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由69事件看“棒流” -- 非闲人
我说话是很冲,但本质意识没有任何故意找别扭的想法。
之前的一些帖,言语的确是有过激的地方,在这里先给诸位道歉,以后我会注意的。
至于“泛泛而论”,我绝对不这么看。实际上“非闲人”的很多言论是极端错误和情绪化的糟粕。我用“糟粕”去评价他的言论,并不过分,他可能认为我又再骂他吧。
电影是有工业化的特征,这一点没有错。但电影首先是艺术创作,然后体现出工业流水线和资本密集的特征,是一种创意产业。
斯皮尔伯格的影片那么著名,恰恰不是因为他在技术上的创新(实际上,斯都是使用别人用过的拍摄技术),而是对剧本编辑、镜头拍摄经验的积累和创造。到了非闲人同学的嘴里,就成了技术创新了。
象《拯救大兵瑞恩》,90年代拍的电影,用的是70年代的技术。
非闲人同学拿来作为救兵的《变形金刚》,用的是90年代就出现的成熟技术。
在西方著名电影导演里,卢卡斯/卡梅隆才是技术流派的大力倡导者和鼓吹者;而斯皮尔伯格,反到是传统观念的捍卫者和坚守者。
非闲人同学愣是把斯皮尔伯格说成技术创新的代表,这不就是胡说八道么?
我和非闲人同学之前即没有接触也没有发生过任何不快,今天在他的帖里留言,也不是故意来找碴的。但他这种本来对电影一窍不通还假装什么都懂误导别人的“伪专家”行为,我看不惯,更看不起~
但是他们的作品都没有拜读过,一没渠道,二没兴趣
反复强调技术的您,能不能给大家讲述一下什么叫“切1/2镜头搭电脑合成处理”呢?
这就是当今电影技术方面一个很普通很成熟的技术问题。
既然您喜欢大言不惭地在这里给大家讲电影的“技术问题”和鼓吹电影的“技术创新”,那起码您应该是对电影的制作技术具有起码的了解吧?
如果这个人说了半天,却连最基本的电影技术常识都一窍不通,那他表演的行为艺术不是扯蛋和吹牛,又是什么?
剧情是他的一个软肋,但掩盖不了其开创内地工业化制片的开拓意义
老斯正是传统摄影技术的捍卫者!你要是狗P都不知道就别瞎说,成不?
在他的电影作品里使用的电子影像合成、切1/2镜头与电脑同步处理,类似这些当时“先进”的技术手段,恰恰都是在别的导演和别的影片已经经过使用之后,他才采用的。在技术方面,老斯是二流的。他的影片,是用独特的创意、编剧与镜头切换设计经验来打动观众,而不是所谓“技术创新”~
把我的帖子删了,然后对外宣传我在“骂人”?!
您要有底气,好歹应该让人家看看我的帖字说的都是什么,让大家认定一下那是“骂人”还是打脸,OK?
你两片嘴上下一碰,就说谁“骂”你了,你算干嘛的呀?
谁稀罕你那几朵花。
虽然我上个贴回答了你还提醒你不要再扮“代言”,看来一点没听见去嘛。你的话比圈内人的骂人贴看着还要恶心,感觉就像吞了苍蝇似的。大概你还在为自己那“看起来很有礼貌的形容词”在那里洋洋自得呢。
不看你这个贴,我都忘了我们在主席诗词那个贴还有过一番对话。真是忘性大啊~
http://www.ccthere.com/article/2973140
因为我忘性大,又不想看见你那些针刺儿般的话,所以屏蔽你了,真是VERY SORRY了,欢迎对我采取同样的行动。
不用费心给我回贴了,看不到。88~
是失败又失礼。
旁人看了是会支持你还是会想:原来圈内人就这个德行。大约这当儿,你还自觉自己专业得很,权威得很,真性情得很呐。
是你出口伤人还是我的片面之词,看了我所引用的贴子及你目前为止的发言,大家都可以想像得到了。
还有你所谓的技术性发言,在我看来就是:似乎强调着“传统的拍摄技术+独特的拍摄创意”,就不是使用着“摄影机”这个工业发明了。
然后后面就发展到:斯大叔用的是别人已经用过的技术,二流技术,所以“他不前卫,也不技术,也不是特效电影的推动者”,一下子就把斯大叔打到跟贾樟柯和张扬一个地位了。
我想问:你这个圈内人还知道自己在说些什么,别人在说些什么吗?
