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秋末的杂想-信贷员眼中的当下 -- 伪叔叔

共:💬138 🌺629 🌵2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0
下页 末页
家园 认最安全的信贷资产就是公司房地产贷款和个人房屋按揭贷款

百姓温顺与利益者的不温顺,确实悲哀

家园 被谁所需要的城市化?

为什么ZF强推城市化?这大概是在ZF眼中唯一可行的经济增长点罢。这跟房地产这个经济支柱有关,或者说是与房地产绑架的经济有关。现在城市的土地资源已近枯竭,成本越来越高,农村就成了唐僧肉。

城市化的推行,土地资源增加、刚需增加、消费增加,围绕房地产经济吸血的利益集团们皆大欢喜啊!ZF们的鸡的屁猛增,P们原来能够自给自足的部分被消灭,消费被迫拉动。

可谁又会站在P的角度来考虑呢?难道不城市化乡下的P就不配享受这个国家的福利?非要剥夺他们的生产资料才能给与类似庞氏骗局的“社会保障”?原来的生产资料被无情剥夺,乡下的P们被撵进不熟悉而且蔑视他们的城市,他们是否会对此感到舒心?竞争激烈的城市可不是悠然见南山的田园,绝大多数的乡P们只能干繁重低级的工作,挣菲薄的工资,听城市自以为高人一等的吆喝,这不仅是自然家园的毁灭,也是他们精神家园的毁灭。

家园 终于醒悟了,呵呵。

和偏执狂加出名狂辩论是无意义的,还是屏蔽了比较好。

即使你把智商降到和他一样的水平和他辩论,他也能凭借丰富的经验战胜你,呵呵。

家园 以户籍论,我就是你说的乡下P民之一

前几天在时事版块回复井大关于政改的文章时,说了一个我户籍所在的某村的选举故事。以户籍论,我就是你说的乡下P民之一。说真的,我不是很喜欢这个称呼。

我所在的某村,就是城市化进程的最前沿之一。我想,以我的乡亲友人以及自身的角度,有资格用很清晰的语义来表达,我们对于这一进程的欢喜(出于乡下人最朴实的利益算计)。绝对不是你所强调的“这不仅是自然家园的毁灭,也是他们精神家园的毁灭”。

当然,这毕竟是个例。

你的关于城市化进程当中利益相关者的描述没有错,但是或许不该把这一进程用一种类似于愤世嫉俗的眼光当做一个零和游戏。

我谨以个例中的当事人的身份告诉你,双赢甚至多赢是客观存在的。

家园 鲜花,请教下

大致上讲

明年是存贷利率双上升的

(根据通胀的情况)

你也讲总规模该是有个限制的

1.既然总量有控制

你们会不会趁机涨价,或者加点数,或者加管理费

似乎外资银行都这么干

记得川流大海前几天有个说法,就是利率市场化

这个加点或者加管理费

是不是预示你们的日子更好过啦

2.明年通胀,估计会几次加息

这个加息会不会预示着你们的收入的增加

请教下,如果不出小概率事件

11年的你们的银行是不是会比10年多收那么三五斗?

家园 银行家总是一群晴天送伞雨天收伞的人。
家园 人微言轻,回答仅供参考

【声明】人微言轻,关于决策性的问题的回答,仅供参考,请不要作为银行业绩啊收入啊什么的小道消息,更不要以此作为购买或是沽出银行股的(哪怕些许)理由。

【涨价】银行,特别是国有银行,是有上级主管部门的,价格不是自身根据市场状况可以随意定制的,比方说今年就曾发生过跨行取款收费风波。单就信贷部门而言,如果存贷款利率同时上涨、利差没有拉开,而因为内部资金成本上升而使得收益率有所下降,当然会从别的地方找回来,理论上银行作为上市公司,对于财务指标是很关注的。但是涨价并不仅仅是管理费啊投资顾问费啊之类的旁门,我们大可以大大方方的把贷款利率参照人行基准上浮N%,借口如内部评级权重调整导致企业评级变动或者其他什么的可以很轻松的找到。

【好过】好过?这个很难讲,只能说信贷规模收紧的情况下,银行选择企业的主客地位可能会稍微强势些,受追捧的时候可能相对会多些。但是银行毕竟是靠业绩吃饭的,做多做少很不一样,从总量受控这一角度来说,不会好过。

【加息】前文有说到,在“通货膨胀目标制”之下,货币政策实际上是比较透明的,通胀意味着政府一定会采取措施,但不一定意味着加息。有鉴于我们国家的政治体制不太一样,政府实在是有相较于西方国家更多得多的手段和工具来抑制通胀,谁也不敢说加息一定是大概率事件。甚至在阴谋论的背景下,加息的利益相关者众多,其中更包括热钱啦套利秃鹰啦敌对势力啦,这使得加息的政策考量更加复杂,增加了不确定性。

