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飞腾的火焰-萨珊波斯四百年(不定期填坑) -- 赫克托尔
这些只是王子殿下的发挥吧,不是正史。
所谓山头之类的东西,在适合骑兵战的平原很难找到的,就算找到也没多少高度,还不如直接用木头搭个瞭望台呢。
能够真正高到看清楚敌人军队的详细动向的山头,一般在丘陵地区,这种地区一般不适合骑兵。
一个百人队就有两个旗手(standard bearer and signifier)。有军旗,指挥员只要骑在马上,大致的战况都可以从旗语看出。
Each Roman centurion led 100 Roman Soldiers. Junior officers reporting directly to the centurion included the standard bearer and signifier for each century. The Roman ensigns and standards standards helped to keep the units together, since the soldiers could see them above the action. There were a large number of standards and ensigns in the Roman Army making them readily visible to the soldiers. The purpose of the Roman standards were to act as follows:
Recognition signals for the various units in battle
Rallying points
Used in combination with the horn blowers and trumpeters to signal the troops
Symbols of Roman power and honor
Key symbols of the Roman army and soldiers in religious ceremonies
The various standards were considered as sacred objects representing the spirit and soul of the various military units
东部当时没有强大的敌人,白匈奴也要等一个多世纪后才兴起,而帕尔米拉东西都有强敌,发展的战略环境本身就不利,以一个城邦的核心动员力想控制那么大的地区确实是力不从心。
ps:罗马之所以行动那么快也是因为帕尔米拉并不够强,但要是波斯势力灭掉帕尔米拉,渗入叙利亚和埃及,那问题就更严重了,所以必须以快打慢,赶在波斯介入前稳住局势。
只要中央是统一的,哪怕是从大乱中刚刚恢复,中央政府的实力就不是边疆政权可以比拟的。
楼主有没有比较一下战争是其罗马控制的人口和女皇控制的人口的比较?
欧洲整个冷兵器时代都没有掌握汉式(蒙古式)射法。所以欧洲战史从没有“射住阵脚”一说。而东方作战,即使遭遇不利,步弓手猛烈的箭雨(远射程,强穿甲能力,火力持续性强)一般也能遏制住对方的冲击企图。
此前我想做一番罗马/东罗马与萨珊帝国的人口对比,发现很困难,罗马帝国的资料多些,但也众说纷纭,萨珊的人口资料少的可怜,萨珊亡国前,人口也只有 1 千万上下。
具体到帕尔米拉,她的问题在于叙利亚和安纳托利亚多次被萨珊和日耳曼洗劫,有大量人口损失,具体有多少不好说,我估计萨珊造成的人口损失是 10 万数量级的,当在 50 万上下,这样就不好算帕尔米拉的人口了。就当时来说,东地中海是印度河-阿姆河以西最富庶的地区,亚历山大、萨珊洗劫之前的安条克是罗马帝国第2,3大城市,再考虑到当时高卢帝国还存在,叙利亚、犹地亚、埃及、小亚的开发远比意大利、法国要早,因此我估计奥勒良东征之前,帕尔米拉帝国的人口比罗马帝国多,GDP 的优势更大,我臆测的人口比例是 3:2,GDP 2:1 。所以如果女皇能有 20 年的时间,消化整合东方,加上腓尼基的造船技术,其国力当在萨珊和罗马之上,西晋又崩溃成了五胡十六国,帕尔米拉必然是世界第一强国。
许多万字以下的通史,都说萨珊从一开始,就建立了完善的中央集权、政教合一、种姓分离的制度,好像是中东版汉朝一样,我多看了几本书,发现压根不是那么回事。
