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PET/CT在恶性肿瘤中的应用 -- 良金百辟

共:💬53 🌺72 🌵4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家园 PET-CT的美妙奥秘

这都是国内经销商配合三大厂,黑心院长,想送礼给高管的商人,和一些所谓KOL配合投资商炒作出来的,国内现在已经超过100台,无论是数量还是人均拥有量都是世界第一啦。三大厂商开心死啦

家园 你不知道前因后果,只空发议论,违背毛主席的教导

毛主席说: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

对没有行医资格的两个学生,冒充内行,空发议论,指责权威,目空一切,应该谴责!

你自己检讨去!

家园 我很遗憾

一个有着不错的流行病学知识的人,不懂得尊重别人或是正常的交流。写的东西像是大学里的女生。不知道哪里来的优越感。

PET/CT对于肿瘤病人的特异性很高

阳性预测值3.3不是它不能用于筛检的借口

日本核医学会04年制定,07年修订的指南没有“理论基础上的错误”-自信心膨胀如此?

现在并没有获得公认的适合肝癌的筛查方案

AFP更远非没有争议

如果希望将来成为一位出色的临床流行病学的学者

应该了解一点临床知识;了解一点循证医学;不要过于迷信大学课堂。那里连如何评价文献都没有教明白。

忠言逆耳 不多说了。

家园 您大可坚持您自己的那套“循证医学”

对于循证医学而言,所谓证据如何解释,您似乎并没有搞清楚。我在另一系列中已经充分说明了您的错误思路的本质--将一条概率链上某一环节的证据当作了可以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证据,有意无意地忘记结论推断的人群是在不停地变化。

说到系统回顾,临床医生发表的文献有多少发表偏倚?然后又有多少所谓的证据其实是充斥着这些发表偏倚的系统回顾?单个研究的内部有效性是怎么控制的?就靠你所学到的所谓的“系统回顾”法?至于说我所谓迷信大学课堂,并且连如何评价文献都不明白,这个么,呵呵,要不你拿一篇你发表的文章来我评给你看?

日本人很有趣,他们在技术手段上的应用远比其他地方激进,对所谓先进技术的迷恋程度远远高于其他地方,这从内镜的使用指南就可以看到。但从您提交的证据来看,您也是受日系影响颇深。但是希望您不要忘记,您可以保持您激进的风格,在循证医学中同样的证据的解读并非只有你心目中的那一种。

最后,请仔细看看您反复说的这句话

“PET/CT对于肿瘤病人的特异性很高

阳性预测值3.3不是它不能用于筛检的借口”

您能把您的结论及其成立的条件拆分一下么?您知道您这句话成立所需要的逻辑是什么呢?

前提1:PET/CT对于肿瘤病人的特异性很高

前提2:特异性高的方法适合用于筛检

前提3:筛检用于一般人群

前提4:一般人群是肿瘤病人人群

结论:PET/CT适用于一般人群筛检

最后,您非要说阳性预测值只有3.3%不低(我坚持认为这个很低,当然这个高低只是个人感觉,并不是您的错)一点不放,您错在以为阳性预测值与其他筛检方法差不多然后就证明PET/CT可以用了?副作用不考虑了?成本呢?筛检方法的标准到底是什么?有多少条筛选标准?要平时这么做诊断早被带教主任骂我顾头不顾腚骂死了。

您在嘲笑课堂的时候,却恰恰证明了您需要回学校重新系统地学习循证医学,以前那些半吊子的东西早已不堪用了。

最后那句还是留给您吧。

家园 再顶一下。两个学风极差的本科生在此贴胡搅蛮缠

上个星期一个好朋友刚刚在同仁医院做了PET-CT。花费不到7500人民币。医生强烈推荐。

家园 反对。此二人直接攻击楼主的人品。
家园 顶一下这个。身体是你自己的。
家园 转自丁香园,经PET/CT早期诊断癌症治愈率高

癌症早期诊疗现生机

科学时报

未来将会怎样?为什么我们不能更早地发现重症癌症?为什么我们要在疾病后期花费那么多时间和金钱?“我们应该对病人更好一些!”作为美国分子影像学的权威,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斯坦福大学分子影像中心与核医学科主任Sanjiv Sam Gambhir教授在他的演讲开头提出了几个引人深思的问题。

  在近日举行的第六届杭州国际分子影像研讨会上,斯坦福大学教授Gambhir的演讲描述了分子影像学在未来医学中的重要作用,令与会者备感鼓舞。围绕着他提出的话题,来自欧洲、美国、日本、韩国等地的核医学家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未来:发现、识别、早期干预

  对疾病,尤其是癌症等绝症的早期干预,一直是近年来医学界和科学界的热门话题。然而,对于多种癌症早期干预的实现,还从没有在Gambhir教授这里如此清晰过。Gambhir认为,分子影像学在未来医学中将发挥如下作用:发现(Identity)疾病的存在,可以通过血液检查发现人体中的肿瘤标记物,从而发现疾病的可能性;把病人群体识别(Isolate)出来,用分子影像学技术发现病灶的位置;进行早期干预(Intervene),用治疗手段干涉疾病的进程。

  “我们要发现那些致命的癌症,而不是所有的。”Gambhir在接受《科学时报》专访时说,他的团队正在关注卵巢癌、大肠癌、前列腺癌和肺癌等的分子影像学的早期干预。早期干预的手段,一般是先进行血液检查,发现血液中是否有肿瘤标记物;接着通过分子影像技术确认病灶位置和大小;然后采取干预措施。Gambhir指出,通过PET/CT检查可以确定直径最小2毫米的病灶,这时候如果进行早期干预,治愈率将高达95%。

  然而,在分子影像技术能确认病灶存在前,关键问题是如何发现那些可能存在微小病灶的群体。“早期干预,要早到什么时候?”Gambhir说,要发现早期癌症,就要关注少数细胞。当病灶尺寸为1立方厘米时,已经包含了5亿~30亿个癌细胞,对于早期干预来说,这已经太晚了;1立方毫米的病灶中包含5万~30万个癌细胞,而1立方微米的病灶中仅含500~3000个癌细胞。后两种情况才是早期干预应该关注的。但要发现这么小的病灶是非常困难的。

  令人兴奋的是,Gambhir在报告中介绍,他们已经找到了解决方法。Gambhir向与会者展示了一个小小的芯片,他称之为蛋白检测芯片。这是一个灵敏度非常高的芯片,能对血液中含量极少的肿瘤标记物产生反应,其灵敏度越高,发现微小病灶的可能性才会更高。

  基于此,Gambhir认为,到2020年时,斯坦福大学将可能具备发现直径2毫米的肿瘤病灶的能力,也就是说可能将某些癌症的治愈率提高到90%以上。Gambhir告诉记者,今后他的团队还会关注乳腺癌、胃肠道癌、口腔癌等癌症的早期干预。“将来这一整套技术将可能运用到各种疾病中,不仅仅是癌症,如神经性退行疾病、心血管疾病等。如果能发现早期微小的病灶,我们就能让病人过得更好。”Gambhir说。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