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小时候的事儿… -- 笨笨猪

共:💬68 🌺127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家园 小时候的事儿…

天下文章一大抄,就看你敢抄不敢抄。这个定律用在网络时代肯定是最合适不过的了。上个星期突发奇想,上网搜出"云海玉弓缘"又看了一遍。遗憾的是整部书缺了不少页,我不甘心这种缺憾美,上网再搜,连搜了几十个,缺页竟然全都一样!该死的网络抄手,真是不用心!

上次看"云海"还是小学时候的事了,那个时候武侠刚刚进入大陆,热的烫手。我看的第一部武侠是"七剑下天山",头一天去书店问是2元(西翠路口东北角的晓筱书店,一对残疾夫妇开的,20多年过去了,前几年路过竟然还在。现在不知如何了,愿这对不向命运低头的夫妇好运),第二天几个小孩凑了2元去买书,谁知道告诉我们涨价到2.2元了。那时候的武侠不按照定价卖,都要加价。可怜我们几个小孩还不懂事就体会了供求关系对价格影响的深刻道理。正在我们急得要哭鼻子的时候,突然发现柜台下面地上竟然有2毛钱!如果我当时相信上帝,肯定会变成坚定的神的子民;可惜我当时是少先队员,相信共产主义……不管怎样,七剑给我留下了美好的回忆。说来也奇怪,最早进入大陆的武侠基本都是梁羽生的天下,后来才听说了金庸以及全庸等等。那时候的盗版制作还是蛮精心的,初中的时候看了一部射雕前传,包装精美,印刷考究,隐约记得写的还可以。直到后来天底下的人都知道"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全庸们才金盆洗手,改名古龙,再战江湖。谁让古龙写的书那么多那么乱呢。人家梁羽生的作品人物、时代都连着,想插一部进去都没缝儿;金庸有个防盗版的对联……后来武侠还没过气,流行音乐又来了。我们这个时代的人真是幸运,打一开始就站在齐秦罗大佑崔健这样的高度上,以至于后来的明星基本都看不上眼。但是不幸的是冒名顶替的人很多。那时候买了不少伪齐秦王杰的带子,模仿的让人听不出来。有个唱京戏的屠洪刚,那时候就出过仿齐秦的带子,间奏的时间不好掌握,竟然还打着拍子数1,2,3,4;被灵敏的麦克风记录了下来……看来叫板的习惯不好改啊。还有个伪王杰,竟然连歌词都换了版本,害的我唱了很久伪歌词,还以为是正版。好在后来有了双卡录音机,那些有关系能出国的人带回来绝对正版,再被人翻成儿子版流传出去,轮到我这里基本都是孙子版,重孙子版了,不过好歹也是真的。有时候为了抢时间,中午还要大老远的赶回家,翻录完了下午上课前给人家送回去。哪里像现在啊,网络上随便就能找到一堆mp3,而且数字化了,copy多少遍都没问题。Mp3 player小的跟手指头那么大,随便就能揣兜里,走哪都能听。现在还可以用手机外放,到哪儿都像个小喇叭一样叽里呱啦,宛然就是20年前穿着喇叭裤,拎着四喇叭,留着长头发,带着有商标的蛤蟆镜的不良青年。

家园 沙发
家园 我看的第一部武侠也是七剑下天山

看完以后突然觉得梁羽生是照着《牛虻》来写的。

家园 冰川天女转
家园 1989年吴文俊先生请陈省身先生吃饭,席间,陈先生

大讲最近看的武侠小说(好像是温瑞安的),吴先生立即从随身挎包掏出一本,说:你说的是不是这个版本?一桌人皆倾倒。实际上华罗庚先生也极喜欢看武侠小说,当年梁羽生每出新书,必定送一本。后来华先生去世后,这些书一部分捐献给数学所图书馆,放在藏书楼一个很隐蔽角落,不幸在1983年秋天被本人发现,经常躲在此处席地而坐观看,经常被图书馆的阿姨、老师夸奖,这小子真是用功,一上班就来,下班才走,风雨无阻。大约看了一个多月,从此再也不看。

家园 原来连忙总和陈老都爱看武侠啊

我以前也甚迷武侠小说,还收藏了很多民国早期的和港台珍稀版本,这几年工作压力大,逐渐也就不看了,当年收的很多书其实到现在都还没来得及看

家园 你是都看完了吧。嘻嘻
家园 83年偶才刚出生

忙总看武侠的时候很多人还没生哪

家园 萍踪侠影

我看的第一部武侠小说,鉴于我父亲当时在数学所工作,极度怀疑出处和你看到的那批一样……当时很惊讶,还有这么好看的书啊,后来被爸爸妈妈没收了,到了大学才看第二遍。确切说,上了大学之后,我把所有同龄人都应该看过的武侠小说+红白机游戏都彻底的完了一遍。

家园 谢宝

恭喜:你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可通过工具取消

提示:此次送花为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家园 当年看武侠

看武侠书的历程,前后超过了15年,浪费生命啊!

当年,同学3人去租书。我从下册开始看,看完后换着看中册,最后看上册。书倒着读,也挺有意思的。

古龙的书不能倒着读,读完了结局,种种峰会路转的情节就没法看了。

温瑞安的书大部分和古龙有点像,但萧秋水那个系列写的引人入胜。

金庸的书值得从头到尾一气呵成的看完。记得鹿鼎记就是小学5年级花了整一天的时间,一边大笑一边看完的。

梁羽生的大作,看得不多,七剑下天山系列很好。但如果先看过前面金,古,温的书之后,梁先生的大部分作品就似乎不那么吸引人了。

后期的黄易大侠,写的书结合历史的部分也满不错。

现在网络武侠盛行,不乏优秀的写手和大作,却再也找不到当年看武侠的心境了。

关键词(Tags): #细水长流
家园 哈可怜呐

我看得第一部武侠小说是七剑下天山,小学三年级,没人管,因为我爹说他们小时候家里管得严,不准看闲书,只好午睡的时候翻窗出去地摊上租小书看,被抓回来痛揍,所以从小不限制孩子看书。

家园 云海是我看的第一步武侠小说,看到没法去网上重温了
家园 其实读武侠给我们的最大好处是给我们一个可以假设

的机会,可以完全放松的机会,可以完全没有功利的机会,来审视我们自己的道德感、价值观和幻想能力。看武侠很少有人不想象自己是其中某一个人物,或者获得奇遇,获得经过苦行,或者经过遗传,获得一种与众不同的能力,在虚拟的世界中实现自己的价值、梦想。最妙的是武侠中的女子都是冰雪聪明且气质若兰,沉鱼落雁而又雍容华贵。可是我们在生活中看到的全部是二律背反。

家园 华先生带给数学所和系统所的人的一个礼物就是武侠小说

包括吴文俊先生也是这样迷上的(他的夫人是图书馆馆长),最早好像还是他的儿子吴天娇告诉我们说图书馆有武侠小说的,然后大家就去到处挖掘,终于发现。当时在这两个所里是看武侠蔚然成风。对,有萍踪侠影、云海玉弓缘、冰山天女传、七剑下天山等等,非常之多,我估计有上百册。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