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激荡三十年中国企业1978-2008读书笔记 (一) -- 五度
现在又回到国企了。除了一些因素外,相信国企在新时代新情况下有发展、成熟、螺旋性上升的前景的。
新条件下,国有企业治理真是一个大课题。
盲目投资的恶果已经造成了,接管小组是怎么做到的扭亏为盈呢?
我没太想明白其中的关系,如果是投资太大导致当年亏损,那第二年不投资了,新厂房也开始创造利润,那开始盈利不是很正常的事吗?
也许那个总工只是目光长远,可惜倒在了黎明前夕?
存在的舰队与战斗的舰队的区别就是,存在的舰队是用后勤制约前勤,于是先勤不如后勤。战斗的舰队是后勤辅助前勤,于是前勤指挥后勤。
行政推动、市场导向,分配机制改革,说白了就是将存在的舰队变成战斗的舰队,强迫后勤去支持前勤。
麻烦能推卸出去,责任能推卸出去,功劳能沾到身上,关系能沾到身上。
而管理和组织和处理外部关系则更多的需要了解人性和真实的世界,这个是更加充满不确定性且变量更多的东东,是教科书无法教全的东东。
与其埋怨,不如把这些书本没有的东西学学会,还能推动往好的方向转化一点,那才是本事啊
要是世界都是技术流的完美世界,那中国和世界历史上就该是一片鲜花了,而不是充满曲折、黑暗和争斗。完美世界从来都不是自动降临的,而是需要众多人努力去争取和维护的,这个就是政治和组织,就是众多技术流的人们不愿意付出和学习的。
[QUOTE][/QUOTE]实际上是系统运营涉及的所有环节大家都在放松约束,导致设计的最优技术经济指标只成为理论上的可能,
不会使用引用呢。
就你这句话来说,我就认为那个总工做得就是“不放松约束”!企业的出厂检验标准,通常就是按企业规章制度运作就能达到的标准。如果一批货的水准低于这个出货标准,就是有问题,应该去返工,去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哪怕客户的标准比这个出货水准更低。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实际运营的各方面指标达到甚至超过规划指标。企业才能长久运作下去。
说得不具体,我觉得应该看院士反对的意见。
如果仅仅是因为客人的要求很低,所以就无所谓,我觉得从企业管理/经营的角度上来说,也是不成立的。很简单,如果按照企业正常的规章制度,应该是要做出合格的产品,但是这批产品,因为客户要求低很多,就没有按照企业的正常规章制度做,我作为混质量行业的人,还是认为就是要拒绝出货,拒绝放行!
当然,普通的企业规章制度里面,肯定还是有这样一条,某种情况下,老总是可以放宽处理的,也就是授权放行。不知道在军工企业里,这一条是不是干掉了。
最基本的一个出发点就是,作为企业的正常运营,一个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要保证,按照现有的资源,按照规章制度生产出正常的产品。如果因为客户的原因,而去突破这个要求,对企业运营是没有任何利益的。