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影评系列(序) -- 上古神兵
刘震云的原话是
"河南人没有全部被饿死,很多人还流传下来,繁衍生息...
一九四三年,日本人开进了河南灾区,这救了我的乡亲们的命。"
腾讯的的说法是
"但事实是,刘的家乡延津早在1938年就沦陷了,他的“乡亲们”恰恰饿死在日军统治下"
姑且不论刘日本人拯救灾民论断的对错,这里有一个问题,刘震云说的“乡亲们”代指的是谁?我认为刘震云说的是整个河南的人。而腾讯拿刘的家乡被占的时间去说事,显然不能构成逻辑上的反驳,只是一种偷换概念的诡辩而已。
至于我提到的那篇文章,我不知道你“捏造的可能性更大”的证据是什么。但这种说法出处不止一处,而且当时的日军头目冈村也是个会使用怀柔政策的阴险家伙。如果心中没有成见的话,应该考虑这种可能。
朱温的宣武镇,秦宗权的蔡州兵,皆以酷烈自矜,这样的感觉。
"河南人没有全部被饿死,很多人还流传下来,繁衍生息...
一九四三年,日本人开进了河南灾区,这救了我的乡亲们的命。"
日寇占领河南灾区是1944年4月至6月的豫中会战之后。
被元朝,清朝异族统治的几百年间,全民都是汉奸?
人民朴素的想法就是好好过日子。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抗击侵略者的中坚力量就是来自这些朴素的人民,反而整天满口“大义”者多早早做侵略者的走狗。
无论什么....,都是.... 句式 说说多简单,扣帽子而已。
我说过刘震云是用一连串的谎言鼓吹当汉奸有理,也就是一气下了好几种毒药。你不仅中了毒,而且上了瘾。
刘震云下的毒至少有以下几种:
日军在1943年占领河南灾区(刘震云用的是“开进”);
日军用军粮救济河南灾民;
河南人因此都成了汉奸;
大约有五万名中国士兵被河南人缴了械;
日军用六万军队,一举歼灭三十万中国军队;
日军能获胜是因为“发放军粮,依靠了民众”;
河南人没死绝,今天河南成了人口第二大省,是因为吃了日本人发的军粮;
冯小刚的问题一是重复和作实刘震云日军以军粮赈济中国灾民的谎言,二是制造新的谎言:冈村宁次坐飞机上巡视河南灾情,以及“别忘了,他们首先是人!”。你相信的是冈村宁次“讨蒋爱民”的回忆录,俺看到的是冈村宁次在华北烧光,杀光,抢光(冈村宁次回忆录对此是否认的)。俺看到是当时东北同胞吃大米就会被当作经济犯。
至于腾迅的立场,俺一向主张不因人废言,不以言举人。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俺的回应是:
这里的“无论什么....,都是.... ”句式是有当时的语境的。
1942年大灾荒是国民党把粮食都征走造成的。1938年5月兰封战役国军溃败,日军进占,我的家乡沦陷。
蒋介石炸开花园口,河南有40%的县受灾,我们附近也发了大水,但水不久就退了。后来也遭受了蝗灾。但因为是受日军统治不是国统区,饿死人情况不多,逃荒现象也不严重。
这不是说日军不残暴。日军残暴得很,动不动就抢劫杀人强奸放火。但日军毕竟数量比较少,消耗粮食少,且日军军纪严格,不能乱跑,加上人生地不熟,能抢的东西有限。
而国军人数超日军好几倍,纪律极坏,不管是散兵游勇乱跑,还是集体出动,抢劫杀人强奸放火都是必备科目。所以国军祸害百姓之歹毒,要远超日军。此外,政府人数众多,大批贪官污吏要供应,他们对老百姓情况非常熟悉,很刁钻,所以害民水平要比日军统治时期酷烈。
从历史渊源来说,河南相对比较能接受北洋军阀的队伍。北洋军阀的总头子袁世凯就是河南人。那个“牧野鹰扬,八方风雨会中州”的秀才军阀吴佩孚把河南当第二故乡,对河南人也不算坏。
新军阀中,河南人比较喜欢冯玉祥。冯玉祥部队多且穷,但以节俭为主,对老百姓不是特别压榨。冯玉祥当河南督军虽短,特别在意拉拢地方人心。冯玉祥的队伍中也有很多河南人,冯手下第一猛将吉鸿昌就是河南扶沟人。吴佩孚垮后,河南变成冯玉祥的地盘。这也是西北军众多队伍投敌当汉奸之后,能在河南生存的原因之一。
河南人最恨的就是蒋介石。第一件事是,蒋在1930年把中原作为大战场,屠害无数河南百姓。而且蒋战场打不赢,基本是靠银元收买西北军将领,西北军将领穷啊,冯玉祥军令又严,空饷吃不多,也不能乱抢百姓。所以往往上钩。第二件事是抗日战争中,国军挡不住日本人,蒋居然下令居然扒开花园口,放黄河水淹河南。第三,蒋的亲信汤恩伯是个渣滓中的极品--这个无须赘述了。
蒋有多倒行逆施?以下例子就可以说明了:1928年青海马家唆使马仲英发动河州事变,集体屠杀了数万汉人,抢劫了全部财物,和同治回乱的逆回毫无二致。这些屠杀其实不仅马仲英,全部青海马家都参与了。吉鸿昌击败了马仲英,严厉惩办了一些回人,替被蹂躏屠杀的汉民民众伸冤。但蒋的策略居然是拉拢马仲英,想委以重任,后来则因为青海马家接受了蒋介石的政治条件和金钱收买,马仲英不再有利用价值才作罢。后来蒋见吉鸿昌在内蒙抗日太积极,思想太左倾,就枪毙了吉鸿昌。
