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小时候的事儿… -- 笨笨猪

共:💬68 🌺127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 家园 小时候的事儿…

    天下文章一大抄,就看你敢抄不敢抄。这个定律用在网络时代肯定是最合适不过的了。上个星期突发奇想,上网搜出"云海玉弓缘"又看了一遍。遗憾的是整部书缺了不少页,我不甘心这种缺憾美,上网再搜,连搜了几十个,缺页竟然全都一样!该死的网络抄手,真是不用心!

    上次看"云海"还是小学时候的事了,那个时候武侠刚刚进入大陆,热的烫手。我看的第一部武侠是"七剑下天山",头一天去书店问是2元(西翠路口东北角的晓筱书店,一对残疾夫妇开的,20多年过去了,前几年路过竟然还在。现在不知如何了,愿这对不向命运低头的夫妇好运),第二天几个小孩凑了2元去买书,谁知道告诉我们涨价到2.2元了。那时候的武侠不按照定价卖,都要加价。可怜我们几个小孩还不懂事就体会了供求关系对价格影响的深刻道理。正在我们急得要哭鼻子的时候,突然发现柜台下面地上竟然有2毛钱!如果我当时相信上帝,肯定会变成坚定的神的子民;可惜我当时是少先队员,相信共产主义……不管怎样,七剑给我留下了美好的回忆。说来也奇怪,最早进入大陆的武侠基本都是梁羽生的天下,后来才听说了金庸以及全庸等等。那时候的盗版制作还是蛮精心的,初中的时候看了一部射雕前传,包装精美,印刷考究,隐约记得写的还可以。直到后来天底下的人都知道"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全庸们才金盆洗手,改名古龙,再战江湖。谁让古龙写的书那么多那么乱呢。人家梁羽生的作品人物、时代都连着,想插一部进去都没缝儿;金庸有个防盗版的对联……后来武侠还没过气,流行音乐又来了。我们这个时代的人真是幸运,打一开始就站在齐秦罗大佑崔健这样的高度上,以至于后来的明星基本都看不上眼。但是不幸的是冒名顶替的人很多。那时候买了不少伪齐秦王杰的带子,模仿的让人听不出来。有个唱京戏的屠洪刚,那时候就出过仿齐秦的带子,间奏的时间不好掌握,竟然还打着拍子数1,2,3,4;被灵敏的麦克风记录了下来……看来叫板的习惯不好改啊。还有个伪王杰,竟然连歌词都换了版本,害的我唱了很久伪歌词,还以为是正版。好在后来有了双卡录音机,那些有关系能出国的人带回来绝对正版,再被人翻成儿子版流传出去,轮到我这里基本都是孙子版,重孙子版了,不过好歹也是真的。有时候为了抢时间,中午还要大老远的赶回家,翻录完了下午上课前给人家送回去。哪里像现在啊,网络上随便就能找到一堆mp3,而且数字化了,copy多少遍都没问题。Mp3 player小的跟手指头那么大,随便就能揣兜里,走哪都能听。现在还可以用手机外放,到哪儿都像个小喇叭一样叽里呱啦,宛然就是20年前穿着喇叭裤,拎着四喇叭,留着长头发,带着有商标的蛤蟆镜的不良青年。

    • 家园 记不得那一部是第一部了

      都是一些小册子, 一般都是双规: 限时限地点看完, 后面还有还几个兄弟等着呢。

      后来武林杂志开始连载射雕了, 害人啊, 一个月才看那么一小段。

      我怀疑萨苏的挖坑技术就是那个时代的后遗症。

    • 家园 第一本武侠小人书----《唐宫恩怨》,画得真好

      第一本武侠小说:《大唐游侠传》,其实是半本,很多年后我才知道那说叫《大唐游侠传》。

    • 家园 花。。。

      冰川天女传 是我最早的现代武侠,那时候大概是小学三年级左右,然后一发而不可收拾--打手电捂在被子里面攻读了几乎所有能找到的武侠书,从而练就一目一页,不求甚解的超级阅读能力。

      最汗的是俺在整个中学阶段大部分时间都是作挑灯夜读状看闲书,玩棋谱什么的,作业大都是抄的都很少自己做,反而搏了个勤奋苦学的好名声,现在还在老家做榜样的。。。有时候回老家被亲戚当作后辈模范的时候,老脸那个红,还不能辩驳,只能做谦虚状哼哈过去。

      开始回忆小时候了,看来是老了:)

    • 家园 花之!

