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川峡四路 零 -- 一一一一一一一

共:💬13 🌺24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川峡四路 零

前言

读历史,有的时候是在虐待自己。

一个个的历史片断,酿成一杯杯的苦酒,让人难以下咽,却又不得不咽。因为,那就是我们的过去,也距离我们的现在不远,更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我们某种可能的未来。写下些东西,以纪念长久以来心中的几丝抑郁。某人说过,一切的历史都是当代史。我不完全赞同。就如同我想在这里写下的东西一样。历史,首先是曾经发生过的事情。正因为他发生过,所以很多的事情才会在后人看来显得那么的可笑,那么的匪夷所思,那么的不应该。正因为他是真实发生的,所以才比虚构的故事更为让人心恸,让人难以忘怀。但是历史,也是当代的,因为,只有当今天的某些人由于某种原因,愿意对过去的事情进行某种解读的时候,那段过去发生的事情,才会被当前的人们以他们愿意,或者希望,或者认为值得的方式被重新记忆下来,成为当代书写下来的,过去发生的,历史。

正式下笔之前,先把我自己的一番结论说出来。至于河友们是否会得到同一的结论,就见仁见智了。结论很简单,一个民族,是需要有人下大棋的。

不求大家喜欢,只求能够让人唏嘘一声,于愿足矣。

明天出差,待续。

家园 【原创】川峡四路 一

挖坑,尤其是挖大坑,挖深坑,是一项传承异常久远,伟大兼且崇高的事业。

话说远在多少年多少年之前(具体的时间由于过于久远,今天的象偶一样的大众已经很难得知

了),有一双神奇的巧手,我们可以称呼为神手,在地球,也就是我们现在居住的这个星球,

的凸凹不平的表面上,经过了沧海桑田,又挖了一个大大的,而且深深的,坑。

这个坑有多大呢?粗略地估计一下,也就是从北纬28度算起,再往北,到33度半,从东经103度

算起,再往东,到东经109度吧,这么一个大致的四方形里边画一个内切圆,就是这个坑了。今

人估算,这个坑有约摸20万平方公里,在今天,有超过一亿的人生活在里边。

这个坑有多深呢?这里有一些参考的深度数据。首先,看西北,有个海拔5588米的雪宝顶,往

东北,有个2500米的大巴山,正东边,有3000米以上的巫山神女峰,往南,是从东南的一千五

六百米绵延之西南的三千多米的云贵高原,而西边呢,有座峨嵋山,3099米,还有座狮子王(

或九顶山),4989米,更有座贡嘎山,不算太高,7556米。而这个坑里边,也就是这么些动则

几千米高的山峰圈起来的这个坑底呢?除去边缘部分,(大约)90%的土地不高过五百米。

请原谅本人的罗嗦。在这里不厌其烦地介绍这些数据,是因为正是这些数据,告诉我们,这个

坑,真的深,真的大。这个星球上比这个坑还要深的有没有?有。比这个坑还要大的有没有?

也有。但是,比这个坑更大而且更深的有没有?我不知道。以后大家自然会得出结论。

而正是这么些今天测量出来的冷冰冰的数据,让我们能够理解,为什么距离今天一千多年的那

个天才小白会激动地喊道,噫吁戏,危乎高哉。

当然,促使我一再强调这些冷冰冰的数据的另外一个原因,是这个地理上的大深坑,让偶不由

自主联系到偶们祖先在五六千年前给偶们准备下的,在人文上的,大大的深坑。

这么第一个人文上的深坑,就是,为什么会有不周山?不周山在哪儿?

小时候偶就是个好奇宝宝。听我的保保(西蜀风俗,小儿出生后要找个保保,类似于干爹干妈

,但是更多了一层保护幼儿过几道生死关的含义。偶的保保是个文革下放农村的尼姑)讲故事

的时候总是要问一些不相干的问题。

传说中盘古开天辟地后,顶天立地,在四方支撑其间。俺总是疑惑,为什么偶们的祖先会认为

,天与地之间就应该有东西撑着呢?不撑不行吗?同样的问题又出现在共工怒触不周山的故事

上。史记说共工与祝融交战,输了,气得用头去撞天地的支柱不周山,结果撞断了,天就塌了

。这里,不周山是天与地的支柱。

什么是支柱?支柱,就是既要顶着上面,又要站稳下面,还要直端端往上去,而不是要翻山越

岭,慢慢斜着往上爬的。还有,这支柱是会垮的,而且垮了后,后果很严重的,那就是天,真

的会塌的。

这段话决不是废话。真的要说山高,而且比山脚高很多,那这样的山多了去了。但是,那些在

地平线上冰雪反射着阳光的山峰会给人以四方支柱的感觉吗?不会。就象祁连山,天山,远远

的在沙漠里就看到那蓝天下的冰峰。既然可见,就说明不神秘。而且,这样的山就算垮了,天

又怎么会塌?

