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也来说说邓小平的功过 -- 达雅
不过呢,这集体化的问题是通过深化集体化来解决呢?还是打碎了事呢?嘿嘿,不知道。
南街村骗了多少贷款?天知道
但是解散的代价却也得付出,虽然最后殊归同途(例如现在的四川河南政府和广东江苏政府的奴隶买卖,还有一些血汗工厂的中介),但是不解散,那么大的人民公社,或许会成为第二个中石油,毕竟那么大的劳动力资源在那,又是群爷,不好对付啊.
治大国如烹小鲜,然也.
支撑科研类,需要资金和物资.买卖能挣大钱谁去科研?不能赚钱谁去解决物资?宋子文说的好,美国的盘尼西林买都买不完,何必造呢...
说白了,改革开放前期本质就是轻工业对重工业的的挤出效应换出民用资源向人民换取执政合法性.
到后期了,重工业的本质,也已经可以转化为金融业了,下一步,就看能不能转化成为最重要的,国家资本主义了.
老毛修订的人民公社六十条还是应该看看的,里面把所有制问题、民主化管理等基本的框架都树立了。但公社本身,作为一个个实体来看,必然会有各种各样问题的,比如种什么作物,怎么修水利,等等,这些问题不能归结到集体化。包括像大食堂这样形左实右的问题,是上面瞎指挥而不是集体化带来的。
这就好比国企。以前的国企是小社会,养老医疗福利都得自己承担很大一部分,社会负担远比外企重,利润率不高,这种情况下要技术升级、产品研发,是需要国家支持的。要竞争的话,首先应该把国企的包袱去掉,和外企站在同一水平线上才行。
结果呢,拨改贷之后才利改税,包袱还迟迟不卸掉,外企还有两免三减半,这种情况下能比得过外企才怪了。
记的小时候公社还没解散,农业机械化程度还是很高的,履带式拖拉机犁地、耙地,播种机播种,联合收割机收割,有些暂时用不了机械的才大量上人工。分田到户后,全都改成了牛拉犁了。印象还比较深刻的是,那时候村里还有个五保户,每家轮流做饭照顾,那个五保户死了之后,还开追悼会,全村人都参加。农闲的时候,打谷场上杀声震天啊,民兵方队每人一支56半,明晃晃的刺刀,练刺杀。村里接通了有线广播,每天晚上广播新闻、念报纸,村子里还有阅览室,我现在还记得的就是很多小人书。春节时,大队还组织踩高跷、划采莲船什么的各村巡演。分田到户后,似乎一夜之间,拖拉机没有了,阅览室没有了,广播没有了,各家都缩回去过自己的小日子去了。再过了几年,大队卫生院越来越小,人越来越少,机械厂的机床也消失了。但对于我个人来说,有个好印象就是能吃饱饭了,再不用啃那个麸皮馒头,过年的时候还能做件新衣服穿。公社这个组织结构是好是坏,我也说不清。
只能说形势比人强。你、我、他的想法,无论如何,都比不上大势。
影帝的4万亿天魔大法,很大程度上就是就是政府花钱搞出各种项目,让农民工有事做,等待外部需求复苏。
对某些人你说什么都没用。
某些人满嘴的常识,却是一点常识都没有,居然拿30年或者更久前“很多乡级医院连X光机都没有”“看不了大病”来说事,乡级医院是看大病用的?最有效的医保就是他所看不起的看看感冒,包扎伤口这些小事。
看个感冒包扎个伤口都要成百上千,这水平是很高。问题是谁愿意花这么多钱去看这种小病?
说说我们大家庭的例子吧,真正的贫农之家。
我父亲兄弟四人,在毛时代分别住稻草房,很小的破房或借亲戚的房子住,但是他们在八十年代各自盖了瓦房。
五六十年代出生的堂姐都是文盲,堂兄顶多小学毕业。七十年代出生的堂兄弟姐妹基本初中毕业,大学一人,高中专一人。
七十年代我出生的时候,家里大米不够吃,母亲产前产后最渴望吃六毛四一斤的猪肉,买不起也吃不到。土地承包后吃饱就从来不是问题了,吃肉在八十年代后期开始也不是问题。
还有,86年我们那里通电。八十年代的时候,机耕路(石子铺成的)逐渐被水泥路取代。
跟04年搞出 Fault lines in China`s Economic Terrain 那个大表的是同一个班子?
