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朱镕基的下岗政策为什么是错误的 -- 思想的行者

共:💬121 🌺221 🌵4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9
下页 末页
家园 谁有这样的耐心?

真正的问题在于,统治阶层迫不及待的希望和西方生活方式接轨,当时的生产力已经不能满足这样的需求。既然等不及一步步地产业升级,按部就班的提升生产力,人为地大量创建血汗工厂就成为必然。

以我见过的两个企业为例,都是百余年的老厂,改制前后管理层是同一群人,公产变成了私产,盈利水平有了天壤之别。秘诀在于工人工作时间从三班制变成两班制,双休日变成了单休日,我在最热的天气去过一个厂办理贷款事项,亲眼看见工人和厂长交涉要求车间开空调,情愿少拿点钱,但还是被拒绝了。

从统治阶层角度看,改制可以称得上是巨大的成功,他们的生活已经达到或者超过了西方水平,但真正提高的生产力水平和底层群体付出的血泪代价相比,是不成比例的。

家园 有这么复杂吗?马克思关于自由资本主义发展的两个条件

资本和"自由"雇佣劳动者,资本洋人给了,"自由"劳动者呢?农民工?

家园 感觉上是不一样的

以前的国企,千把人的工厂就要搞医院、学校、食堂等等一切,包办了职工从生到死的一切。

日本的终身雇佣制,企业是没有这些负担的吧。没去过日本也不了解日本是怎么干的。

由企业来包办职工一切,莫说咱们没有经过市场洗礼的传统国企,强如通用汽车,一样被这样的包袱压死。

福利社会化、国家化,才能给企业减负,更能让福利照顾到更多需要这些福利的人。达到更加公平的二次分配。

家园 通用被搞垮不是因为办学校,办食堂

而是因为退休员工多,当然通用自己的生产管理---进度控制,质量控制等等也都出了问题

办食堂要多少钱呢?---不仅不会亏,还可能赚钱呢

办学校,办医院也一样

所谓的食堂学校医院把国企拖垮的说法,我怀疑是那些反国企的那些“理论家”们造出来的烟雾弹

食堂,医院,学校主要是为了给职工提供一些方便,让员工产生安定,避免员工出去就餐、看病,上学被人家宰---稍微加强一下管理就不会亏损的

日本公司我也不清楚,吉利汽车公司还有吉利大学呢

家园 企业经营者犯下的错误需要普通劳动者来承担

其实你就在争这一点到底是对错。

答案是:这是资本主义特色和中国国情的有机结合

家园 我试着谈谈我对传统国企的感觉

企业办福利是好事情,福利好的企业对优秀员工有吸引力,能吸引到更好的人才。

中国传统国企(相对于现在的国企巨鳄)的问题很多,单就办福利上来说,是压低员工工资,用企业补贴的办法办医院、学校、食堂的,企业职工包括职工家属都可以享受企业这方面的福利。这造成了企业员工的世袭化,外来人员想进入这个企业享受企业福利是非常难的。是不利于企业吸引人才的(当然,世袭化的原因不仅于此)。

这样办企业福利,是建立在社会福利不足的情况下的。直到现在,没有“单位”的人,在社会保障方面也是压力很大的。

从办企业的角度讲,与其用企业利润去补贴,不如由政府来完成社会保障工作,减轻企业的压力。

你说的办法,还是将食堂、医院、学校当企业办(因为你说从中能获利的),但是以前的国企没有把他们当企业办,不但增加了企业经济负担,还影响了作为消费主体的员工的消费选择权。

现在实际上走的就是你说的路线,把福利机构当成企业办,和社会机构公平竞争。厂办医院、学校、食堂也对外经营,获得利润。

通用搞垮的原因各方面的分析都有,美国-作为一个社会福利政策相对健全的国家-对退休职工是有一定保障的。但是企业还是要大包大揽对退休职工还进行补贴的话,肯定影响企业的经营能力。如果把对退休职工的补贴的钱发成对在职职工的保险补贴,把企业负担交给政府和社会,那我想通用的压力是不是能小一点?

前面下岗潮时期,国企下岗员工的悲惨是福利社会化缺失造成的。在那个时候硬性逼人下岗,被下岗人员立刻面对的不但是工资收入的归零,而且所有的福利待遇全部归零。

如果有一个健全的社会福利体系,下岗工人可以得到失业补贴,再就业援助,低价医疗,子女免费教育等等社会福利,谁还会怕下岗?大不了说句:“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而已。

同样,不能因为职工下岗后的凄惨,就说明下岗政策的错误。如果不那些国企改制,挽救他们的市场经营能力,现今的经济形势还不知是什么样子的。

家园 我对这位朱总没好感!一点都没有!

恭喜:你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可通过工具取消

提示:此次送花为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家园 很对?

对在何处?

减员增效 这个S B无极限的想法如何对?

