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张厂长的故事 -- wqnsihs
给我们看看这些税收是怎么联系到“工农业剪刀差”“农民兄弟的血汗钱”上,好不好。
至于说“反哺农业”,这个过程恰恰是被改开所打断的。朱镕基任总理期间,农村萧条达到谷底,李昌平都村官不做去打工了。
在这个贴子里,甚至在这个网站里,就我所见,也就是你而已.
我对教小孩子很感兴趣的,在西西也写了不少教小孩的贴子.但是对悟性太差的成人,没什么兴趣教.
88了.
我劝你还是别参与这讨论了,你说的跟大伙讨论的中心不是一个范畴啊。
还有,很多当年的实际情况,前因后果你也不大了解。
再争论下去还是风马牛不相及。她都还没清楚这里讨论的中心,就总是什么“工人”与“农民”。
你就会理解国有企业存在的必要了。国有企业的最终目的确实不是创造财富,而是负有稳定社会的责任。这是我经历过血汗工厂后的真实看法。在此之前,我跟你的想法一样单纯!
没有冒犯之意,只是看到你的看法真的不全面,有点急了。呵呵
从现在来看,很难说当初的政策不对,破产的国企也好,下岗工人也罢,作为一个群体被牺牲掉利益,换来了国家整体资本的积累,这是事实,也是现在很多人认为“破产有理、下岗应该”的关键。但是不是可以把这种牺牲视作必然,不需要任何赔偿和道义上的支撑?
如果说在一定历史时期内,为了整体的利益牺牲局部利益,为了多数人的发展牺牲个别群体的发展是必须的,能不能让这种“牺牲”的阵痛更小、从道义上更站得住脚?这才是关系到一个国家的价值信仰和民心取向的问题。
如果漠视这一问题的存在,继续将一部分人无力反抗的牺牲视作必然,那么下一次,这个国家和社会再需要有人牺牲哪怕一点利益的时候,还能指望谁?继续靠强大而无所顾忌的“执行力”来贯彻这种“牺牲”么?中国人民再软弱可欺,却也不笨不傻,这种短期内无往不利、却严重透支了政府公信力和社会凝聚力的做法,恐有一天会不那么奏效。
我憋了半天捯饬不清楚的想法,让你一下子就点透了。
就是关于觉悟和理想,虽然现在这两个词已经被人用得伤透了。
送花感谢。
问问家里老人,就知道90年以前的国企和集体企业是怎么个状况
蛋糕在谁手里?人民有代表自己利益的群体么?如果没有怎么产生?
回答不了,下辈子调整吧
说得声振屋瓦掷地有声象黄宏的相声里说的那样?某些个人如彼高的觉悟是自己的事,但谁也没权力要求其他人也忍受这样赤裸裸的剥夺而连骂一句都不行。
参与农村建设,跑去修理地球的;2. 国企工人的来源中,复退转业军人一般是个大头;3. 国企工人,除非是专业技术型工人,否则一般都在当地农民中招工;4. 几乎所有的制造业国企都不在中心城区,一般都比较偏僻(后来成中心地段的不算),厂区里的生活设施也都是职工自己建的;5. 什么地方的办公室都是上班看报聊家常,我也很讨厌办公室,但那玩意是客观存在的;6. 所有的工人,不光国企,99.9999%都会有个农村亲戚,如果他们有困难,肯定会视具体情况会进行帮助;7. 大多数地方企业的建设,至少我知道的,都有当地或邻近的国企参与。
当时,工人人数本来就少可能对农民没有直接影响,但是要说农民没有享到一点好处,那是不可能的。中国人有句话说不忘本。很多工人走亲戚,回老家那是常态,你那个村子,要真的完全与工业绝缘,与国企绝缘,这么骂工人不会把自己三叔四姨也骂进去,我也相信。
但是由于对象的不同,看上去没有下岗运动那么血淋淋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