但是上面那几座山就不同了。

首先,那些山顶水平距离它们的山脚都不远。尤其是那些西边和东边的山。西边,九顶山距离

其山脚不过两三座,四五个山峰,就降落到六百多米的海拔。而东边的神女峰,那个感觉几乎

就直突突地从两百多米海拔的的长江边上升到两三千多米的海拔去了。

其次,这些山峰在远处一般都看不见。不到跟前你根本就想不到,会有这么样的象墙壁一样的

高山。从成都坐车去过青城山的人大概会有这个感觉。一路的时候感觉都很平原,但是一旦靠

近灌县(现在叫都江堰),你就会看到,不是层峦迭嶂,不是山高水远,而是猛然间就是一道

藏青色的墙,在你面前。这就是青城山名称的由来,象青色的城郭一样的山。

在这样的山脚下,一年中很少有机会你能看到蓝天上的白云。经常的,都是灰蒙蒙的一片云层

,从你眼前的山的顶端(其实是半山腰),往东,往北,往南,无边无际。反过来,当你不太

容易地到达某个山顶,虽然很累,但是你就往往会看到一层云海在你的脚下。这就是蜀山。

再次,那里的山真的会垮的,而且一垮就不得了,地动山摇,天就象真的塌了一样。这一点经

历过2008年的中国人没有人会不知道。这里不深入描述。学术上讲,那是所谓的龙门山断裂带

。历史上,正规史书记载中这样的山垮天塌络绎不绝。而本人短短三十多年的生活中,有记忆

的,两次(1976,2008)。

再再次,那里的山垮了后,后果很严重。因为,在那里的山脚下住的人,称呼自己住的地方叫

天府。更要命的是,那里住的人,好像很重要,又好像很不重要。这会在下一节详细说明。

这里需要严正声明一句。本人并非想给那里的山山水水牵扯什么历史典故,神话传说,以提升

当地的旅游资源什么的。比如说牵强附会什么九顶山就是不周山之类的,决非偶的观点。因为

,这根本不需要。俺不是什么神话专家,也不想发表什么新奇的观点。因为这不是本文的目的

。再有,本节所述的各个人文典故,均非信史。如有雷同,纯属巧合。如有异议,海涵海涵。

大家就象喝点米酒,喝过就算。

好了,这是第一个与上面的数据有关的人文坑。那么,第二个人文坑呢?天塌了,怎么办?我

们的祖先说了,我们有女娲,她会补天!

当天塌下来以后(准确讲是小半边天塌下来),天上就有了个大窟窿,大到一天到晚地下大雨

。地上就被砸出很多深深的小坑,深到裂口爆发出熊熊的火焰。这样,人们便生活在了水深火

热当中。

我们的女娲,炼五彩的石头,把天上的大窟窿补了起来。女娲不停地补呀补呀,偶不停地问啊

问,保保,为什么一定要用五彩的石头啊?

保保回答说,那天上的云彩不就是五彩的么?俺又问,不是个窟窿么,天上的云彩不是都在满

天飞的么?俺的保保于是一脸黑线,转移话题,就下一个故事。

为什么是五彩的石头呢?那五彩?后来俺去山里玩多了,才知道其中原由。白,红,黄,青,

黑,五彩。补的窟窿在哪里呢?就在那些可以被当作支柱的山峰的顶部,那个大窟窿应该在的

地方。白色?当然了,那些西部的高山,可以被称作雪山的多了去了。红色的山顶?难于想象

么?我看到过的。很简单,就是早上日出的时候,那些面向东边的山岩,就是象火一样的红色

。黄色?山塌了后,露出来的不就是黄色么?青色,大多数的时候,那些山峰都是青色的。黑

色,就是深深的青色啦,比藏青色还要藏青色啦。(这一段是本人的胡思乱想)

这不就是五彩石么,不就是被补在了窟窿上么。而且,这个窟窿通常情况下还不让人看到,却

又偶露峥嵘,让人浮想联翩,幻想一下什么是柱子顶端的补天。

话说女娲补了天后,她又从东海捉来一只万年的巨龟,斩下它的四足,把它们用作擎天柱,分

别竖在大地的四角,支撑住了天地的四方。看到了吗?顶天的柱子还是要在那里的。只不过,

怎么样也不用再来四根柱子啊。一根就够了替换被撞掉的那根了么。而且难道不是应该先立柱

子,再补窟窿么?打住,不再探讨技术问题。

补了天之后呢,我们有大禹,他会治水。大家耐心点,这一节马上就要结束了哦。现在,来到

我们的大禹跟前。

大禹,大家太熟悉了吧。英雄啊,三过家门而不入啊!大大中的大大,超级的BOSS啊。谁家不

知,谁家不晓?

那么,首先让俺问一声,你知道大禹在哪儿出生的吗?

