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说文论武之国进民进(一) -- 井底望天
有人说,一部资治通鉴,就是一部财政史,血淋淋的财政史。
分税制到现在,已经有尾大不掉的趋势。世易时移,变法宜矣。
没有财政制度的保证,中央制衡地方就是空谈。
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胜负的关键就在于谁能训练更多的职业军人,从冷兵器到热兵器后,游牧民族的衰落时必然的。
有个问题请教众位,如果在宋代赵天子能拿下燕云十六州,我们会不会更早进入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但是一方面税少,一方面又没有生产力的大发展,又没有对外的扩张,那么税少就变成了大问题。
现在的中国已经完全走在另外一条路上了。
其实所谓中央和地方之争,就是中央就是一个参天大树,地方就是一些枝枝蔓蔓,中央如果只把精力放在处理枝枝蔓蔓上,而停止了生长,最后总归完蛋。如果中央的成长速度始终可以保持,那么地方就只是枝枝蔓蔓而已。
七
朱元璋由于自身出生贫寒,小时候经常是饿肚子,没有饭吃,自然对劳苦大众的艰辛有亲身体验。他在订立税收方面,土地税就比较低。在洪武26年(公元1393年),朱元璋宣布税收的总额是3278.9万担谷,应该固定不再改变。当然,政府财政除了来自于主要是自耕农的农民的土地税外,还来自于人口税、徭役、各种主要民生产品,比如说盐业、矿业和酿酒等等的专卖制度。
从现在的财政观点来看,明朝政府的税收负担,大概是10%的国民产出,因此是比较低的。考虑到中国各王朝历史上,主要是两大笔财政支出,一个是国防,就是要防守,从东边的北京,到西边的天水这样一条长长的国防线,军费开支要求比较大。另一个就是治理洪水,主要是黄河和淮河的水患,和干旱和洪水带来的经济损失和救灾行动,需要大量赈灾款项。
要保证政府的税收可以落到实处,就是一方面对农民的负担不可以过重,一方面又可以保证政府能收到税,那么在人口普查和土地丈量上,就要下大功夫。可是在现代的卫星测量技术出现之前,这两项工作,不论是在中国的那个朝代,还是在西方的罗马帝国,甚至在人民共和国建立之后,都是需要在基层工作的官僚系统去进行。
当事情需要动用从上到下的官僚们来参与的时候,其结果的准确性就比较怀疑。在前几年,即使一个守法的县委书记,为了应付上级的粮食生产任务,也免不了要隐藏几百亩田地,应急的时候才拿出来充数。这还是清廉的官员的作为,要是田亩的真实数字,和自己的私人利益有关,那么这些数字上的折扣,就大有讲究了。
这个世界上放之四海,颠破不灭的真理,就是老百姓们是不愿意交税的。不论是美国的老布什总统的竞选名言“读我的嘴唇,绝不加税(Read my lips,no more taxes)”,还是清朝的康熙皇帝,对人口税的“永不加税”的保证,都是为了迎合大家的这个心理。一方面让大家多留点钱自己花,一方面摆出一副非常亲民的形象,大家私人利益的实实在在,在外表上就摆出了一副非常道德凛然的姿态出来。
