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回应忙总的朱总理干的六件事(一) -- cgangcm
预售是地产商拿了超额利润,你如果就是地产商,当然赞同预售了。屁股使然尔!
农民每年几百元的提留,不去血汗工厂,有钱交吗?
假设你说的是对的,央行账上的存款准备金是最终被花出去的,而且去向就是买外汇,那么问题来了。
以你给的那个央行资产负债表链接,2010.01数据,外汇是17.7万亿,这个如果按你的说法,是准备金买来的,那好,央行账上还有9.8万亿的准备金,两者加和是27.5万亿,当时的准备金率算是15%吧,那么商业银行当时的存款余额是27.5÷15%=183.3万亿,可是央行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已经说了,2009年12月底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为59.77万亿元。这就麻烦了,超这么多都是哪里来的?
央行设立了准备金率,也就是商行必须按比例上交到央行账上这么一笔钱,姑且认为是10万亿,要知道,这可是真金白银啊,可不是拿个电子转账,数字变化就完事的,那可是实实在在10亿摞一万块钱的票子。现在归到央行所属了。
其实你明白的,既然商行上交了这笔钱,就算这笔票子在商行的库里,商行也不能动,对吧。那问题就集中在,央行能不能花出去买外汇。
这样看吧,还是用2010.01的数据,当时金融机构存款余额是59.77万亿,按照15%的准备金率,也就是央行账上要有至少9万亿的存款准备金,对吧。假设在2010年1月1日有笔1万亿的外汇要购买,央行会怎么办呢?很简单的处理吧,借记外汇增加1万亿,贷记呢?记在存款准备金上?哪家银行又多上交的准备金?
前面第二次人口高峰刚刚搞了个 8x8,还历历在目。朱急吼吼的搞大学扩招,就是为了修三峡大坝,抵御第三次人口高峰的冲击。
很简单,如果准备金不足了,那么央行就发央票,你可以看看2010年10月,由于加了准备金率,央票直接就少了2500亿,再看看12月的央票发行量,也是大幅减少。当然货币发行也能抵消一部分。
这个钱可以是发行货币,也可以是存款准备金,更可以是发行央票回收的。
但绝不存在凭空出现的一笔钱。不知你是否理解。
其实我就想问问你
在每一个央行资产负债表发布日,准备金都等于存款×准备金率,那么,你所说的准备金拿出去换外汇,怎么操作的?怎么记账
明明是印票子啊
对央行来说,准备金是可以动用的,那么如果有增减了,比如上月10万亿,本月11万亿,而收购外汇只花了5000亿,另外那5000亿就冲销货币发行。就是负债方货币发行减少5000,其他金融公司存款增加10000,资产方增加外汇5000。
这个数字是不能编的。现在一年顺差2000亿美元相当于人民币13000亿,你自己想想可能每年印13000吗?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问题你不干血汗工厂你能干什么?
中国有10几亿人口,你倒是找到一个能提供无数工作岗位,还高科技,还收入巨高的行业我看看
再说,你不愿意当廉价劳力,有人愿意,中国人不愿意,周围一堆国家盼着被压榨呢
10几亿人对于被压榨勉强生存和连被压榨的资格都没有而无法生存,你怎么选择?
呵呵,砸烂旧世界是多么容易,建立新世界有那么容易吗
一个能让14亿人个个买的起商品房,个个都上重点幼儿园,重点小学,重点中学,重点大学,所有人都不用辛苦工作,全部过上全世界都羡慕的幸福生活,看什么病都不花钱,想住院多久就住多久,想让哪个专家看病就找哪个专家看,还不用排队……
醒醒你该吃药了,要么就拿出一个可行性报告出来看看,否则这种键盘政治家多得是,不差你一个
WTO的规则表面上就是一个平等互利的规则,这一点是没有问题的.但是,由于各个国家经济实力的不同,导致在平等的框架下能获得的利益和遭受的损失各不相同.这就是中国加入WTO讨价还价的原因所在.
说实话,中国当初加入WTO所作出的让步确实比较大,外链出处,如果针锋相对,等国际国内形势再有利点说不定就不用让那么多.但是如果我们仔细看这个清单就会发觉,这些大部分是部门利益.比如农产品关税、汽车关税、银行业开放等。
朱作出大幅让步,对这些行业相关人员来说他就是“卖国”,但国家利益并不只是这些行业,国家利益应该是包括整个国家的。事实证明,加入WTO后,中国的经济开始加速发展,得到利益的行业大大高于利益受损的行业。即使是汽车业,原来也只是南北大众的利益,而现在中国的汽车业自主品牌也开始发展。
所有这一切都符合朱的行事风格,那就是考虑整体利益为重,较少关心受损害的行业和个人。一件事,只要他认为整体值得做,他就会强力推动。所以利益受损的人对他有怨气并不奇怪,因为确实,这种极为功利的思想并不讨人喜欢。
的眼里,血汗工厂是唯一的路,幸亏在老温眼里不是。胡温在收入分配上向底层倾斜,导致工厂必须提高工资和待遇才能雇到农民工,血汗工厂自然就少了。这个过程好象并没有降低中国制造的竞争力。
可行性报告我拿不出来。键盘政治家不敢当,只是说说我的看法。我还没老,不用吃药,多谢关心。
受高等教育了,很和谐,很美好,很符合三个代表。
我问两个问题:
1.大学盲目扩招,而优质的教育资源是有限的,让民众出更多的钱受更烂的教育,给一个名义上更好的文凭,民众收益了?
2.教育产业化,私人资本控制优质教学资源(成都外国语就是个好例子),疯狂提高收费,除了创造了点GDP,民众收益了还是孩子们收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