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回应忙总的朱总理干的六件事(一) -- cgangcm

共:💬179 🌺638 🌵1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2
下页 末页
家园 回应忙总的朱总理干的六件事(一)

忙总的帖链接出处

先贴一个财政收入占GDP的数据

1977-2007,改革开放30年以来中国GDP及国家财政收入数据

  

  年份 GDP总值/亿 年增长率 国家财政收入/亿 年增长率 CPI增速 财政占GDP比例

  1977 3201.9 —— 874.5 —— —— 27.31%

  1978 3624.1 13.19% 1132.26 29.48% 0.70% 31.24%

  1979 4038.2 11.43% 1146.38 1.25% 2.00% 28.39%

  1980 4517.8 11.88% 1159.93 1.18% 6.00% 25.67%

  1981 4862.4 7.63% 1175.79 1.37% 2.40% 24.18%

  1982 5294.7 8.89% 1212.33 3.11% 1.90% 22.90%

  1983 5934.5 12.08% 1366.95 12.75% 1.50% 23.03%

  1984 7171 20.84% 1642.86 20.18% 2.80% 22.91%

  1985 8964.4 25.01% 2004.82 22.03% 8.80% 22.36%

  1986 10202.2 13.81% 2122.01 5.85% 6.00% 20.80%

  1987 11962.5 17.25% 2199.35 3.64% 7.30% 18.39%

  1988 14928.3 24.79% 2357.24 7.18% 18.50%15.79%

  1989 16909.2 13.27% 2664.9 13.05% 17.80% 15.76%

  1990 18547.9 9.69% 2937.1 10.21% 2.10% 15.84%

  1991 21617.8 16.55% 3149.48 7.23% 2.90% 14.57%

  1992 26638.1 23.22% 3483.37 10.60% 5.40% 13.08%

  1993 34634.4 30.02% 4348.95 24.85% 13.20% 12.56%

  1994 46759.4 35.01% 5218.1 19.99% 21.70% 11.16%

  1995 58478.1 25.06% 6242.2 19.63% 14.00% 10.67%

  1996 67884.6 16.09% 7407.99 18.68% 6.10% 10.91%

  1997 74462.6 9.69% 8651.14 16.78% 0.80% 11.62%

  1998 78345.2 5.21% 9875.95 14.16% -2.60% 12.61%

  1999 82067.5 4.75% 11444.1 15.88% -3.00% 13.94%

  2000 89468.1 9.02% 13395.2 17.05% -1.50% 14.97%

  2001 97314.8 8.77% 16386.0 22.33% -0.80% 16.84%

  2002 103935 6.80% 18903.6 15.36% -1.30% 18.19%

  2003 116741 12.32% 21715.3 14.87% -0.10% 18.60%

  2004 159878 36.95% 26355.9 21.37% 3.90% 16.48%

  2005 182321 14.04% 31649.3 20.08% 1.80% 17.36%

  2006 209407 14.86% 39373.2 24.40% 1.50% 18.80%

  2007 246619 17.77% 51304.0 30.30% 4.80% 20.80%

从1978年开始,财政收入占GDP的比例连年下降,到1993年的时候已经降到12.56%.就这还不是最危险的,最危险的是这12.56%其实还是大部分掌握在地方政府手中,比如当初广东上交中央财政就是基数包干的.可以说1994年前的中央财政基本上就是上海等几个富裕城市在撑着.

中央既然没有财力,那么权威相对来说就不够强大.在忙总以为分税制让中央有了财力,其实那是谬论.

大家在上表中可以看到1996年以后,财政收入占GDP的比例开始上升,分税制不过是分配方式的改变,如果改变分配方式就能有钱,那还要发展什么生产力啊.

实际上对财政收入上起作用的是增值税制改革,而分税制其实是中央权威削弱的缩影.也许大家不知道,在全国,除上海以外的所有地方都是分国税地税的,只有上海没有分.只要有点脑子的人都知道,二套班子,二个机构干同一件事是多么的浪费和低效,那为什么要分呢?因为中央政令不出中南海!而上海没有分正是因为江和朱都是出自上海,上海是非常听中央话的.国税如果用以前的事来比喻的话,那就是明朝派出的税监.

增值税的分成比例是75%中央25%地方,如果说地方财权真正不足的话,对中央来说就是一个命令而已.改成70%对30%或者其他比例没有任何难度.所以说把现在的地方财权不足怪到朱的增值税改革上是毫无道理的.钱已经收上来了,现在怎么分难道是不能改的吗?

