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不沾锅烹调技术理论指南 -- 唵啊吽
理工科炒菜,非得炒出一些物理化学原理来。
不粘锅,就是锅壁不沾,无论是水还是油,放进去都和水珠在荷叶上,滴溜溜的一个小圆珠。就化学性质来说,就是不粘锅即疏水又疏脂肪。所以,使用不粘锅烹调,一定要了解这个疏水疏油的特点。
容器壁对化学反应有催化作用,不粘锅疏水疏油,使得不粘锅锅壁丧失了催化作用。例如,炒青菜放了油在锅里,用生铁锅炒出来就香,因为脂溶性维生素溶解到油里,吃起来易吸收也特别香。但是,用不粘锅这个溶解的化学反应速度就太慢了,以至放了很多油,都留在锅里,没有上到菜上。所以,用不粘锅炒青菜不如用生铁锅炒菜好。万一用顺手了,拿了不粘锅炒菜,那么就炒菜前不放油,菜起锅上碟了以后再浇油,这样一来没有油烟(不粘锅本来油烟就少,锅壁疏油吗),洗锅省得搞得油兮兮的一塌糊涂,二来西洋超市卖的烹调油都是沙拉油,本来就是用来生拌的。但不粘锅炒胡萝卜还行,胡萝卜素都溶解到油里,绝对防治脚气病。
不粘锅用来烧鱼和肉特别好,烧肉油流出来就流走了,不会流出来又浸回肉里,有烧烤的味道。我用的不粘锅看似平底,实际上是中间高四周地,油出来就流到一边去。由于没有器壁催化作用,所以也不必倒酱油或油,而应该撒胡椒粉和辣椒粉那样的干味料,让香料直接沾在肉上。要用酱油就打芡。
总之,因为不粘锅比生铁锅器壁催化作用迟钝,所以烹调出来的菜式风味就不同,不能套用老式的生铁锅的烹调方法,要作出相应的技术调整,不粘锅有其失去了器壁催化作用的妙用。
炒菜都炒出科学来了!
听信广告,以前买个一个 X师傅 不粘锅,开始的时候确实不粘,用不几天涂层掉了,粘得一塌糊涂!也不知什么涂层,现在想起来怕怕!
VA /= VB
特氟龙本身是惰性的高分子材料,极其稳定,几乎不和任何物质起反应,所以没有毒性。只是劣质产品中残留的全氟辛酸盐可能有致癌性(仅仅在动物实验中显示了相关性,并非因果关系)。
不过,如果温度超过250度,特氟龙就可能分解产生有毒物质。从这一点来看,使用特氟龙还是小心为上。
在火上烧的,万一先上锅,忘放油,或者烧东西走开了,很有可能温度就上去了,特别是一些涂料不牢,掉下来就等于菜里头加作料了。
其实现在有些好的不锈钢锅子挺好的,通过加热达到部分不沾的目的,将钢锅子加热到放水进去水成小球滚动,煎鸡蛋就一点不沾了
凑合,炒菜最好还是用生铁锅好,或者用双立人、WMF之类的不锈钢锅。
另外,胡萝卜素不是防治脚气的,防治脚气的是维生素B1.
再说我们喜欢吃的菜的味道跟脂溶维生素关系不很大,不信您弄几个维生素ADE胶丸,嚼碎了尝尝看?很多维生素是有味道的,但是并不一定是好吃的味道。
我觉得铁锅炒菜香,主要有三个原因:1,用铁锅的时候我们都敢于把锅烧得更热;2,铁锅容易吸附油脂,既利于给食物均匀挂油,又利于食物均匀加热;3,铁锅表面比不沾锅粗糙,而且吸附油,在加热条件下油的蒸发表面积比在不沾锅里的油珠要大好几倍,所以闻起来香。
顺便提一下,您家这个锅不行啊,炒菜锅中间高四周低,倒不是完全不能用,但是不好用是肯定的:炒菜费油,出来的菜油大,技术不好还容易生熟不匀,说实在的:烙饼都不合适。还是买个圆底的吧。
什么锅配什么铲,什么马配什么鞍。
我有个不粘锅,平时用竹铲子,铲子边缘非常光滑,每次用都比较轻,也就扒拉扒拉而已。现在锅子外面都洗掉漆了,里面的涂层还好好的,一点儿都不坏,愁得我找借口淘汰掉。这个锅子不是什么大名牌,法国超市里随便买的一个便宜货。
现在手边还有个炒锅是不粘的,倒是名牌,不过用过两次塑料铲子,那铲子比较硬,手摸起来也光光的,但用起来明显没有竹铲子温柔。现在涂层上已能看到划痕,但还没有到剥落的程度。所以我的经验是,还是要小心点儿用。另外,确实不粘锅不适合爆炒什么的,咕嘟肉什么没什么问题。觉得200摄氏度以下不粘锅还是安全的。一旦涂层有一丝丝剥落,整个锅子都要赶紧放弃。
液体分子是运动的,分子相碰撞发生化学反应几率低,但把分子都吸附在器壁上,化学反应速度就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