从这个角度来讲,美国共和党人的自由派经济思想,和中国黄老经济思想,其实是一套路子,就是政府低税收,其实是可以带来经济的增长和繁荣的。对以鼓吹退税,实行小政府的自由派经济学家而已,因为退税导致了经济增长,而因为经济增长,导致了税率虽然低,但税收总数,却因为基数变大而增加。这点确实比黄老政治有所进步,因为对黄老政治来说,小政府的无为而治,是在道德上合乎宇宙真理。财政收入不够,那政府就节省一点嘛。那国防费用怎么办,就不是黄老人士们要考虑的了。
当然共和党自由派的经济思想,最后表明是一个胡扯而已。因为如果按照他们的说法,光是靠税率降低而增加的税收,是可以解决政府财政问题的。可是从里根开始的美国政府财政,似乎不是靠减税,而是靠发行国债来解决。
靠发债来解决政府重大支出,在中国历史上也不是什么新鲜事儿。从晚清的左宗棠融资在新疆平叛,一直回到当年汉景帝需要在长安找高利贷者们借钱,来对付七国之乱,走的是同一条路子。
当然政府要借钱,也得有信用,就是说你必须有东西抵押,让大家心里可以安定一些,放心借钱给你。当年清朝的抵押是海关的关税,而汉景帝的抵押,就是打胜了平叛之战,就好好抄家一把,至少吴国的铜矿和盐业是摆在那里的。可是当初还是让人家高利贷的人们心里嘀咕,不敢借钱,因为不能确定你一定可以打赢。
从这个角度看今天的美国,借钱打伊拉克和阿富汗,好像是赔本了。当年美国打伊拉克战争的主导人物之一,国防部副部长沃尔夫兹,在美国国会给大家算的一笔账,就是伊拉克石油收益里面的三分之一付美国打仗的军费,三分之一付美国公司的伊拉克重建费,于是国会议员们签了字,做这笔打家劫舍的大买卖,结果做赔了。
当年常凯申先生,也发行了海外公债,用来在中国大内战,要消灭共产党,那笔买卖也因为国民政府在大陆跨了,就石沉大海了。
当然除了借债这个途径,还有一个办法,就是印钱。在古代,印钱是比较困难的,因为那时候用的是硬通货,你要发行新货币,就得真正的去开采铜矿,或者向明朝和清朝那样,通过海外贸易,换取来自日本和菲律宾,以至于南美洲的白银。
不过中国在唐朝时候,就开始出现纸币。首先出现的是方便于携带的汇票,解决你远距离经商时候的付款问题。后来在宋朝时候,定期3年的国库券开始出现,后来就有了纸币。而在元朝的时候,纸币运用非常广泛,政府狂发宝钞,引起恶性通胀,是元朝覆灭的一大原因。朱元璋早年也试过发钞解决问题,算是尝过通胀的苦头。
其实除了这两个办法之外,政府解决财政问题的另一个法宝,就是摊派。这个摊派不是摆在明面上的,而是通过朝廷和地方各级官僚一个约定俗成的君子协定。从冠冕堂皇的官方记录上,和正式公布的税收法令上,这些协定是看不见的。
朝廷有困难,大家各地官僚,也会识趣一些,帮忙解决皇帝的问题的。根据特殊情况,摊派一些份子钱,如果地方官员做得好一点,这些钱也许就是从士绅大户那里来,如果差一点,就会从小民那里来。所谓苛捐杂税,指的就是这些。而这些摊派,摊到了谁的头上,就成了王朝是继续兴旺,还是面临崩溃的关键所在。
抓个虫:对以鼓吹退税,实行小政府的自由派经济学家而已
而言吧?