实际上,现在欠债比例高的地方都是穷地方,正因为中央有了财权,转移支付给穷地方很多好处.如果是按照以前的财税体制,现在的穷地方还要困难10倍!

所以,对这件事我的总结就是,朱通过改革税制为政府揽财,财政收入占GDP比例明显上升,如果有人认为10%左右的收入能够支撑我国的政府,那就是朱做错了.如果认为到他离任时,18.6%是多了,那也是他错了.对他离任后的比例和分税制的比例,他不应该对此负责任.

通宝推:林风清逸,故乡在喀什,jboyin,maomaoshen,天涯浪子,黄河清,晨枫,三力思,
家园 文章写得比较隐晦,看得头晕。

能否把观点直接点论述出来?

家园 朱和温的区别就是朱玩真的

你不听国家的政策,他就好好改革你。

朱说话算话,这是一个领导人最令人臣服的原因了,我们的胡总也算是说话算话的人,只是现在的中央更复杂了,我理解他。

现在换朱总来做,房价三年内必跌到一个让任何人都没有怒言的水平。基本上,朱在中央是管财政的,是公认的高水平的财经专家,温在经济方面只能依赖手下的班子。并不是说当总理必须要非常懂经济,而是说,中国现在以经济发展为主线,带动改革开放,所以,当总理的必须要是财经方面的专家。后面,我认为:强哥一放开手来,社会就会有非常大的改观。

现在国企这么强,我认为那就是在吃朱留下的红利。另:朱大力推动联通公司的成立,当时的网络建设期,是中国经济和社会最公平的时期。

还有朱治老赖的事,放到老温手里,老赖能治得了吗?

话又说回来,老赖的走私还有他的一些对社会的合理性

中国现在有多少对社会不产生贡献的老赖?

几个指头数下来,黎民百姓怎能不心里思念朱总呢?

在朱的时代,就算是炒股,也放心的多。

通宝推:品茶吃肉,
家园 我对温确实有所不满

主要在于温作为中国的总理,要有表态就要办到的担当。但是,从三件事上我看出温明显是政客而不是实干家。

1、年年说调控房价,年年调不下。

其实房价不调控也不是什么大事,但关键是你不能说了不算啊。你堂堂总理说的话,要引起别人误判的。本来想买房的,看到你说调控,那就等一等,结果一等就坏事了。

2、矿难治理。

每到发生矿难,温总是很快出现,但等出事了再出现有什么用?我就不信,以中国政府的执行力,要治矿难有什么难的,无非是严格监管。但温出了什么政策?让矿领导下井!把这个政策和老朱的比比,这叫什么事!

3、2010年初公开说中国今年目标是GDP保8

2009年那么困难目标是保8,2010年一季度11%了,你还保个屁8啊,要三四季度衰退到什么地步全年才能平均到8%啊。

所以呢,温要锦上添花是抢着干的,想靠他雪中送炭,别指望了。

家园 del

del

家园 包不同说

贪官奸诈,清官要比贪官还“奸诈”。

温其实从政这么多年来,乏善可陈,我认为他也算是在尽力治理,但是身为一国之相,要言必行,行必果,果必坚,坚必实,实必惠,惠必仁。

仁则出仁政,仁政出则天下定,天下定则民心安,民心安,祸乱止,祸乱止则思行正,思行正在学才出,学才出则恭治世,恭治世则盛世至,盛世至则中华昌,中华昌则倭洋弱,倭洋弱则世界共主,天下太平,宇宙祥和。

所谓慎言笃行,光靠帝一个人遵行是不行的,群臣都要这样。最重要是一个“言”字。当今圣上如景帝当年。适当的时候是要把周亚夫给贬逐的。

家园 不同意你说的矿难部分

中美两国官方公布的矿难死亡数据是:

中国矿难死亡人数 美国矿难死亡人数 中国死亡比美国多

2002年6995人, 27人 259倍

2003年6683人、 30人 223倍

2004年6027人、 28人 215倍

2005年5986人、 22人 272倍

2006年5770人, 47人 123倍

2007年3758人 37人 101倍

2008年3215人 52人 62倍

2009年2630人 34人 77倍

外链出处

可以看出从02年起矿难人数每年都有明显下降

家园 同感

送花成功,可取消。有效送花赞扬。感谢:作者获得通宝一枚。

参数变化,作者,声望:1;铢钱:16。你,乐善:1;铢钱:-1。本帖花:1

朱相真是做事的,结果当然有好有坏——这也是正常的,不要说现在60年里如何,就是五千年来中国文明史里全是好事的管理者也不存在;朱相执行力强,想好了方案(包括细节)就做,俺一直很钦佩。而且,现在回头看看,TG领导下中国发展到今天的成就,朱相的作为是必要因素(但不是充分因素)。