萨珊早期的典章制度很原始,贵族势力很强,所以我怎么看怎么觉得她像占据了幽云十六州的辽国,萨珊的人力资源也不多,库萨和一世时代的职业军人也只有 7 万人,相比之下塞维鲁时期的罗马帝国已经有 30 多个军团,35万职业野战军了。祆教的婚姻、丧葬、种姓制度与东地中海的任何宗教,都相去甚远,所以沙普尔无法在东地中海立足,好比是占了开封的辽太宗耶律德光,帕尔米拉的奥登纳图斯夫妇,好比是太原的刘知远。
沙普尔之后的萨珊帝国陷入瓶颈期,有 40 年无所作为,这些我将在第三季来写,芝诺比娅没有东方的后顾之忧。帕尔米拉帝国拥有地中海世界最精华的小亚、叙利亚、腓尼基、犹地亚和埃及,如果芝诺比娅有 20 年时间整合地盘,再像萧太后培养辽圣宗那样,把巴巴拉图斯培养为一个不错的接班人,中国又陷入八王之乱、五胡乱华,帕国将是世界第一强国。芝诺比娅赶上奥勒良真是倒霉了。
所以也经常被人当成沙包痛扁。
所谓清朝的扳指更多的是收藏品,已经失去实战价值变成玩物了。
《诗经》—— 卫风 芄兰
芄兰之支,童子佩觿。虽则佩觿,能不我知。容兮遂兮,垂带悸兮。
芄兰之叶,童子佩韘。虽则佩韘,能不我甲。容兮遂兮,垂带悸兮。
在诗经卫风 芄兰里,手上戴上了扳指的男孩子,一下子就在处处模仿大人,仿佛已经成了被社会认可的战士。但在女诗人的眼里,确是“能不我知”。
[URL=] http://www.douban.com/note/53662425/[/URL]
你可以看看这篇文章,里边有东方西方各种放箭方式的古代雕像图片,但我没能找到《“弓左箭”还是“弓右箭”———论古代两种不同的射箭方式》这篇文章,可能找到那篇资料会更多。
从这篇文章里,突厥已经是蒙古式射法
土耳其古突厥战车浮雕
汉式射法上手比较难,撒放的一个技巧掌握的好就能射程远几十步。萨珊如果被对手的箭雨击败,那我猜他们肯定是遇上了掌握
汉式射法(或者汉式射法的变形,中国史书中的胡式射法的一种)的对手了。
我有空专门写个帖子吧。比较一下汉罗马时代的兵器,弓箭,盔甲等方面。虽然萨珊的东西我了解不多,但它的水平,肯定脱离不开当时的世界水平。
奥登纳图斯既然是奥古斯都,他也可以算是罗马皇帝(至少共治的),而他也是遇刺的。之前他主攻波斯,他死了之后,帕尔米拉就转向攻击罗马了,他的遇刺有没有波斯的黑手?那只有沙普尔皇帝自己才知道了。
维基中文上介绍奥勒良的条目中有回信:
271年夏末,奥勒良便领军东征帕尔米拉王国。奥勒良先是致书予奇诺比亚,以保证她的家族、财富与城市为条件,要求奇诺比亚开城投降;文书中并不使用任何“国王”或“女王”称呼奇诺比亚。但奇诺比亚的回信为:
东方女王奇诺比亚,致书奥勒良皇帝:
至今无人能如阁下一般,向本人做出此等命令。若阁下身为战士,应知该等事务非由书信往返,而需借由沙场决定。阁下劝说本人于开战前投降,仿佛不知宁失性命而不愿污损名誉之克丽奥帕特拉的往事一般。本人已获波斯援军,近期即将到达。阿拉伯人与亚美尼亚人亦愿与本人结盟,叙利亚沙漠中之贝都因人,想必正令罗马军心烦不已。阁下尚需何等情报?当知东南北三地援军正赴此地而来。
可是波斯人好像根本没有动静。
另外,生长在中东的帕尔米拉骑兵居然比欧洲人还要怕热,确实是很奇怪。
另外,当时的骑兵无马蹬,对罗马重装步兵其实是没有优势的,恺撒在法萨卢战役中用不到一千人的精锐重步兵击溃了庞培几千骑兵(这一千人埋伏在方阵的侧翼,当时庞培的骑兵击溃恺撒的骑兵-这是诱敌,准备包抄恺撒方阵,结果正冲在埋伏上)。奥勒良歼灭帕军骑兵,根本不用把全部步兵转向,很可能他和恺撒一样,抽调了精锐的步兵安排在侧翼,诱使帕军骑兵冲过之后,和本方的骑兵前后夹攻。
最近看巴尔托德的《蒙古入侵时期的突厥斯坦》,开篇提到史料:‘更可能的情况是:当时的中亚(伊斯兰入侵前)和直到萨珊朝的波斯一样,并没有合乎现代意义的历史著作,当时所有的只是一些民间传说...."和中国史家当时已经有逐年纪录的史书相差不只一个层次,波斯特殊的风俗,又少有墓葬,所以和平时期,波斯人的行动就很少有记录了,除了一些宗教文献。
从260AD俘虏瓦勒良之后,萨珊朝的对外动兵就没纪录了,被帕尔米拉欺负,没动静;帕尔米拉被罗马灭了,还是没动静;所以太宗晚年都干了啥,只能猜测。
国内有佘太山的《嚈哒史研究》,我是在新浪上下载的。
以弱击强,大破克拉苏,苏莱纳真乃不世出的名将。尽管王子殿下更欣赏沙普尔一世生擒瓦勒良的不战而屈人之兵。
宰达与苏莱纳相比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