八
在传统农业社会里,土地税收的基础,是在于大量自耕农的存在。当经济发展导致了土地兼并的贫富差距的时候,具有政府人士关系,或者本身就是政府官员的土地拥有者们,因为对地方政治实际权力的掌握,就可以通过政治影响力,来保证自己的土地税,可以交得少一些。
其实这个路子,和美国民主体制下,富裕阶层通过政治影响力,通过了种种减税法案是一丘之貉。也和美国一样,税收的主要负担,压在低薪和中薪的所谓中产阶级头上,中国古代的土地税收也压在了越来越少的自耕农们的肩膀上。
佃农没有地是无法交土地税的,就像美国的穷人一样,交税是没有份的。因此当贫富差距变大的时候,政府财政状况肯定会恶化。而当名义税率低,实际在中间层次吃油水的地方官僚们坐大而养肥,一方面抽下面屁民的血,一方面断中央政府的奶,就是每一个朝代,到了中期的一个必须解决的难题,就是要进行削藩的决策。
在中国历史上,因为话语权是被鼓吹黄老政治的人们掌握,所以一翻开历史书,俺们看到的就是宣王中兴、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康乾之治(当然雍正的加强中央财政的行为,是要开骂的)等等,却看不到对周厉王、汉武帝、王安石和张居正等等政策的支持。而这些企图压缩中间官僚阶层对国家财富的过大占有的革新,成功的机会微乎其微。汉武帝死后的桑弘羊的结局,因为改革的成功,其下场反而比改革失败的王安石和张居正要惨得多。
不过回到建文帝的削藩上面,和汉景帝的比起来看,显然是削得太仓促。建文帝的时机,更像是在汉文帝那时候的开削。和汉朝不同的是,军事要地,防止北方匈奴的重镇,比如说守大同的代王和守北京的燕王,都不是问题,反而是其他地方的七王是反叛的主儿。在明朝的削藩,削的是守护北京的燕王朱棣,因此成功不成功,对王朝的国防,都会带来影响。成功了,反而要比不成功糟糕。
如果当初建文帝,没有被手下那帮少壮派文人忽悠,等他个10年,一方面加强中央的官僚政治实力的建设,一方面等自己的四叔父更老一点,也许不会搞出最后的悲惨结局。而且自己的叔父还是打仗的高手,哪里是汉朝的吴王刘濞可以相比。
清朝康熙的削三藩也犯了同样的错误,因为毕竟平西王吴三桂是员猛将,如果等他死了,换了个公子哥儿的儿子,削起来就顺手得多了。
削藩镇削得最快,也最和平的就是宋太祖赵匡胤的杯酒释兵权。一顿宴会,就搞定了。不过这个削藩因为削得太快,过早的造成了干强枝弱的局面,导致了宋朝的军事实力削弱,从而成为中国历代最窝囊的王朝。
前面俺谈到过历史上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的争斗,因为生产方式和战争方式的相似性高,而使游牧民族占有技术上的优势。但是游牧民族,在团结和整合上,能力要低于因为成天要应付天灾,要治理黄河的中原农耕民族,导致游牧民族武装的短期冲击力比较大,但对抗的持续性比较短,就是说打闪电战,是游牧民族占先机,但是打持久战上,形式就转了个头。
这个在现代战争史上,颇有些类似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和苏联的对比。同样是人员和资源缺乏的德国,靠的是军事技术上的先进,对苏联进行突击和闪电战。而土地辽阔和人力资源比较多的俄罗斯人,则靠做拖的办法,把德国人给打败了。
当然战争的胜利,靠的不光是军事技术,还要靠大家的武器装备、后勤和民心。在中国历史上,用于战争的资源主要是两个,一个就是打仗用的战马,算是主要军事物资。另一个就是军队吃的粮食,是打仗不能缺乏的基本供应品。
不打仗的时候,大家干的就是贸易,游牧民族就会赶着马,过来互市,换取农耕民族的余粮。对中原的王朝来说,要强兵,除了军费要增加之外,当然就要有马的来源,而主要的一个马场,就是河套的鄂尔多斯草原。因此当中原王朝掌握了这个地方,基本上就是保证了自己的战略物资,并可以在粮食的互市上,用贸易制裁的方法,来遏制游牧民族的物质供应。