所以,蒋政权腐败祸民如此,不难想象小股共产党是能在河南立足的。我们县就有县大队。我小时候还给当年的县大队长--一个很精神的老爷子--拜过年。我爸对我说,别看这老头普普通通,当年一人拉起来三四百人的队伍。河南的核心地区处于日军与国军之间的对峙地带,大股共军容易受两方夹击,是无法生存的。这也是当年彭雪枫路西无法立足的原因。
我们临近的县有一个村庄自清朝就有抗粮传统,曾被官军攻进去砍头砍了一大车,仍然风格不变。看了《1942》才明白,为什么为了粮食要拼命,因为只有如此才能使全村在大灾之年不饿死人。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山东的临城劫车案(1923年)都算天大的事件了,涉及土匪1000人。
1913年,豫西白朗“起义”事件,历时3年,最多时聚流寇3万,段祺瑞亲帅20万大军进剿,也未能消灭,后来豫西、豫南抢遍了,就去攻陕西,结果死伤很多也攻不下来。缺粮,再加上抢的东西多了,土匪们人人都想带着财物回家,队伍就散了。所以,陕西人成功地“出口”了李自成给河南,但河南“出口”白朗给陕西则不成功。
于是3万人的队伍忽地只剩下60多人。这3万多人去哪里了?官军才消灭了几个土匪?还不是变回了小股徒步的土匪和捻军式的马匪.
绑票的土匪也有。我小时候也听过县团(即民团)抓土匪的故事。土匪绑了县城的大户,拿了赎金就找某村的相好。结果被堵到屋子里面出不去。土匪拒不投降,开枪还击,然后民团就烧了房子,把土匪连同相好一起烧死。
你显然不屑于看我说的是什么,只看到了“日军赈灾”几个字,就以为我同意某个结论在那里乱轰起来。你其实不是想讨论什么问题,只是热衷于借此表达你的立场坚定根红苗正而已,既然牛如当年萨大的也只能对你避之大吉,我这号中毒上瘾的,更不配跟你这样的卫道士交流。
大家互相屏蔽,我就当河里没你这号人如何?
我是河南人,我老家附近有好几个地方都是以寨命名的,也曾经有过黄土墙和土枪土炮。事实上,地主家里也是住在寨子里的,在有外敌的时候也是出钱出力力保寨子不失,因为失了头一个倒霉的就是他。现在还有些老人会讲他们当初打土匪的故事,不过这些人也不多了。想想也是,我爷爷经历过1942,不过他当时才八岁。题外话说几句,延津离我老家里不远,那里因为黄河水患和蒋公,到现在还被我们那里的老人们视为穷苦地方。他们说当年过来讨饭的,延津人最多。而且老人们对延津人的价值观很不满:一点不懂得俭省节约,用现在的花说,不是月光,是日光。不过现在想想,这些人常年过的都是朝不保夕的日子,天天要背着包袱逃难,有今天没有明天,有这样的价值观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河南民间的土匪,除了大股马队之外,更多的是散匪。他们的成分很杂,什么会道门的,保镖的、逃兵等等,这些人的共同特点一般是曾经习武,会用枪。民间称呼他们叫老抬,其实就是绑匪。具体就是到一个小地主家里把人绑走,让对方出钱赎人。因为一般本乡本土,撕票的不多。这是很多老抬的生财之道。老抬的身份也很好认定,没有组织但是挂着盒子枪的就是。这些人还往往顶着个行侠仗义的虚名,实际上是无恶不作,剖腹剜心活埋点天灯什么事情都干。这些人的散匪身份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投靠和叛变某股势力是常有的事情。
王外马甲《中国骑兵》里,提到一个被八路军骑兵收拾过的保安团,团长叫贺兰亭。此人就是散匪出身,后来拉起大队,再后来被日伪招安,再后来被八路军收拾,解放后被枪毙的一个典型。手头暂时没有他的资料,能回忆起来的就这么多了。
时至今日,开封还有冯玉祥的塑像,就在玉祥酒店门口。其像真人大小,身高160的样子,很结实。
一般官僚做法是屁股向下脸朝上,下级脸贴上级屁股。
此君是屁股朝上脸朝下,对士兵和普通百姓都很好,对上级及盟友翻脸乃至兵变的记录可以列两张A4纸。
而且风格奇特。北伐胜利,许多黄埔生分配去西北军任低级军官,发现不但受罚打军棍,升迁也要打一顿军棍。若是某人某日莫名其妙被打,打完之后同僚就会纷纷提牛酒道贺,说恭喜要升官了。加上西北军薪饷低,生活苦,没几个月,黄埔的天子门生们悉数受不了滚蛋。
让唐吉珂德和风车去斗去吧,我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干,犯不着和他辩解,也不想听他鸹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