【三五斗】银行是一定会一年比一年多收三五斗的,这并不稀奇,因为银行和地方政府是一样的(行政级别有时都差不多),数字难看了谁都不好过,谁都有绩效考核的压力,所谓“进步”(你也可以理解为多收三五斗)都快成了只能成功不许失败的政治任务了。中国的财务数字是很神奇的,政治任务的完成率是很高的。

家园

小弟也为某国有银行的信贷员,我行信贷资产核心支柱为政府融资平台,核心中的核心的两户,一户为纯平台余额700亿,一户为有现金流的余额200亿。只要政府融资平台不倒,国有大行应该活的不算太差。一般企业要的额度都不大,考虑的一是价格二是速度,各家银行竞争激烈,国有行额度的优势发挥不出来,没什么赚头。房开贷的风险缓释措施做完善了,一般也没什么问题。额度这个东西感觉是总行研究的问题,下面分支行主要还是找项目,好行业好客户难找而额度不难找。也可能大行对于额度不是太死,小行估计明年不好过了。

家园 代表广大买不起房的感谢笨狼

呵呵,地产党有任大嘴,咱有笨狼

经济这东西,讲政治风向,讲社会心理需求,讲舆论的

所以你要想政府压房价,你就得鼓吹现在房价有多么的高,对社会对中央有多大的危害,还要拉着一堆没房子的一起呐喊,会哭的孩子有奶吃

一个没房子的人在网上冷静的说,“房价还得涨”,活该他买不起房

澳门那哥么问的好,可惜总经理再也不是那个废除农业税的总经理了

家园 也许有双赢,但俺看到的更多是单赢

俺也可以以间接当事人的身份告诉你:俺在这个城市化的进程中看到的是单赢。

俺所在的地方是一个大城市的远郊区,十年之内,由农村变为城镇。原来的乡P们每年可轻松收获几万年,对俺们这些城P们毫不掩饰的看不起,他们的生活可比城P们舒适轻松。

随着钢筋水泥的扩张,他们的惬意生活随风而去。或者逃到更远的农村去,或者掏光老底到冷漠的城市打工。他们原来可以做自己的主子,现在大部分就只能仰人鼻息。有些人就到俺们的工厂打工,他们也因这个过程得过益(有些是画饼),但这个益是牺牲自己和子孙的长远利益得来的。杀鸡取卵是比养鸡产蛋来的轻松,而且有蛋有肉,但这些肉和蛋消化完了以后呢?

再说他们得的益,很多是打了折扣的,而且长期得不到兑现,再加上一层一层的剥皮。

他们也抗争过,可被拆散的他们抱不了团,每次多被ZF暴力机关轻松镇压。

俺不知道你的双赢是怎样的双赢,是真金白银的双赢,还是望梅止渴的双赢。

俺不看好这个城市化,这在以“唱红打黑”著称的重庆也是不河蟹之声。

在百分之百的城市化后,谁来养活城P们?难道是靠历专家张专家们声称的:国际市场?

家园 【原创】待富阶级成员们,联合起来帮政府刮地皮

http://www.talkcc.com/article/3170683

待富阶级成员们,联合起来帮政府刮地皮

我是认真的

利用物业税调整分配结构转变增长模式兼顾财政和银行安全很简单(+减税建议)

http://www.talkcc.com/article/3170683

家园 天上有个太阳,水中有个月亮,我不知道我不知道我不知道~~

哪个更远,哪个更亮。

山上有个小树,山下有个大树,

我不知道我不知道我不知道~~

哪个更大,哪个更高。

下雪了,天晴了,天晴别忘穿棉袄。

下雪了,天晴了,下雪别忘戴草帽,戴草帽……

家园 问几个问题

城市化率的问题,的确年轻人能进来的基本都进来了,

这些能进来的年轻人数量是多少?2亿?

但有买房需求的却绝大部分都没买到房。

这个绝大部分比例是多少?95%?

这部分需求就足够能支持房地产市场发展一二十年。

这部分需求等于每年多少套房子?20年又是几套房子?

我很想看到你提供的数字--因为你是业内人士,你提供的这些数据一定会靠谱。

笨狼河友说过空置房是1亿套了,明显比我以前看到的6500万套更高--有人说6500万套空置房是胡掰--你能否提供空置房的数据?笨狼河友的数据是否靠谱?

家园 是的

是的,魔都市区的房价贵,但是有便利的生活设施,教育,医疗这些东西支撑着。

如果不能缩小城乡在这些方面的差距,该贵的照旧会贵。

家园 兄台可否预测下明年贷款规模和贷款流向

兄台可否预测下明年贷款规模和贷款流向(热点/行业)?

我是很痛恨高涨的房价的.

但我的想法是等到地方财政找到新的增长点了, 房价自然就会降下来.

对于中央财政, 增发货币/赤字就可以解决亏空问题了, 不需要靠卖地的钱,所以中央解决房价问题的意愿要高些.

当然, 地方财政找到新的增长点后老百姓还得面对新一轮盘剥.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0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