明朝在明宪宗成化7年(公元1471年),由延绥巡抚余子俊开始在西北建立长城。这段长城基本上就把鄂尔多斯给放弃了,导致明朝的北方战略陷入守势。但是由于鞑靼各部族还是需要和明朝交易来获得粮食,最后俺答不得不妥协。
可是在宋朝的时候,局面发生了一个大的变化。那就是在后唐时代,明宗李嗣源死后,其养子李从珂篡位,其女婿石敬瑭不甘心,向辽国称臣,借辽国的军力建立了后晋。作为交换条件,将燕云16州割让给了辽国。
这燕云16州,就是今天的北京的燕州(幽州,今天北京)、檀州(今北京密云)、顺州(今北京顺义)、儒州(今北京延庆),天津的蓟州(今天津蓟县),河北北部的瀛洲(今河北河间)、莫州(今河北任丘)、涿州(今河北涿县)、新洲(今河北涿鹿)、妫州(今河北怀来)、武州(今河北宣化)、蔚州(今河北蔚县),和山西北部的 云州(今山西大同)、应州(今山西应县)、寰州(今山西朔州东)和朔州(今山西朔州)。这个地区,基本上就是今天的北京、天津、保定、沧州、张家口、大同和朔州这一块北方的重镇地区。
这个地区被游牧民族掌握,其后果主要有二。从地缘政治角度来讲,中原的北方门户大开,基本上除了城池之外,无地域之险可以守,方便于骑兵部队的大规模作战。第二个后果就是,当游牧民族掌握了华北这块农业地区之后,自己变成了手上有粮,心中不慌,不再受到农耕民族的要挟。在华北这块地方经营,导致契丹人不光是可以为自己仍然强悍的骑兵部队提供足够的粮食,也为他们进一步汉化,学习和掌握先进的政府管理体制,提供了很好的实践机会。
契丹人还是没灭了宋.
恭喜:你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可通过工具取消
提示:此次送花为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恭喜:你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可通过工具取消
提示:此次送花为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送花/扔蛋 太过频繁,10秒后再来!!
--------------------------------------------------------------------------------
送花
后面再补吧
靖康之耻完全是个意外,主要是皇帝太窝囊,所以称为“耻”,盖因能打赢的没打赢,不知井大有否研究过?
九
本来是游牧民族手上有马,可是仓里没有余粮,在辽国的时候,就变成了马粮齐全了。而宋朝在西北受到党项的西夏的威胁,连鄂尔多斯的马场也无法拥有。
当年辽国和宋朝通商的时候,一个明确的规定,就是不许将马匹卖到宋朝。这个规定,大概和今天美国和欧洲,对中国实行的武器禁运政策差不多。当然因为那时候,鄂尔多斯和河西走廊都在西夏的控制下,宋朝还是可以用银子、茶叶和丝绸从西北买马。
朱元璋在削功臣武将的时候,还是比较知道时机的掌握,就是在人家蓝玉大将军,在漠北打垮了北元主力,才会出现蓝玉案的。可是宋太祖赵匡胤的位置,不是实打实和各类诸侯中原逐鹿打出来的,而是靠一个兵变起家,因此对各路拥兵自重的军头,就非常忌惮。
可是你就算要把这些军头敲打掉,也应该在收回燕云16州之后,再作计议啊。结果就是后来赵匡胤的弟弟宋太宗赵匡义,在打北汉的时候,还敢和辽国叫板。但是后来在太平兴国4年(公元979年),灭了北汉之后,在高粱河(今北京西直门外),北上征伐的宋军被辽军大败,赵匡义差点做了俘虏。几年过后,准备充分的宋军,在雍熙3年(986年),再次试图拿回燕云16州的时候,又遭到失败,在歧沟关(今河北涿州西南一带)主力被击溃。从此宋朝开始靠进贡的金钱,来买和平的外交政策。
