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小时候的事儿… -- 笨笨猪
不过记得是连环画,应该是小学二三年级吧,具体时间不记得了...但是印象较深是一件事情是没有看完,就问别人最后张和云有没有最后成一对,等别人告诉我结果说没有,张还疯了(不好意思,我到现在也不知道是否这个结果正确),当时感觉难受的不行,感觉一个礼拜都没有精神,也不想看了,呵呵 现在想想 应该是自己的劣根性吧...
另外 自己印象较深的第一个一晚上就熬完的正式的武侠,大概是五年级吧,不知道是谁的,名字叫 《残肢令》(具体的字可能不对),呵呵 现在想想这部书,真是天马行空,而且不应该那个年龄看。哎...
然后,初高中,基本上把能借到的都看了,印象比较深的是 古龙造的小李飞刀了,那个时候,正好受人欺负,希望能有这样一把刀...
还有,那个时候,同学有把手表压到书店,借书的,俺穷,只能从牙缝里扣,拿到书 就赶快不吃 不喝 不睡 看完,还掉,另外还要提防被老师抓到,那就彻底完了,好在还算是老师眼中的好孩子,一直没被逮到...
《天龙八部》第一册,那时的武侠小说都是没头没尾的,看到鸠摩智在天龙寺正要和群僧PK六脉神剑,后面没了,急的呀~~直到初中才完整补了一遍
我小学三四年级的时候最早看的就是七剑下天山,江湖三女侠,云海玉弓缘! 简直废寝忘食的读啊,不能被老爸看到,养成一目十行的飞速阅读的习惯。其中江湖三女侠是武术还是武林杂志连载的,断断续续的,有点没有。大学以后才网上补全的。
好多年前去南开,葛墨林教授说了个故事
原来一帮留学生在美国时候,听说杨振宁(还是李政道)有一套金庸,有个人跑去借,杨说别的书都能借,这套金庸不借,说你们这帮人我还不清楚,借了就不还了。
写得太差还是见多识广了。好像90后也不怎么看。
结局?看最后一回吧:
义薄云天情深似海,可是我们在生活中看到的全部是二律背反~~~~~~~~~~~~
我也看不下去了,一方面是特别讨厌有些写的太惨的小说,另一方面是越来越现实了……
就不存在的动物。现在还有人在幻想,非什么什么不娶,非什么什么不嫁。问题是什么什么它就只是什么什么而已。
武侠中那些流光溢彩的人物的背面是现实中人所无法忍受的痛楚和坚守。十几年或几十年的等待,家庭民族之间的血海深仇,别离、伤残、死亡、杀戮...........或许不是那样的人物不存在,只是没有什么人愿意去付出代价寻找或成就:
“For the best is only bought at the cost of great pain。”
我还以为很少有人记得这本书了。其实主要情节我已经记不清,只记得主角手持一柄完全没必要的变态奇兵,一边锯子一边刀,到像是特种兵匕首的放大版。一路杀人,都是锯一条胳膊,砍一条胳膊,费劲巴拉地留下身份证明。
还记得一本地摊武侠叫做《太白金戈》,里边有一柄奇兵,两只怪鸟。奇兵叫做太白金戈,真品锋锐无敌,辐射出平稳而强烈的白光。另有几只赝品,鉴别方法是,赝品光辐射强烈但存在跳跃。两只怪鸟叫碧鬼鹫,大反派的宠物兼侍从,有一人多高,武功高强且能互相配合。奇妙之处在于,一只碧鬼鹫死了,把它的内丹喂给一个人,他的神智会逐渐转变成鸟,再给他披上碧鬼鹫的皮,就又造出一只碧鬼鹫。我当时很困惑,是碧鬼鹫生就人形?还是内丹能把人拉扯成鸟?后来又出来一个碧鬼鹫的蛋,也不知道是谁生的,谁授的精。之所以记得这本书,是因为里面的一个桥段,主角经历考验,要穿过一个山洞,洞里一段奇热,一段奇冷,还有什么光怪陆离的闪光幻像什么的,用来迷惑人。主角一路被折磨得筋疲力竭,近乎神志不清,只剩灵台一念清明,指引前行。N年前我有一段工作不太顺利,彷徨无计的时候,无端想起这个段子,到是给了我一些坚持下去的信念。
看过的第一本地摊武侠已经不记得名字。当时是高中,住校,没有了父母耳提面命,就可以发展业余爱好了。第一次去租武侠小说是在一个路边的铁皮亭子。“亭长”发现我是个“棒槌”,对武侠书名、作者一窍不通,就推荐了一本他正在看的,说是“非常好看,非常好看!”我就捧回了宿舍。故事基本是艺成下山报杀父之仇类的,随着主角下山的步伐,仇家派出许多队伍层层拦截。于是在小河边,在山岗上,在大路旁……主角开始一次次血战,每一次血战都用同样的一句话来描述“这一战直杀得尸堆成山,血流成河”我耐着性子,跳着看了20来页,实在是受不了了。还了书后,很久都没再碰武侠,直到偶尔翻了翻金庸。从此知道,人跟人有时候真的没法沟通:)
花送!嘉木说的好。
可在现实中,英雄大侠只是说书人口中让人景仰的高大形象,没人喜欢生活中一样需要吃喝拉撒睡的真正大侠。痛还有孤独,都能忍受得了么?
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可那毕竟只是在别人的书中。人生的书还是要自己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