-------------------------------------

这是WiKi上的一段话。

。。。以黄帝轩辕氏到禹,共五世:禹的父亲鲧,鲧的父亲叫颛顼,颛顼的父亲叫昌意。禹的

父亲鲧被封在汶山石纽地区(今四川省北川县),母亲为有莘氏之女,名叫女志,也叫女嬉。

禹幼年随父亲鲧东迁,来到中原。其父鲧被帝尧封于崇(即中岳嵩山)。。。

-------------------------------------

这么说吧,前面提到的九顶山脚有个镇,叫汉旺镇。从汉旺镇顺着山脚往北走不远,有个镇叫

安昌镇,再从安昌镇顺着河水逆流而上,进入到山区有一个镇叫擂鼓镇,翻过一个小山头就是

曲里镇,从曲里顺着河水逆流而上,有个小镇叫禹里,那就是现在居住在那里的人们认为的,

大禹的老家,出生地。大家看到这么一连串的地名,会想什么?让俺提醒一下,这些小镇,都

在正宗的龙门山断裂带上的龙门山的东边山脚下。

然后,让俺再问一句,你知道大禹是怎么样治水的么?大家都会说,那还不清楚,开山,疏导

河川,堵不如疏么。他老爹是堵,他是疏通。是啊是啊。

但是,但是,你知道大禹究竟开了哪座山么?又或者,你知道究竟哪几座山是被俺们的祖先劈

开来疏导河水的么?又或者,你知道大禹是怎么知道堵不如疏的么?又或者,在那个时候的大

地上,究竟有哪些地方非治洪水不可,又非开山不能治洪水呢?看到了吧,大禹给俺们留下了

多大多深的一个坑!

好了,今天俺出差回来,有点累了。就写到这里吧。明天继续。

本节结论:挖坑是件令人郁闷的事业。尤其是一个又大又深的坑在那里千万年了,却迟迟没有

人往坑里跳,能不郁闷吗?上面的都是传说,当不得真的。明天,将继续讲两群人幸福往坑里

跳的故事。

家园 不小心也掉坑里了。等。
家园 【原创】川峡四路 二

是个大坑就总会有人往下跳的。

上一节说到,大自然的沧海桑田,神奇地在今天中国的西南腹地挖了一个又大又深的坑。只是

,这个坑么,千万年来就一直寂寞在在那里孤芳自赏,一会千里波涛,一会儿雄奇险秀,一会

阴雨绵绵,一会儿天崩地裂(都是有地质学上的记录的)。。。直到有那么一天,几乎同时(

大尺度上的同时),有那么两群人,一不小心地从两个方向一头栽了进来。也正因为是从这么

两个不同的方向跳进来,所以这两群人就不由自主地承继了这么两个方向的坑的不同特质。所

谓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从深坑东边跳进来的,是被激流湍进的长长江水弄湿了脚下的草

鞋,被缥缈神秘的巫山云雾弄潮了身上的麻衣。而那群从大坑西北栽进来的人群呢,他们喝的

洗的,是冰冷刺骨的雪山冰川水,他们所追逐拥抱的,是欢快而跳脱的山涧溪流,慷慨却又

暴虐的滔滔江河。

关于这么两群人的跳坑过程,正规的史书上记载的只鳞半爪。所有的记载,其实都是当初这么

两群人的前辈后裔,直接的或者间接的亲戚友朋,通过耳口相传,一代代地流传下来,直到哪

一天,被某些想继续挖坑的人记录下来,成为写在纸面上,留给后人的历史。其实,这么两群

人的直接血统后裔已经早就几乎没有了。比如俺,与他们相关联的,不过就是出生并成长在四

五千年前他们曾经待过的那个大坑里边而已。但是奇怪的是,或许真的是因为那个坑的缘故,

又或许原本,现在我们的血液里边就和他们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使得偶在心底里边,总是会

