东夷部族的确切记载。

商族祖先亦属于东夷鸟图腾部族(参见本人另一文《殷商史话-王亥的故事》),商之甲骨文中称东夷为“人方”,相当尊重。商末,东夷族强大内侵,如上文中的奄国(今山东曲阜)所处为商早期的都城。周武王克商后,东夷一度臣服。然而武王死后,周公摄政,管叔鲜,蔡叔度,纣子武庚与东夷诸国不服,发动叛乱。周公东征,“遂诛管叔,杀武庚,放蔡叔……宁淮夷东土”(《史记?鲁世家》)。此后周又多次对东夷用兵,西周后期的青铜礼器师(上宝盖下袁,字库无此字)簋所刻铭文载:“正(通“征”)淮尸(通“夷”),欧孚(通“俘”,下同)士女牛羊,孚吉金”。这里注意两点,一是周对东夷用兵,俘虏了大量的人口,二是俘虏了大量牛羊。第二点说明东夷是以放牧牛羊为主要生产方式,亦即畜牧业。而《史记?秦本纪》载秦之祖先非子也因善养马畜牧而为周孝王“邑之秦”。则秦很有可能是周在对东夷战争中俘虏的东夷部族迁于西北,为周畜牧。同样,与秦共祖的赵国祖先造父也是以善御著称。秦,赵的共同祖先蜚廉及其子恶来“俱以才力事纣王”。所谓“蜚廉善走”(以上见于《史记?秦本纪》)决不是蜚廉是长跑好手(河南殷墟出土有大量殉葬马车,可见当时马车已很流行),而是蜚廉也是因驾驭马车的“善御者”而为纣重用。蜚廉也因与商同出于血缘关系较近的东夷部族才能被重用。(这一点与后来注重异姓通婚并且重用异姓的周有很大不同。)

综上所述,从古文献与考古两方面看,秦国嬴姓很有可能是出自以鸟为图腾的东夷部族(我国古代西方各族没有以鸟为图腾的,主要的畜牧部族羌族以羊为图腾。)

元宝推荐:沉睡的天空,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姓起源于母系氏族制大致不错

但“氏是在父系家长制确立完善以后兴起的血缘关系的标志”么?氏应该是阶级社会出现之后的产物吧,那时父系氏族社会已经走完了。

家园 父系氏族社会已经走完了?

我怎么觉得还没有呢?要不现在怎么还有妇女解放运动,还有中东的广大妇女在水深火热之中呢

家园 一事不明,请教先生,关于鸟图腾的含义?

商,秦的鸟图腾,有无图例?

看上去像什么东西?是不是一只鸟,指的是现代意义的飞鸟。

中文文字中,鸟的含义是什么?

我好像在什么地方看到过,汉字中,鸟字可作男性生殖器,或者说是男性力量的象征,可否有意义?

家园 请教不敢当,互相学习讨论

没有时间写长文,简单说说。

商之甲骨文中“鸟”字皆象鸟形(所见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写法,一般都释为“鸟”)。王亥所加“鸟”字头,象鸟形,早期有冠;后期简化为“隹”,无冠。

此外,还有武丁时卜辞祭祀凤鸟,称为“帝史凤”,“凤”字象一种有高冠大羽的鸟。胡厚宣认为商人“视凤为天帝之使”故祭祀之。同一“凤”字又假借为“风”,推测或者商人所祭之凤鸟很大,飞翔时引起的空气流动让商人以为风由之而起,(卜词有“宁凤”之祭)。出土的商代文物里,有大理石刻的枭鸟,勾喙双冠;玉雕凤鸟,有冠,长尾。

尚未见任何文物证明秦有鸟图腾崇拜。盖秦立国时,早已不搞这类迷信活动了。

至于你说的鸟字另一种涵义,应该是出自明清小说中的用法,是由于音近而假借的字,原字应为(上尸下吊)。就目前所见出土文物,尚无任何确凿证据证明鸟字与生殖崇拜有关。

家园 应该是出自明清小说中的用法,是这样的。

我闲时看几位大侠论水浒时,提到这个鸟人的说法。照现在说,那是骂人话。

家园 唐代就有了 用 众鸟欣有托 开玩笑
家园 玄鸟信仰,是东夷的习俗.

汉代因为民族大融合,所以在神话世系,和祖宗世系上,为了应映国家大统一的政治形势也进行了融合,把很多姓氏都拉到黄帝名下.

家园 这种鸟类崇拜是东夷文化的特点。中日朝越诸国都有痕迹。

所有跟上古时期东夷有关的民族,都有鸟类崇拜的特点。流传到后世,从中国、日本、朝鲜、越南都可以看到这种痕迹。常见的鸟类形象:朱雀、凤凰、乌鸦(太阳里的那只)、燕子(玄鸟)、喜鹊。

中国:

商朝的商族:殷契,母曰简狄,有娀氏之女,为帝喾次妃。三人行浴,见玄鸟堕其卵,简狄取吞之,因孕生契。

另:看您的ID,可能是满族。满族里祖先布库里雍顺降生的故事跟商族起源特别相似:相传有天女三,...,浴于池。浴毕,有神鹊衔朱果,置季女衣。季女含口中,忽已入腹,遂有身。...产一男,...以爱新觉罗为姓,名布库里雍顺。

另外满族有用索伦杆祭乌鸦的传统。

朝鲜:朱蒙的意思是善射者。他的母亲从左腋下生

下一个肉蛋,有五升左右大。国王认为人生鸟蛋,不吉祥,命人扔进马群,马不践踏肉蛋;又扔进深山,鸟兽也保护它。

越南:百越后代。百越铜鼓文化里有大量的鸟类的绘画。

家园 氏是进入宗法社会后区别母系

当转入宗法社会后,一个家长有很多老婆,下面又有很多儿子。儿子们的地位高低和其母亲的地位是息息相关的。所以,必须从儿子们名字上就一眼分出其出自哪个母亲。以免混乱。这在宗法家庭内,是一件极其重要的事情。氏就是起这个作用的。其实这个习惯一直保留了下来,后代的大房,二房,或者同一家族内某某堂,就是这种习惯的延续。

家园 借贵宝地问一下,ccthere是不是被墙了?
家园 驳文中关于带偏旁女字首的为母系氏族残留说法

我国古代的姓大多从“女”,如“姬”,“姜”,“妫”,“嬴” 等,这也是母系氏族的残留。

言;姓字偏旁的“女”字源自母系社会,那是无稽之谈。母系社会第一没有文字,第二没有血统。大家参照今天的摩梭族生活关系就能明白。

不知先生从何得出这样的结论。请教了?

家园 要是ccthere上不了,就上talkcc试试

这两个是镜像,内容一样。

talkcc:[url=/]西西河[/url]

家园 当生小朋友,你又调皮了~~~~~~

-------------不知道是什么的分割线-------------

这几天似乎ccthere偶尔也能上,有一阵子我似乎还能看到ccthere的pic......

家园 楼主的说法大概起自康熙字典和段玉裁

《康熙字典》解释“姓”的时候说“《郑晓曰》姓,字从女生。上古八大姓,姜姬妫姒嬴姞姚妘,皆从女从人”

段玉裁注解《说文解字》的时候则说“神农母居 姜水, 黄帝母居 姬水, 舜母居 姚虚,因以为姓。故从女生會意。其子孫復析爲衆姓。如黃帝子二十五宗十二姓、則皆因生以爲姓也。”

也就是说他认为“姓”是个会意字,因古代圣人都是单性繁殖“感天而生子”所以从女从生。

所以女生会意是相当晚近的说法。而现代人再加以引申,当然就得出母系社会来了。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