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评2010春夏之交的西西河风波 -- 铸剑

共:💬1224 🌺12530 🌵462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82
下页 末页
家园 马督工在观察网上贴了他在天大的演讲

视角很宏大,材料堆砌很多也很有意思,结论嘛,见仁见智。

去年世界人口73亿,按实际购买力算,人均GDP比中国大陆高的人口大概是13-14亿,加上中国人一共是27.7亿。占世界人口的37%。

考虑到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等国的人口统计完全不靠谱,可能漏算了好几亿没有统计到的穷人,再考虑到人民币折算成购买力比实际汇率强一些。我们终于落实了一句老的宣传口号——“要解放世界上2/3受苦受难的人民”。换句话说,占世界人口五分之一的中国人已经基本站稳前三分之一的位置了。

但是,其他落后国家为什么没做到这一点呢?

我想,这首先和劳动力的性价比有关系。

70年代末,虽然大多数中国人是农民,但通过教育和军事训练,起码有一半人口有知识,有纪律。适合搞工业。当然,世界上有比中国更好的劳动力,也有更廉价的。但是,比我们便宜的,往往素质差很多;比我们素质好的,价格就贵了。中国劳动力的性价比是最强的。而且我们一直在扩招,当年中小学扩招,现在大学生扩招,在工资上升的同时,保证了劳动力的性价比持续提升。当然西方的工业要优先转移到中国。

中国奇迹的第二个原因是产业配套。

前30年,中国搞了一套完整工业体系,和西方比起来水平很差。但勉强称得上门类齐全。无论你转移什么产业进来,中国企业都可以在产业的上下游配合你。

这意味着把一个相对先进的工厂挪到中国,不一定非得两头在外,只利用中国的劳动力搞组装。相反,中国那些凑合能用的配套厂可以给外资工厂省很多钱,外资工厂的订单也能带动中国的产业进步。

第三,中国是一个完整的国家,而不是几十个小国。劳动力、资本、技术越过省界没什么政治上的障碍,不受关税检疫和技术标准的影响。

从1960年到1980年,中国修了2万公里铁路,比1980年到2000年修的铁路还多几千公里。而且大多是深入内地的铁路,比如说成昆线、襄渝线。70年代中国还掌握了超高压输电线技术,开始跨区域输电,最后把整个国家连到一个电网上,让工业可以遍地开花。

60年代西南铁路网 许多内地省份交通还仰赖外国

70年代中国铁路地图 已经连成一片

有了这么大一片被道路和电网沟通的腹地,中国沿海接受工业转移的能力肯定要比大多数国家强。那些分散的小国不说,就说印度,英国人留下6万公里铁路,到现在4种轨距都没统一,印度国家电网也没有全国的调度权。日本虽然比发达,但东日本和西日本的电网频率都不一样。和他们比,中国基础设施覆盖面和标准化程度都不错,工业转移到中国的利益更大。

第四点是中国靠半军事化体制整体上保持了低犯罪率。

这一点虽然在90年代有倒退,被宗族势力和车匪路霸破坏,但在大多数情况下,2个司机就敢出车几千公里送货;占地几十公顷的大工厂,往往五六个保安就能执勤。这种普普通通的事实在许多国家就是个奇迹。像印度、菲律宾这些国家,警察在农村根本没有执法能力,三分之一以上国土有游击队,武警中队经常被游击队消灭,显然没法布置完整的产业链。中国就把产业升级的机会抢了。

这四条因素实际上就是建国第一代人攒下来的软件和硬件。硬件是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基础设施;软件是受过教育的人口和相对稳定的社会秩序。总体上说,前30年积攒的软硬件在第二代人都没浪费,正好接受工业转移。

而且我们接受工业转移的顺序也很对,先是从苏联接受全面而相对低端的工业体系,再从欧美接受高端但不完整的工业,最后逐步补齐短板。这好比先在一个老师很负责的中学打基础,然后再到管理松散的一流大学选课进修,从战略上看是最佳顺序。大多数穷国要么劳动力性价比很差,要么工业升级次序不对,都没跟上来。所以,中国经济增长明显超出世界平均速度,完成了工业化的目标,同时也把大多数劳动力吸收到工业社会,解决了1980年的中学生过剩问题。

