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整理】谈谈历朝得位正不正的问题 -- 唐鸢

共:💬98 🌺279 🌵9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刘震云流毒如云

迅哥:西西河这是怎么了?为什么会对谎言越来越宽容?

迅哥:你是说为了贬低蒋,美化日寇,丑化中国人都是可以接受的?

迅哥:你中毒太深

河南老百姓没帮日军打国军

——抗战史系列(3)

近期,由于冯小刚执导的电影《温故1942》,让作家刘震云在1993年发表的同名纪实小说重新被广泛关注[详细]。刘在作品中讲述了这样一段“历史”:“1943年日本人开进了河南灾区,这救了我的乡亲们的命”,“乡亲们……为日军带路的,给日军支前的,抬担架的,甚至加入队伍、帮助日军去解除中国军队武装的,不计其数”。

因为这篇小说,“河南百姓帮日军缴了国军的械”的段子在网络上疯传。 刘或许以为他“发现”了一段隐秘历史,但细加考据 ,其实是在“发明历史”。本专题旨在批驳史实错误,还河南百姓一个清白——国军被缴械基本上与普通老百姓无关;缴国军的械更不是为了“帮助日军”。

1、国军被缴械,主要是地方割据武装、土匪等所为,与老百姓关系不大。即便有百姓参与,也大多是被地方割据武装胁迫,或国军败退时劫掠过甚,百姓不得不自卫。与刘震云所谓“帮助日军”完全无关。而地方割据武装、土匪参与缴国军的械,则主要是为了趁火打劫壮大自己的实力。

2、河南的老百姓并非如刘震云所言自觉选择当“亡国奴”,会战初期老百姓的抗日热情很高,只是后来被汤恩伯部溃军祸害,部分地区逐渐对国军丧失信心。

3、国军被缴械与1942-1943年的河南大饥荒并没有直接关系,武断的将大饥荒与缴械联系在一起,非说河南百姓因国民政府漠视大饥荒,故转而“帮助日军”,并无实证资料,纯属想当然尔。

4、无论在国统区、地方割据武装控制地区,还是在日占区,百姓(农民)的生命财产皆如草芥一般,时时刻刻都在被劫掠、被残害,深受其苦。百姓(农民)已受此涂炭,还要被作家们强行扣上“亡国奴”、“汉奸”的帽子,历史公正何在?

5、一个如此复杂的历史事件——参与者众多且性质各异,目的各异,结果各异——却被简化成:国民政府漠视大饥荒→日军发救济粮→所以老百姓帮日军打国军——多样的原因被单一化;多样的参与主体被单一化;多样的事件性质被单一化。这种不顾一切的单一化,其逻辑之荒谬,历史观之不负责任,可想而知。

外链出处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