讨论朱相的水平,要还原到当时的情况去看;简单说他改革导致大量工人下岗,这只是结果之一、而且很可能是他改革不改革迟早都要有的结果,关键是下岗之后中国有没有垮——当年的中国崩溃论可比现在严重多了,当时大学同学里成绩好一点而不想出国的几乎没有。

家园 可能是风格不太一样

温总人不错、很善良、容易动感情,对老百姓也不能说不好(农民政策很得人心);只是执行力不强,总是没魄力。胡要好多了。

说起来,这么多相爷里,温总这么“温吞”的还真不多。

家园 朱那个时候不玩真的过不了关,要么退回去,要么冲

过去

不管是退还是进,不玩真的都不行,把朱调上来,就是为玩真的

很多人指责朱,主要不是说他把经济搞坏了,而是说他把社会主义经济体系搞成了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痛惜不但共产党数十年来作为立党之本并为之付出巨大代价的"均贫富,等贵贱"的努力即将灰飞烟灭,而且中华平民族几千年来"均贫富,等贵贱"的理想和实践在似乎如此触手可及的情况下眼看要再一次与我们渐行渐远了

30年的改革,按照小时候受的教育看,生产关系倒退了,生产力发展了

如何评价朱,这似乎是个与历史文化相关的理想和现实的判断和选择问题

同感
家园 正是那时候的刮骨拔毒造就了今天的国企。可敬!
家园 几百年后,过去30年可以在历史教科书中

留下名字的是谁呢?我觉得,一个是邓,还有一个是朱。另外一个,也许是胡耀邦,如果中国实现了宪政民主的话。

家园 [B]再来说说教改医改房改(二)[/B]

朱做副总理时是什么情况呢?教育由于经费不足,无力给国家提供合乎要求的高级劳动力(大学生太少)。医疗由于政府财政不足和国企的大面积亏损,公费医疗欠账太多。住房由于同样的原因根本造不了多少。

如果要改革,我想大家只要看二点:一、投入有没有增加。二、受益者是谁。只要把握了这二点,就能作出正确判断了。

上文已经说过,朱上台后最主要的就是理财(或者说揽财),教育经费的比例虽然没有提高,但是绝对数年年增加很多,我曾经是个教师,当时教师的工资和我后来的公务员比,只是三分之一不到。应该说投入没增加,但在分配方式上我绝对认可朱相的做法。大学扩招,教育市场化是用和原来差不多的钱,培养了几倍的大学生!原来的精英教育虽然使能考上大学的精英受益(享受了国家教育资源的很多人出国了?特别是清华毕业的,据说有1万多在美国加拿大?),难道中国只有高智商者才配受高等教育吗?虽然大学扩招中出现了很多问题,比如教育质量下降、贫困地区学生负担加重,扩招太猛就业困难,但我认为让更多的人能接受高等教育这个思路是对的,效果也是比较好的。

公共卫生的投入在财政中的比例是上升的,由于财政的快速增加,医疗卫生的投入实际上增加很快。但是朱的分配方式我认为是不好的。对农民在他当政时几乎没有给什么医疗的好处,对工人是大幅减少,而公务员是完全没变,更加不好的是医疗费用上升大大超过经济发展速度。个人认为医改绝不能算成功。

住房虽然国家的投入越来越少,但我认为这恰恰是朱最成功的地方。解决住房情况很简单,就是一个钱的问题。上世纪90年代,上海人均住房多少?好像才4平方多一点!!!到2001年是10多平,现在户籍人口人均数已经达到33平,即使算上外来人口,也绝对超过20平。朱的公积金政策、预售、按揭对房产的发展居功至伟。到他下台为止,地价基本还在正常范围,至于以后的大幅连年上涨,应该不能算到他头上。

通宝推:天涯浪子,
家园 同感,花!

送花成功,可取消。有效送花赞扬。感谢:作者获得通宝一枚。

参数变化,作者,声望:1;铢钱:16。你,乐善:1;铢钱:-1。本帖花:1

家园 看看谁玩真的

还有朱治老赖的事,放到老温手里,老赖能治得了吗?

看看省部级高官朱时期治的多还是温时期治的多?

中国经济和社会最公平的时期

问问农民在朱时期的收入情况,工人直接看忙总的帖子就知道了。

黎民百姓怎能不心里思念朱总呢?

黎民百姓是谁啊?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