家园 有道理

那个 柒柒人 完全不懂经济

所有的经济不围绕人 那就是彻底失败的经济

家园 做几个注解:

做几个注解:

从前我在贵州电信干活

省公司和市公司食堂都是一个价钱

省公司是自助餐,虽然不豪华,但是肉蛋菜水果豆浆汽水都有,随便吃。想进这个食堂,必须内部的饭票。

市公司嘛,极为简陋,毫无可吃的,而且是对外开放,外边的企业员工要是熟悉这边随时可以过来吃饭,直接交钱,不刷卡也不用饭票。

前者肯定是公司补贴亏损,后者肯定是可以赚钱。

再举个例子:

从前大学食堂有补贴时候,经常有公司员工去大学蹭饭,因为价格便宜分量十足。现在搞企业化了,基本没外人蹭饭了,性价比和外部小饭馆一样嘛,何苦和学生去挤呢。

后勤社会化无疑是会降低公司成本压力的,甚至可以赚钱。但是相对也降低了服务水平

家园 只说不回

国有企业到了朱的时代的时候,盈利的加上不赔的大概也就总数的两三成。而且,往往是负债多年。这么多人,这么大的事情怎么办,谁有办法?李鹏的时候给过辽宁的企业一些钱,结果是吃光。那么怎么办?

托是拖不起了,国家财力不可能养这么大的东西,结论是拖到最后还是死。改呢,无论哪种方案,都得裁员。不是说工人下岗企业就活了,而是工人不下岗,企业就没这种希望。我这句话肯定得挨骂,不过分析过当年的情形,没看出来别的出路来。

朱的问题是手太狠了,一下子,几千万人就给赶出来了。但没他这一下子,后面的事情能变成今天这个局面么,很难讲。

下岗的人,大头的,也最可怜的是40-50岁这批人,这批人因为文革,文化水平低,往往没有一技之长,社会竞争能力差。不过换个想法,他们要说今天下岗呢?岂不是更惨?拖到今天不是不可能的。10年前他们还能拼一下,今天呢。

家园 很具体很有用,但忽略了最基本的社会和时代背景

* 从80年代后期开始到21世纪初告一段落的国企改革并不是朱镕基发动的,不过可以说最后是他力推初步完成的。

* 大多数国企尤其是中小型国企的命运是中国转向市场经济的大方向所决定的,转制也罢退出也罢,多数原有国企很难在新的市场经济环境中生存,因为他们根本不是为这种环境而设计的。单纯的管理体制改革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

* 转型成功的国企也是不少的,但很多需要有政策、市场、资金、管理机制等多方面的条件保证,现在那些神气活现牛B烘烘的大型国企,有多少当年(乃至现在)不是靠政府的保驾活下来的?问题是当年(乃至现在)国家的政策资源,财政资源和市场资源不是无限的,抓大放小是无奈的必然的结果。

* 国企职工下岗是其中的一步,在此之前,早已经形成了待岗和无岗的状况,朱所做的是把这样的职工从制度上转成进入再就业中心,仍无法安排的转成拿低保的失业人员,无非是把企业实在不可能负担的剥离开来,交给劳动力市场。

* 关于这里的具体安排,百年概括是十年的事情缩到三年,实行时一年就完成了,很形象。如果拖长一些,让大家仍然拿基本工资的百分之三十五十或者拖欠不发,也许骂声会少很多吗?甚至

我们拖上十年,和大家说,放心吧,到08年政府有钱了保证让你们上岗,可是当时谁敢说这话哪?陈经说要是当年再多发1000亿的债补贴一下下岗的人就比较理想,这个估计大家都赞成。不过回到当年,换任何一个人,发债的数目能到朱镕基的一半的魄力都够呛罢?赤字总理的骂名不是演艺界绯闻的压力可以比的。

* 简单地说,这是一件不得不做的事情,而且必然是得罪人的事情,老朱要是滑头点,完全可以拖到让影帝分担骂名的时候,有意义吗?

家园 后勤社会化问题

后勤社会化无疑是会降低公司成本压力的,甚至可以赚钱。但是相对也降低了服务水平

原有的高水平是建立在企业补贴的基础上的,如你所言,企业补贴不但补贴了员工,甚至可能补贴对企业不相关的人(尽管是企业某些职员的亲戚、朋友)。一个企业何苦要背这样一个包袱呢?

以前大集体时代,政企部门“司务员”这个岗位可是相当牛的。现在可能没这个岗位了,但是以前司务员可是有多拿多占的天然优势的。

所谓的降低服务水平,是由于失去了企业补贴。按现在流行的话说,天上掉的馅饼没有了,当然感觉不舒服。

企业办福利,是为了增加对员工的吸引力,而不是补贴一个无底洞。现在的企业聪明多了,给员工发餐补、车补,但是不可能再去像原来那样去给那些“聪明”的员工钻空子了。

家园 是啊,我家几个亲戚都是下岗的,我单位也下岗了很多

这近10年了,在外面做点小买卖谋生,他们马上就到退休年龄,都在等着领退休金呢。但愿这吃尽苦头的一代有个幸福的晚年。

家园 希望能有好多政策及时出台

很期盼的......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9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