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中国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分析(一) -- 陈经

共:💬237 🌺772 🌵1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6
下页 末页
家园 “机构投资者”这个词是典型的oxymoron

就像“廉价的律师”和“诚实的政客”一样.

很多人都在做的蠢事它还是蠢事。

家园 中国前几年靠出口,今后几年靠政府

基本同意政委的看法。

东南亚经济危机至08年金融危机爆发,这10年间中国经济增长主要靠出口拉动(房地产的繁荣也部分来自出口导致的资金增加)。今后3到5年,经济增长主要就得靠政府拉动了。政府不断从中产阶级手里搞钱,并降低贫富差距(表现为中产阶级收入和净资产增长缓慢,而原来收入较低的阶层收入增长加快)。在这个基础完成——这需要至少5年——之后,才有可能将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移交给消费。

家园 提供一点资料供政委参考

我有一朋友是陶瓷卫浴行业的,上周佛山南海市政府组织企业上北京培训一周(每人1万块,由南海政府买单,每企业限定一人),他们公司就派他去了,回来后一起聊天,据说收获很大,现在国家对主要产业进行调控,手段是通过控制上游原材料,提价销售,从而打击高能耗的小企业,逼迫其转型/创新。以该行业卫浴产品为例,玻璃是其主要原材料,原片玻璃几乎是每天一个价格,涨得厉害。

家园 一线城市汽车销售增幅的下降也有很大原因是受到

资源闲置,比如道路资源,停车场地,甚至象上海这里的牌照数量等因素限制。

不可忽视的还有今年国家政策对微车小车的优惠,也刺激了低价位车的销售,而这些车的最大客户就集中在二,三线城市及小城镇。

家园 (四)革命重演:“坏账原理”与政府的正反馈系统

前面分析的政府投资、政府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力。政府投资消费数据的可持续增长,其实也不是永远可持续,现在它是一个正反馈系统。在达到客观条件限制之前,会不断增长,但由于不受限制的指数增长,最终引发质变停下来。池塘里的浮萍每天翻一倍,越来越强大,没有什么阻挡得了,最终占据整个池塘,才停止扩张。

以前中国的外贸体系就是一个正反馈系统。它一直变态地增长,规模越来越大,增速却并不下降,甚至越来越快,直到大得改变了外部条件。这个过程其实也就是十多年,大致是从90年代初开始,从2001年开始进入明显的正反馈阶段,竞争力强得无人能挡。正反馈系统的力量很强大,过了瓶颈期,会以可怕的速度将神州大地乃至整个地球横扫一通。这类正反馈系统最终也是不可持续的,中国外贸将对手打垮,扩张也就停止了。但这和通常人们说的不可持续不是一回事。它最终不可持续,是因为太过成功,而不是因为种种弱点输给其它系统。没有人可以无视中国外贸巨大的成功。

2000年以前,中国政府的投资消费并不能算是一个正反馈系统,有很多的弱点。从大跃进开始,一直到90年代中的经济过热软着陆,乃至90年代末的东南亚金融危机,都产生了很多的坏账。大量坏账恰恰说明,投资消费没有形成正反馈,投入没有产生应有的回报,反而出了乱子,只好停下来整顿。90年代末老朱搞国企改革抓大放小,其实就是痛下决心进行系统整顿,消除“负反馈”因素,往“正反馈”发展。

现在我们很容易明白,为什么以前的政府投资、政府消费养人,容易变成“负反馈”。我写过长篇大论的论述,主要原因是没有效率,投入事倍功半,自然容易出坏账。本文对此不再论述,《中国的官办经济》文中有系统的解释。

但是我们进一步地往下推想,中国政府现在的投资消费体系,还是“负反馈”么?许多人,包括经济学家、政府官员其实就是这样认为的,因为过去政府投资的“劣迹”,这是一种本能的想法。从一些河友的评论中可以看出,包括万里风中虎的评论都是如此,许多人直觉地认为,政府投资就是打鸡血式的折腾,短期下猛药能见效撑一下,负反馈一来,就完蛋了,不可持续了。

我要问的是,这种直觉除了历史经验,有什么可靠的证据么?正如老朱开记者会说的,他不是赤字总理,他留下的是优质资产。当我们看到29%的M2增速,把“坏账”两个大字糊到温家宝的脑门上时,有过深入的思考么?举个例子,中国政府让银行放贷建起一条条高铁,过两三年就要开始组网了,这些贷款算是坏账么?