把他们的一切,看作自己人文传承的一个重要而独特的源头。

言规正传,一切都从我们的祖先说起。

我们的祖先?我们的祖先是从哪里来的你知道么?答案很多的,成百上千的专家教授们花着成

万上亿的国家经费在不停地争论吵架。其中一个我比较信服的观点是,在若干若干年以前,有

四支队伍,分别在他们悠长而漫漫的人生迁徙生涯中,不经意地指向一个地方,或者是同时

,或者是有先有后,在那里碰头了。这么四群人就是,从西边,先后在现在的甘肃南部,陕

西西部,东部,河南西部留下了明显痕迹的一群人,嗯,西边来的氐羌,西氐羌。从南边,先

后在现在的江汉平原,巫山汉水一带留下明显痕迹的一群人,渡过了长江,来到了黄河边,这

群人,是南方来的苗蛮,南苗蛮。还有,就是从海边,福建,浙江,上海一带一直到山东这

么一步步打鱼种稻谷到黄河边的,恩,东边来的夷越,东夷越。最后着这群人,是通过一望

无垠,天苍苍,野茫茫的北方大草原,一路赶着牛羊,而在当今的内蒙,辽宁西部一带留下

痕迹的人群,嗯,北方冷,南方暖和,就从北方来的戎狄,北戎狄。

四方汇聚,逐鹿中原。

当然,这个过程中,免不了有从东到西跑得兴起,跑过头了的,也免不了有在跨过黄河后,打

不赢对方抢不到地盘,又被逼着往回转的,更有你不服我我不服你大家相互通婚哈哈哈的,总

归一句话,被卷进去又留在中原了的,后来被叫做华夏。不管什么原因没有能够留在中原的,

就继续作氐羌,作苗蛮,作夷越,做戎狄。直到后来,成为北胡南越。关于这一点,我强烈推

荐大家去看李葆嘉先生的中国语的历史与历史的中国语

---------------------------------------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4f220dd01009pe3.html

---------------------------------------

这是俺非常喜欢的一个观点。

休息一下。继续。

其实,每一群人在他们的漫漫人生旅途中都不是只有一个方向的。比如说,东边的夷越,就很

有一些继续向北向东,渡海当今天的韩国人日本人的祖先去了。还有些北方或东方的人更是继

续往北往东投奔新大陆,去做印第安人去了。据说还有一些跑到太平洋的小岛上去当幸福的毛

利人去了。西边的氐羌,和南边的苗蛮,也是这样。只不过,他们中以一部分人,跳进了我们

的那个大坑里边去了。

先说氐羌。

史记·五帝本纪中记载,

---------------------------------------

黄帝娶嫘祖,生二子,其一日玄嚣,是为青阳,降居江水,其二曰昌意,降居若水,昌意娶蜀

山氏女曰昌仆,生鬲阳。。。黄帝崩。。。高阳立,是为帝颛顼也。

---------------------------------------

有人考证,江水即今四川岷江上游一段之古称,若水即今雅砻江。姑且不论真假,但至少,昌

意娶蜀山氏女应该错不了的。(也有人说,错啦,不是江水,是沫水,若水,也不在现在的岷

山脚下,而是在现在的河南。所以说是有很多争吵的)。

那么,蜀山氏是从何而来?为什么是蜀?据说文解释,蜀,就是葵(桑)中虫的意思,也就是通

常所说的野蚕。因山多蜀,所以称蜀山。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便称为蜀山氏。而黄帝的正妃是西

陵氏女嫘祖,传说正是她发明了养蚕,为嫘祖始蚕。(同前,有人认为蜀山在河南)

而晋人常璩编纂华阳国志·蜀志里记载,蜀之为国,肇于人皇,与巴同囿。至黄帝,为其子昌意

娶蜀山氏之女,生子高阳是为帝喾。封其子庶于蜀,世为侯伯。历夏、商、周,武王伐纣,蜀与

焉。这其实是记录前人的说法,或者说,是道听途说的而已。但是姑且从这些道听途说出发,看

看耳口相传的故事里边,当初的蜀人是如何跳进坑的吧。

先来梳理一下时间的坐标。以中原的时间系为参照,黄帝,颛顼,。。。大禹,如此到了夏商。

前文说过,大禹在当今的大坑西北边缘还有着集体的记忆,那么,是不是可以说,从西北进入大

坑的人们,在夏、商、周的时候,基本和进入中原的他们的同宗兄弟是大致同步的。而其中,最

为有意义的一段史实被参合进中原的氐羌人记录了下来,那就是武王伐纣的时候,被称作周的那

一支氐羌人,串通了他们远方的堂兄弟,其中就有在西蜀的氐羌人,一起去讨伐东边的夷越人(

商属夷越大概是没有错的)。华阳国志记述,武王伐纣,蜀与焉。西周经典,尚书,牧誓里记述,

--------------------------------------------

王左杖黃鉞,右秉白旄以麾,曰:逖矣,西土之人!王曰:嗟!我友邦塚君御事,司徒、司鄧、

司空,亞旅、師氏,千夫長、百夫長,及庸,蜀、羌、髳、微、盧、彭、濮人。。。称尔戈,比

尔干,立尔矛,予其誓。。。

--------------------------------------------

同样,当中原的西周衰落东迁洛邑,王室衰微的时候,占大坑里边幸福生活的蜀人便

--------------------------------------------

周失纲纪,蜀先称王。有蜀侯蚕丛,其目纵。始称王。死作石棺石椁,国人从之,故俗以石棺为

纵目人冢也。。。

--------------------------------------------

这里简单解释一下什么叫目纵。在1986年的大坑西北边缘的现今广汉,一个叫三星堆的地方,被

挖了两个很深的小坑,从里边取出来上千件珍贵文物,顿时轰动中国,震惊了世界。其中,有

数量众多,珍贵奇特的青铜面具,夸张,而且是极度夸张地表现各种不同的突出眼眶的眼球,很

多近乎圆柱形。而在从西北跳进大坑的路上,正是岷山上游的汶山郡。而这一地方有碱石,煎之

得盐。土地刚卤,不宜五谷。直到近代,此地仍是严重缺碘、自然灾害频繁,甲亢病流行的地区

。我们知道,甲亢病患者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眼睛凸出(好像缺碘是会引起大脖子病的,而甲