不利因素类型 每一因素单独出现时对中国经济的削弱作用百分点/年
失业、贫困和社会动荡 0.3-0.8
腐败对经济的影响 0.5
艾滋病与其他传染病 1.8-2.2
水资源与污染问题 1.5-1.9
能源消耗和价格变化 1.2-1.4
金融系统和国有企业的脆弱 0.5-1.0
外国直接投资的萎缩 0.6-1.6
台湾问题和其他冲突 1.0-1.3
苍野河友给出了中国统计出版社《新中国55年统计资料汇编(1949-2004)国家篇》(新浪共享可下载到)。我这里采用他的数据,对他表示衷心的感谢。当然,如果数据错了,由他负责。
苍野采用这些数据的本意是为了跟西安笨老虎论证改革开放后人均寿命没有降低,这个目的他成功达到了。但是,魔鬼总在细节里,我就发现,苍野给出的数据,恰恰说明,解散人民公社导致相当一部分人死亡,换句话说,解散公社害死了很多人。我对自己这个发现很满意,所以要贴出来,看看邓粉们有什么话说。因为我不会贴图,所以只好用表格,先把话说了,表格放最后。
苍野给出的数据,中国人口死亡率的最低点是1979年死亡率是千分之6.21,然后接下来连着四年增长,在1983年达到改革开放以来的最高值千分之6.9,然后再重新下降。我看到这几年的数据就非常高兴,因为那几年正好是解散人民公社的几年,死亡率的上升不是说明解散公社害死人嘛。
但是,我注意到,那几年也正是计划生育大力推行的几年。会不会是因为人生得少了导致死亡率上升了呢?于是我就用苍野数据的第三列乘以第四列,得到了死亡总人数。结果死亡总人数在改革开放前后先降后升,从1976年679.4万人降到1979年的605.7万人然后又反弹到1983年的710.0万人。1976年到1979年的下降非常好理解,“文革”结束了嘛,“四人帮”被打倒了嘛,人民生活改善了嘛,可是1979年到1983年的上升怎么解释?这个上升远比1983年以后的缓慢上升陡峭,后者显然是中国社会逐步进入老龄化老人们不断死去,但是前面这个陡峭的上升就不是这么一回事了。
1976-1983年的死亡总人数先降后升,1949-2004新中国死亡人口曲线上是一个大坑。如果忽略这个坑,以及前面的两个小坑,那么新中国死亡人口曲线图的谷底是在1967年643.8万人,以后的数据,除了两个小坑一个大坑,都可以用一条缓慢增长的直线拟合得很好。也就是说,新中国从1967年以后就逐渐走向老龄化,死去的老人一年比一年多,于是死亡总人数也就一年比一年多。
于是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从死亡总人数这个指标上看,我们现在的生活和“文革”期间也没什么区别,就是平平静静地老了死了。生前可能享受得多一点,那是社会进步的缘故。
但是,华国锋主政的三年,中国的死亡总人口有一个不可忽略的下降,这表明结束“文革”确实有巨大的正面作用,导致大家的寿命延长了。而1979年以后的解散人民公社,则把华国锋领导大家取得的巨大成就全还回去了,很多人本来可以多活几年的,结果又早死掉了。于是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华国锋确实是英明领袖,而解散人民公社害死人。我这个结论可能左右不讨好,很多毛左会骂我居然承认结束“文革”有巨大正面作用,而邓右会攻击我反对改革开放。但问题是,数据就在那里摆着,那么一个大坑也是好几百万人呢。
最后,我给出数据表格,其中前三列是苍野给的数据,第四列死亡人口是我自己算的,方法是用当年总人口乘以死亡率。表中人口的单位是万人,死亡率的单位是千分之一。另外,西西河怎么贴图啊?
=========================================================
年度 总人口 死亡率 死亡人口
1949, 54167, 20; 1083.3;
1950, 55196, 18; 993.5;
1951, 56300, 17.8; 1002.1;
1952, 57482, 17; 977.2;
1953, 58796, 14; 823.1;
1954, 60266, 13.18; 794.3;
1955, 61465, 12.28; 754.8;
1956, 62828, 11.48; 721.3;
1957, 64653, 10.8; 698.3;
1958, 65994, 11.9; 785.3;
1959, 67207, 14.58; 979.7;
1960, 66207, 25.49; 1687.6;
1961, 65859, 14.23; 937.2;
1962, 67295, 10.04; 675.6;
1963, 69172, 10.02; 693.1;
1964, 70499, 11.54; 813.6;
1965, 72538, 9.5; 689.1;
1966, 74542, 8.83; 658.2;
1967, 76368, 8.43; 643.8;
1968, 78534, 8.21; 644.8;
1969, 80671, 8.03; 647.8;
1970, 82992, 7.6; 630.7;
1971, 85229, 7.32; 623.9;
1972, 87177, 7.61; 663.4;
1973, 89211, 7.04; 628.0;
1974, 90859, 7.34; 666.9;
1975, 92420, 7.32; 676.5;
1976, 93717, 7.25; 679.4;
1977, 94974, 6.87; 652.5;
1978, 96259, 6.25; 601.6;
1979, 97542, 6.21; 605.7;
1980, 98705, 6.34; 625.8;
1981, 100072, 6.36; 636.5;
1982, 101654, 6.6; 670.9;
1983, 103008, 6.9; 710.0;
1984, 104357, 6.82; 711.7;
1985, 105851, 6.78; 717.7;
1986, 107507, 6.86; 737.5;
1987, 109300, 6.72; 734.5;
1988, 111026, 6.64; 737.2;
1989, 112704, 6.54; 737.1;
1990, 114333, 6.67; 762.6;
1991, 115823, 6.7; 776.0;
1992, 117171, 6.64; 778.0;
1993, 118517, 6.64; 787.0;
1994, 119850, 6.49; 777.8;
1995, 121121, 6.57; 795.8;
1996, 122389, 6.56; 802.9;
1997, 123626, 6.51; 804.8;
1998, 124761, 6.5; 810.9;
1999, 125786, 6.46; 812.6;
2000, 126743, 6.45; 817.5;
2001, 127627, 6.43; 820.6;
2002, 128453, 6.41; 823.4;
2003, 129227, 6.4; 827.1;
2004, 129988, 6.42; 834.5;
=========================================================
似乎从60年代开始,死亡率总的趋势就是下降的呀。好像66年的死亡率也比65年低啊,难道这还成了文化大革命的成果不成?我想这主要应该是医疗水平进步的结果吧。79年的死亡率最低,是不是因为78年底开了三中全会,全国人民心情舒畅的结果呢?嘿嘿。
死亡率的变化与解散公社有必然的联系吗?假设其中的数据都是可信的,起码要把农村人口,城市人口分开吧,因为公社对这两类人的影响肯定大为不同,另外我认为您比较一下死亡率或许更能说明问题,如果比较死亡人口的话,那商朝恐怕要比现在低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