如果要高铁运营公司通过卖车票还贷款,我相信是不可能的,世界上地铁挣钱的都没几条,不要说还贷了。这些高铁贷款怎么办?中国政府会因此而头疼么?这里,我们就要具体看看正反馈系统的厉害了。贷款是还不了,但是城市小时交通圈形成了,地价能涨多少?高铁系统这么厉害,带动的地皮总有几十万平方公里,拔根毛就能把贷款的缺补上了。随便卖点地,政府收购这些银行债务,坏账就不见了,银行利润直接兑现乐得很,算好得不能再好的账。所以银行拼命给“铁公基”贷款,比房贷还安全,根本没有人怕。

当然,有些人会说这是政府在“掩盖坏账”,象花旗银行的经济学家一样,把这些坏账揪出来,在GDP左边写上70%这样的数字,证明中国政府和各国政府干的是同一门赖账生意。但这是中国的地界,花旗只能靠边站。实际也没有任何人去讨要这笔钱,本来就是左手换到右手的事,爱叫它坏账我无所谓。但不要搅混水,把中国的这种账和世界各国越来越大的国债混为一谈。国债是要还的,有人时刻在盯着,中国政府就是美国政府的大债主,经常风言风语不耐烦。中国的这些“坏账”,到底有谁在讨要?其实没有人。它实质相当于计划经济记账时的平衡项,它是政府的投资系统自己欠自己,公平地说应该取消。

在论述中国政府的发家史的时候,我阐述过一个威力强大的“外贸原理”:政府印钱组织没工作的人搞出口,换来外汇变成外汇储备。GDP有了,外汇也有了,就业也有了,全是大大的好处。无中生有一样,好得让人难以置信,所以搞外贸是发展经济的超级绝招。其实并不难懂,但许多人就是不相信,硬要说搞外贸种种不好。直到中国政府拍出2万亿美元外储,变成大阔佬时间不短了,才稀里糊涂地信了,兀自摸不着头脑。

现在,我再说一个威力同样强大的“坏账原理”:政府放贷印钱组织基建,大搞国土整治让资产升值,赚到大把钱轻松做平“坏账”还有多,富得流油。“外贸原理”说的是挣外汇,“坏账原理”说的是挣人民币。

挣外汇可胡弄不了,钱在人家口袋里,真的挣到手了,那就是本事,看不起的都是酸葡萄。那“坏账原理”挣本币也胡弄不了,如果是胡弄的,那通货膨胀立刻就要吃人。津巴布韦胡弄,通胀率天文数字。美国胡弄,美元的弱势一目了然。中国政府的人民币基础货币发得比美国日本加起来都多,货款也每年都在疯狂增长,看上去也是在胡弄。

但人民币有巨大的升值压力。一些人就想不通,看到人民币发行得这么多,总觉得升值压力是假的,某个时刻会暴露真相相对美元都大贬值。这显然是不了解“坏账原理”。在国内,不理解的人就更多了。因为觉得中国政府在胡搞坏账胡弄,所以总是害怕中国会有超级通胀。但是,超级通胀在哪里?有人屯电视、肥皂么?Nobody,因为会轻易被产能过剩弄死。发生的是资产升值,这本就是“坏账原理”的关键环节。政府控制的国有股、土地、资源、经营许可等政策资源,都在疯狂升值,这和通货膨胀是两回事。

对“坏账原理”了解得越深入,就越能明白,为什么中国政府的投资消费体系是一个正反馈系统。有了这个关键的原理,其它的是技术细节,有智慧的人应该能够迅速明白要点。

现在的中国政府已经鸟枪换炮了,再不是从前被追得乱跑的长征困难户,而是有了强大的武器,解放全中国就是三四年的时间。1927年到1949年,由毛泽东领导的那次政治军事正反馈系统革命,再一次在经济领域重现,时间是1992到2009年。10年前不得不搞“国退民进”,相当于红军加入国民政府变“八路军”。现在是“国进民退”,这是政府的实力到了,自然要收复失地。许多民企上赶着求央企收购,不过是想在建国前参加革命,混个离休资历。

(待续)

通宝推:米宝,加东,
家园 虽然觉得你的文章未免过于乐观

但你说得通,比那些“纯歌功颂德”型的文章要强多了。

家园 农村投资拉动消费的例子

湖南老家2007装了个空调,由于电网不堪重负,只能在半夜时分用电低峰时开一下。今年夏天再回去,电网改造了,白天也能开空调了。另外,公路上铺上了水泥,雨天车在山路上开也不用那么担心了。

电网改造前,由于电压不足,微波炉也是没法用的。

家园 中国的这些“坏账”,到底有谁在讨要?其实没有人???