      我小学三四年级的时候最早看的就是七剑下天山,江湖三女侠,云海玉弓缘! 简直废寝忘食的读啊,不能被老爸看到,养成一目十行的飞速阅读的习惯。其中江湖三女侠是武术还是武林杂志连载的,断断续续的,有点没有。大学以后才网上补全的。

    • 家园 哈哈,小学三年级看第一本武侠小说

      《天龙八部》第一册,那时的武侠小说都是没头没尾的,看到鸠摩智在天龙寺正要和群僧PK六脉神剑,后面没了,急的呀~~直到初中才完整补了一遍

    • 家园 萍踪侠影是我第一部

      不过记得是连环画,应该是小学二三年级吧,具体时间不记得了...但是印象较深是一件事情是没有看完,就问别人最后张和云有没有最后成一对,等别人告诉我结果说没有,张还疯了(不好意思,我到现在也不知道是否这个结果正确),当时感觉难受的不行,感觉一个礼拜都没有精神,也不想看了,呵呵 现在想想 应该是自己的劣根性吧...

      另外 自己印象较深的第一个一晚上就熬完的正式的武侠,大概是五年级吧,不知道是谁的,名字叫 《残肢令》(具体的字可能不对),呵呵 现在想想这部书,真是天马行空,而且不应该那个年龄看。哎...

      然后,初高中,基本上把能借到的都看了,印象比较深的是 古龙造的小李飞刀了,那个时候,正好受人欺负,希望能有这样一把刀...

      还有,那个时候,同学有把手表压到书店,借书的,俺穷,只能从牙缝里扣,拿到书 就赶快不吃 不喝 不睡 看完,还掉,另外还要提防被老师抓到,那就彻底完了,好在还算是老师眼中的好孩子,一直没被逮到...

      • 家园 没有疯,暂时性失忆而已

        两人终成眷属了。

      • 家园 再忆武侠读史

        第一部书是五凤朝阳刀应该不算典型武侠,可是看起来还是有滋有味的。第二部书是金庸的碧血剑,当时小学4年级,一边上班主任的语文课,一边看书,胆子不小。5年级时已经看了鹿鼎记(非典型武侠小说)还记得当时看到小宝去云南敲竹杠那段,自己在那笑得让老妈都莫名其妙。还有古龙的浣花洗剑录写的比较另类,印象比较深。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当时很多的武侠都被以小人书的形式出版,我就是先看的倚天屠龙记小人书版,后来才补看了原著。

        看武侠领悟的东西不多,大多都是看热闹了。唯一好处就是培养了快速阅读,以及迅猛抓住故事脉络的能力。那时候看书确实有如饥似渴的精神,基本上是武侠就看,小学是看书的黄金时期啊。陈青云写的残肢令,基本反映了他的一贯风格,其他非一线的作家还有诸葛青云,柳残阳等等。后来大学以后,也就是为了把对联看全了,系列看全了又补了下金,古,温,黄的作品,早已没了纯粹的读书精神

        关键词(Tags): #细水长流
      • 家园 居然有人看过《残肢令》,握个爪

        我还以为很少有人记得这本书了。其实主要情节我已经记不清,只记得主角手持一柄完全没必要的变态奇兵,一边锯子一边刀,到像是特种兵匕首的放大版。一路杀人,都是锯一条胳膊,砍一条胳膊,费劲巴拉地留下身份证明。

        还记得一本地摊武侠叫做《太白金戈》,里边有一柄奇兵,两只怪鸟。奇兵叫做太白金戈,真品锋锐无敌,辐射出平稳而强烈的白光。另有几只赝品,鉴别方法是,赝品光辐射强烈但存在跳跃。两只怪鸟叫碧鬼鹫,大反派的宠物兼侍从,有一人多高,武功高强且能互相配合。奇妙之处在于,一只碧鬼鹫死了,把它的内丹喂给一个人,他的神智会逐渐转变成鸟,再给他披上碧鬼鹫的皮,就又造出一只碧鬼鹫。我当时很困惑,是碧鬼鹫生就人形?还是内丹能把人拉扯成鸟?后来又出来一个碧鬼鹫的蛋,也不知道是谁生的,谁授的精。之所以记得这本书,是因为里面的一个桥段,主角经历考验,要穿过一个山洞,洞里一段奇热,一段奇冷,还有什么光怪陆离的闪光幻像什么的,用来迷惑人。主角一路被折磨得筋疲力竭,近乎神志不清,只剩灵台一念清明,指引前行。N年前我有一段工作不太顺利,彷徨无计的时候,无端想起这个段子,到是给了我一些坚持下去的信念。

        看过的第一本地摊武侠已经不记得名字。当时是高中,住校,没有了父母耳提面命,就可以发展业余爱好了。第一次去租武侠小说是在一个路边的铁皮亭子。“亭长”发现我是个“棒槌”,对武侠书名、作者一窍不通,就推荐了一本他正在看的,说是“非常好看,非常好看!”我就捧回了宿舍。故事基本是艺成下山报杀父之仇类的,随着主角下山的步伐,仇家派出许多队伍层层拦截。于是在小河边,在山岗上,在大路旁……主角开始一次次血战,每一次血战都用同样的一句话来描述“这一战直杀得尸堆成山,血流成河”我耐着性子,跳着看了20来页,实在是受不了了。还了书后,很久都没再碰武侠,直到偶尔翻了翻金庸。从此知道,人跟人有时候真的没法沟通:)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