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评2010春夏之交的西西河风波 -- 铸剑
好远好远啊。
一、两个短语怎么就概括体制了呢?
把政府部门一个部门一个部门的提出来分析,哪个部门适合哪个体制不是更好?又不是走资产阶级道路,想走都走不成,并没有什么资产阶级,你在中国讲资本主义体制是对哪个讲?空气啊?
另外,太祖的庙号容易,谥号不好给。
总归是太祖文治武功,太过登峰造极。
比较典型就是运十的事反复说开了,当然还不好讲谁干的。
这里有几个层次的问题。
第一层次,在中国这样的落后农业国如何可以发展经济?可以依靠少数人吗?
答案是不可以,依靠少数人发展经济的落后农业国多了去了,就我们身边的例子,前有老蒋,邻居有印度,大致都是走的依靠少数精英发展经济的路子,成功了吗?我看效果比中国差得远。
从纯理论的角度讲,落后农业国的主要资源就是人力,依赖少数精英,实际上就是放弃利用自己最主要的人力资源,即使那少数精英们浑身是铁,又能打几颗钉子?比得了人民一起起来贡献力量吗?这两者的量级显然是无法相提并论的,只要能动员起来全民参与,效果一定远超只依赖少数人。
第二层次的问题,如何动员、利用群众的力量。TG的办法是相信群众、发动群众、依靠群众,让群众在实践中自己教育自己,自己在实践中学习提高。除此以外还有别的好办法吗?如果把群众的一切活动都置于精英的监管之下,就那么几个所谓的精英,他们管得过来吗?他们就一定比群众高明?
如果相信群众参与的建设是落后国家赶超先进的唯一出路,那就必定走到动员群众参与的路子上去,怎么动员群众?还有什么地方动员群众的办法比TG更高明?
第三层次的问题,群众可以不犯错吗?这个问题实际不用问,群众会犯错,精英也会犯错,只要干工作就会犯错,而且精英们犯的错也未必就会比群众小。比如大跃进里面的高指标、命令主义、官僚主义,这算是精英们犯的错,还是群众犯的错?
第四层次的问题,是怎么看待发动群众中犯的错误,既然认定落后国家赶超先进只有发动群众参与国家建设一条路,那群众们在这个过程里面的错误,就是次要的错误,是历史前进中付出的代价,代价可能很大,但没有这些代价,却可能永远无法实现我们的理想。
现在写中国大飞机发展历程的文章,一般只引用前半句。
《中国航空工业60年大事记》——1980年
4月8日 邓小平在接见美国麦道公司总裁S·N·麦克唐纳时指示三机部:“民用飞机总得在国内自己生产,不能一直向国外买……”
还真是只有前面一截
前面唱高调,没有执行指示。后面一转折,具体操作反其道而行。
唱了“科学的春天”,转头科研经费就砍了;
唱了“XX要从娃娃抓起”,转头教育经费又砍了。
现在说起来,科教兴国还要算小平同志一份功劳,因为据说他老人家上台两天就恢复高考了。。。。。小平同志真是一天才政客。
印度不仅没有大跃进也没有政治运动,精英们非常幸福
这就是用人问题,以往,我们知道的用人都是用个人
用人还包括用一群人,或阶级
本来,毛主席作为领袖,叫皇帝也行,本来,想办法是大臣们的事儿,上中下三策,领袖排版决定一个
结果呢,因为中共这群人都比毛主席落后,方方面面都落后,大事小情都落后,什么事情都要毛主席想办法,组织人,甚至一路都要毛主席管理
有时,我想象,如果,毛主席有一个得力的团队,当然是按毛主席的标准得力的团队,那会怎么样呢
可是,事实是毛主席是一个人的团队,他领导一群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人,结果,毛主席不得不越级管理,直接联系底层
1978-2001这个时期跟911之后比确实算是太平岁月
之前给的甲,后来给的乙
就像先富后富没关系,法宝是平均数。
那时邓小平的职位还没恢复
现在看来,科学的春天和高考都有吸引人才到非管理非经济领域的效果,加上后来的出国潮,相当数量的所谓“精英”离开了中国的政治战场和经济市场,红二代可就少了不少竞争者,他们的日子也就好过多了
我们没这个意识,邓小平他们绝对有,而且为之殚精竭虑
当然了,我没有任何说这样做不好的意思,其实恰恰相反,我认为邓小平这样做非常英明,至少像我这样个人留在国内肯定是麻烦制造者,绝对成事不足败事有余,我自己很清楚我在美国是百分之百的混饭吃
嘴一张,钱就来了。教育的经费够了,科研的经费够了,工业的经费够了,造航母的经费也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