通宝推:qq97,李夏禾,十亿星阵,桥上,
家园 公有制与计划经济不是一回事

你自己也说了,大企业不论是私有制还是公有制,同样有这个计划经济的毛病。

其实根本问题是市场决定一切的时候,人们希望的是商品由市场决定但是人力资源不作为商品由市场决定。这两者本来没有必然的依存关系但是因为管理的方便,人力资源就被广泛当做商品流通了。

解决方向在于解放企业组织方式,让人力资源的价值可以全部通过商品在市场上的价值反映,而不是今天这样通过企业层层盘剥之后在一小部分上反映在人力资源的价值上。今天的企业组织方式有很大的漏洞,让具备组织能力的人可以因此攫取更多的价值。

在企业的组织形式消耗高昂的时代,就类似燃油发动机多数能量消耗在热量而不是动能上,一个组织内人的价值大部分是消耗在维持这个组织的运转上,其中包括那些与组织运转相关的管理等业务上,以及相关人等。

一个企业的投资很大部分也是花在组织的运转上,其中当然包括人力资源,但是也包括管理层本。自然企业越大,人数越多,这个管理成本的比重也越大,虽然大企业的效率因为规模效应比小企业要高,但是因为人数多而出现的沟通与流程的复杂度是指数级提高的,这其中的消耗往往很难统计出来,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可以很明显的感觉到。一个证明就是大企业的掉头难,对市场反映慢,创新很难出现,这一切弊病其实都是企业组织形式固有的。

自动化也好,人工智能也好,真正的意义不是把人变成螺丝钉,用生产线的方式降低管理成本,因为可以把流程变成生产线的技术最后根本就可以把人淘汰。而不那么简单的工作,不能用机器代替的人类工作,才是技术可以大展身手的地方。技术在这里的作用应该是减低甚至消除企业的组织消耗,当然这其中不只是技术的因素,也应该有企业文化与制度的改革。

如何把企业的组织方式转变成不需要复杂的人力资源管理的方式,这是大数据与自动化需要回答的问题,而不是进一步向计划经济计划管理的方向发展,相反应该是更多的灵活性,更敏捷的反馈与更少的人的因素在做决定中的负面影响,比如个人好恶,个人立场,个人阅历等在商业决定中的作用。这将是一个逐渐的过程,因为人类有史以来都是在依赖人的经验去处理一切与人相关的事物。

通宝推:年青是福,
家园 重要的是人均消费,反应了人们的生活水平

人均gdp只代表干了多少活。当奴隶也可以获得很高gdp,能说明奴隶生活水平高吗?

近年来,我国人均消费只占人均gdp30%左右。而且我国的人均积累也很少,大部分产出都被西方免费拿走了。参见

从铁路机场建设看中美积累,建议大上投资 -- 西西河

链接出处

家园 公有制的处理能力是问题。

即使是福利资本主义,实践中也只能在北欧小国进行。

中国的巨量尺寸和复杂情况,最后一刀切浪费惊人。。。。

家园 AI对抗人脑的思路

电脑游戏界进行很多研究了。你去看看。

大数据和自动化,还是依靠人的设计来运转的,没有自主创新能力

家园 计划经济是对利润引导的替代,和所有制无关

天下熙熙 皆为利来 天下壤壤 皆为利往。

物流,人流,信息流都有利润指向。没有利润,或者短期利润推动,要人工制造经济流动,自然要有计划,难道还能靠人民自发自觉实现共产主义? 能完全取代利润引导的计划经济当然不存在。 就光靠天吃饭的农业上,没有无限能源,是没可能计划的。

明白人工制造经济流动的必要性,公有,私有才有区分的基础。 证明垄断生产资料(土地,资本,暴力。。。)是经济流动的堰塞湖,社会冲突的矛盾点,才是资本论的造反有理论。 历史阶段论,其实包含了生产关系突变的演化,吞噬过程。奴隶社会必然吞噬掉游牧部落,因为前者的奴隶来自后者的族民。 同理,资本社会的无产阶级也只能来自农民。

说实话,今天马克思们要面对的问题是AI应该控制在谁手上的高大上问题。历史阶段论的冰冷逻辑就是反思革命没有毛用,下个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会像天网一样,用暴力,非暴力的方式控制住大多数认可,或者不认可的人口。再开明地主,再睿智的皇帝也会被工业革命吞噬。

通宝推:桥东棒棒,
家园 让我来YY一番

总的来说,满足人类的需求的各种商品的制造,是物质、能量的利用转换。无论计划经济还是市场经济,生产出来的产品都得消费。但是如果消费者群体的消费意愿发生改变,某些产品就得销毁(例如倒掉牛奶,任大炮说的房价低了可以炸掉一部份),以维持某些产品的市场价值或减少损失。

