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文摘】一個香港“八十後”反高鐵的原因 -- 柠檬籽儿
那么点子路,修高铁似乎意义不大。
另:随着两岸三通,香港的经济进一步下滑是必然规律。香港最好的时候已经过去了,未来的道路是连续的下滑曲线
你刚还说了, 3.08港元 VS 2.3CNY, 加上水处理费, 最多是1/2了不得了.
另外, 这笔交易是广东省VS港府, 从广东省取水, 卖给港府还不能贵点? 广东省为此也付出了代价, 中上游的河源市就不能发展工业了.
这笔交易很公平合理.
若港府有正当理由, 大可以拿出来公开反驳啊.
当然了, 若真如反对派们所愿, 将来后悔也不要怪政府就是.
“水务市场潜力大 粤海投资是首选”
“香港水务概念股包括:粤海投资(0270.HK)、国中控股(0202.HK)、中华煤气(0003.HK)、中国水务(0855.HK)、北京控股(0392.HK)和上海实业(0363.HK)等。
首选粤海投资
分析人士认为,粤海投资的优势明显。重组后,供水业务成为公司主要收入来源,2004年年报显示,供水业务占总营业额的61%,占公司盈利的三分之二。”
近年来,公司供水量一直保持上升势头,去年总供水量达到19.9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4.4%。其中,供水给香港的比重为41%,东莞30%,深圳29%。而香港的供水收入占总供水收入的81%。”
41%供水量贡献81%的收入,价格差别多大,自己算去。
粤海卖给深圳东莞的是原水,不是自来水。
“广东省为此也付出了代价, 中上游的河源市就不能发展工业了.”?
东莞深圳的水也是河源来的。深圳东莞得益还不是广东的?
“这笔交易很公平合理.”,一个愿买,一个愿卖,是很合理。
您也知道这是笔买卖了吧?是买卖就别扯什么感情了。
不支持他的观点就是反柿油,就是舞弊,就是专制,就要打倒,这大概不过是更大风浪的预演而已,如将来某某人跳出来要做特首。其实要的是夺权,是话语权,是削弱中央的控制权,哪里是什么高铁?因为还是有很多人是支持建高铁的,不过媒体上是听不到这类声音的。支持中央与港府强硬对待,否则将来还会有更严重的后果。
现在你花十块都不一定吃的饱。
那年头中国城市自来水价,应该就是几分钱一吨。没处理的原水也许要按厘来计算了。
77年之后水价就逐年根据通货膨胀调整了。
“可以看成是大陆对香港的施舍。毕竟资源是按照稀缺程度而不是成本来定价的。”
六七十年代的东江水算不得什么稀缺。那年头东莞深圳还是一片农田。根本就不需要什么水。你不卖给香港,也就白白流入大海而已。
本来就是一笔交易,卖水收钱。维持香港这个对外窗口也是TG当年一贯以来的政策。香港断水也不符合TG的利益。
就怕是从内地找人来干活,层层转包,按照香港的工资来统计花费。
港人质疑也是有原因的。但是需要冷静,同政府沟通。这是我的看法。另外可以通过向大陆全面招标来在计划内减少花费吧,可是目前看到的据称是费用统计了几次一直在上涨。
- -- 系统屏蔽 --。
结果是什么,造价越来越高。现在看着600百多亿觉得贵了,怎么不想想这里面有多少写文者这样所谓“理智泯住人士”的政治成本在里面?就像很多人说的,高铁香港人爱造不造,机会是自己丢失的,不去反思香港的社会(特别是政治圈)为什么变成这样,只是一味指责别人和中央政府,将任何事泛政治化,香港只会越来越边缘化
另外再加一句:看了中华圈的民主样本TW和HK,对民主选举制度越来越失望,一个整天打一个整天闹,到底有多少政客是真正静下心来为民众考虑的?小小弹丸之地都搞成这样,真不敢想象如果哪天人口世界第一大陆真变成这种制度会乱成什么样
- -- 系统屏蔽 --。
东江水污染,中央专门从南水北调渠道开专道送水到香港(大概内容,具体年代和水渠忘了,因为是一次偶尔瞥到的),请问这种水的成本怎么算啊
另外,记忆中香港一直是缺水地区,没修东江供水系统前香港水价是内地多少倍啊?我记得拍香港旧时代电视剧那天天打水的场面真是很壮观啊
另外,东江供水时这样的,请问成本该怎样算啊
如何大陆所有水质都像东江这样,保证也像这样,我也愿意给3元多
2006年2月,河源市6名人大代表向广东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提交「关于将河源新丰江水库至深圳东莞及香港等地区管道供水工程列入省『十一五』规划重点建设项目」的建议书。建议书提及发展河源市的新丰江水库,直接供水到东莞、深圳及香港等地区,充份利用河源市的水资源,以促进河源经济的发展。河源市的代表又指出,新丰江水库邻近的居民为东江的水资源,付出了重大的牺牲及代价,自水库建成以来,仍有20多万人生活于贫穷线之下。因此,他们十分希望该地的经济能尽快有所改善。
否則政府就沒有建設團體的支持了。
建造費用確實還是很高的。西安至成都135公里高鐵,其中127公里都是隧道,造價也只有688億人民幣而已。人工(工資)的差異應該有些作用,但是差異多大呢?我們竟然不知道。政府提供龐大預算,但是大家都知道,預算越龐大,討論必然越持久。即便沒有人反對,也不會一蹴而就。像我這樣非常支持建造高鐵的人,也希望能看看這個預算的細節。因為錢全部都是稅收來的,我想我有這個權利來看看怎么花這筆錢。
反高鐵人士并非全與政府為敵。在香港,有很多獨立團體聯署呼吁政府出來把事情講清楚。因為政府提供的計劃經常變化,中間決策過程到底是否合理?要有交代。這些人要和泛民派區分開來。
還有就是文化上的差異要注意。在上海北京,城市發生巨大變化其實符合一般市民的心理預期。不變,反而是有問題的,要被市民質疑的。但是香港不象其他內地城市,有那么多變化,街道景色幾十年不變。有些移民海外的人多年之后回港,一下子就能找到當年那間常去的食肆。歷來興建新的地盤都會引發巨大爭議。比如之前中環的改造遇到相當大的阻力,而且方案也是一再討論,改動很大。
你继续发挥,看能联系到哪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