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影评系列(序) -- 上古神兵
我个人怀疑是有人在操纵这件事情。
也正是这样的一个怀疑,我觉得我是一定要找个时间去影院支持支持冯的。中国现在很多年轻人不学历史,导致他们只知道1962饿死人,不知道民国几乎每年都饿死人,我真是不知道现在的宣传部门到底干什么吃的!
根本看不懂,而且他们也接受和理解不了这种苦难现实,即使理解,也非常肤浅和单纯。起不到任何积极正面的作用。
其实他们放到现在,同样会是国宝,拿得不见得比那时要少。
至于能过上小说电影里民国小资生活的人,说穿了就是既得利益群体,既得利益群体在什么时代都是吃得开的,光羡慕民国那时的既得利益群体,还不如发奋图强,自己成为既得利益群体中的一员。
但这些错误并不掩盖前三十年TG的功劳。
有些人希望TG十全十美。有些人因为这个错误彻底否定TG。我认为都是不对的。
再为此浪费口水有意义么?
请大家尝试一下,用《大腕》里的语气来念:“别尽在车库里放大奔,也留辆桑塔纳,万一有事往首都机场跑可以保证没人拦你”
现在好一些的高校里面,年入过百万的教授也是很多的。只是大家不关注,自己催眠而已。
大多数水平不高,不过是引入西方科学方法的第一批人而已。俺知道的,医学领域裘法祖,外科差不多算第一人了,有啥成就?没啥成就。大量引入了西方外科学而已。
出品:腾讯网历史频道
本期责编:谌旭彬
《1942》电影里有一个镜头:日军华北方面军司令冈村宁次在飞机上巡视河南灾情,要求日军以军粮赈济中国灾民。军官们疑惑不解:“……可是他们是中国人啊!”冈村说:“别忘了,他们首先是人!”日军对灾民的救济情况究竟如何?
刘震云:“一九四三年,日本人开进了河南灾区,这救了我的乡亲们的命。”
关于日军对灾民的救济,刘震云的纪实作品《温故一九四二》里表达得更加极端:“……河南人没有全部被饿死,很多人还流传下来,繁衍生息,五十年后,俨然又是在人口上的中国第二大省。当时为什么没有死绝呢?是政府又采取什么措施了吗?不是。是蝗虫又自动飞走了吗?不是。那是什么?是日本人来了。一九四三年,日本人开进了河南灾区,这救了我的乡亲们的命。日本人在中国犯了滔天罪行,杀人如麻,血流成河,我们与他们不共戴天;但在一九四三年冬至一九四四年春的河南灾区,却是这些杀人如麻的侵略者,救了我不少乡亲们的命。他们给我们发放了不少军粮。我们吃了皇军的军粮,生命得以维持和壮大。当然,日本发军粮的动机绝对是坏的,心不是好心,有战略意图,有政治阴谋,为了收买民心,为了占我们的土地,沦落我们河山,奸淫我们的妻女,但他们救了我们的命。”
但事实是,刘的家乡延津早在1938年就沦陷了,他的“乡亲们”恰恰饿死在日军统治下
《温故一九四二》这篇纪实作品,以刘氏对自己家乡河南省延津县
1942-1943年饿死人的情形的调查为主轴,辅以各种历史档案文献构筑而成。刘氏在作品中引某“四九年之前的县书记”的回忆,称其家乡延津县饿死人“总有个几万人吧”。但刘氏始终没有告诉他的读者,他的家乡延津县,早在1938年就沦陷了。他在延津县的“乡亲们”被饿死,与国民政府并无关系,所谓“一九四三年,日本人开进了河南灾区,这救了我的乡亲们的命”,纯属胡说八道。1943年,日本人也没有“开进河南灾区”,此一时期,国军的防线并未有过大幅度的后移。日本不但没有“开进来”救国统区灾民们的命,连沦陷区灾民们的命,也没有救。
沦陷区的灾情同样严重,日军没有主动放粮的记载,伪省府也无力救灾