人最基本的需求是衣食,前天看到中国生产的粮食每年光储存、运输中的损失就到达一千亿斤,约为2亿亩粮田的产量。国家的农业补贴很一部份是赔在这上面。生产这千亿斤的粮食所耗费的化肥、水源、燃油、电力、人工等就成了无用功。

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包括信息、交通的改善,可以大大降低市场经济商品在流通中的损失。假设国家只包办某些基本的方面(按人口提供一定的粮肉、能源),将其列入计划经济部分而禁止其市场化经营。另外就是开发新材料,产品用旧回收之后可以再加工,减少不必要的生产周期带来的能源、物质浪费(按物理方面的说法,好像是降低熵值)。中国古代的建筑以土木结构为主,发生个天灾、战祸,只要能长出树木,可以再建。区别是树木生产周期与工业生产出某种材料的周期相比过长。工业化的好处就是人应对天灾和突发事件的反应速度大大提升。

人的需求还有更高层次,则可以鼓励人在非计划领域发挥才能。例如,虽然用电是免费的,但是想要看电影,就得挣钱。某些视频是免费的,但还有收费视频,也得挣钱才能看。在消费方式上,不鼓励奢侈浪费,培养好的社会消费风气。以此种计划+市场的方式,既保证了社会的稳定(至少大规模的失业状况下,不会产生流民大军),同时也能保证人的积极性。

国家兜底的部分,始终是要人经营的,久了容易出现利益集团、监守自盗。反正,工业生产效率提高,人的富余时间就多了起来,国家、社会组织可以提供多种职业的培训。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人员在工作之余可以学习其他技能,三五年就进行一次岗位大轮换。需要国家长期投入资源的大工程等可以有其他管理模式。

家园 汉景帝与儒生的约定—食肉毋食马肝,未为不知味也——不争论

食肉毋食马肝,未为不知味也;言学者毋言汤武受命,不为愚。

毛主席做事,目标、手段、道义都得明确,不似小平,只知道跟着走,摸着石头过河。

通宝推:姬水飞熊,
家园 你牛啊。。。
家园 所以有时候觉得

现在不少人不理解当年的革命,不完全是坏事,虽然会导致吃二茬苦,受二茬罪的可能性增加。

家园 :(

2 小时内给同一个人送花/示囧的上限为 16 !

家园 注意时代背景,不争论其实是反教条

而且是反”左“的教条,而且是反那种长期文革以来长期只说不干的那种”文宣“行为。这个”反教条“与毛泽东在山沟里创建苏区和枪杆子里出政权是一脉相承的,传统马克思主义,无论是马恩还是列斯,何时说过要这样做?

战争年代,如果墨守成规则意味着政治力量的全盘覆没、甚至死无葬身之地,毛泽东本人深受其苦,所以才写出了《反对本本主义》这样的文章(邓那时也因为这个原因而挨整)。然而革命胜利了,无论怎么“左”、怎么教条,吃苦受罪的是老百姓,而不会是自己。所以晚年毛泽东可以有资格、有本钱一而再、再而三的犯错。

而这里的不争论,恰恰是为了打破毛泽东晚年犯的教条主义,为了走出毛泽东和他的追随者所设置的“左”的禁区,这才是不争论的实质所在。所以不反教条怎么行?否则耽误的是中国的国运、吃苦的是全天下的老百姓!!

家园 送你句话——流感因流行而得名

原因很简单,这本来就是群众的呼声,一大批群众的意见。。。你们这些高高在上的老爷们不但不听,反而恶语相加。。。说别人愚民。。。这个就是我们要坚决反对的精英主义。。。毛主席在世,不会允许你这种人穿上跳下的。他会认真听取群众意见,虚心接受批评,而不是进行人身攻击。
群众的意见也并非总是100%正确的,甚至会自相矛盾的。下岗忆起大锅饭也是群众意见之一;跟着转轮哄哄的那也算是群众哦。

通宝推:山药糕,
家园 “不争论”之前可是大争论

在“不争论”之前可是“真理标准大讨论”,那可是切实的争论;为毛在大争论之后翻脸开始说“不争论”呢?

占理的时候就是“真理标准大讨论”,不讲理的时候就是“不争论”?

家园 仅凭自封就是左派了?我看你就绝对不是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8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