亢是由情绪激动造成的)。。。

不管怎么说,这群人跳进大坑了以后,后来就在坑里边称王了。

现在把我们的目光转到大坑的东边。

相比起西北的跳坑人和中原的氐羌铁的兄弟关系,从东边跳进来的巴人与中原的关系就显得有那

么些羞羞答答了。据说巴人和周人同为姬性,也就是黄帝的直系后代。又说在他们跳坑之前曾经

在汉水一带居住过。而一个流传恒久远的传说是他们也曾经参加了武王伐纣,而且还边歌边舞地

参与前锋,获得大胜。

华阳国志巴志记载

----------------------------------------

武王伐纣,实得巴蜀之师。著乎尚书。巴师勇锐,歌舞以凌,殷人前徒倒戈。故世谓之曰,武王

伐纣,前歌后舞也。

----------------------------------------

不管怎么说,巴人尚武,而且能歌善舞,大概是跑不了的。

与巴人相关的一个词语是盐巴。现今中国西南,中南一带都将盐称呼为盐巴。而巴人自己的传说

中显示,他们是一群逐盐场而居的人,也正是因为大坑东边有着一个个的盐场,才诱惑得巴人一

头栽进这个大坑里边。

下面是抄的一个观点。

----------------------------------------

http://www.yyxw.net/content/2008-06/21/content_13167.htm

在大坑的东部边缘,大三峡地区的清江峡谷和长江三峡,川东鄂西的二带峡江有三个富含盐层的

背斜,据近年国土资源部的调查,这二带地区有岩盐储量达300亿吨以上。因为山系隆起产生断

裂,含盐层(岩盐)被抬升到时了山顶山腰,雨水和地下水的浸洗,使得这此含盐层溶化,并顺

岩隙流出地表,形成自流盐泉。

约5000年前左右,巴人立国的廪君族起源于清江峡谷长阳一带,他们逆那时的夷水(清江)而上,

到达一个叫盐阳的地方,夺取了由“盐水女神”控制的产盐地域。巴人由清江溯源到利川(盐水县

),然后沿大溪转进,进入瞿塘峡出口南岸的汇流处,再顺长江而下,来到今鄂渝交界处的巫山

一带活动并建都,控制了川东鄂西一带的所有盐泉。为纪念家乡夷水(清江),巴人建立的首个都

城被命名为“夷城”,地点大约在今天的重庆巫山一带。

另一支巴人从利川顺郁江下彭水,夺取由距今5000年左右的濮人开发的天然盐泉郁山伏牛山盐泉。

彭水郁山自夏商时期起至春秋战国年间,都是巴国最重要的产盐区和经济命脉。

由此不难看出其武盐立国的轨迹,秉承先人采卤、制盐、贩盐安身立命的古老传统,为达到完全控

制三峡地区盐的生产与贩运,自廪君始,巴人逐盐而居、为盐而战,巴文明以军事为其核心,可以

说,一部没有形成完整体系的巴国史,基本上就是一部巴人的战争史。

据不完全统计,川东各盐场共有不同类型、不同口径、不同深度、不同大小和不同形状的古盐井400

余口。其中云阳县195口,忠县96口,开县20口,奉节县5口,彭水县13口,万县明时有井72口,巫

溪1口,城口16口。今天从重庆沿长江而下,在这条飘带似的峡江热土上,人们还能看到当年巴人的

著名盐井遗存:忠县的涂井,开县的玉泉井,云阳县的白兔井,直到巫溪县的白鹿井……这还不包

括更古老的鄂西古盐阳(可能在建始)古盐水县(今利川)的古盐井。

----------------------------------------

偶之所以认为这一群人其实是上古苗蛮人的一个分支,其着眼点就在于,其一,上古苗蛮不管是