回到冈村宁次。笔者在《冈村宁次回忆录》里没有查找到冈村曾前往河南巡视灾情的记录。电影里的这个桥段,当属杜撰。但冈村在1942-1943年中原大饥荒期间,确曾有过个人捐款,具体捐款数目,笔者看到两种,一种说是8万元,另一种则称是2.5万元。至于日军在河南“以军粮赈济中国灾民”,笔者也未查阅到任何史料。但在同属冈村宁次管辖的山西沦陷区,1943年也同样灾情严重,日军并未主动放粮,偶有放粮的记载,也是在受到灾民攻击之后的应急举措——譬如“正太路阳泉车站为日军粮食集中地,1943年3月,各地灾民数以万计先后集中到阳泉车站。在(中共)城工人员的组织下,进行向日军要粮斗争,捣毁日军粮库多处。阳泉灾民300余人,从3月20日起包围了日军司令部3天,迫使日军将抢来的粮食拿出一部分分给灾民。”(《山西通志》)
日军未曾放粮,当时主持河南沦陷区政务的伪河南省政府,在救灾工作上也乏善可陈。1943年3月上任的伪河南省省长田文炳,素有清廉、干练的名声,长期与中共保持秘密联系,据田氏的女儿田淑平回忆:“1943年,河南省闹蝗灾,人民纷纷逃难到湖北、安徽等省。这些邻省不愿接纳灾民,田便以省长身份同两省协商。几经周折始得应允灾民入境。这虽不能根除灾民的疾苦,但相对来讲减少了一些灾民的死亡。同年秋天,田还筹集粮食赈济灾民。”田氏在沦陷区救灾方面最为人所称道的,是他“令从开封到海州(连云港)对开一列火车,专供灾民携故衣登车去徐州一带换回玉米等物,以解粮荒,不使饿死。”田氏的救灾举措仅限于此,因为粮食全部掌握在日本军队手里,在秋收之前,除了把灾民输送出去,田氏别无他法。而在田氏上任之前,据谢伟思1942年11月的观察,“在日军占领区,没有进行任何救济工作”,谢氏的这个观察应该是准确的,田文炳之前,伪河南省省长是陈静斋,此人盘踞河南四年,恶名远播,据曾任伪河南省宣传处长的刑汉三回忆,此人“在职的时间大约比田多五倍,但坐在办公室办公的时间可能还没田多”,清廉、干练的田文炳尚且救灾乏术,无心民瘼的陈静斋当政时期,救灾工作开展得如何,自然可想而知。沦陷区此一时期饿死多少民众,因在日军控制之下,并无数据,但可以参考丁玲1944年的《一二九师与晋冀鲁豫边区》一文,该文援引晋冀鲁豫边区的统计数据,称“太岳区由豫北各地逃来难民前后不下二十万,太行区也吸收了四五万外来灾民”,豫北全部属于沦陷区,在日军严密防范沦陷区难民外逃国统区和共占区(日军此一时期壮丁紧缺)的前提下,二十万灾民越过封锁线逃亡到中共根据地,已是一个相当大的数目。其他逃往更广阔的东部沦陷区及国统区的灾民,更不知有多少了。重庆《新华日报》1943年2月16日即曾有名为《豫北敌占区民众水深火热,灾情严重多易子而食,敌多方榨取裹粮而去》的报道。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就影片表面而言,倒是可能出现美化日军的效果。但要是深思的话,是不影响其对日军的批判性的:冈村宁次的话很明白,就是用粮食来收买灾民,做他们的炮灰;从人性的角度分析,这是用人求生的本能来迫使人们去做丧失道德的事情,那是最邪恶的;而后面用栓柱的死提醒人们,这样的生存是以丧失做人的尊严、放弃对亲人的爱和做奴隶为代价的。
给汪政府做说客,结果被地下组织爆头。拢总也没几句台词,似乎没有用力过度之嫌。
建议你去读一读刘震云的《温故1942》,特别是结尾的几段。刘震云是用一连串谎言来鼓吹当汉奸有理。
这是我温故一九四二,所得到的最后结论。
应该说,刘震云得逞了。早在冯小刚美化日酋日寇之前,西西河就已有不少人中了毒。
本因坊幻庵发帖说:河南人民帮助日军缴了汤恩伯部的械,就是答案。俺予以驳斥,居然被举报。俺回帖说明情况:迅哥:请分清是非:以抵抗日寇为荣,以帮助日军为耻
紧接着物格修齐又跳出来为投靠日寇辩护,还教训我,说是:“无论国共两方我都没有看到对这个河南老百姓帮日本人缴汤恩伯部枪有多大的批评。更没有见一个说这样的行为是汉奸。为什么,且去读史。”。俺据理驳斥:迅哥:伙计,你这话说的没脑子
在抗战时期,八路军、新四军经常缴国民党顽固派的械,用来打日本鬼子。八路军、新四军是抗日的中坚,民族的英雄。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