You, "the people" want it!!!!

家园 这说明你没有看明白

政府开一个高铁公司,向银行贷款1000亿,建成一条高铁。银行高兴地贷出去。过两年高铁建成,高铁公司每年还银行1亿,利息都不够。政府卖地等收入弄到1100亿,直接给银行,把这1000亿贷款买过来。现在银行没有事了,理论上高铁公司要还给政府1000亿加上利息。但是这事就算了,反正高铁公司与政府其实是一家。

请问,谁会来管这个事?借人民说事的道德清流,脑子糊涂以后会的。花旗的西方经济学家也会的。其它没有了,真正的“人民”连这个事都不知道。

家园 记起一点想说的

政府消费增长的可持续性——我想,哪怕会增长,幅度也应该很有限,有限到不明显的程度,原因为:

一,政府的钱有地方财政和中央财政的区别:中央财政乐观一点,但对于要养的人的这个大分母来说并不显得很大。另外,地方财政存在地域差别,有的好有的坏,而且坏的地方似乎还挺多——平时已经抓襟见肘了,更别提提高福利水平——因此,近期不可能有明显的变化。

二,人口结构正在变化,如你所说,人口红利将消失,老人会变多,你还说离现在还远——的确还没这么快到,但总有到的时候,如果现在的福利消费持续增长(程度明显的增长),到老龄化社会到来的时候则肯定日子不好过了——如你所说这还远,但福利这东西不像吃饭这顿有好的先吃好,下顿不好就吃差点。如果预料到以后要被迫降低的话那最可能出现的情况就是先不增。

另外,政府消费也是消费,无论是教师工资,养老保障……是消费就是只出不进的,消费持续增长则必须收入也稳步增长(尤其是如上面说的福利是不可能一下子提高一下子降低的东西更需要保证收入的稳定),而政府收入的增长明显是有限的,因此消费增长也应该是有限的。

在政府消费不增长(或不明显增长)情况下的“可持续”似乎没有拿出来讨论的必要(或不应该把这种预期增长当成必然)。

再说一点不沾题的内容:你认为中国现在的经济形势(似乎你认为的也不仅仅是经济,而是各方面的形势)一片大好。

我则没这么乐观。现在国内国外的确是颂歌一片,实际上也真值得高兴一下。但就像你常说的,全世界都唱衰中国的时候中国居然能突出重围硬是弄出了个盛世,世事总不合于大多数人们的期望。反过来想,现在全世界都唱颂歌的时候不应该对事情正往坏的主面发展的可能性有所警惕吗?——我倒是对中国2010后的形势没有多数人那么乐观(但也不是悲观)。当然了,这只是感觉而已,没有理论支持,我当然更希望这感觉不对。

家园 内需增长持续5年没问题

国家的政策是内需靠房产和汽车来拉动是有道理的。

婚姻法规定22岁可以登记结婚。也就是说1987年前的都满足了。县级城市1987年后的以独生子女巨多。我们这里结婚男方买房,女方陪送轿车。我相信汉族人对子女结婚的习俗应该差不多吧。父母为了子女结婚不花也得花吧。而且还可以贷款。中国人的攀比心理还特强,只要有点能力的就都得这么干。这就成了刚需了。

从22岁到27岁是结婚的高峰期,这5年的房和车的刚需要多少啊。

家园 还是那句话:中国是一切的例外

因为“例内”的那些国家加在一起也没有中国人多,因为“例内”的那些国家都是纯粹的私有制而中国最大的财富“土地”100%都是国有的,因为“例内”的那些国家都是皿煮的而中国是没有终身制和世袭制的一党制,因为。。。。。。

恭喜:你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家园 “中国的主权信用评级”一直比冰岛还低

(忘了在哪看到的,有记错的可能,反正是某个混蛋得冒烟的小P国)

现在,冰岛的麦当劳已经都关了,因为冰岛人吃不起麦当劳了。不知道它目前的主权信用评级是啥。

这毕竟比我们自己信口开河要有根据一些

到底是谁在信口开河呢?这是个问题。

家园 你说的太清楚了。。。太美好了。。。

俺跟着你的指出的方向已经看到好光明的前景----民退国进,要解放了~~~好开心~~~

但是~~我又害怕啦~~解放后怎么办啊~~~~不会又开始折腾吧~~哈哈

家园 要不怎么说“傻X死不完”

俺们银行的“首席经济学家”在全体大会上大放厥词唱衰中国,理由可笑到“中国公布经济数据比美国快,所以都是假的”,TMLGBD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