北上也好,还是南下也好,所经过的路线,正好就在大坑的东边,江汉平原以及洞庭湖平原。其二

,在今天的鄂西,湘西,川东(现在的重庆东南)一带,也就是巴人跳坑的那一带,有两个民族和

平相处了几千年,那就是土家族和苗族。而土家族,几乎被公认为是留到现在与古巴人最相关的后

裔族群。其三,在上古典籍里边关于巴人和夷越人,氐羌人之间的血缘关系好像不多,这和尧、舜

、禹三代连续不断地攻伐三苗,苗蛮被赶出中原后又被逼退回长江继而继续往西往南是有很大关系

的。

顺带说一句,还有两个典故是与巴人相关的。一是巴字。在甲骨文里边就有了。说文解释说,

----------------------------------------

巴,巴虫也,或曰食象蛇

----------------------------------------

而山海经说

----------------------------------------

巴蛇食象,三岁而出其骨。――《山海经·海内南经》。注: 说者云,长千寻

----------------------------------------

第二个典故就是白虎。

----------------------------------------

《后汉书·南蛮列传》云:廪君死,魂魄化为白虎,巴人因虎饮人血,遂以祠焉

----------------------------------------

而巴人就是以白虎为图腾的,直到今天,土家族还崇拜白虎。

一句话,眼前有个大坑,为什么不跳进去看看。而一个好的坑,往往会让人幸福地流连其间的。

下一节,将介绍巴蜀先人在大坑里边的幸福生活。

家园 挖坑

是宇宙中普遍的现象。

这一点在现代科学的奠基者之一,伽利略,把他的望远镜对准月亮之后就发现了......

恐龙灭绝的假说之一,就是外星人在地球上挖坑不慎造成的...

家园 挑个错,严重缺碘是导致大脖子病,而不是甲亢

甲亢是因为甲状腺激素分泌多了,大脖子病是因为缺碘,甲状腺激素合成少,导致的甲状腺补偿性增生。

家园 【讨论】甲亢的病因,兼你说的不错,俺修改了一下

在临床上发现不少甲亢病人发病前有一些诱发因素,如精神刺激及感染或创伤。 有人统计发现,甲亢病人中62%有精神刺激因素,如与家人、同事及上级发生矛盾,或工作劳累紧张,其中以长时期或强烈的精神刺激较为多见。 有人发现在战争年代及自然灾害地区甲亢的患病率显著增加,这可能与惊恐、紧张等精神因素有关。感染及外伤也是甲亢的诱发因素, 有的甲亢病人在发病前有急性感染。 有的甲亢病人经治疗甲亢病情控制后,由于一次急性感染如急性扁桃体炎或上感引起甲亢复发。

碘可以诱发甲亢。在缺碘地区,甲状腺肿大发病率很高,(因为缺碘所以加碘而导致)服用过多碘盐可以引起甲亢。在非缺碘区,服碘过多也可诱发甲亢。为什么这些因素可以诱发甲亢? 有人认为这是因为这些病人可能甲状腺本身已有缺陷,平时不出现甲亢,当有这些因素存在时则诱发甲亢发病. 也有人认为这些诱发因素是甲状腺病变的始动因子。因此,要尽量避免上述诱发因素,这样有可能减少甲亢发病的机会。

家园 没有那么浪漫啦,沫水,若水,蜀山都在豫西

是沫水,不是江水。若水,古代若同汝,若水就是汝河。汝河流域曾出土若国铜器。西陵氏女嫘祖,嫘祖陵就在河南西平县西。

家园 这样看来郭沫若是河南人

哈哈~

通说,沫水是大渡河,若水是青衣江

家园 看清楚,时代不同的。

再给你举个例子:会稽,原来是在山东的,随着吴人南迁再迁到浙江。能因此说鲁迅是山东人嘛?