由于在首都汴梁的北边,没有什么天险防守要地,拥有了游牧和农耕两种经济模式,和在文化上已经半汉化的辽国,迟早都会打下来。在北宋景德元年(公元1004年)的宋辽战争中,辽军20万精兵南下,直接威胁黄河北岸地区。宋军在澶州(今河南濮阳)由赵匡义的儿子宋真宗赵恒,在宰相寇准的支持下,没有接受其他官僚要求迁都金陵的建议,而是御驾亲征,终于遏制住了辽军的入侵。由于担忧辽国会在冬天等黄河结冰而攻击汴梁,宋朝在军事结果有利的情况下,赶紧签了屈辱的“澶渊之盟“,靠进贡来维持和平。
这个时候,宋朝的黄老政治开始逐渐出现各朝各代,都见过的问题。于是在宋真宗的儿子宋仁宗即位之后,新皇帝觉得不改革是不行了。
问题是两个方面,一个就是财政问题。黄老政治,其实搞的就是美国新自由主义那一套,就是无为而治,要求小政府,就是俺们说的国退私进。名义上的税收很低,但实际上政府的财政需要想办法挖潜力,而地方上的官员,就把这个挖潜,挖到小老百姓的肉上去了。
另一个就是军力问题。那个时候的宋军,连小小的西夏国都打不过,实在是不成体统了。
解决的办法也是很简单,就是在北魏鲜卑人的治下,创造出来的均田制,后来在北齐、北周、隋朝和唐朝都有应用。虽然大家具体的均田方法不同,但其中心思想都是一致,就是遏制官僚体系里的土地拥有者们,利用自己手上的官权优势,不断的进行土地兼并,使国家的税收基础越来越单薄。其实并不是要真正,或者有可能做到均田,主要是希望能够遏制无土地农民的增加。
这些有土地的农民,不光是政府税收的主要来源,而且还是王朝的兵员。如果他们变成了无立锥之地的流民,那政府不垮台才怪呢。
其实中国今天,这样的土地兼并情况也同样出现。只不过现在的政府税收,在工业化社会中,已经变成了以工业和商业为主,而不再收取农业税。因此土地兼并的形式,就不再是抢夺农民的耕地,然后租出去给佃农耕种,而是变成了强迫拆迁,用来开发房地产。当然现在的名称是变化了,不再是官僚和地主利益团体,而是成了官僚和地产商利益团体了。
第二个解决军队建设的问题,一个就是国家财政要起来,可以投入更多的军费。另一个就是要提高军人待遇,让人们感到做军人,不光有社会地位和荣誉,还有比较切实的经济利益,那么才会吸引更多的人才,发出“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的誓言。
可是这个富国强兵的想法,和宋太祖赵匡胤的国策是有所抵触。因为当年鉴于五代时期,军人跋扈,造成各地藩镇坐大,国家分崩离析,宋朝的政策是恩待士大夫,就是读书人和知识分子,而打压武人。估计俺们民间流行的那句“好男不当兵,好铁不打钉”,就是来自于那个时候。
在北宋一片尊重知识分子,大量开科取士的情况下,一项重大的科技突破,大概就是在那个时代产生了。那就是被称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活字印刷术。
活字印刷的出现,是和科举制度的蓬勃发展相关的。其实在隋朝开始科举制度以来,因为大家要好好学习,考试向上,对书籍印刷的要求就大了。有了市场需求,于是出现了雕版印刷。雕版印刷虽然可以大量印刷书籍来满足学生增多的要求,但是雕刻费工费时,不容易保管,而且一旦出现错别字,一块板就要重雕。
在唐朝时候,虽然科举是做官的一条道路,但是因为唐朝在中亚的用兵,通过军功而成为万户侯,还是一条选择。
宋朝的科举,比起唐朝来,则要更加爽快了。唐朝录取进士每次不过多则二三十人,少则十几人,甚至几人。宋朝却是每次录取,就是二三百人,甚至五六百人,而且光是进士,就分成及第、进士出身和赐同进士三等。唐朝你科举通过了,只不过获得做官的资格,要真的拿到实际官位,还要通过吏部考核。可是宋朝不同,一旦科举过了,马上就任命,而且考试排名在前面的,还可以一下子做高官。
在这样一片朗朗读书声下,对书籍的大量需求,活字印刷的出现就不奇怪了。自然这个伟大科技的发明,又推动了朗朗读书声的响彻云霄,暂时压住了远处游牧骑兵的铁骑和金戈之声,于是在多年之后,大家发现原来用来读经书的脑袋,还可以用来和人家金兵的狼牙棒对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