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激荡三十年中国企业1978-2008读书笔记 (一) -- 五度
其实大家都希望自己能够加入一个组织,希望自己在烦恼的时候有人倾诉,别人可以给自己出出点子,想想办法,至少是安慰一下自己,能够从中得到组织的关怀。
只不过中国以前是用工作单位来实现组织这个理想的。而洋人是用宗教,社区,俱乐部等民间机构来实现的。
我自己的感觉各有优缺点,也许洋人的手段比较先进一些,毕竟他们的社会结构经历了更长的时间考验。但是组织这个概念一定要保留,不能说为了为了给企业减负就把这个给丢掉了。
事先说明我可不是什么亲日哈韩的小家伙。
印象很深的还有松下电器的广告。
不过这几年日货整体上确实不如以前了,有些老牌子或者质量出问题,或者性价比注水,前几年被韩货冲击的够戗。
老辈常说,会做事不如会做人,领导说好才是好。可什么叫会做人呢?唉-----
80年代的日本车在中国的声誉是非常好的:丰田的皇冠,丰田旗下的日野大巴、卡车以及大发的微型车,日产的蓝鸟、达特桑,三菱的面包及卡车,还有五十铃的卡车等等俺从小就见得非常多。然而,作为早在70年代就进入中国的丰田(也包括其他日本车厂)却没有真正认识到这个市场的潜力。中国发展国产汽车的努力没有得到日本厂商的回应,反而是当时在中国并不为大家熟悉的大众冲了进来,而且在与上汽合资之后又跟一汽合作。这个魄力恐怕当年绝大多数汽车巨头都没有,尽管理论上他们也会为中国汽车市场的发展说几句漂亮话。
等到中国汽车市场有了一定的规模,大众无可争议的占了第一大份额,可丰田的社长在2000年或是2001年还公开说没必要在中国设厂,直接出口就行了。俺当时看了国际商报的报道,第一反应是这家伙不是昏了头吧,那两年中国汽车销量虽说还只有美国的零头,但这是爆发的前夜,俺不相信丰田的分析人员会看不出来。
后面的故事大家应该知道了,进入21世纪,中国的汽车销量节节增长,市场上群雄混战,大众虽然还是销量第一,不过份额已经不可能达到以前超过乘用车市场一半的比例。而丰田也终于加入进来而且做的不错,但份额不仅跟大众、通用没法比,连早几年进入中国的小弟弟本田都不如。设想一下,如果80年代丰田果断在中国设厂,凭着他的管理、质量、丰富的产品线、以往的声誉以及与中国人相似的审美观,做成市场第一应该是不出意外的。
他们在全世界大部分的情况是不同的。
如果二者不可兼备,取后者。
另外一方面来说,我们的进步很多都是“革命性”的,就是把原来的全部放弃,其实去欧美看看,有很多我们这里早就不用了的东西他们还在用。
2001年前后,跨国公司普遍对中国的汽车市场都是很负面的态度。这前后有一个罗兰贝格的分析报告,很负面,也很著名。
所以丰田的分析员。。。。。我们有时候不要过于高估别人的能力。
还有读书人、长辈,起调节纠纷、排除矛盾等作用。平民一般没有大事,难得见官。
欧美贵族概念在杂志上做广告,企图登陆中国市场,就觉得非常爽。
献花~!
因为这样的家伙会来事儿,能当亲信。
成果是集体的,利润是企业的, 只有屁股底下的位置是自己的。 能不能干事无所谓, 听话就是好同志。
不要说“台球室,卡拉ok室,乒乓球室,有一个场地,有一些简单的单双杠之类,加上巨大的观赏用养鱼池,”这些,有的连医院、粮站、商店、供水供电、中小学、警察都是企业的一部分,有的还自办大专性质的职工学校。最典型的是铁路,生老病死一切都被企业包了。直到两千年前后铁路才把医院、学校等划归地方。南京的杨子石化、南化等大企业分流的早一些。
关于
中国佛教,道教勉强算是。但是他们同基督教,伊斯兰教,藏传佛教在历史上的作用相比差距挺大的。
里长、族长作用更像是今天的民事法庭的仲裁机构,而不是一个有亲和力的解决你“思想疙瘩”的地方。
纯属个人观点,您就别深究了,最后献花
不夸夸其谈怎么搞到钱搞到女人?我还没见过一个追女人的时候不夸夸其谈的男人,无非是程度深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