家园 谢谢,已经参考你的意见作了修改。

如题。

家园 【原创】川峡四路 三 上

三 上

好的大坑是个让人幸福得欲死欲仙的坑。

什么是幸福?是人就会有欲望,就会有追求。能够让你的欲望得到满足,让你的追求得以实现

,你就幸福了。不说百分之百吧,至少是那么虽有些坡坡坎坎,但是每隔一段不长的日子就有

那一点成就感,这就是幸福了。

前面说到,从东边跳进坑的那群人,多多少少是有点逐盐场而居的味道,姑且把他们称作游盐

部落。就像游牧部落是为了追逐好的牧场一样,游盐部落也是不在乎当下这个盐场的长远大计

,反正这个结束了,再去找下一个就是了。

其实,私下以为,在中原汇聚之前的农耕部落,也应该算作游耕部落。那时候没有一定的农耕

技术,灌溉技术,以农为生的人们通常也是收割完一地的作物,同时也收割完一地的养分后,

就不得不寻找下一个适合的耕地,去开始下一轮的耕作。毕竟,土地也是需要休息的。这也就

是为什么,不同的人群,都在不约而同地,在长达千年万年的日子里边,从东到西,从南到北

,不停地,缓慢地迁徙的原因(自我陶醉一番,没有科学依据的瞎想)。

至于为什么后来会从游耕变成定居农耕,其实也和游牧变成定居放牧一样,一是技术大发展和

人口的发展到了那个阶段,换句话说,大家慢慢地发现,哎,怎么偶们的屎屎尿尿可以让庄稼

长得更好的时候,大家就不用再找下一个耕地了。其二呢,就是,因为外在的原因,不得不停

下来。比如说,前面已经有人了。就算是打架也过不去了。那么,大家就必须想办法,定居下

来了。而不同人群的相遇,更是带来了技术的交流,和产品的交流,又更一步催化定居农耕的

发展。

当然了,除了游牧,游耕,还有游猎,游渔,游盐,等等的小的生活方式。

巴人,就在大坑的东边和东部,找到了他们,蒙昧以求的传说中的幸福小坑。

传说中的巴氏、樊氏、(目覃)氏、相氏、 郑氏五姓,共同生活在一个叫武落钟离山的地方。

五姓的首领聚在一起时,定出了选举共同君长的两个办法。一是看谁能将短剑掷中半山腰的石

穴,二是看谁能乘陶船于江中而不沉,皆胜者即为君。竞技的结果,是巴氏年轻的首领务相连

胜,他于是作了五姓共同的君长,史称廪君;这五姓结盟形成的部族共同体,就叫廪君族。看

,这是多么的民主哦。

在古代星宿理论中,白虎星直接主宰着人间的兵戈和战争,是充满杀伐之气的战神。后汉书记

载道:

-----------------------------------------

廪君死,魂魄为白虎,巴氏以虎饮人血,遂以人祠焉。

-----------------------------------------

巴人崇虎以白虎为图腾和祖先,证明,这是一个征战的民族。

在廪君时代,巴人已经拥有相当的渔猎经济、部落间的军事冲突与征服已十分普遍。除了盐,

渔,猎,他们也有一定的农,桑。华阳国志,巴志的巴人歌谣,描述了当时的生产情况:

-----------------------------------------

  川崖惟平,共稼见黍,旨酒嘉谷,可以养父。

  野惟阜丘,彼稷多有,嘉谷旨酒,可以养母。

-----------------------------------------

而川东,也就是大坑东部的高山峡谷,缥缈云雾,使得巴人一方面勤劳勇敢,另一方面又浪漫

玄幻。传说中,廪君之先,故出巫诞。在廪君成为部落首领后,沿今清江溯流而上,寻找传说

中的幸福,而到了盐水北岸。在这里,他遇到了一位盐水神女。两人一见倾心,恩爱缠绵。但

廪君也时刻惦记着自己的梦想,没有改变寻找幸福的志向。因此,许多许多天以后,廪君打算

离开了。

盐水神女舍不得让廪君走。她说,亲爱的,这里的盐还够咱们俩赚钱,这里的鱼也还够咱们俩

生活,让偶们一起幸福一万年吧。。。廪君心想,这里的盐不过就是三四个月的开销了,还一

万年?盐水神女见不能说服廪君,就晚上来与廪君双宿双栖,白天则化为飞虫召唤所有飞虫飞

上天空,掩蔽阳光,使天地变得一片阴暗,一面恨恨地说,狠心的郎君,你是偶的,是偶的,

这样廪君就辨不清方向,没办法离开。他冥思苦想,然后将一条青绸送给盐水神女,并且说,

亲爱的,我们两情相悦,同生共死,永不分离。盐水神女非常高兴地披上青绸,迎着阳光,载

歌载舞起来。没想到廪君站在山上,对着青绸所在射去一箭,将盐水神女射死于阳光之下。盐

水神女死了,虫子都飞走了,天空亮了,廪君带着族人走出来,投奔下一个幸福的乐土去了。

传说中巴人的足迹遍布川东。而他们的能歌善舞,也举世皆知。不说那武王伐纣的歌舞作战了

,光是他们东边的楚人,那些羡慕他们在大坑里边的幸福生活的楚人,都不得不佩服,又不得

不嫉妒,把他们的歌舞与下里那首歌合起来,称作下里巴人。

不过呢,不管是因为东边的楚人是因为嫉妒也好,还是因为受不了巴人拿着盐巴去和他们强买

强卖也好,反正,在巴人的历史当中,就在与坑外面的楚人不停地打仗。

早在殷商中叶,商王武丁的时代,中原的殷商就在经营中原的过程中,武丁的老婆妇好就曾率

大军进入沔水(今汉水)一带,同那个时候的巴人发生了激烈的战争。巴国最后战败,被迫向

殷王朝纳贡服役。

而在武王伐纣之后,可能是因为巴人的歌舞功绩,巴,被周天子正式封为诸侯,首领称巴子。

后来就自称巴王了。一般说来,巴王是国内最高军事长官。西周春秋时代,巴国对外作战,均

由巴王亲自统率军队,各级武装,也都听从巴王的统一调遣。巴王还把自己的宗室子弟派往边

境要地,屯驻重兵防守。到了中原的战国时代,巴国在军队中设置了将军,在巴王的指挥下,

统兵作战。将军的设置,表明巴国的军事系统和行政系统已经分离,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兵制。