要从新对“工业化产物的电影”作一个定义。
以下是个人认为的“工业化产物的电影”这个概念。
所谓“工业化产物的电影”,首先,它是一个商品。没有一个工业化产物是卖不出去的。
其次,它是一个有市场的商品。不能赔本赚吆喝。
第三,它是由一个团队生产出来的商品。
秋原老师对于电影的知识,是无庸置疑的。但我觉得以秋原老师的清高,可以无法接受把电影商品化这种做法。这就是非闲人老师和秋原老师之间的最大分歧吧。
比如,在斯皮尔伯格是哪种导演这点上,我们就可以看出非闲人老师和秋原老师的分歧。
斯皮尔伯格以前,也有拍过大制作,赔得要死,叫好不叫座的电影。当然,斯皮尔伯格更多地是拍出叫好又叫座的电影。这两种电影,就是秋原老师和非闲人老师之间的分歧了。
样板戏的节奏比传统京剧更快,台词比传统京剧易懂,情节设计更紧凑,虽然跟现在的影视作品比,节奏还是有点慢,但是就当是条件来说,已经很不错了。。。
像现在这样重新把才子佳人帝王将相原封不动的捡起来,早晚要害死京剧。。。
本人现在对您的希望就有一条,既然您如此强调电影的“工业”和“技术”,那我就把对您的问题用红色字体再给你发一次:
1、“切1/2镜头搭配电脑动画处理”——这就是电影工业当前最普及、应用最多的一种技术,即涉及到传统的物体暴光(含景象叠加),也有时髦的电脑动画合成。您能不能给大家详细解释一下完整这个作业的几个步骤呢?
2、“磁胶互转与反二次后期声”——电影工业后期处理当中一道必不可少的工序。也请您讲解一下吧
非大师,验证您是真专家还是伪专家的时候到了,请直接回答问题,不要躲躲闪闪,顾左右而言他,好不好?
翻过楼主过去的文章。楼主对于“工业化”这个词一直是很有爱的。
俺觉着,电影作为文化产业、创意产业,和作为艺术的电影当然是两回事,不能等同视之。既然电影也是一种产业,自然就有规律可循,就可以批量地、持续性地生产下去。创意产业还是如今的朝阳产业。不过,这为什么就成了所谓“工业化”的产物呢?试问工业化是什么时候提出的概念,一般指的是什么范畴,总不能凡是先进文化、先进生产力,都一股脑儿装进您这个“工业化”的筐里吧?——您好歹加一个“后”字,还能顺便赶个时髦。
您还一直用您对电影的个人偏好,来对这个“工业化”提出要求,潜台词好像是:满足了您,也就满足了最广大人民。—— 三个代表齐活了!
俺还觉得,土鳖国的电影产业和先进国的差距,未必比就别的产业落后多少,也未必是电影人做的特别差。说到底,都是有主客观条件限制的。基本规律不外乎是,先进国琢磨出了新技术,中国人引进消化以后,做自己的东西。顺便,这个技术也不光是您所谓工业化的“硬”技术,同样有很多“软”技术,例如市场规律,例如拍摄技巧。问题是,对于上述引进/学习模式,创意产业和传统工业有个很大不同,其产品要直接满足人的欣赏需求,人是很挑剔的,只有做到足够好才能卖出来。当中国的液晶电视能实现先进产品70%特性,也能找到自己市场的时候,一部电影如果有超过三成的部分拍得很失败,就根本没可能得到像样票房。这样,就对这个产业的人才储备和技术储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您如果忽视这个差别,还要来研究电影业的规律,俺觉得有点硬赶鸭子。
说实话,您的帖子也许的确捕捉到了中国文化产业的一些问题,不过归根结底,这些都只是所有客观存在差距的一部分吧?俺实在不觉得一个网民拍拍脑瓜,发几篇帖子,就能为一个产业和如此众多的饭碗找到突飞猛进的金钥匙。您有些话如果是作为激将法,请出高人,引发讨论倒也就算了;如果您是真的这样想,俺实在觉得有点侮辱别人的智商……
你问的问题真是莫名其妙,就好像在数码摄影技术中国落后于日本,你却问别人“你知道raw流程技术吗”的傻问题一样。
影响也是受教育的一种。被视听带着跑一两个小时,只要不是彻头彻尾的徤忘,没有人可以不受影响。学不到好的就会学坏的,学不到正面的就会学反面的。在这个问题上,你想什么没有任何意义,那些电影人在想什么,或是没在想什么才是问题的关键。当这些人媚俗的时候,每个看电影的人或多或少都会变的俗一点,当这些人无聊的时候,每个看电影的人或多或少都会变的无趣一些,当这些人为名为利不惜一切代价的时候,每个看电影的人或多或少都会在价值观上有所变化。不同的只是变化的方向和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