大坑的东边就是江汉平原,那里,是楚国的地盘。楚,是不服王化,在参与中原逐鹿的诸侯中

第一个称王的。而巴国,就与东边的邻居有着理不清的恩怨。而战争,就在巴国与相邻的鄾(

yōu)国、邓国、申国、庸国,当然,还有背后的楚国之间,不停地爆发。

这期间,出现了一个人。大名鼎鼎的屈夫子,屈原。屈原的故乡在哪里呢?就在巴国境内,或

者说,是曾经的巴国境内,现在的秭归。

而巴国与楚国之间的恩怨,带来一个酸楚的神话,那就是巫山神女的故事。

巫山神女可算得上是中国第一情人,在传说中,曾经有许多人与巫山神女结下浪漫恋情。与巫

山神女有过恋情,而被广为传颂的第一人应该就是楚襄王。文人宋玉绘声绘色地描述过这个老

色鬼的那场春梦,这就是神女赋和高唐赋。里边写道,襄王在经过巫峡时候,做了一个梦,梦

到一个自称巫山之女的美女跟他翻云覆雨。文中,巫山神女自称:妾,巫山之女也,为高唐之

客。闻君游高唐,愿荐枕席。宋玉用煽情的词汇地描绘了巫山神女惊世无双的容貌与气质:

------------------------------------------------

夫何神女之姣丽兮,含阴阳之渥饰,被华藻之可好兮,翡翠之奋翼。其象无双,其美无比,毛

嫱鄣袂,不足程式;西施掩面,比之无色。

------------------------------------------------

连西施都在巫山神女面前黯然失色,自此,巫山神女,高唐云梦成为华夏文人的著名典故。

(后来,这个巫山地区又出了个大大的美女,那就是王昭君)。而今天,每个旅游三峡的人,

都要在巫峡里边,看望看望缥缈云雾中的巫山神女。

而相关的事实呢?很可能就是因为:在巴楚征战不休的时代,军事上已经处于劣势的巴国不得

不将美女自巫山之峡江献给楚王(就像后世的和亲一样)。而这种春梦(和亲),却并没有停

止住楚国对巴国的步步紧逼之势。道理很简单,巴国是想维持它在大坑里边的幸福生活,而楚

国呢?楚国是什么?楚国是在中原下大棋,参与中原争霸,问鼎国之神器的,一个大国手。

对楚国而言,巴国,不过是在下棋过程中的西南经营而已。相似的经营同时出现在东方,南方

,北方。而长江中下游流域的统一,也正是在这种下棋的过程中,由楚国一步步地实现了。

战国中叶以后,在楚国下棋正酣,妙手臭手不断地时候,它不断向西进逼,巴国步步败退,接

连丧失了今陕南、湘西、川东、黔北的大片领土,长江一线也被迫退守鱼复。大约公元前四世

纪,巴国不知为何发生内乱,将军巴蔓子许诺割让三城给楚国,借楚军平乱。巴国内乱被平定

后,楚王派使者要求蔓子兑现承诺。蔓子却后悔了,回答说,多亏你们楚国的帮助,巴国才得

以消弭灾祸。楚国的帮助,应该割让五座城才足以报答。但是,国土岂能如此割让呢?为了谢

罪,你把我的头拿去献给楚王好了,城是一座也不能给的。于是,巴蔓子拔剑自刎,将头留给

楚国使。楚王非常感动,厚礼安葬蔓子的头,巴国人也隆重安葬了蔓子的身躯。而巴蔓子的故

乡,临江城,也自此更名为忠州,也就是现在长江边的忠县,那里有个石宝寨的忠县。

到楚威王时(公元前339~前329年),楚将军庄蹻(jué)循江而上,攻略西南,很快占领了

巴国的军政中心枳以及江州。在内忧外患的煎熬下,巴国国都不断迁徙于枳(今涪陵)、平都

(今丰都)、江州(今重庆)、垫江(今合川)之间,最后迁都阆中(四川省阆中市)。这时

,巴国仅剩下今川东北一隅之地了。直到公元前316年,巴国与他西边的邻居蜀国,发生矛盾。

家园 【文摘】巫山神女的另一种传说

传说中的神女

http://www.dlgallery.com.cn/DALIAN/EXHIBIT/OTHER/Lizhp/15.jpg

李壮平李勤作品

紧临着长江,在巫峡有耸入蓝天的是望霞峰,又叫神女峰。透过缭绕的烟云,可以看到那峰顶上有一个俊秀美丽的影子,若隐若现,像石头又像人,在天上又在人间,那就是神女瑶姬。

传说,神女瑶姬是西王母的小女儿,她率领十二个姐妹到人间游玩,帮助大禹治理洪水。把三册天书授大禹要他照书行事。她又带领姐妹与制造水害的十二条恶龙奋战,恶龙被斩首掉到地下,便成了十二座山峰,她也留在了巫山化作神女峰了。

----------------------------

http://baike.baidu.com/view/29518.htm

----------------------------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